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和新生儿的影响。 方法:选择 2018 年 2 月至 2020 年 10 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接诊的 60 例子痫前期孕妇,以双色球法分为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以舒芬太尼 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比较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参数、新生儿 Apgar 评分、脐 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在插管及切皮时,观察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在胎儿娩出时,两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新生儿出生 后 1 min 及 5 min Apga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氢离子浓度指数(pH)、二氧化 碳分压及氧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相比,对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不影响新生儿 Apgar 评分 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丙泊酚在剖宫产全麻中对新生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足月妊娠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96例,均为河南省新乡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48例)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比两组产妇在进入手术室时、手术开始时、剪断脐带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的变化,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时、5 min时Apgar评分和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HR、MAP比对照组稳定,对照组在进入手术室时、剪断脐带时MAP波动较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时、5 min时Apgar评分和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都可以应用在剖宫产手术上,但是丙泊酚对产妇的影响更小,且不影响新生儿出生时及出生后的Apgar评分和血气分析。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麻对剖宫产术孕妇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指标及新生儿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收治的 100 例进行剖宫产术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麻醉方式,观察组孕妇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麻处理。比较两组孕妇麻醉前、 切皮时、胎儿娩出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和术后 12 h 应激反 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并比较两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及脐动脉 血气指标〔SpO2、pH、血细胞比容(HCT)〕。结果:观察组孕妇切皮时和胎儿娩出时的 HR、SpO2、MAP 水平均高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孕妇术后 12 h NE、ACTH、Cor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两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及动脉血气相关指标水平(SpO2、pH、HCT)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麻应用于剖宫产术,能够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并且对孕妇和胎儿不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探究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全身麻醉对剖宫产初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8 月重庆市合川区妇幼保健院收入的 100 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 尼复合异丙酚,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两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 结果: 麻醉诱导前,胎儿娩出后 5 min,两组产妇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患 者麻醉诱导后、胎儿娩出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麻醉诱导前,且均低于同时间观察组产妇的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观察组产妇各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较平稳,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新生儿 1 min、5 min Apgar 评分、脐动脉氢离子浓度指数(p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初产妇行剖宫产术时,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行全身麻醉能保证术中各项指标平稳,且对新生儿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中使用小剂量舒芬太尼预防寒战以及牵拉痛的作用。方法:选取在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到永煤集团总医院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142例,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使用布比卡因麻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小剂量的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新生儿出生1 min及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2%,低于对照组的19.7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1 min及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进行剖宫产麻醉手术时应用小剂量的舒芬太尼可明显减少产妇发生寒战以及牵拉痛等不良反应,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联合瑞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柘城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1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产妇65例单纯进行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产妇65例行罗哌卡因复合瑞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总产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满意度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且总产程短于对照组,VAS评分远较对照组低,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其满意度为98.46%,远较对照组的78.46%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瑞芬太尼是科学的硬膜外麻醉方案,对分娩镇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罗库溴铵全麻对剖宫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需要择期于全身麻醉下行剖官产术的产妇30例为全麻组,随机选取同期硬膜外麻醉下择期剖宫产的产妇30例为对照组。全麻组采用七氟醚复合罗库溴铵进行诱导麻醉。对照组采用0.75%罗哌卡因进行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产妇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的情况,并记录胎儿娩出1、5 min时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全麻组产妇在手术切皮和胎儿娩出时MAP、HR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观察时间两组患者MAP、SpO2、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出生1、5min均无窒息情况发生,Apgar评分均在9分以上,新生儿娩出1、5 min时两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复合罗库溴铵全麻对剖宫产的效果较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轻微,新生儿Apgar评分满意,是剖宫产需全麻时比较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全麻中应用氯胺酮对新生儿Apgar评分、血气及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剖宫产术的高危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ASAⅡ级或Ⅲ级,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行氯胺酮全麻,比较2组新生儿血气值、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评分(NBNA),并比较2组产妇麻醉前(t_1),切皮时(t_2)及手术开始10 min(t_3)、20 min(t_4)、30 min(t_5),手术结束时(t_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观察组产妇t_2~t_6时点MAP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t_5、t_6时点HR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产妇不同时刻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氧分压[p(O_2)]、血氧饱和度[S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新生儿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氯胺酮全麻提高了新生儿缺氧耐受性,有利于维持产妇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且对新生儿呼吸、神经行为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方式在妊高征产妇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1年8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妊高征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心理波动情况、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旨在比较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的112例剖宫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用药情况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和对照组(罗哌卡因)各56例,比较两组的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结果:观察组56例产妇VAS评分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好,更适合剖宫产术后产妇的镇痛,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产妇血压水平及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妊高征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53)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53)给予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焦虑评分(SAS评分、HAMA评分)、睡眠质量评分(PSQI评分)以及围生期子痫发生率产妇分娩和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评分、HAMA评分、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均0.05),但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的围生期子痫发生率、产妇顺产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干预后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产妇血压水平,改善产妇焦虑情绪,降低产妇围生期子痫发生率并提高产妇顺产率,体现出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应用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喉罩通气全麻的价值。方法:取2018.3~2019.9接收150例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研究以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n=75腰硬联合麻醉),试验组(n=75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喉罩通气全麻),对比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血流动力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较对照组(16.00%)低,P0.05。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应用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喉罩通气全麻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麻醉效果,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心脏手术中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啶的麻醉散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2015年住院病人中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心脏手术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啶联合麻醉,而对照组患者心脏手术则采用单纯瑞芬太尼麻静方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插管及拔管期应激反应;同时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插管及拔管期应激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较对照组更小。结论心脏麻醉手术中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啶的麻醉效果满意,且降低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临床手术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针麻复合小剂量腰麻在下行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腰麻,观察组则采用针麻复合小剂量腰麻。观察2组产妇麻醉前后的疼痛评分变化,并比较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麻醉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麻复合小剂量腰麻在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中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使用全麻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技术预防全麻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方法:选择全麻手术90例,采用随机设计方法均分成2组,即A组(TCI组),B组(常规组),A组在手术开始即利用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技术给药,术后24—48小时随访患者术中知晓情况。结果:A组有4例病人能回忆起术毕时缝针引起的不适感觉,而B组有13例病人能回忆起诱导时、术中及术毕时各时段的不适感觉;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麻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技术能有效预防全麻患者术中知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次应用右美托咪定与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呛咳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全麻手术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8例。2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咪达唑仑与瑞芬太尼行麻醉诱导,意识消失后应用阿曲库铵并连接呼吸机,而后给予七氟醚并持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照组患者持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至气管导管拔除,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10 min停用瑞芬太尼并单次给予右美托咪定。观察2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苏醒期呛咳反应等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前5 min舒张压与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拔管即刻、拔管后1 min、拔管后3 min及拔管后5 min的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2组患者苏醒期呛咳反应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手术中在手术结束10 min前停用瑞芬太尼并单次给予右美托咪定能够很好改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表现及麻醉安全性,具有确切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全身麻醉对高危妊娠剖宫产患者及胎儿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危妊娠剖宫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不同麻醉方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胺酮全身麻醉,给予1mg/kg氯胺酮,1.5mg/kg的异丙酚以及0.6mg/jg规格的阿曲库铵、浓度为1%的安氟醚维持。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全身麻醉。靶控输注5μg/L的瑞芬太尼药物,持续靶控输注2min时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新生儿脐带血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药物麻醉,两组患者在插管和插管时SBP、DBP、HR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在切皮时SBP、DBP、HR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的脐带血气指标Pa CO2、Pa O2、p H、Sa O2均属于正常范围,两组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高危妊娠剖宫产患者行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全身麻醉,可以取得显著麻醉应用成效,并且具备较高安全使用性,保证患者体内血流动力学循环稳定,减少对胎儿所造成的影响,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针刺麻醉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手术临床镇痛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颈丛阻滞麻醉成功后给予氟芬合剂,实验组采用针刺麻醉20 min后给予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结果 对照组各时点MAP、HR与T0比较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各时点MAP、HR、SPO2与T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麻醉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手术镇痛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孕妇心理情绪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60例妊高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情绪变化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干预前后的平均动脉压的变化及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妊高征知识的了解者的比率、患者焦虑情绪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胎盘早剥、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对于妊高征的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增强患者对于妊高征相关知识的了解,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用于新生儿全身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于我院择期开展手术治疗的62例足月新生儿,以随机抽选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麻醉维持单独采用七氟醚,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与七氟醚复合维持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新生儿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血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诱导后,两组患者的HR、MAP水平值均较麻醉诱导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诱导后的HR、MAP水平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的CRIE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与七氟醚复合麻醉方案用于新生儿全身麻醉中麻醉效果更为理想,对患儿的HR、MAP等血流动学指标影响更小,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