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广西巴马地区居民血清沉默信号调节蛋白6(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6,SIRT6)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其与家庭聚集性长寿现象的关系.方法 于2011年5--6月,在巴马地区单纯随机抽取有3~4代直系亲属的家庭分为长寿家族史组共137例(年龄30~106岁,男70人,女67人)和非长寿家族史组共91例(年龄22~89岁,男51人,女40人).测定血压、血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PG)]和血清SIRT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长寿家族史组血清TC、TG和HDL含量均低于非长寿家族史组(P<0.05,P<0.01).长寿家族史组血清中SIRT6表达水平低于非长寿家族史组(P<0.05).经单因素分析,长寿家族史组血清SIRT6蛋白水平与年龄、FPG含量呈正相关(P<0.05),与TG含量呈负相关(P<0.05);而非长寿家族史组血清SIRT6蛋白水平仅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SIRT6蛋白表达水平可能与巴马地区家庭聚集性长寿现象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广西巴马地区居民血清中叉头框蛋白O3A(forkhead box protein O3A,FOXO3A)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其与家庭聚集性长寿现象的关系。方法于2011年5月,在广西巴马地区抽取具有3~4代直系亲属的家庭,分为长寿家族史组(137例)和无长寿家族史组(91例),测定血清中FOXO3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长寿家族史组人群血清FOXO3A mRNA的表达水平是无长寿家族史组的1.2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寿家族史组和无长寿家族史组人群血清FOXO3A蛋白的表达水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寿家族史组居民血清中FOXO3A mRNA的表达水平与其蛋白的表达水平之间未见相关关系(P0.05);无长寿家族史组居民血清中FOXO3A mRNA的表达水平与其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广西巴马地区居民血清FOXO3A 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当地家庭聚集性长寿现象有一定关联,尚未发现FOXO3A蛋白水平与家庭聚集性长寿现象的关联性,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广西巴马长寿地区与一般地区人群外周血白细胞端粒DNA长度差异,探讨长寿与端粒DNA长度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 在广西巴马县长寿村落选取健康个体49人作为长寿组,另选取一般地区健康个体51人作为对照组;运用地高辛探针标记的Southern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方法测量人群外周血白细胞端粒DNA限制性片断(TRF)长度.结果 以年龄为协变量,对长寿组和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端粒DNA长度作协方差分析,长寿组端粒DNA长度(9.29±0.05)kb明显长于对照组(8.48±0.05)kb(P<0.01);长寿组和对照组内,不同年龄段的端粒DNA长度明显不同(P<0.05),端粒DNA长度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结论 广西巴马长寿地区人群外周血白细胞端粒DNA长度明显长于一般地区人群,提示广西巴马地区人群长寿与其端粒DNA长度较长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Hom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巴马人群长寿家族的相关性。方法于2010年7月,选取广西巴马县长寿人群后代101例(22~83岁)为有长寿家族史组,南丹县无长寿家族史的健康人群176例(20~82岁)为无长寿家族史组。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HSP70-Hom基因rs2227956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有长寿家族史组和无长寿家族史组人群HSP70-Hom基因rs2227956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TT、CT基因型携带者(ORTT=5.161,95%CI:1.300~20.489;ORCT=2.245,95%CI:1.032~4.883)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者(OR=6.924,95%CI:2.484~19.301)有长寿家族史的比例较高,体质指数偏高者有长寿家族史的比例较低(OR=0.271,95%CI:0.092~0.796)。结论本研究初步认为有家族性长寿史者可能携带HSP70-Hom基因rs2227956位点的TT、CT基因型,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高,体质指数偏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长寿与衰老相关蛋白p16、p21表达水平问的关系,为长寿机制和抗衰老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长寿地区的巴马县和一般地区的南丹县分别抽取201和119名健康居民进行血清学检测,比较广西壮族自治区不同地区人群血清p16、p2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巴马县居民的血清p16、p2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52±1.07)和(1.86±0.97)ng/mL,均低于南丹县居民的(3.12±1.34)和(3.33±1.2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县不同性别人群血清p16、p2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巴马县男性和女性的血清p16、p21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南丹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县不同年龄组人群血清p16、p2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巴马县<40、40~、50~、60~、70~和≥80岁年龄组居民的p16、p21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南丹县(P<0.01).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县人群长寿现象可能与p16、p21蛋白表达水平较低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LED红光照射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电生理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光生物调节作用(photobiomodulation,PBM)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10月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50秒LED治疗组、240秒LED治疗组各10只,后三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50秒LED治疗组及240秒LED治疗组分别给予LED照射治疗。9周后检测大鼠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a波、b波的潜伏期和振幅,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视网膜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Mn SOD m RNA表达水平。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40秒LED治疗组ERG b波的潜伏期和振幅分别为(64.8±4.9)ms、(406.9±59.9)u V,与糖尿病组和50秒LED治疗组的(85.1±8.6)ms、(182.5±56.3)u V(84.9、±8.9)ms、(183.1±55.9)u 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40秒LED治疗组ERG a波潜伏期为(23.0±1.8)ms,与糖尿病组和50秒LED治疗组的(31.0±3.7)、(30.9±3.7)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40秒LED治疗组视网膜Mn SOD活性及其m RNA表达水平分别为(45.919±6.834)U/mg、(0.899±0.091),与糖尿病组和50秒LED治疗组的(20.045±6.786)U/mg、(0.257±0.056)、(21.096±6.798)U/mg、(0.289±0.04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40秒LED治疗能逆转大鼠视觉电生理异常,提高其视网膜Mn SOD m RNA表达水平和Mn SOD活性,减轻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早期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FOXO3A基因8个SNPs位点在广西巴马地区不同人群中的频率,探讨FOXO3A基因多态性与巴马地区长寿现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技术对广西巴马长寿地区177例长寿老人(年龄90~110岁,长寿组)以及巴马非长寿地区148例健康成年人(年龄48~89岁,对照组)的FOXO3A基因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长寿组中FOXO3A基因rs2764264、rs9400239、rs13217795、rs2802288、rs2802292位点的小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连锁不平衡构建两组人群的FOXO3A基因8个SNPs位点的单体型,发现了GA、AG、TTTGTC、GTCGCT、TCTGTC5个主要的单体型(频率5%)。与对照组比较,长寿组中单体型AG的频率较高,单体型TTTGTC的频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XO3A基因5个SNPs及2个基于连锁不平衡构建的单体型可能与巴马长寿地区的长寿现象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基因G3174A位点多态性与广西巴马长寿现象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广西巴马长寿地区187名长寿老人(年龄90~110岁,长寿组)、该地区224名与长寿老人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成年人(年龄24~79岁,内对照组)以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miR-302e、NF-κB RNA的表达及与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miR-302e、NF-κB(p65)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毛细支气管炎组、喘息性支气管炎组患儿血miR-302e表达水平(1.19±0.08,1.22±0.06)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51±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NF-κB(p65)RNA的表达水平(0.63±0.13,0.78±0.1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43±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毛细支气管炎组、喘息性支气管炎组血清IL-6[(30.68±8.93)pg/ml,(25.31±6.09)pg/ml]、TNF-α[(21.93±8.87)pg/ml,(24.34±9.18)pg/ml)]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2.48±3.32)pg/ml,(10.67±3.6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毛细支气管炎中重度组血清IL-6、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轻度组。毛细支气管炎组、喘息性支气管炎组miR-302e的表达水平与NF-κB RNA的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miR-302e的表达水平与入院时评分呈负相关;毛细支气管炎中重度组血miR-302e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轻度组。结论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miR-302e低表达而NF-κB RNA高表达,并与气道炎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CⅠ(Apo CⅠ)基因的rs4420638位点多态性与广西巴马人群血脂的关系。方法2008年4—8月从广西巴马县选取健康个体369人作为研究对象,用Taq M an M GB实时荧光PCR技术对研究对象进行基因位点分型,比较巴马人群等位基因频率及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巴马组G等位基因频率为8.3%,低于对照组的13.9%(P=0.002),巴马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为1.46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1 mmol/L(P0.01);巴马组rs4420638位点G等位基因携带人群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为4.59mmol/L,低于对照组的5.23 mmol/L(P0.05),A等位基因携带人群HDL-C水平为1.46 mmol/L,高于对照组的1.13 mmol/L(P0.01)。结论 Apo CⅠ基因rs4420638位点多态性可能是影响巴马人群血脂水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庞明珍  李凤萍 《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2):1453-1454
目的 探讨焦炉逸散物对焦炉工外周血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白细胞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焦炉作业工人60名(20名炉顶工、20名炉侧工和20名炉底工)作为暴露组,随机选取20名不接触有害物质的大学生作为对照组.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对血清SOC活力进行测定;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IL-2和TNF-α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炉顶工SOD活力、IL-α水平、TNF-α水平分别为(10.50±5.34)U/mL、(59.188±47.7)pg/mL、(59.188±47.7)pg/mL;与对照组比较,焦炉工血清SOD活性明显增高(P<0.05),IL-2和TNF-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接触焦炉逸散物可以导致接触者SOD活性增高,IL-2和TNF-α表达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辐射诱导人淋巴细胞GADD45基因表达定量检测技术,探讨GADD45基因表达变化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方法健康人周围血经X射线照射后分离淋巴细胞,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GADD45基因经不同剂量照射(0~8 Gy)、2 Gy照后不同时间(0~72 h)的mRNA表达水平,以管家基因GAPDH为内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照射后GADD45基因在转录水平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加,4 Gy照射时达到峰值,8 Gy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GADD45基因表达改变存在线性剂量-效应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3.408 1.528x,R2=0.787。2 Gy照射后GADD45基因mRNA表达在照射后1 h呈现上升趋势,在4 h时达峰值,照射后72 h基因表达仍未恢复到初始水平。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ADD45基因表达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重复性和剂量-效应关系,有可能成为新的辐射生物剂量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B基因(ApoB)XbaI多态性与环境因素在巴马地区长寿现象发生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于2008年5月在广西巴马长寿地区(平洞、西山、甲篆)和非长寿区(那社、局桑)选择90~110岁的长寿者200例作为长寿组,选择48~89岁的健康成年人280例作为对照组,并将对照组中140例来自长寿地区的人群及14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C-Ⅲ(apolipoprotein C-Ⅲ,Apo C-Ⅲ)基因rs2542052位点多态性与广西巴马长寿的相关性以及基因多态性与饮酒的交互作用对巴马长寿的影响。方法于2010年7月,抽取巴马地区152名长寿老人作为长寿组,抽取南丹地区无长寿家族史的24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Apo C-Ⅲ基因rs2542052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长寿组Apo C-Ⅲ基因rs2542052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与饮酒存在交互作用(P0.05)。与CC基因型且不饮酒比较,CC基因型且饮酒不利于长寿(OR=0.142,P0.05),而AC和AA基因型携带者不论是否饮酒均不利于长寿(OR1,P0.05)。结论 Apo C-Ⅲ基因rs2542052位点CC基因型携带者不饮酒更有利于长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化痰逐瘀汤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β-淀粉样蛋白基因(β-APPm RNA)的影响。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9月取10月龄以上Wistar型雄性大鼠,通过海马内注射Aβ25-35制备AD模型,造模成功44只随机分为中药组12只、西药组11只、模型组11只,另选假手术大鼠14只作为空白组。中药组给予化痰逐瘀汤灌胃,西药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干预6周。ELISA法测定海马内MDA、SOD活性变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β-APPm RNA转录表达。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MDA、SOD水平分别为(5.99±0.52)、(9.27±0.80)、(6.59±0.03)、(6.61±0.03)μmol/g、(205.61±5.89)、(172.95±10.16)、(192.35±9.40)、(194.46±8.51)U/g,四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MDA水平高于空白组,SOD水平低于空白组,中药组及西药组MD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SOD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β-APPm 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34±0.30)、(2.53±0.24)、(1.71±0.51)、(1.62±0.40),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β-APPm 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空白组,中药组及西药组β-APPm RNA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化痰逐瘀汤可降低自由基水平,抑制β-APPm RNA的转录,为其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西肝癌高发区健康人群血清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6月,收集广西肝癌高发区健康人群103人、低发区健康人群100人的基本信息及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MC-LR水平以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分析两组人群血清MC-LR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广西肝癌高发区健康人群血清MC-LR水平(0.088±0.040μg/L)高于低发区(0.028±0.01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论是肝癌高发区还是低发区,HBs Ag阳性人群与阴性人群血清MC-L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塘边渗井水或沟塘水饮用史及本地鱼、鸭食用频率较高者血清中MC-LR水平较高。结论塘边渗井水或沟塘水饮用史及本地鱼、鸭食用频率高是广西肝癌高发区健康人群血清MC-LR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长期接触锰(Mn)对职业人群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为保护Mn作业工人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某局桥梁厂男性电焊工65人作为接触组,另选该厂不接触锰烟尘及其他有害物质的行政、后勤人员65人作为对照组.血Mn水平测定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血中铜(Cu)、铁(Fe)、锌(Zn)、镁(Mg)、钙(Ca)水平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血清NOS活力采用NOS催化L-精氨酸法测定.结果 接触组血Mn水平[(1.64±0.18) 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09±0.29) μmol/L],而Ca水平[(0.12±0.04) 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0.15±0.04) mmol/L],血清NOS活力[(28.47±7.64)×10<'3>U/L]显著低于对照组[(31.12±4.73)×10<'3> 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u、Zn和M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接触Mn使职工血Mn水平明显升高,Ca水平明显降低,血清NOS活力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α、β、γ、δ-生育酚对四氯化碳(CCl_4)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NG)、CCl_4模型组(MG)、α-生育酚组(α-T)、β-生育酚组(β-T)、γ-生育酚组(γ-T)和δ-生育酚组(δ-T)。各生育酚组分别给予相应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生育酚混悬液[100 mg/(kg·d)],NG组和MG组每日给予等量CMC-Na溶液灌胃,连续2w。末次灌胃2h后,正常组腹腔注射橄榄油,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5%CCl_4橄榄油溶液。16h后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和肝脏。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及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荧光定量法测定肝脏SOD、CAT、GSH-Px基因相对表达量;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与MG组相比,α-T组小鼠血清ALT、TG水平及肝脏MDA含量均显著降低,肝脏SOD、GSH-Px、CAT活力及m 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β-T组小鼠血清ALT、TG水平及肝脏MDA水平均显著降低,肝脏SOD水平显著升高;γ、δ-T组小鼠肝脏MDA水平亦显著降低。小鼠肝脏病理切片观察显示,各生育酚组较MG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生育酚异构体对四氯化碳肝损伤小鼠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α-生育酚和β-生育酚的效果较好,其机理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9.
双酚A对人胚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酚A(BPA)对人胚肝L-02细胞的凋亡的影响。[方法]以MTT来分析不同浓度BPA对人胚肝L-02细胞的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BP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RT-PCR分析BPA引起的生长抑制、DNA损伤基因GADD45、GADD153、GADD34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BPA处理后,L-02细胞的生存率随着BPA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在≥50μmol/L,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随着BPA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增加,≥50μmol/L可显著升高L-02细胞的凋亡率(P<0.01)。生长抑制DNA损伤基因GADD45、GADD153.GADD34表达水平随着BPA浓度增加表达量也增加,100μmol/LBPA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在100μmol/L,BPA+VitC组三种GADD基因表达量均稍降低。[结论]BPA对L-02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可导致细胞凋亡率升高,与细胞生长调控和DNA损伤相关的GADD45、GADD153、GADD34基因表达升高,VitC可减缓BPA对DNA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广西永福县长寿老人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永福长寿现象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319名年龄90~113岁的广西永福县长寿老人和168名作为相应年龄对照的长寿家庭成员,并以当地非长寿自然人群104人作为对照组,进行ApoE基因分型,并分别比较长寿老人与各组人群的基因型、基因频率的分布特征。结果 (1)广西永福县长寿老人ApoE基因型频率中以ε3/3最高,其次是ε2/3和ε3/4,而ε2/4和ε4/4频率最少。长寿老人组与其亲属年龄对照的ApoE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相比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别。(2)长寿组与当地自然人群对照相比ε3/ε3(82.4%;75.0%)基因型和ε3等位基因(90.44%;85.17%)呈显著性阳性关联(P<0.05,P<0.01)。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广西永福县长寿现象有关联。ApoEε3等位基因与永福长寿有关联,ApoEε3/ε3纯合子是最主要的永福长寿关联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