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剂量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320 mgI/mL)在640层容积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146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分为3组:A组(64例)、B组(45例)和C组(37例),对比剂用量分别为0.6、0.7和0.8 mL/kg.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方法分析比较各组的图像质量.结果 CT值:A组低于B、C组(P<0.05),但A组血管节段CT值均大于250 HU,能满足诊断要求.SNR及CNR:A组在RCAp、RCAm、RCAd、PDA、LAD-D1、LAD-D2、LCX-OM1、LCXm、LCXd段SNR、CNR明显高于B、C组(P<0.05);在LM、LADp、LADm、LADd段CNR明显高于B、C组(P<0.05);在AA段SNR、CNR低于B、C组(P<0.05);在LADp段SNR A组低于B组,而高于C组(P<0.05);而在LM、LADm、LADd、LCXp段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0层容积CT冠状动脉CTA检查中,应用320 mgI/mL碘克沙醇0.6 mL/kg,可得到较好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并且能减少对比剂用量,降低发生对比剂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月期间怀疑冠状动脉病变而接受CCTA检查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对比剂碘浓度为300mg/m L,能谱低剂量扫描模式,B组使用对比剂碘浓度为370mg/m L,管电压120k V,比较两组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前降支近段(LAD),右冠状动脉(RCA)的CT值,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评价图像质量等。结果 A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D)和碘摄入量分别为(32.08±3.12)m Gy、(10.51±2.03)m Sv和(13.86±1.09)g,较B组明显降低(P0.05);A组图像噪声为(24.12±2.27)HU,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LM、LAD、RCA近段管腔的CT值分别为(480.15±52.08)HU、(460.15±60.14)HU、(455.13±60.42)HU,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LM、LAD、RCA近段管腔的SNR、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节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等级评分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83,P0.05。结论能谱CT成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行冠状动脉检查,能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并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低双源 CT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双低)冠状动脉 CT成像技术(coronary artery CT angiography,CC? TA)中对比剂用量的优化选择研究。方法:92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疑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行 CCTA 检查,按数字表法和不同条件分成A组(270 mgI/mL?80 kV?0.6 mL/kg?4.0 mL/s)、B组(270 mgI/mL?80 kV?0.7 mL/kg?4.0 mL/s)、C组(270 mgI/mL?80 kV?0.7 mL/kg?4.5 mL/s)、D组(350 mgI/mL?120 kV?1 mL/kg?5 mL/s),每组 23例,A~C组为实验组,D组为对照组。A、B、C组采用迭代重建(Sinogram affirm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SAFIRE)技术及 270 mgI/mL的威视派克,D组采用滤波反投影技术及 350 mgI/mL的碘海醇。各组均使用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技术。对每位患者的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size specific dose estimates,SSDE)、图像噪声、冠状动脉CT值、信噪比(signal to?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碘总量及碘注入率进行评估。结果:A、B、C组E值分别较D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B、C组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P=0.65)。A组SSDE值较D组明显降低,降低幅度约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32,P < 0.05)。A、B、C组总碘量分别较D组减少53.81%、46.00%、46.00%,A、B、C组的碘注入率分别较 D组减少 38.29%、38.29%、30.29%。A组平均 SNR、平均 CNR及平均 CT值高于 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C组以上数据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组间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常规双源 CT冠状动脉成像方案相比,“双低”扫描方案在大幅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可以大大降低对比剂用量,并且所获得的冠脉图像仍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4.
杨民  姚洋洋  王佳璐  梁宝岩 《当代医学》2021,27(31):150-152
目的 探究碘对比剂应用浓度对腹部血管CT增强影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5例行腹部血管CT增强影像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与C组,各45例.其中A组碘对比剂应用浓度为270 mgI/mL,B组碘对比剂应用浓度为320 mgI/mL,C组碘对比剂应用浓度为370 mgI/mL.比较3组第1肝门、右肾动脉、髂总动脉分叉水平、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左支、门静脉右支的CT值,并比较上述血管的SNR、CNR及各组图像质量.结果 A、B、C组3组第1肝门水平、右肾动脉水平、髂总动脉分叉水平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其CT值、CNR和S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组3组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左支、门静脉右支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其CT值、CNR和S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VR图像优良率为100.00%,高于A组的93.33%和B组的95.56%,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浓度对比剂,控制相同碘注射率和碘总量时能获得相同的腹部血管增强效果和优质图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门静脉成像在能谱CT中的临床应用。方法50例患者分为5组行肝脏门静脉期能谱CT扫描,患者注射对比剂总量为1 mL/kg,5组患者注射对比剂浓度分别为320 mgI/mL,288 mgI/mL,256 mgI/mL,224 mgI/mL,192 mgI/mL,扫描结束获得门静脉期0.625 mm层厚的门静脉最佳对比度噪声比(CNR)单能量图像,用此单能量图像对门静脉行VR和MIP重组。测量5组图像中门静脉和相同层面背部肌肉竖脊肌及腹壁脂肪的CT值及其标准差,计算信噪比(SNR)及CNR并取平均值,由2名高年资医师在盲法下对5组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并取平均值,5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2名医师对重建图像质量一致性评估采用Kappa检验。结果门静脉最佳CNR单能量图像能量为50~55 keV。5组注射不同浓度对比剂患者的SRN、CNR分别为15.83±3.02、14.78±2.13、13.87±1.91、9.37±2.13、7.72±2.82和14.95±3.82、15.01±3.79、13.93±3.52、10.35±4.22、9.65±3.56。2位医师评分值均值为4.50±0.81、4.45±0.76、4.41±0.73、4.38±0.79、3.5±0.57。浓度为320 mgI/mL、288 mgI/mL、256 mgI/mL之间SNR、CNR及2位医师评分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6.221,P〈0.05);320 mgI/mL、288 mgI/mL、256 mgI/mL与224 mgI/mL、192 mgI/mL之间SNR、CNR及3位医师评分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21,P〉0.05)。2名医师对320 mgI/mL、288 mgI/mL、256 mgI/mL对比剂浓度产生图像质量评价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6)高于224 mgI/mL、192 mgI/mL对比剂浓度产生图像(Kappa值为0.63)。结论应用能谱CT最佳单能量门静脉成像能显著降低对比剂使用浓度,推荐使用对比剂浓度为256 mgI/mL,注射总量为1 mL/kg。推荐能谱CT显示门静脉的最佳单能量为50~55 keV。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0 T MR对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显示情况。方法:应用3.0 T MR对21例健康志愿者行冠状动脉血管扫描,在注入对比剂前后对主动脉根部行三次扫描,把所得平扫、增强后1 min及增强后15 min的三组图像,分别称为A组、B组、C组,计算三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A、B、C三组图像SNR及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13.34,F=9.45,P<0.05);B组的SNR及CNR明显高于A组SNR及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的SNR及CNR高于A组SNR及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的SNR及CNR稍高于C组的SNR及CNR,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入对比剂后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质量优于不使用对比剂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质量,以注入对比剂后1 min开始扫描血管图像质量为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减少对比剂注射时间、优化对比剂用量在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coronarycomputed tomographicangiography,C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冠状动脉成像检查10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注射时间10s)50例、B组(注射时间8s)50例,两组选用相同对比剂。在升主动脉根部及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RCA、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起始处管腔内及邻近脂肪组织内放置感兴趣区,测量CT值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SD)。比较主动脉及各冠状动脉主干内CT值及血管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ratio,CNR),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采用5分法(1分最差,5分最好)主观比较两组图像质量,使用wilcoxon符号等级检验比较。记录并比较对比剂用量和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dose,ED)。结果两组间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碘对比剂用量为(46.16±6.90)mL,B组碘对比剂用量为(35.74±4.81)mL,减少约22.57%。两组在主动脉根部、RCA、LM、LAD、LCX起始处CT值、CNR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主观评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选择8s对比剂注射时间能够有效减少对比剂的用量,而图像质量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能谱CT在降低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对比剂浓度、用量和注射速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46例患者分成常规CT模式扫描组(常规CT组。对比剂浓度370 mgI/mL,用量90 mL,注射速率3.5 mL/s)和能谱CT模式扫描组(能谱CT组。对比剂浓度300 mgI/mL,用量75 mL,注射速率2.5 mL/s)。选取能谱CT组腹主动脉和腰大肌之间具有最佳对比噪声比(CNR)的单能量图像,比较其与常规CT模式扫描图像腹主动脉CT值、信噪比(SNR)、CNR、主观评分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的差异,所获数据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与常规CT组比,能谱CT组的对比剂浓度减低了70 mgI/mL,对比剂用量减少15 mL,有效碘用量减少了32.4%,注射速率减低了1 mL/s。最佳CNR单能量图像的腹主动脉CT值高于常规CT模式扫描图像,而两组图像腹主动脉的SNR、CNR、主观评分和DLP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能谱CT成像在不影响腹主动脉CTA图像质量、不明显增加辐射剂量的情况下,能有效降低对比剂浓度、用量及注射速率,可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碘总量固定情况下不同碘流率(IDR)对膈下动脉(IPA) CT成像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腹部CT血管成像(CTA)患者60例,碘总量为 350 mgI/kg,随机分为A、B、C 组,每组20例.A组:碘浓度300 mgI/mL,注射流率5 mL/s, IDR 1 500 mgI/s;B组:碘浓度350 mgI/mL,注射流率4.3 mL/s,IDR 1 505 mgI/s;C组:碘浓度370 mgI/mL,注射流率4.3 mL/s,IDR 1 591 mgI/s.记录各组IPA各级血管的显示情况及图像质量,测量各组RIPA一级血管及二级血管的CT值.结果 A组和B组IPA各级血管的显示、图像质量、RIPA一级和二级血管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IPA三级血管及其以上分支的显示及图像质量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RIPA一级和二级血管的CT值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碘总量固定情况下,IDR增加使得IPA强化程度增高,图像质量提高,有助于IPA三级及其以上分支能更好地显示.  相似文献   

10.
王晓敏  陈红  刘斌  周勇  沈云 《安徽医学》2013,34(3):315-318
目的比较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时,不同浓度对比剂以不同速度注射时对血管增强效果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的患者,选取体质量指数(BMI)为20.20~25.80 kg/m2的患者60例,分为A、B、C组,每组20例。A组:使用350 mgI/ml浓度的欧乃派克,注射流率为4.5 ml/s(碘流量1 575 mgI/s);B组:应用浓度为370 mgI/ml的优维显,团注流率为4.3 ml/s(碘流量1 591 mgI/s);C组:使用350 mgI/ml浓度的欧乃派克,注射速度为4.3 ml/s(碘流量1 505 mgI/s)。分别对A组与C组、A组与B组、B组与C组的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左主干及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主干近段的强化程度及图像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左回旋支的增强平均值均较本组其它血管的强化数值偏小。除左回旋支外,A组其余血管增强平均值均大于C组。B组各段血管的强化平均值均大于相应的A组及C组;除B组与C组患者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的增强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外,A组与C组、A组与B组、B组与C组的其它各段血管的增强程度没有显著性差异。C组4支血管图像质量评分平均值大于A组和B组;A组与B组图像质量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A组和C组、B组与C组4支血管间质量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350 mgI/ml浓度对比剂可获得更佳增强效果图像。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比剂浓度及注射速度的优化具有可行性,并能获得更佳的增强图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低辐射、低对比剂用量(双低)技术用于大体重患者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CCTA)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前瞻性纳入临床拟诊冠心病且体重90Kg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B和对照组A。A组,44例,使用120Kv管电压,碘佛醇320mgI/mL对比剂;B组,42例,使用100Kv管电压,威视派克270mgI/mL对比剂;A、B两组均使用智能毫安技术,对比剂用量均为0.625mL/Kg;采用东芝Aquilion One前瞻式心电门控扫描、三维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3DAIDR)降噪。分别测量主动脉根部、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的CT强化值进行组间统计学比较,同时比较两组间噪声(SR)、对比噪声比(CNR)、有效辐射剂量(E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组图像中各支血管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for all),B组ED为:(3.68±2.19)mSv低于A组:(8.16±5.55)mSv(P0.05),平均减少了54%。结论低辐射、低对比剂量(双低)技术用于大体重患者可以获得不差于常规辐射和对比剂用量条件下的图像质量,有利于降低X线和碘对比剂对患者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碘浓度对比剂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107例行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分别予Ioversol 320(Ioversol 320组,n=55)和Iohexol 350(Iohexol 350组,n=52),以4.0 mL/s团注速率进行成像,以回顾性心电门控的方法进行冠状动脉重建。分别测定各个感兴趣区增强后的CT值。按美国心脏学会的15段分类法对冠状动脉进行血管分段,并根据图像质量评分。分析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在主动脉根部和降主动脉所测CT值和4支冠状动脉起始段所测平均CT值,Iohexol 350组均显著高于Ioversol 320组(P<0.05)。两组间图像质量平均评分及可分析和诊断的冠脉节段比例比较,Iohexol 350组均显著优于Ioversol 320组(P<0.01)。结论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使用较高碘浓度的对比剂能够获得更佳的冠状动脉显影,从而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HTK〗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比剂用量及注射速率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以尽可能降低对受检者的危害。〖HTW〗方法〓〖HTK〗9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均行CT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剂用量及注射速率分别为A组65mL、5.0mL/s,B组45mL、5.0mL/s,C组45mL、4.5mL/s。应用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改良分段法进行冠状动脉成像评价。〖HTW〗结果〓〖HTK〗A组与B组、A组与C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TW〗结论〓〖HTK〗使用合理的扫描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对比剂用量及注射速率,降低碘制剂对患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碘浓度对比剂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方法 连续收集107例行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分别予Ioversol 320(Ioversol 320组,n=55)和Iohexol 350(Iohexol 350组,n=52),以4.0 mL/s团注速率进行成像,以回顾性心电门控的方法进行冠状动脉重建.分别测定各个感兴趣区增强后的CT值.按美国心脏学会的15段分类法对冠状动脉进行血管分段,并根据图像质量评分.分析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在主动脉根部和降主动脉所测CT值和4支冠状动脉起始段所测平均CT值,Iohexol 350组均显著高于Ioversol 320组(P<0.05).两组间图像质量平均评分及可分析和诊断的冠脉节段比例比较,Iohexol 350组均显著优于Ioversol 320组(P<0.01).结论 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使用较高碘浓度的对比剂能够获得更佳的冠状动脉显影,从而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低电压和低浓度对比剂技术在脑卒中患者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义乌市中心医院确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成像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管电压120kV、碘浓度370 mgI/ml)、低电压组(管电压80kV、碘浓度370mgI/ml)、低浓度组(管电压120kV、碘浓度320mgI/ml)和双低组(管电压80kV、碘浓度320mgI/ml),后处理技术均采用ASiR算法3D重建。比较各组重建图像的对比信噪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和信号噪声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图像质量评分,颈内动脉起始段(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A)A1段、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A)M1段、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A)P1段、椎动脉起始段(vertebral artery,VA)和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CT值,计算平均碘摄入量和辐射剂量参数,包括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结果 双低组的CNR和SNR值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但图像质量评分和各段动脉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CTDIvol、DLP和碘摄入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 CT双低技术扫描在脑卒中患者中可获得较满意的头颈部血管成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低辐射剂量方法结合运用低浓度对比剂进行肝脏CT动态增强扫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180例受检者首先根据使用碘克沙醇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I组(270 mgI/mL碘克沙醇)和II组(320 mgI/mL碘克沙 醇),然后将A(120 kV/300 mA),B(100 kV/400 mA),C(100 kV/300 mA)3组不同的扫描条件随机分布于I组和II组各期 (动脉期、静脉期、延时期)的动态增强扫描中;记录、统计并比较各组有效辐射剂量(eff ective radiation dose,ED)、图 像CT值及反映图像质量的噪声值(image of noise,NI)、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 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整体图像质量(overall image quality,OIQ)。结果:总体样本中C组的ED值比A组在3期动态增强扫描中分 别降低约38%,40%,41%,图像质量各值(NI,SNR,CNR,OIQ)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ED值比A 组在3期动态增强扫描中分别降低约18%,20%,20%,而图像质量各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同扫描条件及时相下 I,II两组图像CT值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图像质量各值无明显差异(P>0.05);A-II组与B-I,C-I组图像CT值无明显差 异(P>0.05);所得图像质量各值A-II组与B-I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A-II组与C-I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降 低管电压适当提高管电流结合应用低浓度对比剂,肝脏CT动态增强扫描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同时降低了辐射剂量 及对比剂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源CT 80 kV低管电压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CCTA检查、体质指数(BMI)≤30 kg/m2的56例患者,按检查顺序分成A组(100 kV、碘克沙醇320 mgI/mL)及B组(80 kV、碘克沙醇320 mgI/mL),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测量升主动脉(AO)根部的CT值及噪声(SD)、图像的信噪比(SNR);测量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近段、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近段、右冠状动脉(RCA)近段的CT值及邻近组织的CT值,计算LM、LAD、LCX、RCA近段的对比度噪声比(CNR).采用Likert4分法对每组患者容积重组(VR)及最大密度投影重组(MIP)图像进行双盲主观分级评分,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辐射剂量(4.36 ±0.71) mSv高于B组(1.75 ±0.40)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O、RCA、LM、LAD、LCX近段的CT值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图像的噪声(47.17 ±7.76)HU较A组(29.73 ±4.21)HU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的SNR、LM、LAD、LCX、RCA近段的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用于诊断的冠脉节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BMI≤30 kg/m2的患者,在80 kV低管电压条件下行CCTA,能明显降低患者X线辐射剂量,且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三低”(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用量及低对比剂流速)技术联合人工智能迭代算法(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IIR)在主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前瞻性纳入33例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的患者,按复查时间先后分为A、B 两组。A组为对照组(100 kV, 0.8 mL/kg, 5 mL/s);B组为“三低”组(70 kV, 0.5 mL/kg, 3 mL/s)。A组使用Karl迭代重建图像,B组分别使用Karl和AIIR重建得到B1和B2组。测量3组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左髂动脉及右髂动脉的CT值和SD值、计算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 CNR)。同时对图像质量行主观评分。记录A、B组辐射剂量参数。  结果  3组各管腔节段CT值、SD值、SNR及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B2组CT值、SNR、CNR高于B1组,SD值低于B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B2组与A组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各管腔节段的SD值、SNR和CNR均优于A组(P<0.017)。3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B组辐射剂量、对比剂用量较A组分别降低84.14%、37.08%。  结论  “三低”联合AIIR算法可以获得和常规剂量扫描相当的主动脉CTA图像质量,而患者的辐射剂量、对比剂用量及对比剂流速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叶达林   《中国医学工程》2014,(5):125-125
目的探讨不同对比剂使用参数对腹部CT血管增强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行腹部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按对比剂的使用浓度和注射速率不同分为4组,分别为370 mgI/mL,3 mL/s(A组);370 mgI/mL,4 mL/s(B组);300mgI/mL,3 mL/s(C组);300 mgI/mL,4 mL/s(D组),比较应用不同浓度及不同注射速率对比剂对腹部CT血管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370 mgI/mL浓度对比剂腹部CT血管图像效果显著优于300 mgI/mL对比剂浓度;3 mL/s和4 mL/s两种注射速率腹部CT血管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对比剂浓度370 mgI/mL、3 mL/s速率注射可获得满意的腹部CT血管图像质量,同时可减少患者对比剂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程燕  钟唐力 《四川医学》2021,42(1):82-85
目的探讨Force CT大螺距和双低剂量CT血管成像在心脑一站式联合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患者CTA资料。A组58例:头颈心一站式联合扫描CTA,应用大螺距、双低剂量及前瞻性心电门控行冠状动脉、头颈部动脉一站式联合扫描; B组60例:冠状动脉CTA:前瞻性心电门控行常规冠状动脉成像; C组60例:常规头颈部动脉CTA。对各组图像质量进行主、客观评价,对A组与B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及A组与C组头颈部动脉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客观记录并比较各组升主动脉根部、左前降支、颈总动脉分叉处、大脑中动脉M1段图像CT值、对比噪声比(CNR)及图像噪声(SD),计算并比较各组的辐射剂量(ED)和平均碘摄入量。结果 A组与B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升主动脉根部及左前降支CT值和图像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与C组头颈部动脉图像质量评分、颈总动脉分叉处及大脑中动脉M1段CT值和图像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组辐射剂量、平均碘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辐射剂量降低约79.7%,平均碘摄入量降低约46.1%。结论大螺距双低剂量CT血管成像心脑一站式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辐射剂量,减少了对比剂碘量的摄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