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百癣夏塔热片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百癣夏塔热片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患者160例,分为治疗组1和治疗组2各80例,并设健康对照组80例。治疗组1给予百癣夏塔热片联合红蓝光治疗,治疗组2单用红蓝光治疗。治疗前后对病情进行评分,评估疗效;同时检测各组的TEWL、皮肤油脂。结果治疗组1的疗效优于治疗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皮疹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两组的TEWL、皮肤油脂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1的指标显著下降(P<0.05)。结论百癣夏塔热片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脂溢性皮炎安全有效,治疗后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裸花紫珠胶囊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 选取298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裸花紫珠胶囊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组(治疗组)143例和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组(对照组)155例,2组均给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裸花紫珠胶囊,4周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81.3%,2组比较,P<0.05.结论 裸花紫珠胶囊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寻常痤疮,可显著减轻炎性丘疹、疼痛,抑制脓疱形成及色素沉着,防止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3.
裸花紫珠片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裸花紫珠片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阿达帕林凝胶组(A组)62例和裸花紫珠片联合阿达帕林凝胶组(B组)64例,A组外用阿达帕林凝胶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裸花紫珠片;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 w、4w记录不良反应并判断疗效。结果治疗2 w时A组总有效率为54.84%,B组为70.31%,B组疗效优于A组(P0.05);治疗4 w时A组总有效率为74.19%,B组为85.94%,B组疗效优于A组(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48%,B组为10.94%,B组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裸花紫珠片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痤疮比单用阿达帕林凝胶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裸花紫珠片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寻常痤疮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三型:肺胃郁热型、肠胃湿热型、痰瘀互结型,按证型口服相应汤药,同时配合裸花紫珠片,均用药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肺胃郁热型有效率为82.3%,肠胃湿热型有效率79.3%,痰瘀互结型有效率61.9%。结论: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裸花紫珠片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芙清抗菌功能性敷料(贴)与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在面部中度寻常痤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6例面部中度寻常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观察组采用芙清抗菌功能性敷料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卡迪夫痤疮伤残指数(CADI)评分、皮肤屏障指标[经表皮水分流失量(TEWL)、角质层含水量、皮脂分泌量、皮肤pH值]、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oll样受体-2(TLR-2)、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GAGS、CA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TEWL、皮脂分泌量、皮肤pH值低于对照组,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血清IL-1β、TNF-α、TLR-...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观察加味桂枝汤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 62例患者分为联合组(32例)与照光组(30例),前者口服加味桂枝汤并联合红蓝光治疗,后者单独采用红蓝光照射治疗。观察4周,每周复诊1次,并对皮损进行全球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分,治疗前后对痤疮内分泌物进行取材、培养观察痤疮丙酸杆菌浓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GAGS评分,组内、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6%(29/32),照光组总有效率为60.0%(18/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P<0.05);治疗后两组菌落半定量计数均减少或转为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菌落半定量计数比较,差异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桂枝汤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型痤疮,可有效改善粉刺、炎性丘疹、浅表脓疱等损害,对痤疮丙酸杆菌有抑制或杀菌作用,且疗效优于单独红蓝光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参酮联合欧美娜红蓝光治疗仪对轻中度痤疮的治疗效果。方法:86例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丹参酮4粒/次,3次/d,联合欧美娜红蓝光治疗仪照射,每次治疗时间20min,红蓝光交替照射,每周2次,共8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纯红蓝光照射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9.07%和53.4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联合欧美娜红蓝光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红蓝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皮肤科门诊符合痤疮诊断的92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联合组病例在红蓝光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照组仅常规进行红蓝光照射治疗;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估两组治疗2、4周的病情轻重程度,并统计两组病例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GAGS评分(病情轻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4周后,联合组 GAGS 评分为(17.59 ± 4.49)分和(10.40 ± 3.60)分,均低于对照组GAG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10.87% vs 8.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蓝光联合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痤疮的疗效可靠,在总治疗有效率、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效果优于单纯红蓝光照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窄谱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将寻常痤疮患者13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7例予窄谱蓝光照射,隔3天一次,共8次;对照组63例口服盐酸多西环素0.1 g,每日2次,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8周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0.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2.7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8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32%,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窄谱蓝光治疗寻常痤疮起效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红、蓝光在治疗寻常痤疮中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英国生产OmniluxTM欧美娜红光、蓝光治疗仪对55例寻常痤疮患者进行照射治疗,每周2次,4周为1疗程,观察对比治疗前、后痤疮皮损减少率.结果 痊愈43例78.18%,显效8例(14.55%),有效4例(7.27%),无效0例,总有效率92.73%;治疗后皮肤油脂减少、弹性增加,毛孔缩小.结论 应用波长633±6nm红光和波长415±5nm蓝光联合照射治疗寻常痤疮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改善肤质,复发后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11.
不同剂量螺内酯对收缩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螺内酯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将110例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螺内酯组(54例)和大剂量螺内酯组(56例),观察用药前后主要心功能指标和各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大剂量螺内酯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容量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量指数(LVESVI)分别为0.41±0.08、(128±23)g/m~2、(95±25)ml/m~2、(54±20)ml/m~2,小剂量螺内酯组分别为0.36±0.09、(140±26)g/m~2、(107±27)ml/m~2、(65±22)ml/m~2,2组主要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P<0.01),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螺内酯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盐敏感性高血压和非盐敏感性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3年2月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16例,依据盐负荷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盐敏感组和非盐敏感组各58例,将两组患者再各自随机分为A、B两组各29例.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以针对性护理对策进行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盐敏感组患者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159.24±18.32)g/m^2]、血清肌酐[Cr,(113.25±13.87)μmol/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3.68±0.82)]、体质量指数[BMI为(25.17±4.21)kg/m^2]及尿微量白蛋白[MAU为(108.57±21.06)mg/L]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指标均高于非盐敏感组[LVMI为(151.07±19.53) g/m^2、Cr为(105.36±12.58) μmol/L、HOMA-IR为(2.98±0.54)、BMI为(23.55±3.86) kg/m^2及MAU(86.54±19.5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年后,盐敏感组和非盐敏感组A组的LVMI为(27.36±6.59)g/m^2和(23.51±5.38)g/m2,Cr为(5.82±1.57) μmol/L和(5.46±1.69)μmol/L,BMI为(1.28±0.31)kg/m^2和(1.16±0.29)kg/m^2,MAU(68.25±16.37)mg/L和(65.19±17.92)mg/L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指标以及血压的改善值均大于本组的B组(均P<0.05).结论 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较非盐敏感高血压患者更明显;在临床治疗同时,应用针对性护理对策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靶器官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3.
赵晓宏  陈灿 《医学综述》2014,20(20):3806-3807
目的观察口服磺脲类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地特胰岛素后对患者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三二○一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既往口服磺脲类治疗效果不佳而未曾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以体质量指数(BMI)作为患者体质量的评估标准将患者分为3组:BMI<24 kg/m2者为A组(20例);24 kg/m2≤BMI<28kg/m2者为B组(22例);BMI≥28 kg/m2者为C组(24例)。三组均给予地特胰岛素治疗,起始剂量为0.2 U/(Kg·d)。分别测定并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及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后A、B、C组FPG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5.08±0.38)mmol/L vs(14.07±1.22)mmol/L、(5.03±0.39)mmol/L vs(14.01±1.20)mmol/L、(4.9±0.47)mmol/L vs(13.52±1.49)mmol/L,均P<0.05)],三组间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C组与A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降低最显著;治疗后HbA1c值A、B、C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5.52±0.40)%vs(8.46±0.48)%、(5.48±0.38)%vs(8.28±0.60)%、(5.54±0.37)%vs(8.36±0.58)%,均P<0.05];治疗前后BMI仅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和治疗后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C组>B组>A组。三组间地特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药物剂量[(18.88±2.66)U]显著高于A、B两组[(13.45±1.47)U、(14.73±1.42)U,均P<0.05]。结论口服磺脲类失效的患者起始地特胰岛素治疗,可有效降低不同BMI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同时患者体质量无显著增加,肥胖患者体质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房功能。方法选取2012年2~1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宝安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为2型糖尿病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收缩前容积指数(LAVIpre)、被动排空容积指数(LAVIp)、总排空容积指数(LAVIt);RT-3DE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峰)、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计算E/e值;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 2型糖尿病组空腹血糖[(9.26±3.75)mmol/L]、糖化血红蛋白[(12.6±4.37)%]、E/e值(12.53±4.58)、LAVImax[(37.42±8.02)mL/m^2]、LAVIpre[(28.24±6.67)mL/m^2]、LAVImin[(15.43±5.39)mL/m^2]、LAVIt[(21.21±5.57)mL/m^2]、LAVIa[(11.07±4.44)mL/m^2]高于对照组[(4.52±1.19)mmol/L、(5.20±1.43)%、(12.53±4.58)、(26.92±6.16)mL/m^2、(19.15±5.31)mL/m^2、(13.75±4.74)mL/m^2、(15.65±4.83)mL/m^2、(7.64±2.57)mL/m^2],LAVIp[(9.17±3.38)mL/m^2]低于对照组[(9.73±3.77)mL/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AVImax、LAVIpre、LAVImin、LAVIt、LAVIa与E/e呈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 RT-3DE的LAVI能定量测量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房储备功能、泵功能、管道功能,有望成为评价左心房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8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每天口服钙剂1片(钙尔奇-D,每片含元素钙600 mg,含维生素D 125 U);治疗组除每天口服钙剂l片,同时每周加服阿仑膦酸钠70 mg,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的变化,并进行骨痛缓解率的比较。结果观察组L1-4治疗前、后骨密度分别为(0.87±0.12)、(1.03±0.09)g/cm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2-4治疗前、后骨密度分别为(0.85±0.08)、(1.00±0.08)g/cm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L1-4治疗前、后骨密度分别为(0.88±0.13)、(0.89±0.12)g/cm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2-4治疗前、后骨密度分别为(0.85±0.10)、(0.86±0.11)g/cm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较对照组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骨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5.9%(47/49),对照组为73.5%(36/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加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效果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血府逐瘀汤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岁以上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予口服脂必妥片(0.35 g/片),1次3片,3次/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3.3%vs60.0%,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胆固醇(TC)[(4.01±0.16)vs(5.68±0.32),P〈0.05]、甘油三酯(TG)[(1.89±0.13)vs(1.92±0.11),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57±0.14)vs(2.80±0.33),P〈0.05]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61±0.12)vs(1.28±0.18),P〈0.05]水平明显升高。低切变率全血黏度[(6.33±1.02)vs(8.58±1.17),P〈0.05]、红细胞压积[(0.33±0.05)%vs(0.41±0.02)%,P〈0.05]、血小板聚集率[(29.50±1.36)%vs(34.45±1.65)%,P〈0.05]明显降低。结论血府逐瘀汤对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种不同体重指数(BMI)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是否有差异。方法将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05例按BMI进行分组:BMI〈18.5kg/m^2的32例为低BMI组,BMI18.5~23.9kg/m^2的48例为正常BMI组,BMI≥23.9kg/m^2的25例为高BMI组。同时将BMI为18.5~23.9kg/m^2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中瘦素、TNF-α、IL-8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hs-CRP。结果慢阻肺患者瘦素水平[(10.19±4.63)ng/L]低于健康对照组[(14.12±4.86)ng/L(P〈0.05)],其中低BMI组及高BMI组患者瘦素水平[(7.89±3.16)ng/L,(10.52±5.98)ng/L]低于正常BMI组[(13.04±5.73)ng/L,P〈0.05],低BMI组较高BMI组下降更显著(P〈0.05)。慢阻肺患者TNF.d水平[(192.37±83.65)μg/L]较健康对照组[(178.59±60.38)μg/L]增高(P〈0.05),其中低BMI组TNF-α水平[(229.39±89.57)μg/L]高于高BMI组[(189.46±82.41)μg/L]及正常BMI组[(180.06±74.24)μg/L,P〈0.01]。3组慢阻肺患者之间IL-8水平无明显差异。高BMI组hs-CRP水平较低BMI组(P〈0.01)及正常BMI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不同BMI的慢阻肺患者瘦素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瘦素、TNF-α参与了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低体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个体化静脉营养治疗对晚期不能进食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综合科住院的40例不能进食晚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营养支持组20例:接受个体化静脉营养治疗联合减症支持治疗;减症组20例:接受减症支持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生存期及治疗一个月后部分血生化指标。结果营养支持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76.7±24.0).d,减症组平均生存时间为(58.2±15.4)d,营养支持组平均生存时间较减症组显著延长(P〈0.01),营养支持组6例患者死于恶病质,减症组13倒死于恶病质,营养支持组显著少于减症组(P〈0.05)。营养支持组一个月后体质量指数、白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l(18.53±0.91)kg/m^2vs(17.83±0.75)kg/m^2、(31.31±2.88)g/Lvs(27.354-2.67)g/L、(1.78±0.40)g/L vs(1.29±0.18)g/L,P〈0.01],而减症组一个月后体质量指数、白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7.14±1.58)kg/m^2 (18.88±1.23)kg/In2、(24.88±3.58)g/Lvs(26.99±2.79)g/L、(1.09±0.25)g/Lvs(1.49±0.23)g/L,P〈0.01)]。结论个体化静脉营兼治疗可以显著征长不能进食晚期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及降低恶病质死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固定装置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改良方法进行碎石,传统方法为光纤直接进入输尿管镜操作鞘进行碎石,改良方法为以固定装置固定光纤后再进入输尿管镜操作鞘进行碎石。比较两组方法的碎石的效率、对输尿管黏膜的损伤程度、光纤的消耗率以及术后残石率。结果实验组碎石效率为1.76-4.58 cm^2/min,平均(3.26±0.8)cm^2/min,对照组碎石效率为1.24-3.75 cm^2/min,平均(2.24±0.3)cm^2/min,两组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光纤损耗率为0.009-0.065 cm/cm^2,平均(0.026±0.002)cm/cm^2,实验组光纤的损耗率为0.005-0.064 cm/cm^2,平均(0.015±0.009)cm/cm^2。实验组输尿管黏膜受损例数及程度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残石率为11.7,对照组为23.6,两组比较对照组明显大于实验组(P〈0.05)。结论以改良固定装置固定光纤后再进入输尿管镜操作鞘进行碎石的方法优于传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