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麻子仁散腹部膏摩联合西沙必利治疗胃肠积热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 例胃肠积热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4 例。对照组采用西沙必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子仁散腹部膏摩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便秘主要症状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 水平;比较2 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 高于对照组75.00% (P<0.05); 治疗组复发率为5.00%, 低于对照组27.27%(P<0.05)。治疗后,2 组便秘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便秘主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SF-36 评分及血清MTL、GAS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子仁散腹部膏摩联合西沙必利治疗胃肠积热型功能性便秘疗效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便秘相关症状,改善胃肠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金伟华 《新中医》2022,54(20):56-59
目的:观察加味左金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98 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 例。对照组予以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予以加味左金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2 组均治疗8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胃肠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81.63% (P<0.05)。治疗后,2 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日记(FDSD) 评分及胃肠道症状积分(GIS) 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FDSD 评分及GIS 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胃泌素(GAS)、胃动素(MTL)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胆囊收缩素(CCK)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GAS、MTL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CK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2%,与对照组10.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左金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疗效较好,可改善症状,调节胃肠激素,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王冬梅  王美娟 《新中医》2020,52(21):68-71
目的:观察润肠通便汤加减联合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功能性便秘患儿10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润肠通便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均治疗3周。观察2 组临床疗效,比较主症与症状总积分、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评价2 组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主症积分、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主症积分、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直肠最低敏感量、直肠最大耐受量、肛门括约肌最大收缩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直肠最低敏感量、直肠最大耐受量、肛门括约肌最大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胃动素、胃泌素、胃肠激素P 物质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胃动素、胃泌素、胃肠激素P 物质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 组生长抑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生长抑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患儿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润肠通便汤联合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患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运用电针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功能性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功能性腹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脱落1例,纳入统计29例,对照组脱落2例,纳入统计2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治疗(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1 d 3次)。两组均以7 d为1疗程,共4个疗程。根据胃肠症状评分(GSRS)、腹围增加评分所得总评分进行疗效评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患者胃肠症状评分(GSRS)、腹围增加评分所得总评分较前明显下降(均P0.05),同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电针联合常规针刺对治疗功能性腹胀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上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部推拿联合艾灸治疗脾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脾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其中艾灸治疗的3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在艾灸治疗基础上联合腹部推拿治疗的39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排便次数、大便性状、盆底松弛程度、阻塞感、排便不尽感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直肠肛管压差、力排时肛管残余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胃动素(MTL)、P物质(S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生长抑素(S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部推拿联合艾灸治疗脾虚型功能性便秘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灸腹部经穴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艾灸腹部经穴,对比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GSRS、症状评分、促胃液素、胃动素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KDQOL-SFTM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SRS评分与促胃液素、胃动素具有相关性(r=0.671、0.617,P0.05)。结论:艾灸腹部经穴可减轻胃肠道症状,改善生命质量,与其改善胃动力降低胃肠道激素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7.
李盈 《新中医》2021,53(18):179-183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温补脾肾方贴敷神阙联合艾灸中脘干预阳虚质结直肠息肉摘除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82 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 例。2 组均进行结肠镜手术摘除息肉,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加予温补脾肾方贴敷神阙加艾灸中脘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3 个月,并随访6 个月。于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评价2 组患者的阳虚质评分、检测肠道菌群数量。统计并比较2 组的术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 组手脚发凉、比别人容易患感冒等7 项阳虚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 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较治疗前增加,大肠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多于对照组,肠杆菌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整个治疗过程中,2 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均未见异常。随访6 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7.32%,对照组复发率为26.8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温补脾肾方贴敷神阙联合艾灸中脘,能够改善阳虚质结直肠息肉摘除术后患者的症状体征,预防复发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陈瑞霞  赵安静 《新中医》2020,52(22):172-175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艾灸治疗对肝硬化消化道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100 例符合要求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在综合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吗丁啉、螺内酯片、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耳穴压豆及艾灸进行干预,2 组疗程均为 2 周。观察比较 2 组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评分、体质量、腹围、24 h 尿量、腹水变化,出院时评价 2 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消化道症状纳差、腹胀、嗳气、早饱、恶心、呕吐等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质量、腹围改善优于对照组,24 h 尿量增加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艾灸干预可明显减轻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改善腹水,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艾灸联合腹部按摩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徒娇 《上海针灸杂志》2013,(12):1039-1040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腹部按摩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胸腰椎骨折后出现腹胀、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两组均实施骨科常规护理,加强饮食调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艾灸足三里、中脘、天枢、神阙、气海、关元等穴位,并联合腹部按摩。比较两组患者整体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艾灸和腹部按摩联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章群波  郑萍 《新中医》2020,52(23):137-140
目的:观察在患肢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熨联合艾灸干预乳腺癌术后腋网综合征(AW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100 例乳腺癌术后 AWS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予美洛昔康片、电磁波治疗仪治疗,行患肢功能锻炼,并予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患肢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熨联合艾灸治疗。2 组均治疗 4 周。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 1 周、2 周、3 周、4 周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疼痛及条索样结节消失时间,治疗前与治疗4 周后评测上肢功能评分表(DASH)评分。比较 2 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 4 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2 组治疗后 VAS 评分均逐渐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 1 周、2 周、3 周及 4 周的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疼痛及条索样结节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 (P<0.01)。2 组 DASH 的 A 部分评分、B 部分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 (P< 0.01)。观察组 A 部分评分、B 部分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在患肢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熨联合艾灸,可显著改善 AWS 的疼痛、条索样结节等症状,缩短病程,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实施现代医学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针灸刺腹进针直接刺中腹腔脏器的医疗差错事故时有发生,就其发生的原因、可能对脏器造成的损伤、如何进针操作以及注意事项,结合临床经验从肝脾、胆囊、膀胱、胃肠四方面来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腹诊是重要的临床诊疗方法。《腹证奇览(全)》承袭张仲景腹诊论治学术思想,对腹诊手法、部位、各类方腹证及医案等都有详述。分析《腹证奇览(全)》并归纳得出:腹诊法起源于中国;主要有覆手按压法、抚循法和三指探按法等手法;腹证部位以三焦为框架,以六经划分为基础,再细分为胸胁、腹、少腹;腹诊对确定疾病病位、病性、病因、病机、治疗及预后有指导意义,亦可判断人体正气盛衰,防病于未然。  相似文献   

13.
当肥胖超过一定限度并出现相关症状时就演变为肥胖症.肥胖症患者中,腹型肥胖患者发生动脉硬化、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各种并发症的危险性很高.本研究不仅对腹型肥胖的概念和治疗现状进行了回顾,还从中医角度对腹型肥胖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了阐述,并记述了针灸治疗这一祖国医学瑰宝在腹型肥胖治疗领域的现状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腹型肥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期为腹型肥胖的研究提供依据,使大家重视腹型肥胖。方法:对腹型肥胖研究的相关综述进行筛选、整理、总结。结果:腹型肥胖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但其病理机制尚未阐明。结论: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逐渐成为全世界的一大健康"公害",腹型肥胖的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5.
谈谈腹针疗法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薄智云 《中国针灸》2001,21(8):10-18
腹针疗法是一种新的针灸,具有安全、无痛、高效、快捷,适应症广等优点,本文从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辨证条理论的腹针临床特点和从调理脏腑入手,兼顾经脉、局部的腹针辨证特点两方面进行了较详的介绍,为针灸的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与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刘晓峰  李美丽 《光明中医》2016,(13):1930-1932
目的分析探讨穴位贴敷与按摩对于腹部非肠道手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2月之间收治的88例腹部非肠道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穴位贴敷与按摩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腹胀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部非肠道手术患者术后给予穴位贴敷和按摩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术后腹胀症状,疗效可靠、无其他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7.
总结对晚期腹腔肿瘤患者100例进行内生场热疗结合腹腔灌注化疗的护理体会。治疗前的宣教和准确的收集、评估患者资料及对灌注前、热疗前的准备,是病人顺利完成治疗的基础;治疗过程中观察温度的变化和病人的病情是关键;治疗后病情变化的观察是腹腔灌注化疗和热疗顺利完成的保证。实施以上措施后,所观察的100例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肿瘤得到控制,病人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8.
腹肌速成斑     
胡元骏  安利 《东方养生》2007,(3):112-115
没说的,腹肌就是健硕的象征。 上帝创造腹部有两个原因:把上体和下体连接起来,同时强化整个躯干,使你不至于像布娃娃那样软弱无骨。既然腹部如此重要,你为什么不努力去练就一副坚实漂亮的腹肌呢?  相似文献   

19.
为了阐明腹诊及腹部悸动的重要性及客观性,笔者通过追溯腹诊的发展渊源,细究《伤寒论》腹部悸动的不同分类及病机,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腹部悸动的机理及相关性因素的研究。腹诊证治为整个中医证治体系的一部分,腹部悸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心下悸、脐下悸及脐上悸,三者的部位及病机均有所差异。腹部悸动与腹部解剖学特征、血液流速、椎体的反作用力、声音产生的冲击力密切相关;另外,心脏横径、胸廓前后径、年龄、身高、血压、腹力与悸动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排卵期腹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例腹痛伴腹泻患者,初诊为肠炎予利湿止泻治之,二诊作阑尾炎予清解活血止痛治之;但几个月来每每月经期中腹痛,后改用理气温经止痛之法,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