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药菟丝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目的 :研究中药菟丝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聚酰酰和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 ,理化性质及光谱特征确定结构。结果 :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 8个化合物 ,槲皮素-3-O-β-D-半乳糖-7-O-β-D-葡萄糖苷 (Ⅰ) ,槲皮素-3-O-β-D-半乳糖 (2→1)-β-D-芹糖苷 (Ⅱ ) ,金丝桃苷 (Ⅲ) ,异鼠李素 (Ⅳ) ,山柰酚 (Ⅴ) ,槲皮素 (Ⅵ) ,d-芝麻素(Ⅶ )和9(R) 羟基-d-芝麻素 (Ⅷ )。结论 :Ⅳ和Ⅶ为首次自菟丝子属植物中分得 ,Ⅰ ,Ⅱ和Ⅴ为菟丝子的特征性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2.
猪毛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目的:研究藜科Chenopodiaceae猪毛菜属植物猪毛菜Salsola collin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凝胶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方法及IR,MS,1H和13C-NMR等光谱分析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猪毛菜干燥全草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阿魏酸(1),对羟基苯丙烯酸(2),水杨酸(3),小麦黄素(4),selagin(5),acanthoside D(6),小麦黄素-7- O-β-D-吡喃葡萄糖苷(7),小麦黄素-4′-O-β-D-芹糖苷(8),异鼠李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9),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0),异鼠李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1)。结论:其中化合物1,2,3,5,6和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中华雪胆中的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中华雪胆的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UV、IR、MS、NMR等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中华雪胆的正丁醇部位分到6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Ⅰ),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α-L-阿拉伯糖苷(Ⅱ),3-O-(6′-丁酯)-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Ⅲ),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Ⅳ),3-O-(6′-甲酯)-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Ⅴ),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β-D-吡喃甘露糖苷(Ⅵ)。结论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是中华雪胆的主要化学成分类别之一,这些化合物均是首次从中华雪胆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预知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预知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重结晶的方法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Ⅰ),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Ⅱ),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Ⅲ),3-O-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Ⅳ),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Ⅴ),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30-去甲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Ⅵ),胡萝卜苷(Ⅶ)。结论其中化合物Ⅱ、Ⅲ、Ⅳ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Ⅵ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萱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萱草根Hemerocallis fulva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自萱草根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苷类化合物:獐牙菜苷(1),laganin(2),picraquassioside C(3),葛根素(4),3-甲氧基葛根素(5),7-hydroxylnaphthalide-O-β-D-glucopyranoside(6),3,5-二羟基甲苯-3-O-β-D-葡萄糖苷(7),HN saponin F(8),长春藤皂苷元-3-O-β-D-葡萄糖吡喃-(1-3)-α-L-阿拉伯糖吡喃基苷-28-O-β-D-葡萄糖吡喃基酯(9)。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掌叶覆盆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果实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对掌叶覆盆子果实的甲醇提取物进行柱色谱,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Ⅰ)、槲皮素(Ⅱ)、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Ⅲ)、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Ⅳ)、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Ⅴ)、对羟基苯甲酸(Ⅵ)、三十一烷(Ⅶ)。结论除了化合物Ⅵ,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香青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研究香青Anaphalissinica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柱色谱和光谱分析法分离和鉴定化学成分。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6个黄酮类化合物 ,山柰酚 (kaempferol,Ⅰ ) ,3-O-β-D吡喃葡萄糖-(6-O-香豆酰基 )-山柰素苷(tiliroside ,Ⅱ ) ,槲皮素 (quercetin ,Ⅲ ) ,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 (quercetin-3-O-β-D- glucosides,Ⅳ ) ,黄芩苷(scutellarin ,Ⅴ ) ,5 ,7 二羟基-8-甲氧基黄酮 (5 ,7 dihydroxy-8-methoxyflavone,Ⅵ )和 1个吡喃酮化合物helipyrone(Ⅶ )。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葛枣猕猴桃[Actinidia polygama(Sieb. et Zucc.)Miq]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手段对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利用ESI-MS、1H-NMR、13C-NMR等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Ⅰ),胡萝卜苷(Ⅱ),伞形花内酯(Ⅲ),山柰酚-3-O-β-D-吡喃半乳糖苷(Ⅳ),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Ⅴ),山柰酚-3-O-α-L-鼠李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苷(Ⅵ),芹菜素-6-C-葡萄糖基-8-C-木糖苷(Ⅶ),山柰酚-3-O-α-L-鼠李糖基-(1→3)-α-L-鼠李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苷(Ⅷ)。结论化合物Ⅰ-Ⅷ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9.
沙戟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新疆产沙戟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反复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凝胶柱色谱,波谱分析技术和理化常数对照。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伞形花内酯(Ⅰ),七叶内酯(Ⅱ),东莨菪素(Ⅲ),秦皮素(Ⅳ),鼠李素(Ⅴ),槲皮苷(Ⅵ),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Ⅶ),秦皮苷(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Ⅸ),山柰酚-3-O-β-D-芦丁糖苷(Ⅹ),芹菜素-7-O-β-D-芦丁糖苷(Ⅺ)和芦丁(Ⅻ)。结论上述化合物均首次从沙戟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裂叶铁线莲木脂素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研究裂叶铁线莲Clematis parviloba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HPLC等色谱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裂叶铁线莲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10个木脂素类成分,其结构分别鉴定为(+)松脂素(1),(+)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2),(+)松脂素-4,4′-O-二-β-D-吡喃葡萄糖苷(3),(-)丁香脂素(4),(+)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5),(-)表丁香脂素(6),(+)麦奥迪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7),(+)落叶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8),(+)落叶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9),(+)落叶松脂素-4,4′-O-二-β-D-吡喃葡萄糖苷(10)。结论:化合物6,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他化合物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藏药湿生扁蕾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湿生扁蕾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用柱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 个化合物,分别为三十烷醇(Ⅰ),齐墩果酸(Ⅱ),熊果酸(Ⅲ),1-羟基齐墩果酸(Ⅳ),kaneric acid(V),木犀草素(Ⅵ),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Ⅶ),7,8-二羟基-3-甲氧基(?)酮-1-O-β-D-葡萄糖苷(Ⅷ)。结论化合物Ⅰ,Ⅱ,Ⅳ,Ⅴ,Ⅶ,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Ⅷ为首次从扁蕾属植物中分离得到,Ⅴ为首次从龙胆科植物中分离得到,Ⅳ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拉毛果叶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及Sephada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分离化合物,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拉毛果叶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胡萝卜苷(Ⅰ)、肥皂草苷(Ⅱ)、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Ⅲ)、异牡荆素(Ⅳ)、异荭草素(Ⅴ)、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Ⅵ)。结论 化合物Ⅰ~Ⅳ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Ⅱ~Ⅵ为首次从川续断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虎耳草科植物绣球花[Hydrangea macrophylla(Thunb. Seringe]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Diaion HP-20, Toyopearl HW-40, 硅胶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的结构, 即甲基-β-芸香糖苷(Ⅰ, 龙胆酸(Ⅱ, 邻苯二酚(Ⅲ, 8-表番木鳖酸(Ⅳ, caryoptoside(Ⅴ, 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Ⅵ, 山柰酚-3-O-β-芸香糖苷(Ⅶ, 5,4′-二羟基山柰酚-7-O-β-芸香糖苷(Ⅷ, 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Ⅸ, 1,2,4-苯三酚(Ⅹ, 7-羟基香豆素(Ⅺ, 芦丁(Ⅻ。结论 化合物Ⅰ~Ⅹ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毛花柱忍冬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地上部分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毛花柱忍冬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4个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Ⅰ),槲皮素(Ⅱ),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Ⅲ),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Ⅳ),以及4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马钱子苷(Ⅴ),獐牙菜苷(Ⅵ),secoxyloganin(Ⅶ),grandifloroside(Ⅷ)。结论以上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Ⅷ为首次从忍冬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福建金线莲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福建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福建金线莲全草中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得6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琥珀酸(Ⅰ),香豆酸(Ⅱ),8-对羟基苄基槲皮素(Ⅲ),槲皮素-3-O-葡萄糖苷(Ⅳ),槲皮素-3'-O-葡萄糖苷(Ⅴ),异鼠李素(Ⅵ)。结论6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Ⅰ,Ⅳ,Ⅵ为该属植物首次报道,化合物Ⅲ和Ⅴ为首次从兰科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6.
连翘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HP-20、Toyopearl HW-40、Sephadex LH-20等凝胶色谱方法,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其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连翘果实50%丙酮提取物的水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异落叶松脂素(Ⅰ),异橄榄脂素(Ⅱ),异落叶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Ⅲ),异落叶松脂素-9'-O-β-D-葡萄糖苷(Ⅳ),calceolarioside B(Ⅴ),3,4-二羟基苯乙基-8-O-β-D-葡萄糖苷(Ⅵ),咖啡酸甲酯(Ⅶ),对羟基苯乙酸甲酯(Ⅷ),L-鼠李糖(Ⅸ)。结论其中化合物Ⅱ~Ⅸ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进一步研究瘤果槲寄生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各种色谱技术对瘤果槲寄生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理化数据分析和光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出8个三萜及三萜皂苷化合物,分别为羽扇豆醇硬脂酸酯(Ⅰ)、羽扇豆醇棕榈酸酯(Ⅱ)、β-香树脂醇乙酸酯(Ⅲ)、常春藤皂苷元(Ⅳ)、丝石竹...  相似文献   

18.
柳穿鱼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柳穿鱼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柱色谱法分离和IR,MS及1D,2D-NMR等波谱分析法确定结构。结果鉴定18个化合物,分别为苯甲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Ⅰ),苯甲醇樱草糖苷(Ⅱ),苯甲醇O-(2'-β-O-β-D-吡喃木糖基)-β- D-吡喃葡萄糖苷(Ⅲ),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Ⅳ),葡萄糖丁香酸(Ⅴ),丁香苷(Ⅵ),liriodendrin(Ⅶ),2,4-二叔丁基苯酚(Ⅷ),对甲氧基苯甲酸(Ⅸ),白杨素(Ⅹ),linarioside(Ⅺ),甘露醇(Ⅻ),半乳糖醇(ⅩⅢ),丁二酸(ⅪⅤ),正二十六烷酸(ⅩⅤ).正二十七烷醇(ⅩⅥ),二十九烷醇-15(ⅩⅦ),α-单二十烷酸甘油酯(ⅩⅧ)。结论其中15个化合物(Ⅰ-Ⅴ,Ⅶ-Ⅹ,ⅩⅢ-ⅩⅧ) 为首次从柳穿鱼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