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揿针治疗失眠伴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失眠伴焦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9)和对照组(n=38),治疗组予推拿头面部手法联合揿针治疗,对照组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疗程为2周,比较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失眠和焦虑症状显著改善,PSQI评分和S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头面手法结合揿针治疗失眠伴焦虑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药物疗法进行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揿针治疗心肾不交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揿针手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刺手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的差异,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SAS、SDS、PSQI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SAS、SDS、PSQI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揿针手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五音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入选老年F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多潘立酮(10 mg,口服,每日3次)治疗,实验组在多潘立酮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五音疗法干预,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通过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状况,采用FD生活质量量表(FDDQL)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情况,选择症状评分体系进行总体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FDDQL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五音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老年FD总体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吴美霞  季向荣 《新中医》2017,49(1):181-183
目的:观察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腰痛、疾病不确定感因素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2组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各项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JOA下腰痛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MUIS各项评分及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的JOA下腰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MUIS各项评分及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配合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下腰痛症状,降低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改善其焦虑和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5.
胡晓飘  应美艳  徐巧燕 《新中医》2021,53(13):190-193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腹部按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抗精神病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腹部按摩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分析对比2组临床疗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67%,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阳性量表、阴性量表、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阳性量表、阴性量表、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物质生活、社会功能4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4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穴位敷贴联合联合腹部按摩精神分裂症能提高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幼推拿配合正骨点穴治疗青少年失眠伴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11月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失眠伴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予成幼推拿手法配合正骨点穴治疗,对照组予安神补脑液和舒肝颗粒口服,2组均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ISI评分、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PSQI各维度(除睡眠障碍和睡眠时间)评分及总分、ISI评分、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7/50),对照组为74%(37/5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幼推拿配合正骨点穴治疗青少年失眠伴焦虑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睡眠质量和减轻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脐针治疗脾虚湿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脐针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0 d.观察2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腹部胀满、腹部隐痛、纳差而饱、大便溏软、泛吐清水、四肢乏力、嗳气不爽)、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28/30),对照组为66.7%(2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SAS评分和SD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23.1%(3/13),低于对照组的66.7%(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脐针治疗FD有显著疗效,可以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临床远期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脐针治疗脾虚湿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脐针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0 d.观察2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腹部胀满、腹部隐痛、纳差而饱、大便溏软、泛吐清水、四肢乏力、嗳气不爽)、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28/30),对照组为66.7%(2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SAS评分和SD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23.1%(3/13),低于对照组的66.7%(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脐针治疗FD有显著疗效,可以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临床远期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 重叠功能性消化不 良(FD) 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86 例D-IBS 重叠FD 肝郁脾虚证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 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柴胡 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2 组均治疗4 周。比较2 组治疗前后症状、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 焦虑自评量表(SAS) 及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评估2 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 组餐后饱胀不 适、上腹痛、早饱、嗳气、纳差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早饱、嗳 气、纳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76.74% (P<0.05)。治疗后, 2 组烦躁不安、挑食、躯体意念、社会功能、行为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烦躁不安、挑 食、躯体意念、社会功能、行为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SAS、SDS 评分均较治疗前 降低(P<0.05),治疗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 D-IBS 重叠FD 肝郁脾虚证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解郁止痛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伴抑郁症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连续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解郁止痛方加减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抑郁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治疗前,两组心绞痛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治疗前汉密顿抑郁(HAMA)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A、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解郁止痛方治疗伴抑郁症状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绞痛症状,并对抑郁症状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运脾柔肝方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IBS-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运脾柔肝方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对照组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2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临床疗效及单项症状积分、症状总积分、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前后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P0.05)。2组治疗后便秘、胸胁胀满、烦躁易怒等症状和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烦躁易怒、嗳气呃逆症状和SAS、SD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脾柔肝方治疗IBS-C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阿米替林联合逍遥散加味治疗产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阿米替林联合逍遥散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0.05)。结论阿米替林联合逍遥散加味治疗产后抑郁患者,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效果优于单纯逍遥散加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联合心理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40例FD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0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予心理治疗及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腹针疗法,于入院第1天、治疗28 d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记录分析,采用症状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于治疗前及治疗28 d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治疗28 d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胃肠道症状(餐后饱胀感;早饱;上腹痛;上腹灼烧感)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除物质生活维度外,其他3个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腹针疗法联合心理治疗可同时解决患者的躯体症状和心理问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FD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FM)联合埃索美拉唑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NERD伴焦虑抑郁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2例给予FM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42例则仅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烧心、胸痛和反酸症状积分变化,并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治疗前后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评估,比较2组综合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烧心、胸痛和反酸症状积分及SDS和SAS评分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FM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NERD伴焦虑抑郁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调中健脾汤对伴精神障碍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虚气滞型FD患者随机分为调中健脾汤组、多潘立酮片组、四磨汤口服液组,最终147例完成随访,每组各49例,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变,并比较3组治疗总有效率、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差异。结果:治疗后3组主要症状、总有效率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调中健脾汤组分别与多潘立酮片组和四磨汤口服液组比较,SDS评分、SAS评分下降,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多潘立酮片与四磨汤口服液比较,SDS评分、SAS评分无统学意义(P0.05)。结论:调中健脾汤、多潘立酮片、四磨汤口服液均可有效缓解脾虚气滞型FD患者临床症状,调中健脾汤可明显改善脾虚气滞型FD患者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揉-颤-推复合推拿手法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6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30)采用腰部牵引治疗,观察组(n=30)采用揉-颤-推复合推拿手法联合牵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腰腿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下肢麻木、反复腰腿疼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症状体征改善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腰椎功能(JO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揉-颤-推复合推拿手法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有效缓解腰腿部症状,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捏脊联合穴位按摩对妊娠剧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诊治的妊娠剧吐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56例实施穴位按摩,观察组患者56例实施中医捏脊联合穴位按摩,在干预前后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2组患者恢复时间、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STA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STA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TA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呕吐缓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捏脊联合穴位按摩可缩短妊娠剧吐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疗效,并改善患者心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郁柴茯神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非器质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老年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谷维素片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予谷维素片联合中药郁柴茯神颗粒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优于对照组的77.08%(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郁柴茯神颗粒能够改善老年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并缓解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增强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刺腰夹脊联合推拿(四指推脊柱调整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LDH患者纳入研究。将其遵循随机信封法等分成联合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腰椎牵引联合常规推拿治疗,联合组则实施针刺腰夹脊联合推拿(四指推脊柱调整手法)治疗。评价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治疗前后腰椎功能,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及对照组的PR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腰椎最大活动度及肌力正常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刺腰夹脊联合推拿(四指推脊柱调整手法)可显著改善LDH患者腰椎功能,同时可减轻患者疼痛,缓解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脊柱整治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交感型颈椎病中有焦虑症状的门诊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牵引+烫疗药外敷+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牵引+烫疗药外敷+脊柱整治手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程度均轻微,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或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引+烫疗药外敷+脊柱整治手法的三联法作为交感型颈椎病保守治疗的一种方法是值得肯定的,并且安全性高,能减少精神类药物的过度使用,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