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患者,女,50岁。因发现房间隔缺损4年,剧烈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1年入院。查体:体温36.5℃,血压l10/70mmHg,心率82次/分,心界扩大,心音有力,律齐,胸骨左缘第二肋问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其余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浮肿。在阜外医院行心脏彩超提示右心房室内径增大,右室流出道增宽,房间隔中部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简称甲减),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易造成误诊。现将误诊的3例报道如下: 例1: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女,32岁。因胸闷,心悸伴全身浮肿半月,二维超声心动图示心脏扩大,少量心包积液,拟诊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给予强心、利尿等处治后,症状无缓解。查体:T36℃P70/min R15/min BP135/60mmHg。颜面浮肿;双肺未闻及罗音;腹水征(-);双下肢压痕(+)。ECG示电轴右偏;X线胸片示普大型心脏;T30.7/nmol/L,T445nmol/L,TSH 17.6m…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患.女.34岁。5年前体检发现心脏杂音.近一年活动后心慌、气短。查体:体温、脉搏.血压正常。无紫绀及杵状指(趾).无颈静脉怒张.双下肢无浮肿。双肺呼吸音清.心界无明显扩大,心率B8/min.律齐,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分裂偏固定.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Ⅱ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电轴 30°.正常心电图。X线胸片示双肺血偏多,心影上腔静脉和右房交界处似有异常血管影。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71岁,因胸闷、心慌、气短反复发作5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6d,于2013年6月10日入院。5年前,患者因劳累后出现胸闷、心慌、气短,曾到某医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给予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硝苯地平片等药物间断口服,症状时轻时重,而后未进行特殊治疗。6d前,上述症状加重,且伴有双下肢浮肿。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无哮喘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92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50/95mm Hg (1mm Hg =0.133kpa)。双肺呼吸音弱,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音低钝,心率92次/min,律齐,无杂音,肝、脾未触及,腹水征阴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部分导联(Ⅱ、Ⅲ、aVF) ST段0.5mv。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1岁。因“阵发心悸,胸闷3年,多发1周”入院。症状在活动后明显,近1周出现乏力及胸闷频繁而就诊。入院查体:血压100/80mmHg(1mmNg=0.133kpa),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腰部未见异常。双下肢水肿(一),无杆状指及周围血管征(一)。多项化验检查无异常,心电图亦正常,活动平板试验阳性。心脏彩超(两次)左房左室正常高值,左冠状动脉及前降支轻度增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相似文献   

6.
参附注射液致肝功能异常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75岁,因反复气短、胸闷40余年,加重伴咳嗽5h于2007年4月15日入院,查体:T36.5℃,P102次/min,R25次/min,BP100/70mmHg(1mmHg=0.133kPa)。双肺闻及干湿啰音,颈静脉充盈,双下肢轻度水肿,心界向左下扩大。ECG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脏彩超示:二尖瓣重度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肝脾未扪及。肝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7.
病例 女性,43岁。因活动后心悸、胸闷3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1个月人院,无风湿热病史。查体:血压100/70mmHg,心率83次/min,体重50kg。平卧位,二尖瓣面容,口唇紫绀,双侧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左、右心浊音界扩大,律齐,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柔和吹风样杂音,心尖区可闻及轻一中度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三尖瓣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第2心音固定分裂,P2亢进,腹软,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在左肋下2.5cm,剑下4.5cm,双下肢浮肿。  相似文献   

8.
病例 女,15岁,体重42kg,学生,因反复胸闷、气悸伴双下肢浮肿1年,加剧1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差,体温正常,神清,慢性病容,双侧颈静脉怒张,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90次/min,心音弱,剑下可闻及2级柔和吹风样收缩区杂音,双下肺呼吸音弱,叩诊浊音,腹胀明显,腹壁静脉曲张,肝大,肋下7cm,剑下5cm,移浊阳性,双下肢浮肿。  相似文献   

9.
<正>1病例资料患者1,男,73岁,因反复胸闷5年,加重伴气短10天于2008年3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查体:口唇发绀,右肺肩胛下角线第7~9肋间叩诊呈浊音,心界向左扩大,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4~V6导联ST段下移0.3mV。肺CT示右肺水平裂及斜裂包裹性积液,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心脏超声示右房左室增大,右室壁回声增  相似文献   

10.
心包炎症状为主诉的甲减一例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康淑贞太原市公交公司门诊部张思格患者。男,14岁。因颜面及两下肢浮肿,乏力,活动后心慌,胸闷,气短半个月,伴记忆力差,无畏寒,于1992年3月16日就诊。查体:颜面苍黄浮肿,甲状腺不大,胸对称,两肺呼吸音粗,心界叩诊增大,心脏各瓣膜未闻杂音,心音低钝,心律齐,心率41次/分,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两下肢非可凹性浮肿。化验检查:Hb10.5g/L,BUN5.0mmol/L,肝功能检查TTT7u,TFT(+),TPr74g/L,ALB45g/L,ESR22mmH2O/1小时末。血浆脂蛋白检查:T-ch06.51mmol/L,HDL-C1.8mmol/L,LDL-C4.5mmol/L,TR/G0.7mmol/L,B-LP2.3g/L。胸透:心脏呈烧瓶状。超声心动图:心包内可见液性暗区,示心包积液。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电轴不偏,TⅠ、Ⅱ、Ⅲ、V1-6低平,阿托品试验阳性,T30.39ng/ml,T41.14ng/dl,TSH34μIu/ml。TGA2%,TMA3%。考虑为甲状腺减低,经放免测定血浆T3T4低于正常,TSH明显增高,抗体滴定度不高,故诊断为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44岁,工人。主因间断性咳嗽、咯痰伴气喘4个月,胸闷、气短不能平卧1个月住院。曾多次在本地按“喘息性支气管炎”就诊治疗。检查:右侧半卧位,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湿罗音及哮鸣音,心界无明显扩大,心音低顿,无杂音,双下肢指凹性浮肿。肘静脉压224mmHO_2,心电图提示低电压,心肌缺血。x 线:双肺下部片絮状阴影,边界不清,右侧肋膈角钝,有弧形液面影,左上肺有两个小结节影,心影向两侧扩大。心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67岁。因胸闷、心悸6d,于2004年9月17日就诊。6d前患者因劳累出现胸闷、心悸,活动后加重,夜间能平卧入眠.未发热.无咯血及心前区疼痛.无浮肿。未服用药物治疗。既往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查体:体温36.6℃,脉搏120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5/85mmHg。神志清楚,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120次/min,心律规整,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  相似文献   

13.
1病例介绍患者男 ,54岁 ,因反复胸闷胸痛2年再发半月入院 ,入院时查体 :BP135/82mmHg,体形肥胖 ,两肺呼吸音清晰 ,心界向左扩大 ,心率70次/分 ,律不齐 ,早搏5~10次/分 ,二尖瓣区可闻及Ⅱ级SM ,腹平软 ,肝脾肋下未触及 ,双下肢无浮肿 ,心电图示 :频发房早 ,短阵房速 ,UCG示 :高血压 ,主动脉瓣钙化伴轻度关闭不全 ,诊断为 :“冠心病 ,心绞痛 ,高血压Ⅱ期” ,给予扩张血管、降压、营养心肌等治疗 ,8天后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提示 :左冠前降支近段皮中段狭窄 ,最严重处达75 % ,且病变较长 ,右冠无异常 ,拔管…  相似文献   

14.
上腔静脉平滑肌肉瘤致右心房壁破溃一例运城地区人民医院(044000)叶新龙,荆约恩患者,女,53岁,主因胸闷、气短、恶心腹胀,双下肢浮肿伴消瘦、乏力半年余;以“慢性结核性心包炎”两次在我院心肾科抗痨治疗,效果不佳。于1990年12月27日又以“结核性心包炎”收住我科,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差,呈恶液质表现,端坐呼吸,双侧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胸廓大致对称。心率108次/分,律齐,心音遥远,心浊音明显向两侧扩大,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鸣。腹部高度膨隆。呈蛙腹,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脾肿大平脐,肠鸣弱,腹部正位片:心影呈烧瓶样扩大,心胸比率0.95,右心缘有一3×2×2cm的不规则阴影。超声心动图报告:大量心包积液,心脏结构不清。心包穿刺可抽出暗红色凝固性血液。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动过速,各导联普遍低电压,ST—T有心肌损害样改变。血常规:Hb:11.59%,WBC1200个/mm3,N:72%,L:28%。BT:20′.BC:2′,Pts:15万个/mm3,ESK:2m/h。术前诊断:①结核性心包炎,②慢性心包炎填塞。于1991年1月3日在局麻下,行剑突下,心包切开引流术,术中切开心包,  相似文献   

15.
侯晶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9):129-130
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因发作性胸闷气短11年,加重2月就诊,乳腺癌根治术后20年,术后曾行放疗。既往无心脏病病史,无心脏病家族史。患者于11年前开始,多于快步行走时出现胸闷气短,经休息可缓解。2004年因胸闷、憋气,频繁就诊,当时运动平板试验阳性。近2月因劳累,胸闷憋气发作较前加重,夜间不能平卧,且伴双下肢浮肿,在阜外医院经心脏超声诊断为“左室壁运动异常,  相似文献   

16.
例1:女,78岁,主因“咳嗽、气短半个月,加重伴夜间不能平卧3d”于2000年4月8目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3℃.心率11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10/70mmHg,慢性病容,神清,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叩诊心浊音界明显向左下扩大,心率11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牌未触及,腹水征(-),双下肢无浮肿。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张,室间隔、左室后壁运动减弱,入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功能Ⅳ级,  相似文献   

17.
1病例报告 患者.男。28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2个月,伴双下肢浮肿20d.晕厥4次入院。入院时患者还诉有咳嗽、乏力。但无咳痰,无发烧、盗汗等症状。入院查体:呼吸22次/min,血压120/60mmHg,口唇稍发绀,颈静脉充盈.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100次/min,律齐,无杂音,P2增强.第二心音分裂。腹平,肝肋下可扪及约4cm,质硬。无触痛,脾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浮肿,血常规:  相似文献   

18.
董新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5):168-169
患者,男72岁,因间断胸闷,气短7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一个月为主症入院,既往有明确的冠心病病史,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入院后查体血压(BP)120/80mmHg,呼吸略促,半卧位,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双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5次/min,心音低钝,律尚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于右肋下可触及5.0cm质软,边缘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9岁。因间断性气短、胸闷3年,加重伴不能平卧1月入院。查体:BP130/80mmHg,神清,半卧位,口唇紫绀,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32次/min,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2/6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有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200/100mmHg。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增大,左心收缩及舒张功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6岁。于1990年5月10日入院。该患劳累后心悸、气短已三年。于1989年2月出现劳累后心悸、气短加重,阵发性胸闷,窒息感,不能平卧。经本院诊断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快速型房颤,心功Ⅱ级。心尖区可闻及Ⅱ级吹风样杂音及Ⅲ级隆隆样杂音,肺A第二音增强,腹平软,双下肢无浮肿。胸透:双肺纹理增强、紊乱。心脏明显增大呈二尖瓣型,右心房及左心室均增大。心电:心房纤颤150~163次/分。ST见ⅡⅢavF略下移,V_5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