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用不同的方法对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进行评价,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评价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用集中指数,Le Grand法和Logistic回归对云南省三个县农民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进行评价.[结果]调查三个县3405户共1 3476人,获得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得出卫生服务利用的情况.[结论]集中指数对社会经济阶层的人口构成敏感,属于单因素分析法,且集中指数的评价准则有待于进一步完善;Le Grand法是用标化的方法计算不同经济收入组的卫生服务利用费用,仍然是一种单因素分析方法.Logistic回归可同时分析多个因素对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但只适用于因变量为分类变量或等级资料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003~2008年新疆农村不同经济水平家庭卫生筹资的公平性变化。[方法]利用新疆2003、200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相关数据,运用比例法和指数法测算农村不同经济水平家庭各项卫生筹资渠道的公平性。[结果]2003、2008年税收支出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33、0.36,Kakwani指数分别为-0.05、-0.02筹资趋向等比例;社会医疗保险支出集中指数分别为-0.33、0.15,Kakwani指数分别为-0.71、-0.23;商业健康保险支出集中指数分别为0.64、0.58,Kakwani指数分别为0.25、0.20;现金卫生支出集中指数分别为0.43、0.50,Kakwani指数分别为0.04、0.12。[结论]税收卫生筹资公平性变化不大,相对可支付能力而言筹资均趋向等比例,新农合改善了农村居民社会医疗保障筹资的绝对公平性,贫困家庭支付商业健康保险增多,现金卫生支出向富裕家庭倾斜程度加大。  相似文献   

3.
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是建立中国特色“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卫生资源的公平配置是实现“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求的具体体现,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日益增长美好需求的前提[1]。当前常用的公平性评价方法有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2-4],但这些方法不能同时兼顾地理与人口双重因素来评价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1]。近年集聚度被引入评价卫生资源的公平性,它将人口与地理相结合,其评价的实用性得到一定的证实[5]。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云南省普洱市的布朗族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公平性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改善该民族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普洱市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年龄16岁以上的布朗族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用两周就诊率、慢性病就诊率、住院率反映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用χ~2检验、集中指数(CI)分析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结果]布朗族居民的两周就诊率为13.2%,慢性病就诊率为12.7%,住院率为13.8%。单因素分析中,年龄是其共同影响因素;婚姻状况对两周就诊及慢性病就诊有影响;文化程度对慢性病就诊有影响。不同年龄组各项卫生服务利用指标的集中指数均偏向高龄人群。不同经济收入组中,两周就诊、次均门诊费用、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的集中指数偏向高收入人群。[结论]布朗族高龄及低收入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较差,应将政策及卫生服务向经济落后的地区及高龄人群倾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云南省大理州白族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公平性,为提高白族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最终实现良好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入户问卷调查16岁及以上白族居民。用两周就诊率、慢性病就诊率、住院率反映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用χ~2检验和集中指数CI分析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结果]白族居民的两周就诊率为4.6%,慢性病就诊率为9.4%,住院率为8.8%。年龄、婚姻状况是其共同影响因素;性别对慢性病就诊及住院有影响;文化程度、人均经济收入对慢性病就诊有影响。不同年龄组中,两周就诊情况、慢性病就诊情况、住院情况的集中指数偏向高龄人群。不同经济收入人群中,其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尚可。[结论]白族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对卫生服务公平性的影响较小,但高龄及患慢性病的白族人群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较高。可考虑加强对高龄及慢性病人群的关注,增加健康宣教服务及医疗卫生服务,改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拉祜族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公平性,为进一步改善该民族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普洱市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入户调查年龄16岁及以上的拉祜族居民565人。用两周就诊率、慢性病就诊率、住院率反映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用χ~2检验和集中指数(CI)分析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结果]拉祜族居民的两周就诊率为13.8%,慢性病就诊率为11.0%,住院率为10.8%。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是其共同影响因素;性别对两周就诊及慢性病就诊有影响;人均经济收入对两周就诊有影响。不同年龄组中,两周就诊情况、慢性病就诊情况、住院情况的集中指数偏向高龄人群,其余指标集中指数偏向低龄人群。不同经济收入人群中,其门诊及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均存在差异。[结论]拉祜族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在不同年龄、不同经济收入人群中均存在不公平性,应多关注少数民族贫困、高龄人群,将政策及服务力度向其倾斜,促进健康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和分析深圳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结合引力模型与基尼系数、集中指数和集中曲线的统计学描述方法综合评价深圳市2016年卫生资源的配置情况。[结果]深圳市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可达性差距较大,基本呈现由中心城区向外逐渐递减的趋势;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62%0.75,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81和0.77,处于不公平状态,且两者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16和0.17,倾向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结论]深圳市卫生资源的可达性和公平性有待提升,要以需求为导向,结合人口、地域、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考虑卫生资源的配置,保障医疗服务覆盖薄弱区域居民的就医公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辽宁省2008-2015年新农合住院补偿公平性,为调整和设计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Excel和SPSS 20. 0软件对数据进行操作,通过计算基尼系数、集中指数和泰尔指数,对住院补偿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5年的住院补偿的基尼系数和集中指数都小于0. 1,基尼系数在2011年达到最低值0. 007,后有所增长,集中指数在2011年达最低值0. 02,后有所增长。泰尔指数在2011年最接近于0。说明补偿金额在不同收入的参合者中的分布较为均衡,公平性较强,但在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之间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对2008-2015年辽宁省新农合住院补偿公平性分析,发现辽宁省新农合政策在降低农民就医负担、提高卫生服务利用、增强卫生服务公平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辽宁省实际住院补偿比低于国家政策规定、医疗费用增长速度过快、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7年广西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和服务利用流向情况,为优化广西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方法]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从人口、地理、经济3个维度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运用描述统计法对医疗机构卫生资源分布和服务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各项卫生资源按人口、地理和经济计算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0965~0.1494、0.2890~0.3338和0.1228~0.2615之间,总泰尔指数在0.0064~0.0792之间,其中按人口分布的泰尔指数最小,按地理分布的泰尔指数最大,组内差异对泰尔指数的贡献率高于组间差异;各项卫生资源的增长率医院高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医师的工作量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患者就医仍趋向流向医院。[结论]广西卫生资源人均量不足,区域性差异大,卫生资源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相对较差,卫生资源配置和服务利用下沉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1-2014年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公平性,为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基尼系数及集中指数对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卫生资源的配置状况与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4年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在0.078至0.136之间,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在0.171至0.234之间,集中指数在0.005至0.144之间。[结论]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卫生资源的地理分布公平性低于人口分布公平性,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公平性呈下降趋势,卫生资源配置存在向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集中的倾向,存在地区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11.
健康公平性评价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不同的方法对农民健康的公平性进行评价,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健康公平性评价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用极差法、基尼系数、集中指数和Logistic回归对云南省三个县农民的健康公平性进行评价。[结果]极差法没有利用所有数据,得到的结果较粗略;基尼系数不涉及人口分层,不能反映经济状况的不平等或其它因素的不同对健康状况的影响;集中指数对社会经济阶层的人口构成敏感,但属于单因素分析法;Logistic回归可同时分析多个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结论]如果只考虑一个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可用集中指数;但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时,用多因素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2014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和利用效率进行分析,为卫生计生部门提高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及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集中指数和集中曲线对各地级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各地级市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结果]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按人口分布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1608、0.0723、0.1501;DEA有效市有4个(19.05%),规模报酬递减的地级市有2个(9.52%),规模报酬递增的地级市有15个(71.43%)。[结论]应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卫生领域的支持力度,建立卫生资源合理流动机制;建立并完善患者双向转诊制度,鼓励患者就近就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6年四川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地域公平性,为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2016年四川省21个市(州)的医疗机构数量、卫生人力和床位数量等数据,并且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进行地理公平性评价。[结果]四川省2016年各类卫生资源的基尼系数为0.5104~0.6156,总体泰尔指数为0.3741~0.6630;将21个市(州)按照经济发展情况划分为3个区域后,区域内的泰尔指数为0.0925~0.1832,区域间的泰尔指数为0.2815~0.4799,区域间贡献率达到70%以上。[结论]四川省卫生资源配置存在地理不公平现象。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在优化资源配置时,应该兼顾地理公平性和人口公平性,并且通过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水平,进而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贵州省中医类卫生资源公平性,为中医类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集中指数和泰尔指数评价贵州省中医类卫生资源的公平性。[结果 ] 2014-2018年,贵州省中医类卫生资源集中指数为-0.1571~0.1663,中医类医院床位和中药师(士)的集中指数为正数,提示倾向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中医类医院机构数和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分别于2018年和2017年由负数变成了正数。2014-2018年,按人口分布的泰尔指数为0.0210~0.1002,按地理分布的泰尔指数为0.0422~0.1287。按人口分布和按地理分布的泰尔指数区域间的值均大于区域内的值,提示卫生资源的不公平性主要来自于区域间。[结论 ]贵州省中医类卫生资源倾向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需加强区域性规划。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优于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需综合考虑人口和地理配置因素。中医类卫生资源的不公平性主要来自于区域间,需加大落后地区的卫生投入和卫生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云南省彝族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公平性进行分析,为彝族居民进一步提高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提出应将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向低收入及高龄人群倾斜,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健康状况改善。[方法]采用分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年龄16岁以上的彝族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用两周就诊率、慢性病就诊率、住院率反映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用χ~2检验和集中指数CI分析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结果]彝族居民的两周就诊率为6.22%,不同年龄和职业的两周就诊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病就诊率为11.26%,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情况和职业的慢性病就诊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率为10.67%,不同性别、年龄和婚姻情况的住院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经济收入人群中,其门诊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存在差异。[结论]彝族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较低,且存在不公平性,应关注老年人、文化程度低者、离婚或丧偶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北京市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分布现状及配置公平性,为北京市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从人口和地理面积2个维度对北京市精神卫生服务资源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 ]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每10万人精神科床位、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数分别为47.79张、6.95名、15.26名;三类精神卫生服务资源按人口、地理面积分布计算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641~0.5298、0.6865~0.7380。[结论 ]北京市精神卫生服务资源配置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地位不相符,区域间配置不均衡,地理维度的公平性不及人口维度公平性。建议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协同合作,多措并举,结合人口、地理及城市功能定位等多个因素来优化精神卫生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收入五分组法对调查的农村居民进行分组,利用集中指数、集中曲线等方法,从不同收入人群新农合覆盖率、卫生服务利用和新农合补偿三方面分析2006年和2008年新农合受益公平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新农合使低收入人群潜在的卫生服务需要得到释放,新农合受益公平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河南省部分地区将结核病防治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前后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比较研究,为改进结核病诊治和管理工作、提高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公平性及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对实施结核病防治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的3个县的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运用集中指数(CI)、不平等斜率(SII)及利用/需要比,结合文献资料,对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进行研究. [结果]与政策实施前相比,实施后调查两周患病就诊率CI由0.008 7变为-0.040 0,SII由0.004 0变为-0.230 0;两周患病未就诊率CI由0.108 1变为0.008 0,SII由0.271 0变为0.024 0,未住院率CI由-0.3402变为-0.373 3,SII由-0.290 0变为-0.420 0.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与经济状况无显著相关. [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结核病补偿政策的实施,使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水平偏低的状况略有改善,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14-2018年山东省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和效率动态变化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优化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均衡布局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卫生资源密度指数、基尼系数和Malmquist指数对山东省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及动态效率进行分析。[结果]卫生资源密度指数结果显示,山东省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存在区域间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源配置水平更高。按人口、地理配置的基尼系数均低于0.3,人口基尼系数低于地理基尼系数。Malmquist指数时间维度显示,2014-2018年基层医疗机构全要素生产率为0.988,总体呈下降趋势,受技术变动影响较大;空间维度显示,仅有青岛等4个地市全要素生产率1,其余地市全要素生产率均下降且由技术变动引起。[结论]山东省基层医疗机构资源配置人口公平性优于地理公平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关键在于技术进步,需共同发挥技术与规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居民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以宁夏为样本省,在倾向匹配的基础上,采用集中指数及其分解法测算医保整合对住院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影响,探讨影响因素。[结果]低收入及中低收入组人群住院率分别从整合前的5.48%和7.01%上升到整合后的10.17%和10.50%,整合前后住院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765和0.0422。居民医保整合实施前后住院服务利用的不公平指数分别为0.0674和0.0620。[结论]整合后公平性指数有所提高,整合后影响公平性的因素主要是经济水平、老龄化和居民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