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在 7例需阻断下腔静脉的肝叶切除手术中 ,阻断下腔静脉后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支持循环功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7例病人的一般情况见表 1。表 1 病人的一般资料病例性别年龄(岁 )体重(kg)  诊断 实施手术1男 32 4 9肝右叶癌肝右叶部分切除2男 56 66肝尾状叶癌肝尾状叶切除3男 3767肝右叶癌右半肝切除4男 2 979右肾上腺肿瘤右肾上腺肿瘤切除5女 66 65肝右叶巨块型肿瘤右半肝切除术6男 54 56右肝肾上腺转移癌转移癌切除术7男 4959肝尾状叶癌肝尾状叶切除  方法 病人入手术室后 ,开放静脉 ,测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肝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处理(附59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5年至 1999年期间 ,对 5 92例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 )病人施行了肝切除术。本文就肝癌病人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处理进行探讨。病例资料本组 5 92例中 ,男性 5 71例 ,女性 2 1例 ,年龄2 6~ 78岁 ,平均 5 2岁。 5 42例 (91 5 % )合并肝硬化。肿瘤直径 2 8~ 2 4cm。术前肝功能 :Child PughA级 5 48例 (92 6 % ) ,B级 4 4例 (7 4 % )。肿瘤部位及手术方式如表 1所示。表 1  5 92例手术切除方式手术方式例数右三叶切除 2左三叶切除 1扩大的右半肝切除 18扩大的左半肝切除 9右半肝切除 5 4左半肝切除 2 1中肝叶切除 15尾状叶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选择性门静脉结扎术在二期肝癌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3例无法一期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行腹腔镜选择性门静脉结扎术,术后3~4周,经CT检查了解各肝叶体积及预计肝切除体积的动态变化,评估肝癌可切除性后再行二期开腹肝癌肝切除术.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方差不齐数据行对数转换).结果 选择性门静脉结扎术:23例患者均行门静脉右支结扎,其中22例于腹腔镜下成功结扎门静脉右支(2例因暴露门静脉右支困难,同时行胆囊切除),1例患者因分离门静脉时出血,中转开腹行门静脉右支结扎.3例多发肿瘤患者行腹腔镜选择性门静脉结扎后1周加行TACE,其中2例行右半肝切除+健侧肝脏肿瘤RFA治疗.23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区隐痛不适、低热、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反应,无腹腔出血、胆汁漏、肝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出现程度不同的肝功能损害,术后1周AST、ALT和TBil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右半肝体积逐渐缩小,术后3周患者右半肝体积为(590 ± 154) cm3,较术前(698±135)cm3明显缩小,术前与术后右半肝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2,P<0.05);术后3周左半肝体积为(408±149) cm3,较术前(331±68) cm3增生,术前与术后左半肝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48,P<0.05);预计肝切除体积占全肝体积百分比由术前的67%±15%缩小至术后3周时的60%±18%,术前与术后1、2、3周预计肝切除体积占全肝体积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5,P<0.05).二期肝癌肝切除术:经CT检查评估后,23例患者中,2例因左半肝增生不明显、2例因术后(其中1例患者术前健侧肝脏发现转移癌)3周出现广泛肝内转移失去手术机会,2例失访,3例主动放弃二期肝癌肝切除术,14例在腹腔镜选择性门静脉结扎术后2~4周行二期肝癌肝切除术.手术切除率为60.9%(14/23).其中扩大右半肝切除2例、右半肝切除8例、不规则右半肝切除4例.二期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肝衰竭、严重腹腔积液、腹腔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康复出院.结论 腹腔镜选择性门静脉结扎术治疗后预留剩余肝脏增生,使部分肝癌患者获得二期手术机会,且二期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脏悬吊法进行第二肝门旁肝肿瘤肝切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 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7例第二肝门旁肝肿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术中顺利放置悬吊胶管并成功手术.行右半肝切除2例,右半肝+右肾周脂肪囊切除1例,右半肝切除+左肝内外叶2个血管瘤分别切除1例,右半肝+Ⅳ段部分切除术1例,左半肝+右肝Ⅷ段+右膈肌浆膜切除1例,右肝Ⅵ,Ⅶ段规则切除术1例.术中无断肝时误伤下腔静脉者,行右膈肌浆膜修补1例.中位手术时间375 min(295~460 min),中位出血量2 000 mL (750~8 000 mL),中位输血量1 000 mL(0~4 000 mL).术后胸腔积液2例,均经穿刺抽液恢复.无胆瘘,无腹腔感染.均痊愈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0 d.术后随访1~12个月,1例肝细胞癌有局部复发.结论:应用悬吊法进行第二肝门旁肝肿瘤肝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右横沟、右切迹入路鞘内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治疗右肝良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右半肝良性病变患者32例(肝血管瘤7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2例,右肝内胆管结石23例,其中19例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腹腔镜经右横沟、右切迹入路鞘内解剖性右半肝切除,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和取石。结果28例患者成功完成腔镜下经右横沟、右切迹入路鞘内解剖性右半肝切除,中转开腹4例。手术时间235-405min,右半肝切除时间平均(305±41)min,右半肝切除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和取石者平均(326±48)min。术中出血平均(573±219)ml。术后复查肝血管瘤和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病灶无残留。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结石残留2例,通过再次胆道镜取尽,结石一次清除率为91.3%(21/23)。术后胆漏发生3例,胸腔积液7例。均通过引流痊愈。术后平均(2.8±0.71)d肛门排气,胃肠功能恢复进食;术后平均住院日(11.5±2.98)d。术后28例获随访,失访3例,随访率89.3%(25/28),平均随访(32±8)个月,肝血管瘤和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无复发,结石再发2例,复发率8.6%(3/23)。结论腹腔镜经右横沟、右切迹入路鞘内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治疗右肝良性疾病的手术方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12例小儿肝脏间叶性错构瘤(MHL)的临床资料,以提高该病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09年12月小儿MHL12例,年龄1~72个月,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包块、腹胀。8例甲胎蛋白(AFP)增高(48.2~9187.2μg/L)。4例患儿术前行超声引导下肿物穿刺活检术,仅有1例考虑为MHL,余3例未获明确诊断。术前有2例患儿因疑为肝母细胞瘤而分别行介入栓塞和化疗。3例行右半肝切除术,3例行肝左外叶切除术,2例行不规则右半肝切除术,2例行肝右三叶切除术,1例行左半肝切除术,1例行肝部分不规则切除术。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均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7个月~14年,除1例合并胆道闭锁患儿在1岁时死亡、1例患儿带瘤存活外,余10例患儿均状况良好,无肿瘤复发,复查AFP均正常。结论小儿肝脏间叶性错构瘤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结合术前AFP、B超、CT和肿物穿刺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鉴别困难者宜行剖腹探查,以便明确诊断。手术完整切除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1987年1月~1991年11月我院施行肝切除2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18例。年龄22~61岁。肝癌6例,肝内胆管结石15例,肝脏其它疾病5例。右肝切除8例,其中右半肝切除2例(1例系右肝巨大癌肿,瘤体净重1300克),右肝后叶切除1例,右肝不规则切除5例;左肝切除18例,其中左半肝切除3例,肝方叶切除3例,左肝不规则切除12例。附加胆肠大口内引流4例,巨大胆总管囊肿切除1例。本组无手术死亡,手术并发症6例,其发生率为23%。其中胆瘘2例,1例系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大体积肝切除手术的安全性,我们对8例右半肝或扩大右半肝切除病人进行了手术前门静脉栓塞,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和方法 1.病例资料:8例病人中男7例,女1例.年龄:36~65岁,平均48.5岁.其中原发性右肝癌6例,病灶直径9~20 cm,平均15 cm.4例有肝炎后肝硬化.Bismoth Ⅲa型肝门部胆管癌1例,在经皮经肝胆管造影引流至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后行门静脉栓塞术.结肠癌右肝转移癌病人1例,曾经过6个疗程的连续化疗.8例病人术前肝功能状态均为Child A级.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采用全肝血管阻断(TVE)隔离流入和流出肝脏血流的方法对恶性肝肿瘤施行切除的经验.评估TVE对无肝硬变病人肝切除后肝功能的影响.本组有47例非肝硬变病人因肝恶性肿瘤在TVE下施行56例次肝切除.男性病人19例,女性28例,平均56岁.其中手术为结直肠癌肝转移25例次,肝细胞癌11例,胆囊癌5例,胆管癌7例,转移性APUD瘤3例,肉瘤及来自卵巢、食道、胃和胰腺的转移性病变各1例.肝切除类型:右半肝切除(11),扩大的右半肝切除(11),左半肝切除(11),各种Couinaud肝段切除(18),非解剖性肝切除(5).6例病人施行了反复肝切除,其中有1例病人经历了4次肝切除,另二次切除是因结直肠癌转移.术前检查包括全血计数、血清尿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小儿巨大肝母细胞瘤不阻断保留肝血流巨大肝母细胞瘤切除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09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2例巨大肝母细胞瘤病例,年龄11个月~12岁,平均年龄3.2岁.肿瘤直径10~23 cm.术前常规化疗3~7个疗程,肿瘤缩小至能进行根治术时,全部采用规则的肝叶(段)切除技术,施行不阻断预保留肝血流巨大肝母细胞瘤切除术.结果 本组12例全部成功完成手术,其中肝右三叶(Ⅳ、Ⅴ~Ⅷ)切除5例,右半肝(Ⅴ~Ⅷ)切除4例,第二肝门肝段(Ⅳ、Ⅶ、Ⅷ)切除1例,右下叶肝段(Ⅴ、Ⅵ)切除1例,左半肝(Ⅱ、Ⅲ、Ⅳ)切除1例.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常规化疗.随访2个月~7年8个月,无瘤生存11例,其中5年以上者6例;另1例在术后5个月发生脑、肺转移,于术后7个月死亡.结论 对巨大肝母细胞瘤术前化疗可使肿瘤缩小,使原来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变得可以切除.不阻断预保留肝血流巨大肝母细胞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和探讨肝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肝切除术后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原发性肝癌28例,肝内胆管结石15例,胆管癌12例,胆囊癌2例,血管瘤5例,肝外伤7例,肝囊肿4例。Ch ild-Pugh肝功能分级A级59例,B级14例。行左半肝切除12例,单纯左肝外叶切除10例,左外叶切除+右肝肿瘤挖除6例,右半肝切除6例,右肝三叶切除2例,其他肝叶肝段不规则切除21例,肝楔形切除或肿块挖除16例。结果术后并发症包括腹腔内出血5例、肝功能衰竭6例、腹腔感染3例、肺部感染与胸腔积液4例、胆汁漏2例及上消化道出血2例。1例死亡,死因为术后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虽高于肝脏良性疾病患者(38.1%vs.19.4%),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详细评估患者肝功能储备及相应心肺功能情况,提高手术技巧,加强术后管理是防治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肝门部胆管癌侵犯右肝门时,对肿瘤及尾状叶的切除受肝右叶影响,操作困难,近2年我们对4例侵犯右肝门及(或)尾状叶的肝门部胆管癌病人,采用先切除右半肝再行肿瘤及尾状叶切除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分步切除法”),进行联合尾状叶及右半肝切除的胆管癌治术,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外格立森鞘外右肝蒂血流阻断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从2013年3至8月,我们对8例右肝肿瘤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肝切除术,其中原发性肝癌3例,肝肉瘤样癌1例,肝血管上皮样肿瘤1例,肝血管瘤2例,肝转移癌1例。术中控制出血方法采用了肝外格立森鞘外右肝蒂血流阻断技术,通过降低前肝门板,分离后肝门板,最后通过直角钳完成肝外右Glisson鞘外的分离及预阻断。结果实施右半肝切除3例,肝5、6段切除2例,肝6、8段切除1例,肝6段切除2例,分离肝门板时间15~20min,无出血及胆漏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经肝门板右半肝血流阻断技术安全可行、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促进腹腔镜右肝切除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病变胆管为导向的规则性肝切除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手术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9年12月采用以病变胆管为导向的规则性肝切除方法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的25例病例资料。结果通过术中胆道镜确定狭窄胆管的具体属支,结合术中B超明确所要切除的肝脏区段,本组资料中有5例重新评估了结石所在的区域,并改变肝切除范围,纠错率为20%,3例由肝脏左外叶切除改成左半肝切除,2例由右半肝切除缩小为右肝后叶切除,25例中左半肝切除8例,左肝外叶切除5例,右半肝切除2例,右肝后叶切除7例,右肝前叶切除3例,其中解剖性切除18例,非解剖性切除7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86.5±81.6min,断肝时间为84.9±36.5min,术中出血量为462.8±213.6ml(断肝出血量为167.5±65.2ml),术后住院时间为6.5±2.8d,结石取尽率为100%,术后出现胆漏3例,腹腔感染1例,均经过保守治疗治愈,无死亡病例,25例均获得随访,未见复发。结论以病变胆管为导向的规则性肝切除更为准确地切除病变胆管和保留更多的肝组织,有利于预防复发和减少创伤,是治愈肝胆管结石病的良好方案。  相似文献   

15.
肝部分切除联合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治疗肝门部胆管癌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Jiang XQ  Zhang BH  Yi B  Chen H  Wu MC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4):210-212
目的 总结应用肝部分切除联合肝十二指肠骨骼化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1999年1月~2001年12月手术治疗67例肝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患者中65例手术切除,49例根治性切除(22例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切除,27例联合部分肝切除)。根据Bismuth分型,Ⅰ、Ⅱ型行骨骼化切除,Ⅲa型行右半肝加右尾叶切除,Ⅲb型行左半肝加左尾叶切除,Ⅳ型中行右半肝加全尾叶3例切除,左半肝加全尾叶9例切除,方叶切除者2例。2例外院曾行部分肿瘤切除加肝门胆管空肠吻合术者,我们再次行左半肝加全尾叶切除加右肝管空肠吻合术根治肿瘤。8例患者行肿瘤部分切除加肝内胆管支撑加肝门胆管空肠吻合。13例患者行门静脉部分切除,27例患者切除肝动脉。24例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加例发生了严重并发症。后者中14例经治疗后康复,余6例患者术后7、12、14、42、57、89d死于肝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腹内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术后30d病死率4、5%,根治性手术后患者中位生存期16个月(1个月~41个月),姑息治疗者为7个月(1个月~16个月)。结论 肝部分切除联合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可用以根治肝门部胆管癌,尾叶切除可提高根治性切除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术与开腹右半肝切除术治疗右肝肿瘤的围手术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右半肝肿瘤行右半肝切除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组(15例)和开腹右半肝切除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疗效。结果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组与开腹右半肝切除组在切口长度[(8.93±1.53)cm vs(22.62±2.56)cm,t=19.992,P0.05]、手术时间[(305.67±42.96)min vs(254.29±53.53)min,t=-3.073,P0.05]及术中出血量[(386.67±201.31)mL vs(747.62±451.24)mL,t=3.242,P0.05]方面,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开腹右半肝切除组相比,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组术后胃肠道通气时间[(2.60±1.30)d vs(9.24±4.22)d,t=2.107,P0.05]、术后住院时间[(10.93±2.28)d vs(14.71±5.17)d,t=2.971,P0.05]及并发症发生率(13.33%vs 47.62%,χ~2=4.629,P0.05)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第一肝门阻断,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组为2例,开腹右半肝切除组为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4,P0.05);术后标本肿瘤切缘,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组为(8.13±3.74)mm,开腹右半肝切除组为(10.24±4.12)mm,组间差异学无统计学意义(t=1.569,P0.05)。结论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治疗右肝肿瘤方法可行,较开腹右半肝切除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术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半肝切除联合血管切除和重建治疗肝门部胆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半肝切除联合血管切除和重建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 本组10例患者分属Ⅲa、Ⅲb、Ⅳ型的肝门部胆管癌,施行右半肝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门静脉右支起始部切除重建1例;右半肝切除+门静脉右支起始部切除重建5例;左半肝切除+尾状叶左侧切除+门静脉左支起始部切除重建+肝动脉切除1例及左半肝切除+尾状叶左侧切除+门静脉左支起始部切除重建3例.结果 10例Ⅲa、Ⅲb、Ⅳ型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半肝切除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根治联合性手术,无术后死亡.10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0%、30%、20%.结论 采用半肝切除血管切除重建能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肝动脉切除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计收治125例肝门部胆管癌,其中行肝动脉切除13例,对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行肝动脉切除13例中,同时合并门静脉切除重建3例,其中部分肝固有动脉+右或左肝动脉切除联合左或右半肝及尾状叶切除10例,局部切除联合肝固有动脉切除1例,部分肝固有动脉+右或左肝动脉切除联合扩大左或右半肝及尾状叶切除各1例,肝动脉切除后未重建2例。术后胆肠吻合口漏4例,围手术期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其余12例病人术后随访4个月至6年,平均20个月,其中最长的1例已存活5年5个月。结论肝动脉切除重建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治愈切除率,改善术后病人预后;肝脏大部切除联合肝动脉切除在中、重度黄疸病人须重建动脉血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联合精准半肝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及术前精准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采用联合精准半肝切除术治疗3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分别行B超、CT、MRCP、CT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7例梗阻性黄疸患者,5例行PTCD、2例行ENBD.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手术方式.分析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情况,比较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和t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38例患者术前均行B超、CT、MRCP检查,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5.8% (25/38)、71.1% (27/38)、89.5% (34/38),5例行CT血管造影检查者均为阳性表现.全组患者行联合左半肝切除28例,联合右半肝切除10例,其中联合尾状叶切除22例、联合门静脉部分切除并重建4例(肝左静脉补片修补1例)、联合肝动脉切除12例(肝动脉重建3例).R0切除32例、R1切除4例、R2切除2例.全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TBil、DBil、ALP、GGT、ALT及AST较术前均显著改善,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99,8.445,5.697,6.633,4.469,4.140,P<0.05).全组患者围手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为5.3% (2/38);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胆汁漏和肝功能不全,其发生率分别为28.9% (11/38)和21.1% (8/38).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浸润型腺癌31例、结节性腺癌5例、黏液腺癌1例、腺鳞癌1例.联合半肝切除术后患者第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37%、21%,半数生存时间为22.0个月,R0切除与R1/R2切除,N0期与N1/N2期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16,10.397,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缘癌细胞残留和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相关.结论 联合精准半肝切除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率和疗效.术前全面的影像学和肝功能检查精确评估肝门部胆管癌的可切除性,术前选择性减轻黄疸治疗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手术切除侵犯第二、三肝门肝肿瘤的实施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肝切除手术的39例侵犯第二、三肝门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9例患者中,原发性肝癌29例,肝血管瘤6例,肝局灶性增生2例,结肠癌肝转移2例。行右半肝切除11例,左半肝切除7例,左外叶切除6例,右三叶切除5例,Ⅴ、Ⅷ段切除4例,Ⅶ、Ⅷ段切除4例,局部切除2例。切肝时完全不阻断入肝血流16例,间断阻断肝门部血流21例,全肝血流阻断2例。手术时间150~270 min,平均190 min;术中失血100~2 000 m L,平均680 m L。术后出现胆汁漏2例,出血1例,无围手术期肝功能衰竭死亡病例。31例肝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获访26例,随访时间3~40个月,中位数为8个月。随访期间,12例患者死亡,其中9例死于肿瘤复发,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8例良性肝病患者获访5例,随访时间7~18个月,中位数为9个月,随访期间均健康生存。结论侵犯第二、三肝门肝肿瘤手术切除的关键在于术前对有功能残肝体积的准确评估及术中对肝静脉主要属支的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