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京市外环境水体与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预防和控制此类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采集外环境水体与水产品,用碱性蛋白胨水增菌、庆大琼脂、TCBS琼脂、科玛嘉弧菌显色琼脂分离,对分离出的致病性弧菌进行系统生化鉴定,对分离出的霍乱弧菌用血清学和多重荧光PCR方法进行分型与毒力检测。结果:2011年共采集南京市外环境水体与水产品共151份,其中检出致病性弧菌8种,共38株,检出率依次为霍乱弧菌7.28%、副溶血弧菌5.83%、嗜水气单胞菌4.64%、溶澡弧菌3.33%、温和气单胞菌3.31%、创伤弧菌1.67%、梅氏弧菌0.83%、类志贺邻单胞菌0.83%。其中分离出的霍乱弧菌均为非01/非0139群霍乱弧菌且不携带霍乱肠毒素。结论:2011年水产品中非01/非0139群霍乱弧菌污染较为严重,其次为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等;外环境水体中嗜水气单胞菌污染较为严重,需加强外环境水体与水产品的监测,做好预防控制疾病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副溶血弧菌(VP)在银川市的流行特点和变异变迁规律,了解该菌是否伴随着沿海地区的变化而呈动态变化,为副溶血弧菌引起疾病和食物中毒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食品卫生学检验方法GB/T4789.7进行分离、鉴定;应用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耐热直接溶血素(TDH)、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TRH)基因检测。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方法对分离、鉴定的副溶血弧菌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 166份水产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4株,检出率14.46%,其中海产品116份,检出23株,阳性检出率为19.83%,淡水产品50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株,阳性检出率为2%;所有菌株几乎不携带毒力基因;通过PFGE分子分型,24株菌共分为14个带型,呈现型别多样性。结论银川市海产品副溶血弧菌污染状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枣庄市致病性弧菌及肠毒素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枣庄市致病性弧菌的种类,分布,构成特征,并对致病性弧菌进行肠毒素检测。方法:1990-1998年我们采用生化反应VBO血清,对非01群霍乱弧菌进行血清分型,通过生化反应对所检其他致病性弧菌进行鉴定,应用反向血凝法和ELISA法检测肠毒素。结果:9年共检出7种致病性弧菌共291株。以非01群霍乱弧菌为主,占49.83%。类霍乱肠毒素(CT)和耐热肠毒素(NAG-ST)检出率分别为51.20%和44.33%。结论:摸清我市致病性弧菌分布情况,我市致病性弧菌以非01群霍乱弧菌为主。提出类CT是引起急性腹泻一个重要致病因子。应用ELISA法检测NAG-ST方法简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1995年以来,滕州市致病性弧菌种类、分,布等病原学检测情况。共检疑似霍乱病人粪便1562人份,检出致病性弧菌127株,检出率为8.13%,其中非01群霍乱弧菌居首位83株占65.35%,其次为麦氏弧菌13株占10.4%,溶藻弧菌11株,河弧菌9株,副溶血弧菌6株,弗尼期弧菌5株。83株非01群霍乱弧菌可分型占61株,分布8个血清型,定型率为73.49%,127株致病性弧菌产类霍乱肠毒素(G)47株占37.00%,以非01群霍乱弧菌产生类CT所占比例为最高,从而说明它在毒力和致病性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唐山市市售双壳贝类海产品中致病因子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唐山市市售双壳贝类海产品弧菌的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预防食源性疾病。方法根据GB 4789. 7-2013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血清分型;霍乱弧菌依据《霍乱防治手册》(第六版)分离、鉴定和血清分型;创伤弧菌和溶藻弧菌均依据《2017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检验;用PCR荧光检测技术检测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菌株的毒力基因;对全部菌株进行耐药性试验。结果 4种弧菌均有检出,以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51. 25%(41/80)。41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分属于9个血清群,其中以O1∶K32占比最高;全部菌株种属特异基因tlh阳性、tdh和trh基因均阴性; 4株霍乱弧菌血清型均为非O1非O139血清群,毒力基因检测结果为Ctx AB阴性。药敏结果显示,41株副溶血性弧菌对氨苄西林(68. 29%)、头孢唑林(92. 68%)耐药率较高,4株霍乱弧菌对氨苄西林(100. 00%)、头孢他啶(75. 00%)耐药率较高,3株创伤弧菌和1株溶藻弧菌均对氨苄西林(100. 00%)、头孢唑林(100. 00%)耐药。结论唐山市市售双壳贝类海产品弧菌污染较严重。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要致病菌,每种弧菌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情况,应加强对海产品的监控和抗生素的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珠海市海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现状,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于2012年1~12月共采集市售海产品240份,对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9.2%,创伤弧菌检出率为15.8%,霍乱弧菌检出率为0%,5~9月份检出率最高,霍乱弧菌未检出.不同种类的海产品中,贝壳类的检出率最高,其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的检出率分别高达40%和43.3%,农贸市场和酒店的污染情况无明显差别.结论疾病控制及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市售海产品的卫生监督,合理引导市民的饮食习惯,不生吃或进食未经煮熟的海产品,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外环境水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为制定霍乱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2014年乌鲁木齐市692份外环境水体,采用《霍乱防治手册》(6版)中的方法进行鉴定,并利用法国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对样品中分离的霍乱弧菌进行生化鉴定。结果 2006-2014年乌鲁木齐市检测外环境水692份样品,共检测出65株霍乱弧菌,总检出率为9.39%,均为O1群非流行株。其中小川型检出59株(59/65),其次为稻叶型检出6株(6/65)。2008年、2009年和2011年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3.00%、23.00%、15.00%,不同年份外环境水霍乱弧菌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35,P0.05)。在2006-2014年间不同月份中,7月和8月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3.85%和15.71%,不同月份外环境水霍乱弧菌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34,P0.05)。结论在乌鲁木齐市外环境水体中的霍乱弧菌主要是O1群非流行株,应加大监控力度,提高警惕,预防霍乱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玉林市2003-2010霍乱监测的情况,为今后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霍乱监测方案》及《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的规定,对外环境水体、海(水)产品、食品及腹泻病人和重点人群进行采样监测、分离、鉴定,阳性株进行耐药性分析,PCR核酸检测霍乱肠毒素(Ctx)、小带联结毒素(Zot)毒力基因。结果 2003-2010年玉林市共监测标本23 391份,阳性27份,总阳性率0.12%。其中,水体阳性率0.23%,占阳性标本的25.93%;海(水)产品阳性率0.40%,占阳性标本的74.07%,以青蛙阳性率最高4.18%;食品和腹泻病人及重点人群未检出霍乱弧菌;血清学分型:稻叶型16株,占59.26%;小川型3株,占11.11%;彦岛型4株,占14.81%;O139群4株,占14.81%;毒力基因检测:O139群携带Ctx、Zot占75.00%(3/4),O1群携带Ctx 0株,但携带Zot占30.43%(7/23);27份菌株对氟哌酸、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吩、头孢他啶100%敏感,对链霉素、四环素、磺胺耐药性较高。结论玉林外环境有霍乱弧菌的生存,需要加强监测,了解菌株毒力基因特征和耐药性变化,以便增强预警预测科学性和防控工作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海口市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的污染及分布情况。方法:采集2020年~2022年海口市售的3大类海产品,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4789.7-2013)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弧菌,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对副溶血性弧菌及溶藻弧菌进行鉴定,分析不同种类海产品、不同年份和不同季度的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检出情况。结果:海产品中共采集119份,其中24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20.1%;46份检出溶藻弧菌,阳性率38.7%;各类海产品中虾类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最高,为50%;贝类溶藻弧菌阳性率最高,为48%。监测年份之间比较,2021年溶藻弧菌的阳性率最高,为76.7%;2022年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最高,为25%。不同季度之间比较,第二季度溶藻弧菌的阳性率最高,为80%,第四季度副溶血弧菌的阳性率最高,为33.3%。不同年份、季度海产中溶藻弧菌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种类、季度副溶血弧菌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20年~2022年海口市海产品中存在着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弧菌的污染,建议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唐山市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程度,明确全市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流行菌株。方法根据GB 4789.7-2013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按照此方法进行血清学分型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采集的204份海产品中,67份监测副溶血性弧菌结果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32.84%。67株菌株中O2∶K28血清型所占比例为11.94%。全部菌株种属特异基因tlh阳性,tdh和trh基因均为阴性。结论 2016年唐山市海产品受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并且与季度、种类、采样环节和采样地区有很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2011-2012年对3株疑似O139群霍乱弧菌进行检测与分离鉴定。方法依据检验标准对样本进行分离培养、血清学试验、生化反应等鉴定。结果该3株菌为麦氏弧菌,与O139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有交叉凝集。结论该3菌株不是O139群霍乱弧菌,而是麦氏弧菌。为避免实验结果出现假阳性,必须进行系统生化鉴定,以确保菌株鉴定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处理霍乱疫情时,病原菌的正确鉴定可为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江阴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寻找本市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点食品,对可能发生的食源性疾病进行预警。方法采集8大类食品,按国标及相关方法对7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 604份样品中检出食源性致病菌90份,平均检出率为14.90%,8类食品中,以散装熟肉制品的污染最严重,其次为凉拌菜、生禽肉类;致泻性弧菌检出率为11.09%,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占致泻性弧菌的44.64%;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71%;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7.32%;变形杆菌检出率为6.07%;未检出EHECO157∶H7、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结论江阴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为严重,散装熟肉制品、凉拌菜、生禽肉类是主要污染食品,应加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相关危险因子的研究分析,做好食品安全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及毒力基因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李  许欣  段永翔  鞠长燕 《中国热带医学》2009,9(8):1399-1400,1436
目的了解从深圳市食源性疾病患者和环境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孤菌的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特征。方法2006-2008年从食源性疾病患者和海水、海产品等外环境分离到133株副溶血性孤菌,按GB/T4789.7-2008进行血清学鉴定。用PCR技术检测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基因(trh)。结果133株副溶血性弧菌中,以03(43.6%)、01(16.5%)、04(16.5%)群为主。84.4%(76/90)的食源性疾病样本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tdh,无单独携带trh基因的菌株;79.1%(34/43)的环境样本分离株不携带tdh和trh毒力基因,无同时携带两种基因的菌株。结论近年来引起深圳市食源性疾病的副溶血性孤菌主要为tdh阳性、trh阴性菌株,在外环境中检出的绝大多数副溶血性弧菌tdh基因和tdh基因均为阴性;O3仍为主要的流行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一起由多种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原菌进行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研究。方法参照国家标准方法对事件中可疑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对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学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菌株的毒力基因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基因(trh)与不耐热溶血素基因(tlh),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从24份病人标本和1份剩余食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5株;血清型分布为O4:K8 4株,O3:K6 19株,O4:KUT 1株和O3:KUT 1株;分离到的25株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检测均为tdh+tlh+trh-;PFGE聚类分析显示,不同血清型菌株分为不同的簇,同一血清型菌株的PFGE条带型间存在1~2个条带的差异,菌株间存在关联。结论这是一起由多种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导致江阴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致病菌,为食源性疾病及食品污染物主动监测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细菌性食物中毒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菌性食物中毒样本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23.24%。中毒细菌主要为溶藻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二、三季度致病菌检出率较高。责任单位中,家庭和熟食店致病菌的检出率高于餐饮服务企业和集体食堂。各类样本中,肛拭的检出率最高。结论江阴市细菌性食物中毒中致病菌的检出率较低,应进一步提高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能力,加强对条件致病菌的检测,为食物中毒的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桂林市售食品污染水平和变化情况,对全市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为研究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规律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采用细菌培养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等9种常见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统计分析2012年1~12月市场销售食品中致病菌的特点。结果监测标本共381份,从8份标本中检出致病菌4种,检出阳性率2.10%。检出的致病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蜡样芽孢杆菌1株,阪崎肠杆菌5株,副溶血性弧菌1株。8份阳性标本分别从肉制品、生食动物性水产品、焙烤食品及婴幼儿食品中检出,其中婴幼儿食品中5份阳性标本均检出阪崎肠杆菌。结论桂林市居民主要购物和餐饮服务场所的部分即食食品存在致病菌污染,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外环境霍乱弧菌循环和分布状况,为今后预防和控制霍乱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15984-1995《霍乱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和《霍乱防治手册》(原卫生部,第五版)规范进行监测。结果2001-2011年间检测外环境水体、食品、混合便和苍蝇标本共2279份,检出霍乱弧菌阳性156份,总阳性率6.85%;其中水体阳性率21.40%,水产品阳性率0.71%,混和便阳性率0.30%。霍乱弧菌阳性菌株鉴定分型:小川型占87.82%,稻叶型占10.26%,O139型占1.92%;流行株占2.56%(均为稻叶型),非流行株占97.44%。结论巴州地区外环境尤其是水体霍乱弧菌污染较严重。加强外环境的霍乱弧菌监测、科学地预测预报、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控制措施能有效降低和控制霍乱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秋季鲜活鱼类致病性弧菌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秋季鲜活鱼类致病性弧菌的数量及种类 ,探讨其与人类相关疾患的关系。方法 用Colwell的弧菌鉴定方法及计算机辅助数枝分类法鉴定了山东沿海秋季不同养殖水域的三种海养鱼类身体各部位存在的弧菌总数及种类。结果 在该样本中有 7种弧菌 ,它们是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溶藻胶弧菌、鳗弧菌、哈维氏弧菌、坎普氏弧菌和沙蚕弧菌。其肌肉、肠道及鳃部的弧菌总数 10 3 ~10 7cfu g呈梯级上升。结论 生食或进食未加工熟的海鲜食品有诱发食源性疾病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9.
刘大江  尹晔 《医学动物防制》2014,(10):1079-1081
目的掌握2012年鞍山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结果各类食品中检出致病菌67株,总体检出率为27.7%。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最多37株,其他依次为蜡样芽孢杆菌1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创伤弧菌3株、沙门菌1株、志贺氏菌1株。鞍山市食品中检出各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食品中各类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154,P〈0.05)。结论鞍山市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