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经临床、头颅CT和(或)MRI确诊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纳洛酮3.0mg,qd,14d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大剂量纳洛酮组患者用药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程度及总的生活能力有明显提高。结论大剂量纳洛酮对急性脑梗死安全,有较好疗效,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脑保护作用,具有抗凝、降低血黏度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大剂量纳洛酮对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0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大剂量纳洛酮治疗组(n=54)和常规剂量纳洛酮对照组(n=52),治疗组给予纳洛酮4mg/d,而对照组1.2mg/d,2周一疗程,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7%(P<0.05),而且治疗组24h内症状改善24.07%,明显好于对照组的13.46%(P<0.05).结论 早期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减轻神经功能损伤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纳洛酮 1 6mg加入生理盐水 2 5 0ml中静滴 ,每日 2次 ,10d为一疗程 ;另外 3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脉络宁 2 0ml加入 5 %葡萄糖 2 5 0ml中静滴 ,14d一疗程。开始用药 2 0d后进行疗效对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6 67% ,对照组总有效率 5 6 67% ,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大剂量纳洛酮能拮抗阿片受体的三种亚型 μ、κ、δ受体 ,发挥其全部药理作用 ,临床疗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剂量纳洛酮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30例采用脱水等常规脑出血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4.0mg,1次/d静滴。2组均治疗14d,同时观察意识状态恢复时间及治疗后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结果纳洛酮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减少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不仅可以缩短昏迷时间,而且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2例急性重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控制血压、颅压,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6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500 ml中静滴,每日一次,连用二周;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注射剂2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滴速0.5 mg/小时,每日二次,连用二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别(P<0.01),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6.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对比.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观察,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纳洛酮4mg静滴,qd;对照组给予纳洛酮0.8mg静滴,qd,疗程2周.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和血肿吸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优于常规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盐酸纳洛酮对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64例应用纳洛酮,对照组64例应用胞磷胆碱,疗程15d,治疗前后分别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纳洛酮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降纤酶及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以疗程3d、7d、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疗效.结果 2组病人疗程3d、7d、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加用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72 h内的急性期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予降颅压、控制血压、抗生素控制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另用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用灯盏细辛注射液加用纳洛酮静脉滴注,均每日1次,连用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7.5%,两组疗效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和纳洛酮的联合使用可改善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塞不同疗程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塞患者51例,随机分为巴曲酶常规剂量治疗组(24例)和大剂量延长疗程组(27例),观察两组治疗后7天及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大剂量延长疗程组患者治疗后7天及14天ESS评分与常规剂量组相比,有显著改善。但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无明显差别。各组治疗后7天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14天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变化。结论巴曲酶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d、14d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及疗程满2周后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在神经功能恢复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在 2 0 0 2年 7月~ 2 0 0 3年 2月间 ,采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 ,发现其疗效优于常规剂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所选患者 68例 ,男 3 9例 ,女 2 9例 ,年龄 43~ 82岁 ,平均 61.7岁。所有患者于发病后 72小时内入院 ,并随机分为治疗组 (大剂量纳洛酮 )及对照组 (常规剂量纳洛酮 )各 3 4例。全部患者均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 [1],且经头部CT或 MRI证实为脑梗死 ,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定位体征。病情分级则根据 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溶栓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80mg/d+氯吡格雷75mg/d,疗程为28d,比较2组患者血脂指标、神经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血脂指标、hs-CRP及ESS及ADL评分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8d后治疗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可能与其改善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单用降纤酶及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以疗程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3个月时Barthel指数评分为标准观察疗效。结果两组病人疗程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3个月时Barthel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研究两种剂量低分子质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分为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方法相同,均皮下注射方法,大剂量组每隔12小时1次,小剂量组每天1次,每次1支(10000AXaICU),对照组采用维脑路通1.0静滴,每天一次,三组均连用10天,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5、10. 15、30天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头颅CT或MRI变化,生化指标并作出疗效评价。结果:LMWH大剂量组、小剂量组皮下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大剂量组又明显高于小剂量组;LMWH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对出凝血各项指标影响较小,具有明显恢复神经功能缺损作用,疗效迅速,显著。结论:LMWH大剂量组、小剂量组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稳定、有效的,采用大剂量并不增加副作用。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抗凝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3例被误诊为急性脑梗死接受溶栓治疗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神经梅毒的诊断准确率,降低基层医院溶栓误治率。方法回顾性总结收治的3例以急性脑梗死起病并给以rt-PA静脉溶栓治疗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治过程及预后等资料,采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估,m RS评分进行预后评估。结合文献分析以急性脑梗死起病的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结果3例以急性脑梗死起病的男性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恶化,以往无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提示脑缺血和脑萎缩,血及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阳性明确神经梅毒诊断。早期、大剂量、足疗程青霉素G治疗预后良好,NIHSS及m RS评分降低。结论以急性脑梗死起病的神经梅毒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差,尽早进行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查,降低溶栓误治率,大剂量青霉素G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中药改善微循环等,治疗组同时给予长春西汀2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疗程14d.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效疗评定.结果 经长春西汀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长春西汀可以改善脑血液循环,促进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已有不少单位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但其治疗剂量仍有争论.我科于1999年6月~2001年12月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并与常规剂量纳洛酮进行对比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剂量纳洛酮对不同昏迷程度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Glasgow 昏迷评分)是否均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方法不同昏迷程度患者120例,分为轻、中、重3级,每级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纳洛酮治疗组各40例。治疗1周后分别对神经功能展开评估。结果对于轻、中度昏迷脑出血患者,常规治疗组和纳洛酮治疗组治疗1周后神经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重度昏迷患者,常规治疗组和纳洛酮治疗组1周后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洛酮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早期使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对重度昏迷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益,而对轻、中度昏迷患者益处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纳洛酮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前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前的应用价值。方法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静脉应用纳洛酮,观察溶栓前后神经功能变化及继发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结果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溶栓前后有显著差异,溶栓前(24.50±5.10)分,溶栓后(5.05±3.15)分(P<0.01),而B组溶栓后神经功能改善不佳,溶栓前(23.80±4.10)分,溶栓后(18.65±6.15)分(P>0.05);A组继发颅内出血发生率7.69%,B组43.75%,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纳洛酮敏感的患者溶栓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继发颅内出血发生率低,因此静脉应用纳洛酮可作为筛选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病例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