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疼痛护理措施。方法:时癌症疼痛的病人150例进行了除止痛药物外,给予镇痛药物的护理、心理支持、疼痛护理等精心护理。结果:所有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加强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及药物指导能有效控制癌症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癌症患者疼痛进行正确评估,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支持和疼痛护理.结果:所有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加强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及药物指导能有效控制癌症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癌症病人疼痛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选取长兴县人民医院处于相同阶段疼痛的住院癌症病人160例,分心理护理组与对照组进行护理,总结癌症疼痛心理护理的重要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施心理护理的患者癌症疼痛级别下降明显;结论:加强癌症疼痛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泰冬梅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0):168-169
目的:探讨癌症病人的护理方法与分享体会.方法:分别从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三方面临床护理中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结果:通过对癌症患者各个方面的护理,确实做到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减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让晚期癌症患者在人生的最后一站能过的安详、舒适、有尊严.结论:通过对癌症病人心理、饮食、疼痛的护理,大部分病人得到了满意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评估及社会心理状况的研究,给予癌症疼痛患者规范化治疗及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以缓解患者的痛苦。方法:通过对28例晚期癌症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编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表测查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问题。结果:晚期癌症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绝望和敌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减轻老年患者疼痛的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对老年疼痛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药物护理相结合的护理,重点是心理护理。结果:患者的疼痛阈值提高,疼痛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和控制。结论:患者在住院期间通过护士采取积极有效的疼痛护理措施,使患者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癌症疼痛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本院进行治疗的癌症疼痛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癌症疼痛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癌症疼痛患者实施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促使其疼痛程度得以减轻,缓解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护理老年癌症患者顽固性疼痛的要点与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90例癌症疼痛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中医穴位按摩,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等镇痛药物等。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对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大幅提升。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老年癌症患者的顽固性疼痛,可运用西医的人文关怀理念配合中医的辩证施治疗法,取长补短,能够更有效的减轻癌症患者的疼痛折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模式在癌症晚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收集门诊收治的癌症晚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WHO推荐"癌症疼痛三级阶梯治疗方案"及协同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癌性疼痛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负面情绪。结果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疼痛程度明显缓解,QOL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教育、关爱患者以及心理支持等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SAS以及SD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显著缓解癌症晚期患者癌性疼痛,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有效的肺癌晚期疼痛的护理以及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收治肺癌晚期患者20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心理分析,针对疼痛和心理特点制订并实施有效的专业护理计划.结果:减轻肺癌晚期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结论:对肺癌晚期疼痛合理有效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是相当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术前术后实施舒适护理,比较2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治疗满意度及疼痛程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疼痛程度、治疗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及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减轻病痛,增强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工作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老年骨性关节炎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3月我社区接诊的142例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根据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干预措施(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并发症护理),并进行跟踪管理。结果实施护理干预4w后,患者疼痛评分和骨性关节活动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社区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后疼痛的正确评估及护理对策,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术后疼痛病人555例进行正确评估及针对性护理。结果:术后疼痛护理效果良好,除昏迷病人外,满意率达到98%。结论:对术后疼痛病人的观察、评估,采取正确的生理及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整体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2009年12月进行肝癌介入治疗患者32例实施整体护理,以2007年1月-12月实施普通护理的肝癌介入患者2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术前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出院满意度。结果:整体护理组术前存在恐惧、悲观和盲目乐观心理者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组(P〈0.01,P〈0.05);两组对介入治疗的期盼心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整体护理组出院满意度达93.75%,显著高于普通护理组(P〈0.05);整体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组(P〈0.05)。结论:在肝癌介入治疗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骨科疼痛患者进行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骨科收治住院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疼痛的改善状况,分析中西医结合措施对骨科疼痛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疼痛症状明显改善,疼痛等级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明显改善骨科疼痛患者症状,帮助患者运动功能恢复,重塑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疼痛是中晚期癌症病人最常见、最痛苦的症状之一,是不同于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的一种特有的疼痛形式。癌性疼痛有以下特征:疼痛多为逐渐加剧、是多数机制共存的疼痛,且持续时间长,癌症疼痛患者伴有精神恐惧和焦虑。中医护理以整体观念作为护理的指导思想,辩证施护,采用中药内服和中药外治,配合中医护理技术中的针刺疗法,有效缓解和减轻了癌症患者的疼痛。中医护理技术控制癌痛既无西药的依赖性、成瘾性、也无戒断性,应用方便,对人体无损害,凸显出中医护理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中药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妇科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缓解疼痛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妇科慢性盆腔痛(气滞血瘀型)患者52例,予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外敷治疗两个疗程,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数字疼痛评分(NRS)的变化,评价中药灌肠、外敷对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改善情况;通过观察中医证候评分以及汉密尔顿抑郁评分(24项)的变化,评价中药灌肠、外敷对慢性盆腔痛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和对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盆腔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8.46%,数字疼痛评分(NRS)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慢性盆腔痛患者的抑郁情绪随着疼痛的缓解也得到明显改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灌肠、外敷具有疏肝行气,温经活血,祛瘀止痛之功,能显著缓解慢性盆腔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且中药外治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术心理护理效果。方法:2011年2月~2012年12月采取手术治疗妇科肿瘤患者163例,分为常规护理组80例,心理护理组83例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病例术前1d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心理评估、心理测量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围术期心理护理可以改善病人睡眠状态、情绪状态,提高了病人的心理应激性,降低病人疼痛阈值,使得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并治I疗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56例,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护理前后进行SAS评分,记录他们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自评量。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患者的心理有了明显的改善,护理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很好地该晒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焦虑程度,对她们的后期治疗有很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腹部手术患者185例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耳穴贴压护理干预组(耳压组)93例和对照组92例。2组患者均在术前、术后给予心理干预及常规护理。耳压组患者采用耳穴贴压以缓解疼痛。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定疼痛程度。观察2组患者术后72小时内伤口疼痛程度、止痛药使用情况、首次肛门排气平均时间等,并比较2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耳穴贴压护理法在减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及缩短疼痛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方法。结论:耳穴贴压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时间、减少止痛药使用,并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尽早肛门排气,能使患者提早进食,加快术后恢复,进而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