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探讨煤矽肺患者血清补体 C_3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变化规律而进行本次测定。本文测定结果:0~Ⅰ和Ⅰ期煤矽肺血清补体 C_3含量比对照组高,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并有随着煤矽肺进期而增加的趋势,较能反映煤矽肺的早期变化。但接尘工人与对照组,0~Ⅰ与Ⅰ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活动期煤矽肺 C_3含量比缓慢期明显增高。说明活动期煤矽肺 C_3含量升高更加明显,提示活动期煤矽肺的的病变发展较快,C_3促进巨噬细胞吞噬粉尘更多,因而 C_3含量就更高。本文血清补体 C_3正常值为1073·75μg/ml。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_3成分有一定含量。在患某些疾病时,血清中的一种或几种免疫球蛋白或补体C_3每有升高或降低。国内各地关于成人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_3的正常值已有许多报道。为了解肇庆地区有关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对本地区195名正常成人血清IgG、IgA、IgM和补体C_3水平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交叉免疫电泳、火箭电泳及琼脂扩散等法研究矽肺病人及正常人(206及85例)血清中蛋白质及补体C_3含量结果。从电泳图谱中蛋白质区带着色情况来看,矽肺病人血清中IgA、补体C_3及铜蓝蛋白都比正常人之着色明显加深,表明这些血清  相似文献   

4.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类蛋白质,是机体非特异性防御机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又直接参与特异性的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但亦可成为导致某些免疫性疾病的重要环节。C_3在补体的九种成分中,含量最多,约占总补体的一半以上。在补体参与的各种免疫反应中,无论是传统途径或旁路系统,C_3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测定 C_3含量在临床免疫学上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解健康人群 C_3水平,我们对固原地区健康成人316例进行了补体 C_3水平测定。其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琼脂糖2.Tris 缓冲液 0.1M NaCl,0.01MTris 0.001M EDTA,pH8.6。3.0.05m 巴比妥钠-巴比妥缓冲液,pH  相似文献   

5.
血清补体系统是人类在长期生物进化中获得的非特异免疫体系,它也参与自身稳定功能,也与某些临床疾病有关。有报道称,恶性肿瘤和炎症患者其血清中总体含量较正常人高2~3倍。但未见有关此类疾病患者C_3成分变化的报道。C_3含量最多,占总补的一半;又是补体反应的核心,故C_3含量的测定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可  相似文献   

6.
补体是具有酶活性的一组球蛋白,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血清中,在正常条件下可与细胞免疫共同起着保持机体自身稳定功能的作用,而在病理条件下,当被某种因子激活后又可造成组织的损伤。尤其在某些疾病中通过血清补体C_3蛋白含量的测定,可看到质和量方面的改变。因此,补体C_3蛋白含量的测定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补体的测定法分为总补体活性和单个补体成分的测定,前者了解总补体量的变动,后者了解单个补体成分的改变。在9种补体中,C_3蛋白含量最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进行补体测定可以作为一些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病情估价的指标。而C_3在补体的常路激活途径中与旁路激活途径中处于中枢地位,在血清中含量较其他补体成份高。我们对100名正常人进行了血清C_3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应用聚乙二醇沉淀法加火箭免疫电泳测定115例健康小儿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中各免疫球蛋白组分和补体C_3含量。其结果经统学处理,男女间的CIC各免疫球蛋白组分和补体C_3的含量及其占血清中相应免疫球蛋白的百分比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而CIC中各免疫球蛋白组分及补体C_3的含量同血清中相应的免疫球白蛋及补体C_3含量之间,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IC中各组分及补体C_3的相对含量,可通过回归公式计算。  相似文献   

9.
补体是机体非特异性防御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正常机体中补体量较为恒定,但在患病情况下可发生变化。C_3是补体中含量最多的一个组分,约占总补体的1/2以上,而且在补体激活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无论是传统途径或旁路途径,都必须经过C_3的激活,所以血清补体C_3的测定对了解机体的免疫状况和对有关疾病进行动态观察有着重要意义。鉴于目前各地报道的测定方法和试用材料有较大的差异,本文对有关条件作了实验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单向扩散法对75例脑血管病病人及32例正常人血清中多项补体成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脑血栓形成病人补体C_3含量明显降低,而C_(1q),C_5和B因子的含量明显升高,同时还发现血小板活性亢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脑动脉硬化和脑出血患者除B因子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外,其余4种补体成份均无明显变化。提示补体成份对免疫复合物清除能力的低下和促进血小板活性的增强可能是导致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煤矽肺患者脂质过氧化的水平。方法 对煤矽肺患者红细胞GSH和血清中MDA及SOD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 煤矽肺患者红细胞GSH明显低于对照组 ,血清中MDA、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不同期别、不同工龄的煤矽肺患者的脂质过氧化水平明显不同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脂质过氧化可能与煤矽肺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补体是正常血清中一组球蛋白酶系,一般呈无活性状态,补体不但担负机体抗感染作用,它还是在机体炎症反应和变态反应过程中,造成免疫病理反应时.(不可缺少)的介质和效应物。因此测定补体含量,是临床上对某些疾病的诊断、疗效、予后观察的客观指标之一。随着免疫学研究的进展,有关补体的研究也迅速发展,目前对补体各组分已从人和豚鼠血清中分离得到。临床检测补体的方法有免疫化学和溶血效价测定二类。可选择进行CH_(50)、C_(1q)、C_4、C_3及 B 因子测定。  相似文献   

13.
<正> 补体C_3主要在肝内生成,其含量变化可反映肝功能状态。在免疫复合物疾病时,由于消耗补体较多,故其含量下降。但在细菌、病毒、原虫感染、肿瘤时C_3含量升高。因此,测定人血清中C_3含量对了解机体免疫功能及免疫损伤程度,对鉴别、监视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国内已较普遍开展C_3的测定,原理、方法大同小异。本文主要介绍单相免疫扩散测定C_3的方法。一、原理:血清作适当稀释后,在含适当浓度抗血清的琼脂板中,于37℃进行扩散后,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淀环,环的大小与C_3含量成正比。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曲线相比较,可求得C_3含量。  相似文献   

14.
连续测定30例烧伤患者的CRP及总补体、C_3、C_4,我们发现CRP值的增加和补体的降低与烧伤面积及烧伤深度有关。组织创伤或感染越严重,CRP值越高,上升越快,补体下降的幅度越大,消耗的越多。补体的消耗与血清中CRP的存在及浓度有关,并且补体的消耗是通过CRP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进行的。似乎C_3旁路也被激活。CRP的上升和补体的下降幅度可预示病人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21例多发性骨髓瘤病人(MM)和1例巨球蛋白血症(WM)血清Ig、补体C_3、溶菌酶含量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进行了测定,观察了血清及血中单克隆Ig(M-蛋白)对正常人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本实验的结果表明MM血清功能性Ig、C_3、溶菌酶含量均明显下降;血清CIC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血清及M-蛋白对正常人淋转均有抑制作用。上述结果提示,MM血清中某些免疫成分的异常可能对病人机体免疫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C_3裂解产物和补体组分测定有助于补体参与各种疾病的研究。以 C_3裂解产物 C_3c和补体成份 C_1,q、C_3含量变化作为指标,可见热聚 IgG(60mg/ml)和菊糖(20mg/ml),在体外能较强地激活人血清补体系统;热聚 IgG 激活人血清补体系统为经典激活途径,菊糖则表现为旁路途径。应用上述补体激活实验模型作为阳性对照,研究了流行性出血热(129例)、病毒性肝炎(68例)和感染性腹泻(20例)的补体激活率,三组患者循环血中的 C_3c 检出率分别为44.1%、17.6%和0%。对三组患者补体激活途径和强度亦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31例煤矽肺病人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脂质过氧化物(LPO)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煤矽肺病人LPO含量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和肺癌病人,并且血清LPO含量随煤矽肺病人年龄和从事煤矿工作工龄的增长而升高。证明在矽肺引发病理过程中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丙二醛蓄积。该作用与肺纤维化程度相关,也提示LPO参与矽肺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巍  刘现立 《吉林医学》1993,14(2):82-83
为了探讨血清补体在肿瘤病人中的变化,了解机体的体液免疫状态,本文采用一元免疫扩散法对原发性肝癌、胃癌、胰腺癌及乳腺癌病人进行了血清补体C_3、C_4、C_5检测。结果表明:血清补体在肿瘤病人中明显增高,肿瘤切除后升高的补体值大部分降至正常,肿瘤复发时补体值再次升高,比影象检查提前出现。提示肿瘤病人体液免疫增强,补体检测对肿瘤的诊断、治疗及其监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 补体是一种非特异的免疫因素,积极参与炎症反应、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的生理与病理过程。补体组分C_3(以下简写为C_3)是补体中主要成分之一,它在肝中合成,因而测定血清中的补体C_3活性对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肝功能障碍的疾病,肾炎以及一些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可能有一定价值。为此,我们采用这种方法对健康成人100例,以及经过临床确诊的乙型肝炎9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49例,肝硬化26例,急性肾炎15例患者进行C_3测定,发现正常人与上述几种疾病患者之C_3值有明显差异,初步认为此法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本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现介绍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补体在临床免疫和免疫病理学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临床上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复合物疾病等多具有血清补体含量的改变。检测补体和补体组分,对这些疾病的诊断、病情估价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于1979年7月至1980年1月,对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131例进行了血清总补体及补体C_3蛋白含量的测定,以期探讨本病的免疫学变化,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材料来源:根据1975年全国出血热会议诊断标准,本文共观察各期出血热病人131例。血清标本采集于病程各期。对照组为本院健康献血员,标本采集前均经严格体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