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二氧化氯(ClO2)是英国科学家Humpheny Davey于1811年发现的.ClO2具有强大的氧化作用,其氧化能力是氯气的2.63倍.因其抗菌广谱、高效、无毒、环保,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I级消毒剂.ClO2最早仅用于造纸与纺织等工业的漂白脱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鲜红斑痣增厚结节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了解鲜红斑痣增厚结节形成的过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93例确诊为鲜红斑痣的患者,按其临床表现分为无增厚结节组、增厚组、增厚结节组3组.按年龄分为0~19岁和≥20岁2段,然后对与增厚结节形成相关的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AS6.12软件包.分别对数据进行Fisher确切概率计算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无增厚结节组165例,占85.49%,增厚组10例,占5.18%;增厚结节组18例、占9.33%.3组之间的年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0~19岁段94例,≥20岁段99例,增厚结节鲜红斑痣的分布有年龄差异(P<0.01),但无性别差异(P>0.01).结论:随年龄增加,部分鲜红斑痣患者形成增厚、结节病灶,且发生年龄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有必要发展牙体牙周显微治疗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些外科手术,在显微镜下可直接吻合微细血管等,使移植的皮瓣或某些器官可以存活,从而发展了显微外科.不用显微镜,显微外科就无从谈起.这可以说是外科学中的一次革命.100多年前,在牙体制洞时,就已用放大镜或用观剧镜来检查所做洞壁的情况,它可起到某些协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敬告作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大量刊登原创性论著,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5.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大量刊登原创性论著,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6.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一事物来说明有相似之处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撰写医学论文时如能巧妙地运用比喻修辞格,就能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从而大大增强书面语言的表现力.比喻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根据上述基本结构的不同,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类型,此外饰喻、博喻这两种比喻变式在医学类文章中也时有出现.  相似文献   

7.
牙本质过敏是牙齿在受到外界刺激,特别是化学刺激和机械刺激所引起的酸痛症状,其特点是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1]。牙本质过敏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因磨损而刚刚外露的牙本质,对酸和甜的食物、温度改变以及探触刺激可能发生酸痛感,影响患者进食。这种牙本质过敏症,可在数  相似文献   

8.
最终修复体与长期暂冠(LTP)之间的区别一直没有界定。自凝塑料暂冠虽可直接在临床制作,但只能在短时间内使用.而技工室制作的带有或不带有金属支架的暂时修复体虽经久耐用,但价格较贵。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靠.价廉.美观的暂时修复体制作方法。本文讨论了应用CAD/CAM技术制作LTP的多种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蜂胶醇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效果,为蜂胶脱敏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将35个新鲜上颌前磨牙随机分为A、B、C、D、E、F、G7组,制作3㎜×3㎜×2㎜牙本质磨片,清洁,酸蚀.A、B、C组分别涂10、20、30 g/L的蜂胶醇,D组涂含氟涂膜,E组作为空白对照组,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小管封闭情况,筛选蜂胶最佳浓度(记作X).F组涂抹浓度为X的蜂胶,G组涂含氟涂膜,用牙刷刷洗标本表面,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小管封闭情况.结果:30 g/L的蜂胶醇能够完全封闭牙本质小管,且渗入沉淀达一定深度,经过刷牙后封闭效果没有明显减弱.结论:蜂胶对牙本质小管具有良好的封闭作用,在治疗牙齿感觉过敏症方面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上海口腔医学》2016,(4):378-379
As an internationally peer-reviewed academic periodical,Shanghai Journal of Stomatology is issued both at home and abroad,presenting the latest advances and new experiences in stomatology for intermediate and senior doctors,teache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This journal has been included in CA and MEDLINE and is published as a bimonthly periodical,6 issues a year.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articles and standardization of editing,please read these instructions carefully and abide by them strictly before writing and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二硅酸锂陶瓷和氧化锆制作的下颌第一磨牙髓腔固位冠的面厚度设计对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修复设计(冠部材料及厚度)的不同,将24个下颌第一磨牙树脂仿真牙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二硅酸锂2 mm组:采用二硅酸锂陶瓷制作修复体,面厚度2 mm,固位体长4 mm;二硅酸锂4 mm组:采用二硅酸锂陶瓷制作修复体,面厚度4 mm,固位体长2 mm;氧化锆2 mm组:采用氧化锆制作修复体,面厚度2 mm,固位体长4 mm;氧化锆4 mm组:采用氧化锆制作修复体,面厚度4 mm,固位体长2 mm。使用树脂水门汀粘接系统(RelyX Ultimate Clicker)粘接后,冷热循环10 000次。将万能试验机与牙长轴呈135°,位移速度0.5 mm·min−1,在颊尖加载,测定抗折力及折裂方式,并用SPSS 15.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二硅酸锂2 mm组、二硅酸锂4 mm组、氧化锆2 mm组、氧化锆4 mm组的抗折力分别为(890.54±83.41)、(2 320.87±728.57)、(2 258.05±557.66)和(3 847.70±495.99)N。氧化锆4 mm组的抗折力最高,二硅酸锂2 mm组的抗折力最低。结论磨牙髓腔固位冠使用氧化锆较二硅酸锂陶瓷有更高的抗折力,增加修复体面厚度可提高抗折力,但基牙折裂风险也增加。  相似文献   

12.
易于人(医师和技师)或机器(口扫和仓扫等)辨识的清晰的肩台是固定修复体获得良好长期稳定的治疗效果的关键。牙体预备肩台的制备方法以徒手和经验为主,缺乏全面客观的术前设计、术中核查及最终检验,肩台预备术的精度亟待提升。本文详细提出了可获得高预备精度的“三定三选三步”的临床路径,以及“车针尖端引导”的精准肩台预备法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并建立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预后相关的微小RNA(miRNA)预后模型,以期对OSCC患者进行精准的分组,提高治疗的针对性。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OSCC患者的miRNA、mRNA表达谱和临床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筛选和建立miRNA预后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检验预后模型的性能。预测6-miRNAs靶基因,与差异mRNA取交集后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筛选中枢基因。结果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到基于6个miRNA的预后风险模型。train组、test组和所有样品组中预测5年生存率的ROC曲线下AUC值分别为0.757、0.673、0.724。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6-miRNAs预后模型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P<0.001)。靶基因构建PPI网络中前10个中枢基因为CCNB1、EGF、KIF23、MCM10、ITGAV、MELK、PLK4、ADCY2、CENPF、TRIP13。其中EGF和ADCY2与生存预后相关(P<0.05)。结论6-miRNAs可有效地作为OSCC患者一种新的独立的预后模型,或可成为指导OSCC精准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在唇腭裂术后瘢痕及上颌扩弓联合前牵引治疗综合影响下上颌骨发育的变化情况。方法在原腭裂上颌骨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利用ANSYS 17.0软件进行布尔操作形成唇腭裂上颌骨有限元模型,同时添加唇腭裂术后瘢痕力及上颌扩弓联合前牵引力进行力学分析。结果上颌骨在三维方向上均出现明显形变,形变位移比较结果为X轴>Z轴>Y轴。结论在唇腭裂术后瘢痕及上颌扩弓联合前牵引治疗综合影响下,上颌骨在三维方向上均出现明显生长抑制现象,其中以横向及矢状向生长抑制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潜能,是基于干细胞的医学疗法的非常有价值的细胞来源,其应用开辟了发育和疾病研究的新途径。MSCs虽然可以通过自我更新维持细胞干性,但是,随着细胞多次传代和培养时间的延长,其干性逐渐衰减,细胞老化、分化潜能逐渐降低。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细胞学过程,即通过降解隔离在自噬体中的经修饰的、过剩的和有害的细胞质成分,之后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而被降解。作为主要的细胞内降解和再循环途径,自噬对于维持细胞稳态、自我更新和多能性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对自噬在对MSCs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维持等方面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MSCs的研究和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上颌窦解剖因素(上颌窦宽度、上颌窦角度、剩余骨高度)对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骨移植材料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纳入42例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并同期种植的患者,共计60个上颌窦底提升位点,骨移植材料采用自体骨与小牛骨混合物。术前、术后当天及术后6个月采用锥形束CT(CBCT)进行指标参数的测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上颌窦宽度、上颌窦角度、剩余骨高度3种解剖因素与术后6个月种植体根端骨吸收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窦底剩余骨高度为(4.46±1.55)mm,上颌窦宽度为(13.86±2.71) mm,上颌窦角度为78.09°±10.27°。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上颌窦宽度与根端骨吸收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上颌窦角度与根端骨吸收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剩余骨高度与根端骨吸收量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上颌窦宽度、上颌窦角度与根端骨吸收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上颌后牙区不同窦嵴距时,采用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并同期植入短种植体术后,种植体周围骨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对37例患者进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并同期植入共74枚Bicon短种植体,其中剩余牙槽骨高度(RBH)<4 mm组43个位点,RBH≥4 mm组31个位点。随访5年后,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片测量分析不同窦嵴距时,种植体周围骨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74个种植位点术后窦底提升高度(6.64±1.32)mm,修复负载5年后上颌窦内获得骨高度为(3.35±1.29)mm;RBH<4 mm组和RBH≥4 mm组之间的种植体颈部骨吸收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上颌窦内获得骨高度及种植体顶部骨高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颌后牙区RBH<4 mm时,采用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同期植入Bicon短种植体的术式可获得较高的种植体存留率及上颌窦内骨增加量,同时并不会增加牙槽嵴顶骨吸收量。  相似文献   

18.
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PAMAM)作为一种新型超支化大分子聚合物,因其出色的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一直被众学者称之为“人工蛋白”。PAMAM的特点是存在内部空腔,并含有大量的反应性末端基团,这些结构使得PAMAM可以被用作仿生大分子,模拟天然有机基质在牙体组织表面进行仿生矿化,即PAMAM作为有机模板调控矿物质成核以及晶体的生长,以此来建造比传统的异体材料更加理想的牙体修复材料。本文就PAMAM诱导牙体硬组织仿生矿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牙龈瘤在中国发病率高,口腔门诊和产科门诊均十分常见,口腔医生在接诊妊娠期牙龈瘤的患者时,不仅要根据局部病灶的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更需要了解孕妇的全身情况和胎儿的发育情况,预判治疗过程的各种风险。本文通过3例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妊娠期牙龈瘤的病因、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及并发症的处理进行归纳,总结专科医生治疗妊娠期牙龈瘤的体会, 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和医联体的建立,大型综合医院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功能定位日益凸显,来诊的口腔癌患者常伴有全身情况复杂的系统性疾病,传统的单一诊疗模式难以达到医疗需求。为此,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为了进一步规范口腔癌患者的MDT,组织专家制订了本专家共识,对诊疗流程、常见系统性疾病的诊治等给出了规范化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