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白血病的肺部浸润(附41例临床分析)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30001)范星火肺部是白血病常受浸润的器官之一,据Bodey等报道白血病患者尸解发现有白血病细胞肺部浸润者可达44.8%~66%。为进一步提高对白血病肺浸润的认识,本文从本院1985年4...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21岁,化工厂工人,未婚,于1999年7月因头昏乏力伴高热两周入院。患者7月初无诱因出现头昏、乏力、发黑晕、发热,体温最高达40.5℃,无头痛流清涕等症状,亦无全身骨痛及皮肤粘膜出血情况,在当地医院诊为上感,给青霉素及克感敏、病毒唑等治疗无效,遂转入我院。既往体健,无不良嗜好,在化工厂从事检验工作4年。入院时查:一般情况尚可,无明显贫血貌,巩膜无黄疸,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腹软,肝未触及,脾脏左肋下4cm,质中无压痛,全身无瘀点瘀斑,神经…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系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研究其生物学行为和转移扩散规律,将有助于揭示其发生、发展与预后的关系。许多学认为大肠癌在远段肠壁的浸润长度一般都在2cm以内,而以向上浸润为主。本文就其在近段肠壁浸润范围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组52例均为附属第一医院1986~1987年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其中结肠癌25例,直肠癌  相似文献   

4.
5.
单用局部浸润麻醉行胸内手术,国内尚未见报道。作者自1959年1月~1989年10月,采取单用0.25%普鲁卡因层层浸润麻醉的方法,行胸内手术109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扇形浸润阻滞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汝玺 《江苏医药》2006,32(9):865-865
目的总结扇形浸润阻滞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梨状肌综合征患者155例。取曲安奈德20mg、维生素B120.5mg和利多卡因100mg,加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成20ml。以7号10cm腰穿针,从大转子至髂后上棘连线外1/3处垂直皮肤进针,针尖达梨状肌后先行少量(5ml)注药,然后退针少许,按梨状肌走行方向作扇形浸润。同时使用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及消炎镇痛等药物辅助治疗。结果全组病例经治疗后均获得明显的效果。结论扇形浸润阻滞治疗配合口服药物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调查我院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总结临床经验、吸取教训。方法对90例白血病患者中38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0例白血病患者总死亡率为14.4%,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总发生率为42.2%,ALL80.0%,ANLL39.2%,CL10.5%。结论①急性白血病的病死率高(15.4%),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生率高(50.8%),且ALL〉ANLL〉CL,相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是白血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白血病缓解后复发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且与FAB分型有关;③我院白血病患者主要为外来打工者,占86.7%;死亡率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病率皆高于国内外相关报道,其原因为患者经济条件差,文化水平低,健康意识缺乏。  相似文献   

8.
赵波涛  王美鉴 《江西医药》2001,36(6):452-453
恶性淋巴瘤在儿童时期比较多见,且多为弥漫性,高恶性度的类型,骨髓浸润(BMI)是其临床分期和预后的重要指标.我院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42例ML患儿中合并BMI有14例,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进展期胃癌间质反应的分布特点 ,研究其意义。方法 收集近 3年来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标本 110例及较完整的临床资料 ,标本进行病理切片 ,HE染色 ,显微镜下观察、统计、分析。结果  110例胃癌间质中可见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 ,64 .5 5 %~ 77.2 8%胃癌间质有浆细胞浸润 ;5 7.2 7%~ 78%胃癌间质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5 2 .75 %胃癌间质见红细胞 ;3 1.81%胃癌间质伴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前三种浸润的细胞主要分布于胃癌旁间质 ,其次为癌巢之间间质及癌外胃壁各层 ,癌实质内很少见。分化型胃癌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比低分化型的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明显 ,差异非常显著(P <0 .0 1)。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明显组与少量浸润组相比 ,胃癌伴淋巴结转移率低 ,P <0 .0 1(分别为3 2 .0 5 %和 64 % ,差异非常显著 )。结论 胃癌间质的各种反应与抗肿瘤的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1病案摘要 患者女,55岁,农民.因发热(37.5℃)、咳嗽、咳痰4天在当地一开业医生处就医,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无效,患者至附近卫生院摄X线胸片示左下肺感染(见图1),后换用先锋霉素V 3 g,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效不佳,且体温升高,遂加用地塞米松10 mg静滴,每日1次,连续3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B超、螺旋CT(SCT)、MRI等检查及术中标本目测评估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术前采用B超、SCT、MRI等检查及术中标本目测判断82例手术治疗的Ⅰ期子宫内膜癌的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结果与术后病理比较。结果:B超、SCT、MRI及标本目测判断子宫肌层浸润的符合率分别为42.7%、68.4%、78.1%、76.8%,B超的符合率明显降低(P<0.05),余3组间无差异(P>0.05)6上述4种方法判断深肌层浸润的符合率分别为73.2%、63.2%、90.6%、91.5%,MRI、标本目测的符合率分别高于前两组,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MRI及术中标本目测能较准确地估计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  相似文献   

12.
按照常规,以往清宫术均不采用任何麻醉措施,由此常为受术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也为术者的手术操作带来不便。1989至1991年间,我们针对宫颈扩张困难,清宫难度大的一些适应证,共行宫颈浸润麻醉清宫术300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总共300例中,大月份钳刮60例,过期流产清宫80例,绝经后诊刮38例,剖宫产术后人工流产49例,一般人工流产39例(包括少女宫颈发育成熟人工流产19例),子宫过度前屈和后屈人工流产34例。患者患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67岁。 2 麻醉万法:患者排尿后取膀胱截石位,放置阴道窥器后,宫颈、阴道消毒。牵拉宫颈前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术是针对半月板损伤行之有效的微创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但手术过程中,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往往会因手术室环境、麻醉手术操作、医护人员的态度等因素而产生无助、紧张感,从而使疼痛、焦虑情绪加重并延续至手术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我院近2年来对局部浸润麻醉下膝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患者给予术中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对胆管癌浸润血管的诊断价值,提高手术切除术。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2例胆管癌资料,重点观察局部肿瘤与相邻血管关系,并设定了超声对血管浸润的诊断指标。结果手术病理证实胆管癌37%(19/52)门脉受侵。超声评价胆管癌门脉受侵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正确率分别为56%(9/16)、89%(32/36)和79%(41/52);超声分级低于病理分级者占15%(8/52),高于分级者占6%(3/52);彩色超声亦有助于肝动脉分支的观察评价。结论超声是一种较好的评价胆管癌周围血管受侵及其程度的方法,其无创伤及特异性高,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钟玲  何小玲  汪冬珠 《海峡药学》2005,17(6):152-153
探讨氯普鲁卡因在局部浸润麻醉中的应用,中毒反应,变态反应等不良反应以及防治措施,从而指导扩士在临床中能积极配合,使手术镇痛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 通过回顾研究白血病睾丸浸润 (简称睾白 )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 ,寻找有效的睾白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 1 999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1 6例睾白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睾白可以发生在白血病髓内复发的前后 ,所有睾白患者均按照急性白血病复发后的化疗方案给予全身化疗 ,8例患者同时还对病变睾丸给予放射治疗 ,3例睾丸有硬结的患者则用氨甲喋呤和地塞米松进行睾丸鞘膜腔局部注射治疗 ,全部患者经过治疗后肿大睾丸明显缩小 ,质地变软。结论 睾白是男性白血病患者首发起病的症状之一 ,是预后不良的重要体征和危险因素 ,是判断白血病复发后化疗效果好坏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9.
葛雪如  梁晋全 《河北医药》1990,12(6):345-346
随着白血病有效治疗如化疗、放疗和骨髓移植等特殊技术的发展,生存期逐渐延长,与此同时白血病的髓外浸润日益受到重视。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患者中7例(14%)伴发白血病髓外浸润,现报告其特殊临床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一、慢粒急变伴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浸润致第3、4、6对颅神经麻痹。患者女,16岁,乏力多汗1年,确诊为慢粒3月余,双眼视物不清伴头痛1周入院。神清语利,瞳孔右>左,双眼正视,眼球固定,对光反射消失,视物不清,伸舌向左,颈有抵抗,鼻唇沟无变浅,四肢生理反射减弱,克氏征阳性。眼底检查:视网膜高度水肿,视盘边  相似文献   

20.
钟丽萍  郭瑞珍 《贵州医药》1997,21(6):340-342
为了探讨乳腺癌间质浸润细胞的局部免疫状态及对预后的影响,对90例乳腺癌进行组织学分级,间质浸润细胞用4种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发现组织学分级不同,间质浸润细胞的量不同,间质细胞浸润程度有随癌组织分化程度降低而减弱的现象。提示乳腺癌组织分化程度越高,间质浸润细胞越多,若伴有一定数量的淋巴细胞浸润,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