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姝  卢茗 《中医药学报》2013,41(1):107-108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早、中期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将96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静点14天,于治疗前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化验指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肾康注射液可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的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2.
魏宝强 《河北中医》2009,31(3):415-416
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发生在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致衰竭。表现为由于机体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状况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2007-05-2008-06,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蠲肾汤治疗CRF3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衰竭(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见于多种慢性肾脏病的晚期,是因肾脏排泄功能障碍,导致体内氮质及其他代谢产物蓄留而自身中毒的一种综合征。 CGF属中医学关格、虚劳等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肾气血亏虚,兼及于肺、心、肝;标实为瘀血阻络,毒邪内盛。故治疗应以益气活血排毒为大法[1]。2012-06-2013-01,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灌肠方治疗CRF 30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益气化瘀通腑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宏  党国义 《河北中医》2008,30(10):1042-1043
2005-06-2007-06,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通腑法治疗慢性肾衰竭(chronic kidney failure,CRF)42例,并与单纯采用常规西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脏病(CKD)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病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将可能进行性发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CRF)阶段,直至终末期肾衰,最终需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因此必须在CRF的早、中期给予积极治疗.2007年1-8月,笔者采用肾康注射液治疗CRF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肾康饮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滢  李青  苏莉 《西部中医药》2003,16(6):19-19
慢性肾功能不全(CRF)的治疗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以纯中药制剂肾康饮治疗CRF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根据《实用内科学》CRF诊断标准确诊。辨证分型根据《中药新药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脾肾气虚湿浊证和脾肾气虚血瘀证。50例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5~75岁;病程2个月至8年。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9例,慢性肾盂肾炎5例,糖尿病肾病4例,高血压肾病10例,肾癌术后2例。CRF分期:氮质血症期12例,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早期28例,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晚期10例。辨证分型属脾肾气虚湿浊证21例,…  相似文献   

7.
温肾泄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维增  李俊彪  伍新林  刘奔流 《中药材》2003,26(12):914-917
目的:观察温肾泄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RF脾肾阳虚、湿浊瘀阻证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及对症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温肾泄浊汤。观察治疗2个月后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肾功能、血钙、血磷和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显效率、总有效率、改善中医症状和肾功能、降低血磷、升高白蛋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CRF脾肾阳虚、湿浊瘀阻证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温肾泄浊汤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CRF患者46例,随机分为肾康组21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予以低盐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常规降压降蛋白尿、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对症处理,肾康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100mL加入5%葡萄糖液(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天,疗程14天。于治疗前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并检测肾功能、血白蛋白、尿蛋白定量、血脂及凝血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肾康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肾功能、血白蛋白、尿蛋白定量、血脂及凝血功能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可改善CRF患者中医证候及高凝高脂状态,从而保护肾功能,延缓CRF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48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CFR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24例给予肾康注射液100ml+10%GS100ml静脉滴注,1次/d,30天为一个疗程,糖尿病患者加胰岛素2~4u.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治疗组有效率迭83.3%,对照组有效率66.7%,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Scr、BUN、24h尿蛋白定量的降低,Ccr的提升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治疗CFR疗效确切,具有临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脾肾气虚、湿浊中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应用醒脾祛浊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脾肾气虚、湿浊中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脾祛浊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且症状积分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脾肾气虚、湿浊中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脾祛浊汤,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3):160-165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应用不同剂量肾康注射液的临床效果,进而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可能的方法和借鉴。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13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肾康注射液30ml组30例、肾康注射液60ml组31例、肾康注射液100ml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4组均给予一致的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并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干预,且在此基础上,观察不同剂量肾康注射液静脉滴注的临床效果。随后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证候评分、尿液电导率、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不良反应以及3个月后的残余肾功能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肾康注射液100ml组患者临床疗效、证候评分、尿液电导率、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残余肾功能及生存质量均较肾康注射液30ml组、肾康注射液60 ml组和对照组显著;同时,4组患者尿液电导率均与尿素氮、肌酐呈负相关并且与血红蛋白量正相关。另外,治疗期间4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也未发生与肾康注射液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电导率下降、存在微炎症,且与肾功能衰竭的程度正相关。采用肾康注射液1.5ml/kg·d稀释静脉滴注干预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明显改善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临床疗效、证候评分、电导率及微炎症状态,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好保护残余肾功能和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意义,建议临床透析治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尿毒净液与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C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毒净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和80.77%(χ^2=10.50,P〉0.05)。治疗后2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相似(P〉0.05),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尿毒净液治疗CRF的临床疗效与肾康注射液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化瘀复肾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RF患者属于 脾肾阳虚、湿浊瘀阻证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及对症等治疗;治疗组30例在同对照 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化瘀复肾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肾康3号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按中华内科杂志标准及全国中医肾衰研讨会标准,选择CRF患者共40例,随机分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肾康3号治疗,对照组用单味大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尿素氮、肌酐、肌酐清除率、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肾康3号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优于单味大黄;(2)肾康3号通过补益脾肾、降浊祛瘀的作用,对慢性肾衰竭辨证属脾肾气虚证为主者,起到显著改善症状,改善肾功能并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对比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Ⅳ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CRFⅣ期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标准的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次。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静脉滴注肾康注射液,对照组予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和肌酐清除率(Ccr)变化、症状改善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67%(P0.05),但总有效率相当(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cr、Ccr及症状改善明显(P0.05或P0.01)。治疗前后,两组共发生不良事件3例,发生率约4.62%。其中观察组1例和对照组2例,均与研究药物无关,并且为轻度,继续用药后消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对比血必净注射液治疗CRFⅣ期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大黄蛰虫丸对慢性肾衰竭(CRF)的影响。方法 120例CRF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大黄蛰虫丸,每次3 g,每日2次;肾康注射液100 mL+5%GS250 mL或0.9%NS250 mL静滴,每日1次。2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cr、BUN、GFR、Hb、ALB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大黄蛰虫丸可降低Scr、BUN,升高GFR、Hb、ALB,从而延缓CRF(CKD3-4期)患者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一个临床综合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未经有效的治疗均会导致慢性化,甚至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为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根据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脾肾两虚、浊瘀阻滞的病机拟定了补脾肾活血泄浊方,并对内科门诊及病房应用补脾肾活血泄浊方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为哈尔滨航天风华医院内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患者。其中住院病例30人,门诊病例20人。男27例,女23例。年龄18~65岁,平均40.76±12.20岁。其中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38例,肾功能衰竭期12例,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补脾肾活血泄浊方治疗组25例,其中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3例,糖尿病肾病2例,多囊肾病1例。中成药尿毒清颗粒对照组25例,其中原发性慢  相似文献   

18.
胡江平  申平  罗方 《河南中医》2008,28(7):97-98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则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平行治疗28天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临床疗效、临床生化指标及贫血的改善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前者优于后者。结论: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肾康注射液是以黄芪、大黄为主的中药静脉滴注制剂。以6g/kg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CRF)大鼠连续器注8周,可明显降低血尿素氮、肌酐,提高肌酐清除率,改善贫血,可以降低残存肾小球硬化率,减轻肾小管损伤与扩张,从而延缓CRF病理的进展。其作用机理与改善氮质代谢,改善肾脏微循环,增加肾血流量,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有关,这就为该药治疗CRF的中医治则——“益气活血、化瘀泄浊”提供了现代医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丽  王丹 《中医药学报》2011,39(2):45-47
目的:通过运用益肾汤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研究,观察益肾汤治疗早中期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辨证为脾肾两虚湿浊阻滞型的早中期CRF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汤加减;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尿毒清颗粒,2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显效率6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显效率33.3%,组间比较,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肾汤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肾功能,从而使肾功能得到很好地保护,能有效的延缓CRF的进展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