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我院自1978年以来,应用福尔马林灌注膀胱治疗顽固性膀胱出血患者5例6次,止血效果满意。初步观察认为,应用1%福尔马林灌注具有止血效果,且副作用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5例,男性4例,女性1例,均40岁以上。经膀胱镜及膀胱造影术证实原发病均为膀胱癌,最大肿瘤约60mm×80mm,多发性肿瘤大小不等,最多7个。肉眼血尿5例;血红蛋白32g/L以下2例。1.2 治疗经过:以常用止血药物及输血等治疗,效果不明显。福尔马林灌注后,48~72h膀胱出血停止,尿呈淡黄色。其中1例膀胱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超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术在难治性膀胱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7例难治性膀胱出血患者经膀胱持续冲洗、药物止血、冰液体或温液体冲洗、经尿道电切镜或激光止血、输血、高压氧等治疗均无效,改行超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术,术后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7例患者在栓塞术后72h活动性血尿得到控制,急诊止血成功率达100%。所有患者短期内均未出现与动脉栓塞相关的严重并发症;远期有3例患者因膀胱再次出血行二次栓塞,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超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术是控制难治性膀胱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段,能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延缓死亡时间。  相似文献   

3.
在泌尿系肿癌中,膀胱癌术后复发率较高,临床上采用膀胱内灌注药物治疗和预防肿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方法很多.1994年4月-2003年4月,我们对68例不同分级、分期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联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膀胱大出血患者的救治方法,总结救治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28例急性膀胱大出血患者,给予输血和补液等抗休克治疗,采用明矾液、肾上腺素盐水、福尔马林等药物止血,部分患者实施探查止血与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止血,经过为期1~2年的随访,本组患者死亡2例,原发病均为膀胱肿瘤,发生后尿道狭窄者1例,其余患者均治愈。结论:急性膀胱大出血发病突然,病情严重,确诊后在积极处理原发病的基础上应采取抗休克治疗,通过使用膀胱内止血药物止血,仍然无效者采用钬激光或手术方法止血,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手术在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对11例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行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手术。结果 术后1l例随访1~3年。1年时死亡1例,1例多发膀胱肿瘤患者于术后3个月复发,第3次做灌注化疗;余9例2年内死亡4例,5例生存3年以上。1年存活率91%。结论 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可延缓病情发展,为手术切除肿瘤提供宝贵的时机,两者结合,可成为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浸润性膀胱癌行保留膀胱手术后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与膀胱灌注化疗的治疗效果比较.方法选择T2-3N0M0期膀胱癌患者56名,手术方式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1周开始进行化疗.其中24名术后采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同一时期的其他32名患者则在术后采用膀胱灌注化疗.化疗期间观察患者的副反应,每3个月复查一次膀胱镜和尿细胞学.结果 56名患者共随访18~60个月,平均32个月.髂内灌注组化疗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75.0%,此外有部分骨髓抑制表现,有29.2%白细胞下降.膀胱灌注组主要副反应为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为37.5%.观察期内肿瘤复发率髂内化疗组为25.0%,而膀胱灌注组复发率为56.3%(P〈0.05).观察期间内,56名患者均未发生死亡.结论浸润性膀胱癌行保留膀胱手术后配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可以降低肿瘤复发率,无明显化疗副作用,对于某些不适宜或不愿意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白国枝靳胜燕  杨巧贞 《中原医刊》2005,32(21):F0003-F0003
膀胱表浅肿瘤占膀胱肿瘤的2/3,是泌尿系常见肿瘤,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肿瘤5年复发率高达65%,术后膀胱化疗药物灌注是目前最常用的预防措施.我院自1997年至今共收治膀胱肿瘤308例,术后行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共187例,下面就膀胱药物灌注的护理方法、并发症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郁兆存  谭万龙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9):589-590,593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中70%~80%为浅表性膀胱癌[1],首选治疗方法为经尿道肿瘤切除(TURBT),但术后3~5年内复发率为50%~70%[2],其中约30%~40%的复发肿瘤恶性程度增高、侵润能力增强[3].因此,术后腔内灌注治疗是预防肿瘤复发的关键措施,常用灌注药物包括免疫药物和细胞毒性药物.随着肿瘤免疫学和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抗肿瘤药物作用机理研究的深入,膀胱肿瘤腔内灌注治疗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9.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表浅膀胱癌的治疗主要采用经尿道切除或经膀胱开放手术。但是,切除后50%以上的病人在2年内肿瘤复发,远期复发率几乎是100%。应用化学药物或免疫制剂进行膀胱内灌注是当前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最常用的方法。赵勇等报道了3种灌注药物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其复发率分  相似文献   

10.
浅表性膀胱癌手术后药物膀胱内灌注复发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钊华  宋桂敏  高波   《中国医学工程》2011,(5):89-89,91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手术后药物膀胱内灌注复发率。方法对1998-2010年我院228例浅表性膀胱癌手术后药物膀胱内灌注治疗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 228例患者均随访到2年,Ⅰ组实际随访62例复发率14.5%;Ⅱ组实际随访57例复发率14.0%;Ⅲ组实际随访45例复发率15.6%;Ⅳ组实际随访64例复发率12.5%.四种药物灌注治疗膀胱肿瘤复发率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常用的预防肿瘤复发的膀胱灌注的药物复发率无显著差异,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可不必再考虑其疗效只可考虑药物的治疗时间、费用、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用凝血酶膀胱内灌注控制膀胱内大出血给进一步的明确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案及改善病人全身情况争取了时间。笔者通过39例的临床应用观察,止血效果肯定,无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发现。优于其它溶液的灌注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0例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时.术后定期应用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1小时。结果:50例患者随访1~2年,无肿瘤复发。48例96%复发2例。未见全身药物不良反应,仅有3例膀胱灌注药物后出现短期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丝裂霉素膀胱灌注以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小,费用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在治疗盆腔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双侧髂内动脉插管,根据不同情况,选用动态灌注化疗药物或同时进行动脉栓塞,联合手术或放疗。结果 单侧髂内动脉插管成功率为100%,双侧插管成功率为86.8%,总有效率(PR+CR)为100%,其中CR2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盆腔恶性肿瘤进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可缩小肿块,控制出血,改善症状,联合手术或放射治疗,可明显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在治疗盆腔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侧髂内动脉插管,根据不同情况,选用动态灌注化疗药物或同时进行动脉栓塞,联合手术或放疗。结果:单侧髂内动脉插管成功率为100%,双侧插管成功率为86.8%。总有效率(PR+CR)为100%,其中CR2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盆腔恶性肿瘤进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可缩小肿块,控制出血,改善症状,联合手术或放射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栓塞在膀胱癌急性大出血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2例膀胱癌急性大出血患者行膀胱动脉及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术中经动脉灌注抗癌药。结果12例患者栓塞后经膀胱镜或导尿管清除膀胱内血凝块血尿逐渐消失,其中8例患者接受后续膀胱部分切除或膀胱全切治疗。结论采用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膀胱癌急性大出血疗效显著,并且保证了后续外科治疗的安全性和彻底性。  相似文献   

16.
<正>临床中膀胱癌以浅表肿瘤最为多见,且容易复发,现多采用肿瘤切除加膀胱灌注治疗。应用化学药物或免疫制剂进行膀胱内灌注是当前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最常用的方法,目前  相似文献   

1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手术+膀胱内灌注+介入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对10例确诊为浸润性膀胱癌(T2-4/G1-3)的病人采用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经髂内动脉介入化疗+膀胱内灌注治疗。手术结束后当天,开始用丝裂霉素20mg或羟基喜树碱10mg行膀胱灌注。手术标本经病理确诊后,经股动脉插管达髂内动脉,给予丝裂霉素10mg,长春花碱30mg,顺铂90mg后拔管。结果3例治疗一次,2例治疗两次(间隔一个月),随访2-5年,未见肿瘤复发。2例术后2、7月时复发,再次予以重复治疗并在随访中。1例晚期膀胱癌,伴肺、脑转移,经联合应用放射粒子植入、γ刀放疗等,存活5年。1例盆腔广泛转移的患者,治疗两次后拒绝治疗,半年后死于癌肿。1例治疗时间较短,在随访中。结论初步结果表明,对于确诊的局限性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在手术后,采用经髂内动脉插管介入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的联合治疗方法,能明显的提高疗效,有效地减少肿瘤的复发,显著的降低了静脉化疗的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24例膀胱癌术后采用髂内动脉灌注,注射顺铂(DDP)60mg每2周1次共8次,然后每月1次共8次至1年。对照组26例术后用DDP120mg常规膀胱灌注,治疗周期与动脉灌注组相同。结果:两组术后各有1例复发。两组病例在年龄、分期、分级、复发数及用药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髂内动脉灌注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与常规膀胱灌注疗效相当,可作为预防膀胱癌复发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明矾溶液行膀胱灌注控制泌尿道大出血的疗效及操作方法。方法 实验组58例泌尿道大出血患者用2.0%的复方明矾溶液经导尿管冲洗膀胱,每次1500-2500ml,根据患者情况分持续灌注和保留灌注;对照组53例泌尿道大出血患者以生理盐水灌注,比较两组灌注前後的尿Hb含量变化。结果 实验组平均灌注1.3次/例,显效77.6%(45/58)、有效22.4%(13/58)、有效率100%;对照组平均灌注3.2次/例.显效50.9%(27/53)、有效22.6%(12/53)、有效率73.5%。研究结果表明明矾溶液用于泌尿道灌注可以有效控制膀胱、前列腺出血,其止血效果或缩短止血时间都比生理盐水要更胜一筹。保留灌注比持续灌注更显优越。结论 复方明鞋溶液冲洗膀胱用于控制泌尿道大出血具有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操作安全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髂内动脉栓塞治疗顽固性膀胱出血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肿瘤放疗后顽固性膀胱出血10例,行保守治疗无效且反复出血者予以髂内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术后不出血8例,出血明显好转2例.术后随访10~60个月,平均36个月.膀胱癌晚期患者1例经栓塞治疗术10个月后因心肌梗死病故,2例复发,1例出现肿瘤远处转移.膀胱肿瘤2例术后6个月再次出血,再行血管介入化疗加栓塞治疗后好转,未再出现大出血.结论 髂内动脉栓塞治疗顽固性膀胱出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