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巫翠玲  鲁玉辉 《光明中医》2016,(8):1068-1069
目的探讨温病大家叶天士创立的"辛润通络法"。方法运用描述性研究法分别从辛润通络法的来源、叶天士对辛润通络法的运用及其疾病治疗的临床发展来探析辛润通络法。结果叶天士创立"络病"学说,并独创辛润通络法,其临床应用广泛,可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如各种疼痛性疾病、胃痛、糖尿病等病证。结论叶天士创立的"辛润通络法"治疗原则,为中医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等著作的分析可知,叶氏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通络法有着极其深入的研究。张仲景以活血化瘀通络为主,注重虫类药物的应用,创立旋覆花汤、鳖甲煎丸、大黄虫丸等,初步奠定了通络法的理论和临床基础。叶天士从临床实际出发,运用《伤寒杂病论》的理法方药指导络病的辨证施治,将通络法发展为辛润通络、辛温通络、辛香通络、虫蚁通络和补虚通络等法,为仲景通络法的继承和发扬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张晓哲 《河南中医》2014,(10):1890-1891
叶天士认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新病亦可入络",以"通络"作为治疗络病的原则,同时,叶天士还注重应用辛味通络药,认为络以辛为泄,辛能行、能散、能通,正是"区区表里解散之药。焉得入络通血脉。攻坚垒。佐以辛香。是络病大旨"。具体又分为祛邪通络和扶正通络两类,祛邪通络用于络实证,实者攻之,叶氏常用辛润、辛香、辛温、虫蚁通络法;扶正通络用于络虚证,"大凡络虚,通补最宜",并强调要灵活用药,切忌呆滞。  相似文献   

4.
张兰坤  过伟峰  肖婧  盛蕾 《中医杂志》2014,(9):804-805,808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首创"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络病学说,提出络病以"通和血脉"为治疗大法。基于其"络以通为用"的络病基本治则,以虚、实为纲,从气滞血结、络脉瘀滞、痰瘀阻络、络脉空虚等方面立论,谈及了辛味通络、虫药通络、藤药通络及补虚通络诸法。  相似文献   

5.
“络病学说”作为重要的中医基础病机之一,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类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其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等机制研究与治疗均有理论指导意义。“络病”在形态与功能上与现代医学中的肿瘤微血管、微循环概念相似;瘀阻络脉与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类似,故运用“通络法”抗肿瘤具有充足的理论依据。虫类药是动物药的别称,作为通络药的代表,善于搜刮剔络,在肿瘤的防治中起到了活血化瘀通络、攻毒散结通络、搜风解毒通络以及补益培本通络等作用。通过梳理“络病学说”的起源、发展与成熟阶段的主要思想内涵,整理并总结现代肿瘤治疗中“络病学说”的相关研究与应用,并分析虫类药在通络法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开展中医络病防治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络法治疗疾病常用的药物主要为活血类药物、益气类药物、辛味药物、藤类药物和虫类药物。近年来,络脉理论深受学术界的重视,许多久病、痛病运用各种通络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络病的治疗均以"通络"为治疗大法,通络法总体可分为祛邪通络法如化瘀通络法、祛痰通络法、祛风通络法、祛寒通络法、祛湿通络法、理气通络法、清热通络法、解毒通络法与扶正通络法如益气通络法、养血通络法、滋阴通络法、温阳通络法两大类12种。尽管越来越多的医家重视通络法的临床应用,然而对通络法的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还缺乏更全面、系统的研究,希望通络法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而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7.
袁东  章永红 《吉林中医药》2013,33(6):557-558
中医以“络脉络病”理论为指导,认为“肺络痹阻”是肺癌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病机,提出以“通络法”治疗肺癌,具体包括行气通络、化痰通络、活血通络和搜风通络法,临床运用时须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灵活掌握不同药物的药性和配伍特点,以利于提高临床疗效,达到肺络通畅,邪去正安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臁疮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难愈的特点,其病变部位、病因病机、病程长短、临床表现等特点与络病相似,与络病密切相关。臁疮病属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脉络失养为本,湿热下注、血脉瘀滞、痹阻脉络为标。根据叶天士“络以通为用”基本治则,臁疮治疗之关键在于“通”,应以通络法作为治疗之总则。中医内治从清热祛湿以通络、活血化瘀以通络、补虚荣养以通络,中医外治以中药外敷、熏洗、刺络放血、艾灸等方法以通络,内外并举,为临床治疗臁疮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痹病、白虎历节病范畴,以络脉瘀痹为标,正气亏虚为本。叶天士“络瘀则胀”理论源自其络病学说,应用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中,络瘀指络脉不通的状态,根据痛风性关节炎不同时期病邪特征,分为湿热、痰浊、瘀血阻塞经络,且病邪随疾病发展发生转化,初期以湿热阻络为主,后期发展至痰湿痹阻、痰瘀互结、瘀血痹阻。治疗上以通络除痹为原则,治有宣通清解法、辛药通络法及扶正通络法。  相似文献   

10.
汪思慧  沈雁 《陕西中医》2022,(12):1822-182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绞痛为其典型表现。冠心病心绞痛归属中医学“胸痹”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其主要病机为心络痹阻,治疗上尤重通络止痛。基于“络以辛为泄”的络病治疗法则,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以及疾病特点,对“辛味通络法”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具体为辛润通络、辛温通络、辛香通络、虫蚁通络,以期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论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经络理论始形成于内经时代,东汉时期张仲景用于临床,首创温经通络、虫蚁通络之法,其代表方分别为旋覆花汤、大黄虫丸。后世医家在临床上各有发挥,因而奠定了络病理论的发展基础。清代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久瘀入络”的临证辨治原则。《临证指南医案》中多处提及:“初  相似文献   

12.
叶天士创立了络病辨治理法,从络病辨治痹证,揭示了新久痹证皆可络病,既有外邪直中,又有病邪久留传入,病位有在经络之络和血脉之络的不同,于痹证络病的辨证中须明确寒热虚实,治疗上强调除施以常法外,更着眼于"通"字,恰当运用辛温通络、虫蚁通络、活血通络3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叶天士“辛润通络法”探析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治疗。中医认为,DKD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肾虚为本,以瘀血为主要病理因素,病位在肾,而以“肾络”为要,“肾虚络瘀”为核心病机,贯穿疾病始末。在治疗上,辛润通络法旨在借助辛味药物的温行、走窜、濡润等特性以发挥辛畅气机、辛温助阳、蒸化津液、活血通络、辛润以补等作用,切合DKD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关节炎病机复杂,符合“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络病发展规律,因而可从络论治。叶天士认为治疗络病当宗《黄帝内经》“疏其气血令其条达”之旨,以“络以通为用”指导原则,强调“络以辛为治”“络以辛为泄”,创立辛润通络法作为络病的治疗大法。叶天士主张借助辛味药辛香走窜、横行入络、散结润燥的特性以达到“通络”的目的,同时与体润之药配伍,既可通络又能避免伤及气血。目前辛润通络法已经广泛地运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首先,阳气不足、气血亏虚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内因,辛润通络法可通补络脉,兼顾温通与温补,而风寒湿外邪侵袭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外因,辛润通络法可祛邪通络而不伤正;其次,痰湿是影响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辛润通络法可行津通络,化痰祛湿而不阻遏气机,而瘀血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加重的关键,辛润通络法可化瘀通络,祛瘀而生新。但需要注意的是,辛润通络法并非类风湿关节炎的唯一治疗方法,它更多地适用于辨证属虚实夹杂且实多虚少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相似文献   

15.
通络疗法备受历代名医的推崇,从东汉的张仲景到清代的叶天士,他们通过长期的通络治疗总结,在通络治疗用药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他们把具有直接通络治疗效果的药物分成了辛味通络、虫类通络、藤类通络及络虚通补等几大类,其中,叶天士对虫类通络药极为推崇,指出虫类药在通络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前人的宝贵经验为今天的络病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现代的中医专家们在古人的研究基础上对通络药的认识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6.
辛润通络法肇源于《黄帝内经》,奠基于张仲景,发扬于叶天士,是治疗络病的大法。辛润通络法的核心内涵是“通而润之”,其运用当以“久、痛、瘀”为临床特征,以“邪滞络脉,阴血亏虚”为辨证要点,以“行津化瘀通络,滋润养血通补”为作用机制。研究叶天士辛润通络法相关医案,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运用要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络脉病说由叶天士所创,虫药搜络是针对治络脉病的主要治法之一。叶天士提出虫药"飞者升,地行者降"理论,是对药性、病位、病机、治法的高度总结。将其虫药治法展开细论,具体有飞者升包括辛甘化风、升阳托毒、和营疏络,辛温散寒、宣阳通滞、活络止痛,辛凉疏风、苦寒燥湿、降浊通络,辛温甘淡、化痰熄风、通络止痉;地行者降包括咸寒削坚、辛润活血、通络散结,咸寒削坚、辛香理气、活血通络,咸味走降、辛温通络、活血祛风,择时用药、朝补络、夜攻络;辛咸并进,升降相因,攻散通络。如此以升降统纲、以性味释义、以方释法,可执繁化简、拓宽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18.
络病的内涵及其外延释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络病是以络脉损伤为基础,以气血瘀阻为特征,以脏腑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病症。络脉首见于《内经》、《金匮要略》记载络脉瘀阻的因机证治。清朝叶天士正式创立络病理论,当代研究则与时俱进.涉及到理论和实验各个领域,迄今为止尚未形成明确定论。认为络病的研究应该明确病位、病理和病因病机以及通络法的现代机理,为提高临床效果服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张仲景为源,叶天士、吴鞠通为流,探讨经方旋覆花汤的方证及其临床运用。通过以药测证和以症测机,阐释旋覆花汤所治病证的病机特点:阳气不通、阴寒凝滞导致气血郁结的肝着之症,及忧思愤郁导致心肺阳气耗损,阴血下脱的半产漏下之症。并分析《临证指南医案》应用旋覆花汤的医案特色:根据旋覆花汤的特点,叶天士通过配伍“归须、柏子仁、桃仁”创立辛润通络一法,有时根据病情配伍“鹿角”兼以通润奇经。最后总结《温病条辨》对叶天士运用旋覆花汤经验的进一步发挥:吴鞠通在叶天士辛润通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变通,创立“苦辛淡合芳香开络法”,将旋覆花汤去葱、新绛,加生香附、苏子霜、茯苓、陈皮、半夏、薏苡仁治疗伏暑湿温胁痛,变内伤杂病方为外感热病剂;将辛润通络法及香附旋覆花汤法结合起来创立新绛旋覆花汤治疗肝络瘀滞不通及妇人肝郁血瘀的病证。  相似文献   

20.
络病是以络脉损伤为基础,以气血瘀阻为特征,以脏腑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病症.络脉首见于<内经>、<金匮要略>记载络脉瘀阻的因机证治.清朝叶天士正式创立络病理论,当代研究则与时俱进,涉及到理论和实验各个领域,迄今为止尚未形成明确定论.认为络病的研究应该明确病位、病理和病因病机以及通络法的现代机理,为提高临床效果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