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背景:下背痛是临床一种常见的疾病。许多研究已发现下背痛患者具有不同的感觉控制策略。视觉动态刺激模拟现实环境的方法已广泛运用于视觉系统的研究中,但仍未运用在下背痛的姿势研究中。本文对下背痛患者站于不同支撑面接受视动力刺激时姿势控制的特征进行研究,以便为进一步认识下背痛的发生机制,丰富治疗方案提供新的证据和参考。 方法:选取15例25-40岁的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CNLBP)为实验组,以年龄范围和性别一致的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试者站于由随机运动点构成的投影屏幕前,点的运动分为扩散( )和汇聚(-)两种,点移动速度有80°/s,40°/s和20°/s三种。刺激采用刺激-间歇的间断刺激模式,其中刺激时间1.6秒,间歇时间4~4.8秒随机。使用压力平衡板记录受试者在稳定和不稳两种支撑面下足底压力中心(COP)的移动情况,计算COP在Y轴的峰值移动速度、不同阶段(T1、T2和T3)移动幅度标准差(S.D.)、X轴内外向移动轨迹总长度(LML)。 结果:每一个测试组COP指标的支撑面间比较的主效应均有显著性差异。各观察指标在测试组的主效应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视觉刺激的主效应在峰值速度(F(3,95)=3.6,p=0.01)和T2段的S.D值(F(5,140)=9.34, p<0.01)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交互效应方面,只有S.D2指标的组别与视觉刺激(F(5,140)=3.65, p<0.01),以及组别×视觉刺激×支撑面有显著性差异(F(5,140)=2.83, p=0.02);T1和T3阶段S.D值的视觉刺激×支撑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简单效应比较发现,CNLBP患者只在不稳支撑面下面对 40的刺激时,T2段的S.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下背痛患者在支撑面稳定时与健康人对视觉刺激的姿势反应无差异,但是当处于更复杂的任务环境时,下背痛患者对视觉信息,特别是扩散式的刺激,依赖程度增加,姿势调整的效率降低,提示对下背痛患者异常运动模式的治疗需要更多地考虑任务环境因素的影响和所提供外在反馈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高中学生艾滋病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地区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掌握情况 ,为今后在学校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我们于 1999年12月对枣庄八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对枣庄八中高中三个年级 32个班共计 1792人采用分层抽样法各随机抽取 4个班共调查 6 81名学生 ,获得合格答卷 6 2 9份 ,合格应答率为 92 .36 % ,其中男生 381名 ,女生 2 48名。1.2 方法 根据学生接受水平和国内情况 ,自行编制艾滋病知识问卷 ,先培训班卫生员 ,讲明答卷方法 ,不加任何暗示。学生在统一时间内独立答卷 ,统一收卷后统计分析。问卷知识部分15…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下背痛患者站于不同支撑面接受视动力刺激时的姿势控制特征,为进一步认识下背痛和丰富治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和证据。方法:选取13例25—40岁的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为实验组,年龄、性别一致的1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试者站于由随机运动点构成的投影屏幕前,点的运动分为向前汇聚(-)和向后扩散(+)两种,点移动速度有80°/s,40°/s和20°/s3种。视觉刺激采用刺激—间歇的间断刺激模式,并使用压力平衡板记录每位受试者在平板和软垫两种支撑面上接受视觉刺激时,双侧足底压力中心(COP)的移动情况,包括Y轴峰值移动速度、不同阶段移动幅度标准差(SD)和X轴移动轨迹总长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站于稳定平面时,实验组COP各项参数的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站于不稳定平面上,只有接受+40°/s的视觉刺激时,实验组休息中期标准差(SD)值为(3.74±1.22),对照组为(2.83±0.7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接受同样刺激时,两组站于不稳平面时COP的各项参数均显著高于稳定平面(P<0.001)。结论:下背痛患者在任务环境更复杂时,对视觉信息,特别是向后的信息,依赖程度增加,姿势调整效率的降低,提示对下背痛患者异常运动模式的治疗需要考虑任务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4.
枣庄市致病性弧菌及肠毒素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枣庄市致病性弧菌的种类,分布,构成特征,并对致病性弧菌进行肠毒素检测。方法:1990-1998年我们采用生化反应VBO血清,对非01群霍乱弧菌进行血清分型,通过生化反应对所检其他致病性弧菌进行鉴定,应用反向血凝法和ELISA法检测肠毒素。结果:9年共检出7种致病性弧菌共291株。以非01群霍乱弧菌为主,占49.83%。类霍乱肠毒素(CT)和耐热肠毒素(NAG-ST)检出率分别为51.20%和44.33%。结论:摸清我市致病性弧菌分布情况,我市致病性弧菌以非01群霍乱弧菌为主。提出类CT是引起急性腹泻一个重要致病因子。应用ELISA法检测NAG-ST方法简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