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广州市重点媒介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媒介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广州市2006-2012年重点媒介传染病报告病例基本信息以及个案调查流行病学信息,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广州市重点媒介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6-2012年,广州市共报告6种媒介传染病5828例,其中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登革热、钩端螺旋体(钩体)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和恙虫病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01/10万、1.37/10万、0.10/10万、0.18/10万、0.02/10万和4.72/10万.登革热和恙虫病发病季节性特征明显,中心城区HFRS和登革热发病构成比较大,钩体病、疟疾、乙脑和恙虫病发病以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区域为主,除乙脑发病以儿童为主外,其余各媒介传染病发病职业分布广泛,年龄以中老年为主.结论 广州市媒介传染病发病整体相对平稳,但近年来有小幅上升趋势,发病风险仍然存在,应加强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1997-2002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曾是严重危害浙江省农村广大人群健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为了进一步探讨全省钩体病的流行特征和规律,分析疫情动态,控制本病的流行,我们开展了钩体病人群病原学、血清学监测和宿主动物间疫情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21年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市通州区无甲类鼠疫报告,乙类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报告7种218例,年均发病率为1.40/10万,死亡10例,病死率为4.59%,年均死亡率为0.06/10万,10例死亡病例均为狂犬病,2011—2017年发病呈上升趋势(χ2趋势=35.44,P<0.05),2018—2021年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7.86,P<0.05)。7种病种按照发病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布鲁菌病、疟疾、狂犬病、出血热、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和血吸虫。21个街乡或地区有病例报告,以农村地区为主,每年3—9月为发病高峰,占73.39%。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90.66,P<0.05),以40~<70岁年龄组发病为主,占71.56%%;农民病例数最多,占40.83%。丙类自然疫源性疾病及...  相似文献   

4.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类主要由鼠类携带病毒传播,并有螨类媒介参与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已知有两型:汉坦病毒(HTNV)为姬鼠型HFRS的病原,其主要宿主为黑线姬鼠.汉城病毒(SEOV)为家鼠型HFRS的病原,其主要宿主为褐家鼠[1].为了解金华市HFRS发病特点,现将1997~2004年HFRS疫情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常山县1991~2006年钩端螺旋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1991年曾在我县爆发,共有252人发病,严重危害我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查找传染源,预防和控制钩体病发生,从1991年开始开展钩体病宿主动物监测,对病例、牛、鼠、蛙、鸭等进行钩体分离培养。经过连续16年(1991-2006年)监测,探索其流行特征及主要流行菌群,并采取以选用相对应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为主导措施的综合防制策略,2005—2006年2年未发现钩体病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14-2018年甘肃省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和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3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为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建立2014-2018年甘肃省3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数据库,采用ArcGIS 10.5软件进行三维趋势分析和结果的可视化呈现,应用SaTScan 9.6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 三维趋势分析显示,甘肃省布病报告发病率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在东西方向上呈微弱的"U"形分布;乙脑报告发病率由南向北显著下降,东部地区发病率高于中、西部地区;HFRS报告发病率东西部地区差异不明显,南部地区略高于北部地区。时空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3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报告发病率存在时空聚集性。布病主要聚集区位于东部地区,包含19个县(区),聚集时间为2014-2015年,次要聚集区位于河西地区,包含4个县(区),聚集时间为2017-2018年;乙脑聚集区位于中部、东南部地区,包含32个县(区),聚集时间为2017-2018年;HFRS主要聚集区位于定西市岷县,聚集时间为2018年,次要聚集区位于东部地区,包含8个县(区),聚集时间为2018年。结论 2014-2018年甘肃省3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重点地区应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虫媒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都具有地理景观性特征。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理景观复杂多样,是多种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疫源地和流行区,地域分布广。分析东南沿海地区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防控对策,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军事意义。本地区常见的此类疾病有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和恙虫病等,存在潜在威胁的有疟疾、黄热病、寨卡病毒病和血吸虫病等。本文总结了东南沿海地区医学地理学特征,介绍了常见的和存在潜在威胁的虫媒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应对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8.
大足鼠(Rattus nitidus nitidus)在云南已证实为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及鼠疫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宿主之一,亦是农业害鼠。现将多年来对其生态观察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摘要: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自然疫源地指在合适的地理景观条件下,由鼠疫耶尔森菌、宿主、媒介在长期的共同进化中相互适应而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研究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构成成分及其作用,对了解鼠疫自然疫源地性质和结构,维持鼠疫生态系统平衡,有效预防和控制鼠疫疫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自然疫源地是宿主、媒介、病原体3者之间经过长期相互竞争与适应而形成的一个特定生态区域。1981年炉霍县被省、州确定为四川省鼠疫监测县,开始了鼠疫自然疫源地查源及监测工作。为更好地指导鼠疫防治工作,明确防控目标,对炉霍县鼠疫查源及监测工作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