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TN-C和Ki-67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5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TN-C和Ki-67的表达,计算其阳性率,并进一步分析二者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TN-C在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以及肿瘤位置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非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3 cm、Ⅰ~Ⅱ期患者相比,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3 cm、Ⅲ~Ⅳ期患者TN-C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2)Ki-67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直径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鳞癌、中高分化及Ⅰ~Ⅱ期患者相比,腺癌、低分化、Ⅲ~Ⅳ期患者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3)TN-C表达阳性率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以及TMN分期均呈正显著相关性(γ>0,P<0.05),Ki-67表达阳性率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化程度和TMN分期均呈正显著相关性(γ>0,P<0.05)。结论TN-C和Ki-67的表达均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进展等密切相关,可作为该肿瘤临床诊治的病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KiSS-1、KiSS-1受体GPR54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探讨三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中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选择98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及30例癌旁肺组织的标本,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组织中KiSS-1、GPR54及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KiSS-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肺组织(P<0.01);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中的表达(P<0.01)。KiSS-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MMP-9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KiSS-1与GPR54、MMP-9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KiSS-1基因表达下调和GPR54、MMP-9蛋白过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p-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情况,探讨p-Stat3与VEGF-C、MMP-2之间,以及这三者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3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p-Stat3、VEGF-C和MMP-2的表达情况,并对p-Stat3、VEGF-C和MMP-2的表达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53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例中,p-Stat3、VEGF-C和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2%(24/53)、77.3%(41/53)和58.4%(31/53)。其中,p-Stat3的表达在腺癌中最显著,阳性表达率为75%(9/12),且在低分化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肺癌组织(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P〈0.05),而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的大小无明显相关(P〉0.05)。VEGF-C和MMP-2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P〈0.05),且VEGF-C、MMP-2的表达与p-Stat3的表达呈正相关(依次为r=0.427和0.345,P均〈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Stat3、VEGF-C和MMP-2表达均上调,高表达的p-Stat3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VEGF-C和MMP-2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53、LRP及MRP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切片中p53、LRP及MRP的表达.结果在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切片中p53( )12例, LRP( )42例,MRP( )53例;p53、LRP及MRP的阳性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P<0.05)呈正相关.p53、LRP及MRP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p53、LRP及MRP三者之间的表达无相关性,p53、LRP及MRP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与肺癌生物学行为以及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MMP-2、EGFR的表达以及新生血管形成在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6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1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MP-2、EGFR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值,并分析MMP-2、EGFR的表达及MVD与组织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MMP-2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9%,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6.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MP-2、EGFR表达明显升高,以及MVD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均P<0.05),与肿瘤的大小、病理分型无关(均P>0.05).MMP-2、EGFR在NSCLC中的表达以及肿瘤MVD三者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同时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MMP-2、EGFR的表达及MVD对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估计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p53蛋白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级化技术(ABC法),以p53单克隆抗体检测53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53基因的表达,组织经微波抗原修复后进行免疫染色。结果采用X2检验。结果:p53蛋白在53例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阳性率为64.2%,p53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与肺鳞癌分化程度有关(P<0.01);肺腺癌中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p53基因的表达异常与不同类型的肺癌发生发展相关,提示P53基因在肺癌的形成、分化和转移过程中起不同的调节作用,p53蛋白过度表达则预后差,检测p53蛋白对判断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敏  唐建武 《肿瘤》2005,25(1):80-82
目的 研究转移相关基因VEGF 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6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VEGF C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 C在肺癌的不同组织类型之间无明显差异;在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但晚期病例VEGF C表达高于早期病例(P>0.05);VEGF C的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VEGF C阳性组术后4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 VEGF C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肿瘤恶性程度、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Raf激酶抑制蛋白(raf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RKI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83例非小细胞肺癌及其癌旁正常肺组织中RKIP与MM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83例非小细胞肺癌中,RKIP及MMP 2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20.5% (17/83)和69.9% (58/83),其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及术后生存时间有明显关系;RKIP蛋白的表达水平与MMP-2呈负相关(P<0.05);RKIP蛋白低表达与MMP-2蛋白高表达的病例2年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RKIP低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RKIP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一个转移抑制蛋白,RKIP表达下调导致MMP-2的过表达从而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正确认识和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和β-连环素(β-cat)的异常表达在肿瘤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它们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分型、分化、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9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cad及β-cat的表达.结果E-cad及β- cat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2.0%和65.1%.E-cad在鳞癌中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腺癌(P<0.05);E cad及β-cat在低分化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中高分化肺癌(P均<0.05);E-cad及β-cat在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P均<0.01);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中E-cad及β cat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P<0.01).E-cad及β-cat正常表达的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异常表达的肺癌患者(P<0.05,P<0.01).结论E-cad及β-cat的异常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分化、分期、转移密切相关.检测它们的表达对预测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KiSS-1、KiSS-1受体GPR54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探讨三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中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选择98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及30例癌旁肺组织的标本,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组织中KiSS-1、GPR54及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KiSS-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肺组织(P〈0.01);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中的表达(P〈0.01)。KiSS-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MMP-9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KiSS-1与GPR54、MMP-9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KiSS-1基因表达下调和GPR54、MMP-9蛋白过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s an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53, C-erbB-2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Methods: 121 specimens of NSCLC were examined for P53, C-erbB-2 and VEGF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 of P53, C-erbB-2 and VEGF in the carcinomatous tissue were 43%, 39% and 31% respectively.P53 gene protein expression in lung cancer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histological type and P-TNM staging of lung cancer patients(P<0.05), and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sex, age, the size of primary cancer,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cell differentiation(P>0.05).C-erbB-2 gene protein expression in lung cancer was closely related to histological type and cell differentiation(P<0.05), and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sex, age, the size of primary cancer,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P-TNM staging of lung cancer patients(P>0.05).VEGF in lung cancer was only closely related to cell differentiation(P<0.05), and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sex, age, the size of primary cancer, lymph node metastasis, histological type and P-TNM staging of lung cancer patients(P>0.05).Conclusion: It is possible for P53, C-erbB-2 and VEGF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nc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53、C-erbB-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1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纵进行P53、C-erbB-2和VEGF表达检测。结果P53、C-erbB-2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39%和31%。P53蛋白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犁和P-TNM分期有关(P〈0.05),与肺癌患者年龄、性别、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C-erbB-2蛋白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肺癌患者年龄、性别、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P-TNM分剐无关(P〉0.05)。VEGF则与肺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肺癌患者年龄、性别、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和P-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P53、C-erbB-2和VEGF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牛发展的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MMP-2和MMP-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染色技术对45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及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中MMP-2和MMP-3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MP-2和MMP-3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MMP-2的表达与肺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而MMP-3的表达与上述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MMP-2、MMP-3均是良好的肺瘤标记物,MMP-2与肺癌侵袭转移关系密切,MMP-3可能在肺癌侵袭转移中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Frat1与TCF4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95例原发性NSCLC患者手术标本中Frat1和TCF4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NSCLC中Frat1表达与肺癌组织的低分化、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TCF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Frat1的表达与TCF4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Frat1和TCF4在NSCLC中与肺癌的侵袭和转移等恶性表型有关,Frat1和TCF4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Wang J  Miao LJ  Wu YM  Wu YJ  Wang XC 《癌症》2006,25(1):69-72
背景与目的:AKT2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已被确定为癌基因,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都存存AKT2的异常表达和活化,AKT2与肿瘤的增殖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AKT2、Cyclin D1、MMP-9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8例NSCLC组织、38例相应的癌旁组织和14例非肿瘤性肺组织标本中AKT2蛋白、Cyclin D1、MMP-9的表达,采用X^2检验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KT2、Cyclin D1、MMP-9在NSCLC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91.2%、76.5%、72.1%,显著高于癌旁及非肿瘤性肺组织中阳性率(3.8%、0%、13.5%)(P〈0.05)。AKT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类型及分化程度、TNM分期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yclin D1、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鳞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MMP-9还与TNM分期有关(P〈0.05)。AKT2的表达与Cyclin D1、MMP-9呈正相关。结论:AKT2、Cyclin D1、MMP-9均与肺癌的发展有关,Cyclin D1、MMP-9的高表达可能与AKT2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NRP-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reg、PDC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49例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外周血,3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PDC细胞上NRP-l的表达。结果 NRP-1在NSCLC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NRP-1在NSCLC患者外周血Treg中的表达与肿瘤最大径、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NRP-1在NSCLC患者外周血PDC中的表达与肿瘤最大径、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 NRP-1在外周血Treg、PDC细胞的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免疫调节相关,可能作为用于预测NSCLC患者预后的肿瘤标志物,并有可能成为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7(IL-1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汉族、维吾尔族NSCLC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在两民族中是否有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诊资料完整的术后NSCLC患者组织标本60例,其中汉族、维吾尔族各30例,采用PV9000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17和MMP-9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IL-17、MMP-9在NSCLC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8.3%、80.0%,在癌旁组织中分别为48.3%、35.0%,癌组织中IL-17与MMP-9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IL-17的表达与肿瘤的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MMP-9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和MMP-9的表达与患者的民族、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维吾尔族的术后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7和MMP-9的阴性表达组的3年生存率较阳性表达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和MMP-9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不是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在本院构成比差异的主要原因;IL-17和MMP-9的高表达对NSCLC的侵袭和转移起着重要作用;IL-17和MMP-9的高表达与肺癌的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朱斌  柳仓生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5):1115-11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年龄、性别、吸烟指数、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分析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规律及分布特点。  方法  对96例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结果  淋巴结转移与年龄、性别、吸烟指数无关, 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中、低分化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8%、47.8%和59.0%, 肿瘤分化程度越低, 纵隔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 < 0.05)。病理类型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 鳞癌、腺癌的N2转移率分别为13.6%、34.0%。肺腺癌较鳞癌易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P < 0.05)。中心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跳跃性N2有12例, 跳跃式纵隔转移共9例。肺癌常跨区域纵隔转移, 肺下叶癌跨区域纵隔转移与肺上叶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 与年龄、性别、吸烟指数、病理类型、原发肿瘤大小无关; 肺腺癌较鳞癌易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 多数肺癌的淋巴结转移遵循由近及远、自上而下、由肺内经肺门再向纵隔的顺序转移规律; 部分纵隔淋巴结的转移呈"跳跃式"; 肺切除术时,施行系统性胸内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MP-2、MMP-9、TI MP-1和TI MP-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测定124例NSCLC组织、124例癌旁组织和10例良性肺病组织(错构瘤)中MMP-2、MMP-9、TI MP-1和TI MP-2的表达。结果:在NSCLC组织中,MMP-2、MMP-9、TI MP-1和TI MP-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良性肿瘤(P均〈0.05)。MMP-2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腺癌和腺鳞癌(P〈0.05);TI MP-2在鳞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腺癌(P〈0.05);MMP-9和TI MP-1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鳞癌(P〈0.05)。在NSCLC组织中,随着TNM分期增加,MMP-2、MMP-9、TI MP-1和TI MP-2的表达水平增加(P均〈0.05)。MMP-2、MMP-9、TI MP-1和TI MP-2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均〈0.05)。MMP-2、MMP-9、TI MP-1和TI MP-2在低分化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分化组(P均〈0.05)。MMP-9在女性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男性组(P〈0.05)。MMP-2、MMP-9、TI MP-1和TI MP-2之间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P均〈0.05)。结论:MMP-2、MMP-9、TI MP-1和TI MP-2均参与NSCLC的形成且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同时可能是判断预后的较好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0.
p53、C-erbB-2和nm23基因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p53.C-erbB-2和nm23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NSCLC89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C-erbB-2和nm23蛋白表达,并取癌旁正常肺组织87例作为对照。结果:肺癌组织p53和C-erbB-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0%和67%,均高于正常肺组织5%和3%(P〈0.05);nm23蛋白表达为67%,则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93%(P〈0.05):p53蛋白表达与肺癌组织的病理类型、原发肿瘤范围(T)和肿瘤分化程度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分期(TNM)、淋巴结受侵范围(N)和远处转移状况(M)没有明显的相关性。C-erbB-2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肿瘤大小(T)、淋巴结受侵范围(N)和远处转移状况(M)、疾病分期(TNM)及肿瘤分化程度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nm23蛋白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受侵范围(N)、远处转移状况(M)和疾病分期(TNM)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肿瘤大小(T)及分化程度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p53基因编码的蛋白在NSCLC表达增高及nm23基冈编码的蛋白表达降低,提示p53和nm23基因在NSCLC的发生发展、病理特征和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