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载玻片代替MACRO精子计数板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中以普通载玻片代替MACRO精子计数板的可行性。方法对前来就诊的患者按要求留取精液,液化后分别取适量标本放在MACRO精子计数板和普通载玻片上采用WLJY-9000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分别测得其密度、活率及活力等参数。结果在少精组(精子密度每毫升小于20×10^6)、弱精组(精子活率小于50%)、少弱精组(精子密度每毫升小于20×10^6,且精子活率小于50%)和正常组(精子密度每毫升大于20×10^6,且精子活率大于50%)间分别用MACRO精子计数板和普通载玻片测得其密度、活率及活力各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SA中以普通载玻片代替MACRO精子计数板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2.
庄洪 《妇幼护理》2022,2(18):4118-4120
儿童输液护理是门诊输液护理工作的重难点。儿童受限于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因很难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导致容易出现输 液事故,对护士的输液护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儿童输液室护理带教是帮助护士实习生提高临床护理能力 的有效手段。但在实践中,由于带教管理模式粗糙,很难保证护理带教的效果。PDCA 循环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重视全面 管理和可持续改进。基于 PDCA 循环组织,儿童输液室护理带教不仅可以提高带教效率,还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带教方法。因 此,本文主要介绍 PDCA 循环在儿童输液室护理带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儿童输液室护理带教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制静脉穿刺拔针按压带在手外伤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需静脉输液治疗的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方法,拔针后用棉签按压针眼止血;观察组采用保留穿刺点上方的输液贴,拔针后使用自制静脉穿刺拔针按压带按压针眼止血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按压止血时间、瘀斑、皮下血肿情况。结果:两组按压止血时间、瘀斑、皮下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静脉穿刺拔针按压带应用于手外伤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按压时间较短,止血效果好,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输液中心基地的培训对军队医院老年病房新毕业护士穿刺技术的提高效果。方法对军队医院老年病房50名新毕业护士分批进行输液中心基地的强化训练并进行一对一带教模式,设立培训登记表详细记录在基地的训练情况,经考试合格教员签名后将登记表交至科室护士长保存。结果提高了军队医院老年病房新毕业护士的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也明显得到了提高。结论军队医院老年病房新毕业护士进行输液中心基地的培训,满足了我科输液患者的需求,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规范静脉输液流程,提高临床静脉输液教学质量。方法通过对实习护生静脉输液考核和对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寻找护生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编制静脉输液系列流程,使用该流程实施临床护理教学。结果实施传统带教方法的2002级护生静脉输液考核成绩为76.9分,实施静脉输液系列流程的2004级护生静脉输液考核成绩为83.6分。结论实施静脉输液系列流程可以提高临床静脉输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静脉留置针不易脱出血管,便于肢体活动,常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我院对50例门诊输液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并进行临床观察护理。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0例,10岁以下36例,成人14例。静脉穿刺部位为四肢浅静脉。输液完毕均带留置针回家,保留3~5d,患者自行拔管1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开放式手腕部约束带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中抽取150例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对照一组、对照二组,改良组50例应用开放式手腕部约束带,对照一组50例应用肢体海绵约束带,对照二组50例应用手套式约束带。结果:改良组患者意外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05、0.01、0.05);医护人员对使用开放式手腕部约束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结论:自制开放式手腕部约束带满足了患者烦躁时抓握需求,消除了患者烦躁挣扎时勒伤皮肤的不安全因素,可正常进行手背静脉输液、指端血糖监测、脉氧监测和随时观察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利于治疗和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意识不清、小儿及手术中的患者输液过程中的肢体固定问题.方法用白棉布、尼龙搭扣、夹板、护腕制成中单式固定带.将手术中及意识障碍不能配合输液的患者共201例,随机分成两组,使用该固定带固定上肢进行输液的为研究组,采用其他方法固定为对照组.结果使用手套式上肢固定带静脉输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输液用手套式上肢固定带可提高输液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临床医疗工作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是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穿刺成功后能否维持全部液体输完,固定是个关键。传统的方法是用胶布固定,而我们在内科住院病人中,采用了尼龙扣带固定输液针头,从3500例实验结果证明,尼龙扣带固定输液针头与胶布固定输液针头,可取得同等甚至更好的效果。同时用尼龙扣带也克服了胶布使用过程中的缺点。对使用后的扣带,每次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了交叉感染。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蓉  张菊明 《当代护士》2014,(2):165-166
目的分析流程输液培训对提高护生静脉输液技术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1~2012年本院手术室实习护生93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实验组采用流程输液带教。比较2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穿刺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带教满意度、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P〈O.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流程输液的带教法能提高护生静脉输液技术的规范性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韩月红  李党香  杜旭 《护理学报》2012,19(14):27-29
为了探讨实习护生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带教对策,采用自行设计静脉输液安全知识考核问卷,对在临床已实习3个月的109名护生进行理论考核,发现实习护生静脉输液中存在的问题有:58.7%护生对输液三通使用方法不掌握;对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掌握率为0;46.8%护生未掌握拔针后正确按压时间;9.2%的护生遇到换液时出现浑浊和22.0%护生小壶加药出现浑浊时,不会正确处理.没有护生能够准确回答液体输注完毕空气是否会进入人体的原因.针对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带教,1个月后再进行静脉输液相关理论考核.结果 显示:针对性带教后静脉输液相关理论考核成绩较之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再出现护生静脉输液相关投诉.笔者认为:实习早期对护生静脉输液进行有针对性带教,静脉输液的新产品、新技术实练操作,带教老师强调特殊药液及血液制品的输液相关注意事项,加强静脉输液基本知识教育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能有效减少护生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液中应用手套式上肢固定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意识不清、小儿及手术中的患者输液过程中的肢体固定问题。方法:用白棉布、尼龙塔扣、夹板、护腕制成中单式固定带,将手术中及意识障碍不能配合输液的患者共201例,随机分成两且,使用该固定带固定上肢进行输液的为研究组,采用其他方法固定为对照组,结果:使用手套式上肢固定带静脉输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输液用手套式上肢固定带可提高输液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儿科行头皮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由于哭闹、抓扯、出汗等原因,使用医用输液贴和医用胶带固定易出现不粘和翘起现象,导致输液渗漏甚至脱针.我科门诊自制了一种头皮静脉输液固定带,自2010年3月起在我科门诊输液室累计应用853例,出现外渗及针头脱出42例(4.9%),顺利完成头皮静脉输液811例(95.1%).  相似文献   

14.
儿童输液是医院救治患儿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1],调查发现患儿静脉输液中药物外渗发生率为9.04%,其中10个月至3岁的患儿药物外渗高达72.8%[2]。为更好地服务患儿,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骨三科护士自行设计了一种制作简单、实用的静脉输液固定带,在临床应用得到好评。该输液固定带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调查106例患儿使用新型固定带后患儿家长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显示96.22%的患儿家长对新型固定带满意,认为能够起到很好的协助固定作用,外观漂亮。98.11%的护士表示使用方便。现将制作方法及使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立新  李晶 《现代护理》2006,12(20):1942
患者四肢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但往往因小儿、躁动患者配合度低或病情危重输液时间长等原因,经常导致输液中途脱针,复针率高。这样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我们在输液工作实践中对肢体进行夹板固定后用利用简易约束带进一步固定,此方法受到了手术患者、小儿及躁动患者、危重病人护理者的认同,效果也比较好。1材料夹板1个(大小可根椐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简易约束带1根(70~80cm)(布带、绷带或绳均可)。2方法先将简易约束带与夹板固定,然后将输液后的肢体固定在夹板上(系扣面向上),再将余留下的约束带系在床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半开放式输液系统进气针采用滤过膜的输液过程中,避免空气细菌污染的效果,明确全封闭软袋系统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避免空气细菌污染的效果。方法:采用普通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玻璃瓶和Barter公司生产的软袋装的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选择病人较多或医务人员较多的场地,进行体外模拟输液试验,然后将输液进行增菌培养6h,再进行倾注培养。结果:全封闭软袋无需空气进入的输液方式可杜绝由空气通道引起的细菌感染危险。带空气滤网的输液方式虽然能减少由空气通道进入细菌的机会,但其阳性发生率仍为14.3%。除去空气滤网的输液方式阳性发生率为22.9%,比带空气滤网的输液方式增加了8.6%的细菌感染机会。结论:全密闭软袋输液系统比其它输液系统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决常规手部输液固定器厚重、不可调节大小、重复使用增大感染几率等弊端,构造简便轻巧,应用方便快捷,大小可随意调节,适用范围广泛的手部静脉输液外固定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临床调研,论证手部静脉输液外固定器的研发意义,综合国内外现有类似设计及产品的优缺点进行研究,自行设计制作静脉输液固定器。结果利用厚硬塑料板、厚海绵、卡通图案防水布、尼龙粘扣和松紧带自行研制成功一种由主体和手柄、腕部固定带和手背固定带三部分组成的便捷可调节手部静脉输液外固定器。结论便捷可调节手部静脉输液外固定器美观简便,成本低廉,制作灵活,大小形状可任意调节,解决了市场常用的不同型号固定器的管理问题,安全卫生,适用面广。  相似文献   

18.
门急诊患者输液安全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加强门急诊患者输液的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了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对输液流程进行了优化再造,做好长期坚持培训,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总结出输液技术的一系列技巧,患者沟通技巧及护生带教技巧,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科学合理的管理,有利于提高门急诊输液的护理水平和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生静脉输液临床带教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12月66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集中讲解示范的带教模式;2012年3月~2013年10月62名护生作为观察组,按照理论过关-模拟练习-实战操作的步骤,实行一对一分阶段带教。比较两组护生对静脉输液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穿刺成功率及患者对护生静脉输液操作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理论水平、穿刺成功率及患者对护生静脉输液操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操作更加规范熟练,沟通技巧、无菌观念和爱伤观念等明显增强。结论一对一分阶段带教,有利于提高护生静脉输液操作的学习效果,增强护生的自信心及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寻求一种投资小、操作简便易行、效果显的加压静脉输液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节约经费。方法 采用瓶外加压,将血压计袖带缠绕于塑料瓶装液体瓶外充气加压,观察不同压力情况下的输液速度。结果 血压计袖带瓶外加压能起到快速静脉输液的治疗效果。结论 血压计袖带瓶外加压静脉输液效果显,无不良反应,投资小,操作简单易行,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