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30例自杀者,精神分裂症占63.3%,以偏执型多见。情感性精神病为36.7%,则以抑郁型多见。自杀的年龄有趋年轻化。自杀多以简便、僻静为特点,大部分患者(76.7%)为暴力性自杀。精神症状导致自杀者为83.3%,药物性焦虑为16.7%。当二者不能鉴别时切不可盲目加药,可采用电休克治疗。  相似文献   

2.
沈春玲  任志芳 《护理研究》2007,21(10):2670-2670
自杀是人类有意自我毁灭而采取的伤害自身的一种行为。我国是世界上高自杀率的国家,自杀药物以农药及抗精神病药物最为常见,服用感康自杀的病例并不多见。现将我院2006年收治的6例服用大剂量感康自杀的病例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杀者的原因,找出规律,为减少和预防自杀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00例自杀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自杀者中,男性35例,女性65例,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年龄以20~<40岁年龄组最多;季节以春夏两季最多;自杀原因以心理社会因素最多;服毒是自杀的常见方式.结论 心理社会因素是自杀的常见原因,女性多见,青壮年多见,春夏季节多见,及早对其进行干预,可将自杀率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4.
沈春玲  任志芳 《护理研究》2007,21(29):2670-2670
自杀是人类有意自我毁灭而采取的伤害自身的一种行为[1]。我国是世界上高自杀率的国家,自杀药物以农药及抗精神病药物最为常见,服用感康自杀的病例并不多见。现将我院2006年收治的6例服用大剂量感康自杀的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6年1月—12月我院共收住服用感康自杀病人6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自杀患者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个案调查方法,直接询问患者及家属。将各种情况填入综合调查表。通过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因自杀来上饶市各家市级医院急诊科救治的连续资料完整的167例患者调查分析。了解该地区居民自杀特点,为干预提供依据。结果167例自杀患者中男性28例(16.77%),女性139例(83.23%);自杀原因以婚恋挫折、家庭纠纷最为多见(73.54%);15~25岁组83例,自杀比例最高,占49.70%;自杀方式以服药、服毒为主,共130例(77.84%)。结论以上资料为干预自杀提供依据,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卫生教育开展心理卫生咨询活动,建立正确健康的家庭、恋爱和社会观,保护弱势群体是防范自杀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原因,制订防范措施。方法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7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73例自杀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以20-30岁最多;多在病后1年之内发生;多发生于疾病的初期与缓解期;以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多见;自缢是自杀的常见方式;自杀时间多在午夜以后。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加强安全措施,强化重点班次护理,及早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将精神病患者自杀率减少到最低。  相似文献   

7.
急诊科64例自杀者特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自杀患者的特征和原因,确定自杀高危人群,为自杀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64例急诊科自杀患者采用自拟量表,对其一般情况、临床特征等进行调查。结果 64例急诊科自杀患者中女性43例(67.1%),男性21例(32.8%),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年龄18~35a者为多。自杀形式以过量服药和物理性方法为主,及时抢救能降低自杀死亡率。遭遇生活事件,精神障碍,慢性疾病者为自杀的高危人群。结论 普及精神卫生知识,积极进行危机干预,治疗慢性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是预防自杀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住院精神病人自杀未遂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人自杀行为的原因及规律,做好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自杀未遂的27例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占自杀病人的77.8%,自杀方式以自缢为主,占70.4%,自杀时间多发生在夜间和中午,占59.3%。结论:对新人院和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的病人必须严密观察,有效控制精神症状,干预病人的自杀先兆,强化安全制度,以预防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导致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的相关因素,为预防自杀提供依据.方法对25例住院期间发生自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自杀以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多见;假出院发生自杀死亡率较高.强制入院、恢复期抑郁、缺乏亲情关怀、残留症状等与自杀有相关性.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与多因素有关,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急诊抢救的自杀病人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急诊抢救的自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自杀病人女性(186例)明显多于男性(72例),自杀病人21岁~40岁为最多(159例);口服药物是最常见的自杀方式(245例),其中以口服安眠药居多(152例);总死亡4例,男性自杀死亡率(2/72)高于女性(2/186);自杀多发生于18:00~24:00(102例);来院方式以出租车为主(130例);自杀季节分布以春夏季多见(160例)。[结论]急诊自杀抢救病人以年轻人、女性居多,采用安眠药为主要手段。大部分抢救成功,但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本院3年来158例精神病房意外事件进行临床分析,为进一步防范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自制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3年中出院及在院出现过意外事件的患者基本资料,对意外事件的发生种类、年龄、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发生意外事件率无性别差异,种类与年龄无关,自伤、伤人、毁物者最常见,女性病人自杀、自伤多见,但自杀成功率远低于男性,男性患者外走多见,30岁以下者意外事件发生率较30岁以上者显著增多。结论 精神科日常护理工作应有侧重点,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各种意外事件,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2.
分析 1 36例有自杀行为的住院精神病患者 ,35例自杀死亡 ,自杀死亡率为 2 5.7% ;自杀患者以中青年男性居多 ;精神分裂症占 61 .8% ,抑郁症占 30 .2 % ,自杀多由精神症状引起 ;65.4%为自缢 ;自杀行为多发生于夜间 ;42 .7%的患者既往有自杀史。针对以上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卒中后抑郁(PSD)是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60%以上的PSD患者对抗抑郁药物有治疗反应,但如只重视药物治疗而忽视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将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预后,增加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和自杀率。患者卒中后可出现各种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焦虑、淡漠和易怒等,其中以抑郁最为多见。本组收集患者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45~78岁,平均63.8岁。抑郁是以情绪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及思维和认知功能迟缓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38例自杀患者心理特征分析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自杀患者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护理干预的对策。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急诊科收治的38例自杀患者进行测评,并与常模对照。结果自杀患者SCL-90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均P〈0.01),以抑郁、焦虑、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等最为突出。结论自杀患者的心理特征以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和人际关系敏感为突出,应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评估,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使患者积极配合抢救工作,也降低了自杀的再次发生率,促进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转归。  相似文献   

15.
摘译:自2003年以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 FDA)发布了抗抑郁药物可能增加青少年自杀风险的警告,但该警告对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物的使用及对自杀倾向或自杀的影响有哪些?本项目基于美国精神健康研究网络2000—2010年收集的数据进行了研究,其中青少年约110万例、青年人约140万例、成年人约500万例。主要研究指标为抗抑郁药物的处方总量、精神类药物中毒病例数、自杀死亡数。自从该警告发出后,抗抑郁药物处方量和精神类药物中毒病例数发生了明显变化,青少年组抗抑郁药物的使用率下降31.0%,青年组下降24.3%,成年组下降14.5%,同时上述3组人群精神类药物中毒病例数分别上升了21.7%、33.7%、5.2%,统计显示3组人群自杀死亡数无明显变化,但青少年组和青年组抗抑郁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精神类药物中毒病例数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假如把精神类药物中毒视为自杀倾向的间接指标,本研究结论是:自FDA发出抗抑郁药物可能导致自杀倾向增加的警告发出后,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并导致青少年和青年患者自杀倾向增加。  相似文献   

16.
精神病痊愈后自杀残废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林  李文通 《华西医学》1995,10(1):24-24
精神病人的自杀比较常见,而经治疗痊愈出院后的精神病人自杀原因多为社会心理因素。本文研究,痊愈精神人的自杀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及住院精神病人。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关心改善精神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是防止精神病人出院后自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院前自杀行为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1例院前自杀的精神病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自杀的地点、方法及原因的调查。结果精神病患者在院前自杀有一定的特征性,自杀时间在下午最多,自杀方法以过量服药为多,疾病种类不同采用的方法和自杀的原因也不同,41例有自杀先兆。结论精神病患者需要家庭、社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重视家庭护理和社会支持,以预防和减少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陈淑德 《护理学报》2009,16(13):69-70
目的 探讨开放性心理病房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对策.方法 将195例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自杀方式以割脉(33.3%)为多见,自杀多在春季(3-5月)(41.7%)、凌晨(50.0%)发生.有自杀史占16.4%,有抑郁家族史占10.8%.结论 抑郁症患者多在春季、凌晨以割脉方式自杀,有自杀史和抑郁家族史者占多数.认为应对开放式心理病房抑郁症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对病房加强管理,控制可获得的致命工具;掌握病情,针对性做好安全护理以便有效预防抑郁症的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19.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4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濮孟久  王学智 《新医学》1994,25(2):71-72
本文报告4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多数呈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昏迷-中间清醒期一迟发症出现的过程,临床表现以急性痴呆、精神错乱、震颤麻痹最为多见。脑CT多显示,双侧苍白球和皮层白质低密度改变。该病预后与年龄、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时间及脑CT显示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CT无改变或病灶范围较小者预后好,部分痴呆呈可逆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变化,预测患者危机状态发生。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计算机诊断系统,对307例住院精神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测试。结果:自杀自伤、暴力行为的风险倾向高的患者年龄分布在20~40岁之间,疾病类型以情感性精神障碍最为明显。结论:对住院精神患者进行MMPI测查,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制订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减少自杀自伤、暴力行为等危机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