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3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脾功能亢进的治疗疗效观察。方法:收集近几年在我院治疗肝硬化、肝癌所致脾功能亢进患者31例,行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结果:本组31例脾功能亢进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白细胞在3~5d升高,血小板在1~2周内升高,29例好转,2例疗效差。结论:对脾功能亢进患者,可进行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术后可保留部分脾脏功能,有利于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的恢复。同时门静脉高压可缓解20%~30%。  相似文献   

2.
超选择脾下极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42例超选择脾下极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应用介入同轴导管技术,将微导管超选择送至脾下极动脉进行栓塞治疗。结果:(1)术后白血胞(W BC)、血小板(PLT)和凝血酶原时间(PT)迅速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2)术后2周内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以后逐渐改善。结论:超选择脾下极动脉栓塞术是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观察术前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脾脏大小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上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脾动脉栓塞面积30%~70%.32例均有不同程度发熟,体温38.0~39.5℃,持续1~4周,对症处理后缓解,出现恶心25例、呕吐10例、食欲减退7例、左下腹不适30例、左下肺炎1例、左侧胸痛1例、少量胸腔积液1例.1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术后28d后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超选插管进入脾动脉下极分支,行脾下极栓塞15例,无法进行超选而行脾动脉栓塞1例。结果:术后3~5天白细胞、血小板均显著上升,术后2个月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脾动脉栓塞可有效治疗脾功能亢进症,同时又兼有微创、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缓解门脉高压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脾功能亢进(脾亢)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在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THAE)的同时,行部分脾栓塞。术后在不同的时间点观察白细胞、血小板变化及脾脏大小变化。结果术后第1天白细胞显著上升,1周后降低,后趋于稳定,血小板于术后1周很快上升,2个月左右趋于稳定。脾脏于术后复查彩色B超或CT明显缩小。结论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在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的同时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可缓解脾亢,为肝癌的化疗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下极动脉栓塞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40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在介入治疗前认真准备及心理指导,治疗后对患者出现的栓塞术后综合征以及并发症的认真观察并及时处理,总结出针对性护理方法。结果4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治疗2~4周后38例血小板恢复正常,36例红细胞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脾下极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临床效果明显,治疗前后认真细致的护理、预防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护理,促进病员早康复.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选择或超选择插管进入脾动脉或其分支血管,行部分栓塞.提供术前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中备齐器械用药,顺应医师手术,术后重点观察并发症及护理.结果脾动脉部分栓塞后3-5d血小板、白细胞明显增加,1-2周升至正常。均有暂时性肝功能损害进一部加重.其中1例死于肝Ca。结论脾动脉部分栓塞属微创手术,既能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又能有效地缓解脾功能亢进.全面有效的护理促进了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曾运卿 《临床医学》2007,27(11):62-63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Seldinger方法,对56例肝炎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并注意栓塞面积,观察其脾脏缩小、血象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56例中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最大可达8 cm;栓塞术后1周、4周复查血象中WBC、RBC、PLT均较栓塞前有明显升高(P《0.01);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疼痛、发热、胸水、腹胀、便秘等.结论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是一种安全程度高、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患者自体头发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疗效及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对30例脾功能亢进患者,经介入途径用自体头发栓塞脾脏中下极。结果30例患者经介入治疗术后分别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术前,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用患者自体头发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疗效显著,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传宏  王勇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5):2382-2383
目的:评价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脾亢患者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或条,行脾脏中下极动脉分支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比较术前、术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部分性脾栓塞可以改善脾亢,降低门脉压,使脾脏缩小,缓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缓解腹水,改善肝功能等。结论:部分性脾栓塞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脾亢有较好的综合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穿刺活检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继发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例肾穿刺活检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并发大出血接受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后,6例患者的大出血均立即得到控制,且术后1周、2周、4周随访均无迟发性出血。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明显肾功能损害。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治疗肾穿刺活检术及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继发大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急性咯血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急性咯血的临床价值,观察不同栓塞物质及术式选择与栓塞效果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急性咯血病例44例,26例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18例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病变区域分支栓塞;其中单纯明胶海绵栓塞20例,长效栓塞物质栓塞24例.全部病例随访6~12个月,复发病例行再次栓塞. 结果 44例中即刻止血38例(86.4%),出血明显减少6例(13.6%).复发5例(11.3%),其中4例为明胶海绵栓塞.术后4例(9.1%)出现肋间动脉缺血和/或一过性脊髓缺血,均为非超选择性栓塞组,组间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BAE对急性咯血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严格制定术式选择标准、合理采用栓塞技术和栓塞物质对减少复发和降低并发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脏损伤出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脏损伤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伤出血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采用明胶海绵或(和)钢丝圈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3-5d肉眼血尿消失,平均随访10个月,无肾出血复发,血尿素氮、肌酐及血压正常,肾功能正常。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能最大限度保护病肾功能,是治疗肾脏损伤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方法37例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诊断后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结果术后所有患者24h后腰区胀痛明显减轻,48-72 h 后血尿逐渐消失,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通过DSA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后可以迅速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地控制出血并能最大限度保护正常肾组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部分脾栓塞术(PS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患者行PSE治疗,分别于栓塞术前1周内,栓塞后1~6周及2~6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脾脏大小,门静脉及脾静脉的内径、血流参数,了解栓塞区回声变化及外周血象变化,分析结果判断疗效。结果 PSE2个月后脾脏开始萎缩变小,6个月后显著性缩小;栓塞区的脾实质内无动静脉血流信号;栓塞后门静脉及脾静脉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血流量显著性减少;术后2~6个月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显著性缩小;外周血象明显改善。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评价PSE临床疗效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6.
脾下极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脾下极动脉栓塞(SLPAE)技术的改进及其治疗效果。方法:使用不同插管技术和栓塞物3只犬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观察术后反应,外周血象和组织病理改变。结果:3种方法栓塞后均有血小板计数显著增高及大网膜对脾下极包裹粘连。脾下极动脉栓塞后仅有轻较不良反应。鱼肝油酸钠脾下极栓塞产生完全凝固性坏死,栓塞区无残存脾组织。结论:脾下极动脉栓塞不良反应少,抑制脾功能的效果与传统方法相似,应用微导管和液态硬化剂栓塞更为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行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意义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74例腹膜后肿瘤患者行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54例患者动脉血管造影阳性,在介入导管室行PVA颗粒、明胶海绵颗粒、微钢圈栓塞等栓塞治疗;54例患者均未发生穿刺部位出血及感染,仅有3例出现局部淤血、淤斑,栓塞后发热23例,不同程度腰背酸痛16例,腹痛15例,尿潴留4例,无异位动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腹膜后肿瘤行血管造影能清晰地显示肿瘤血供来源与周围血管及器官的关系,介入栓塞能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一定程度的缩小瘤体,从而降低手术的盲目性和危险性。护理的关键在于认真做好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前准备,造影及介入栓塞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穿刺局部护理,预防感染及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动脉血管介入栓塞结合手术治疗颌骨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例颌骨中心性动静脉畸形血管永久栓塞。其中8例栓塞后行颌骨病灶刮治。结果 8例栓塞加手术治疗的患者,随访24个月无复发,2例单纯栓塞治疗的病例,随防36个月无复发。结论 颌骨动静脉畸形栓塞加手术治疗是一种新的安伞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伤性顽固性鼻腔大出血行超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栓塞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4例患者全脑血管造影与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资料。结果:27例颈外动脉分支出血,其中1例蝶腭动脉伴副脑膜动脉同时破裂出血;7例发生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微导管超选择性靶血管插管后采用明胶海绵、PVA颗粒、弹簧圈、可脱性球囊等栓塞;2例再发鼻出血经填塞后缓解,其余一次栓塞止血成功;1例术后发生偏盲。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是明确外伤性顽固鼻腔大出血责任血管的“金标准”,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是微侵袭、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初步结果,为全面临床应用提供经验。方法2014年12月~2016年12月,1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栓塞材料采用Embosphere微球(40~120μm、100~300μm)及明胶海绵颗粒(350~560μm)。随访3~24个月,并分别于栓塞前及栓塞术后1、3和6个月复查,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术后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1例栓塞技术均获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双侧栓塞10例,单侧栓塞1例,随访6个月,9例临床症状术后1、3和6个月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临床有效率为81.8%(9/11);1例患者出现严重栓塞并发症,表现为泌尿系感染、大小便功能及性功能障碍。结论大量文献及本组研究显示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在药物治疗无效、不适合或拒绝外科手术的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应注意把握适应证、规范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