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目的 通过细胞水平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T淋巴细胞与感染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共培养体系中发挥的免疫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T细胞与感染MCMV的同系MEF(MEFMCMV)体外共培养细胞模型.通过噬斑法检测共培养上清中感染性病毒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共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4、IL-10和IFN-γ表达水平.结果 去除Treg的T细胞(TdepTreg)与MEFMCMV共培养3 d后可显著减少上清中的感染性病毒量;同时THl/TH2上游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和下游细胞因子IL-4、IL-10和IFN-γ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向共培养体系中添加Treg后病毒负荷量显著增加;T-bet/GATA-3和IFN-γ蛋白表达水平下降;IL-10蛋白表达水平在Treg比率为1%~2%时与TdepTreg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在Treg比率增至5%~20%时较TdepTreg组显著增加;而IL-4表达水平与TdepTreg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上述效应均与Treg添加比率成剂量相关性.结论 巨细胞病毒感染小鼠成纤维细胞后能激活效应性T细胞增殖活化,而Treg可抑制效应性T细胞在MCMV感染中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T-bet/GATA-3在卵白蛋白(OVA)致敏大鼠脾CD4+T细胞中失衡表达,及地塞米松和咪喹莫特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 从SD大鼠脾脏中分离获得CD4+T细胞,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4、IL-5和IFN-γ含量;Western blot检测CD4+T细胞中T-bet和GATA-3表达.结果 在4个时间点培养细胞上清液中,空白对照组检测到低水平IFN-γ;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阳性对照组IL-4和IL-5持续增加,IFN-γ保持在低水平.地塞米松干预组IL-4、IL-5和IFN-γ低表达,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咪喹莫特干预组IL-4和IL-5表达降低,IFN-γ表达增强.此作用从培养6 h开始,12 h达高峰,持续至24 h.在4个时间点培养细胞中,空白对照组检测到转录因子T-bet和GATA-3蛋白表达;随着细胞培养时间延长,阳性对照组T-bet表达降低,GATA-3表达增加.地塞米松干预组T-bet低表达,GATA-3在24 h内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咪喹莫特干预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GATA-3表达降低,T-bet表达增强.此作用从细胞培养6 h开始,12 h达高峰,持续至24 h.结论 OVA致敏大鼠脾CD4+T细胞中,转录因子T-bet/GATA-3失衡表达,即T-bet低表达,GATA-3异常高表达;地塞米松抑制CD4+T细胞中T-bet表达,对GATA-3表达无明显作用;咪喹莫特通过调节CD4+T细胞中T-bet和GATA-3平衡表达,纠正TH1和TH2细胞的失衡,提示咪喹莫特可能在由TH2细胞介导免疫异常的哮喘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IL-2预孵育naive CD4+T细胞后,对其极化(polarization)方向和增殖(proliferation)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终浓度为50 U/ml的IL-2分别预孵育DOI 1.10 TCR转基因小鼠和C57BL/6N小鼠naYve CD+T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这两种细胞中SOCS-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3)表达的变化.预孵育4 h后,洗去IL-2,分别加入卵清白蛋白(OVA)和灭活后的BALB/c脾细胞,在存在细胞因子IL-12或IL-4情况下共培养14 d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细胞活化和极化的标志IL-12R β1、IL-12Rβ2,对C57BL/6N小鼠nave CD4+2T细胞的极化中还榆测TH2极化的标志--细胞内IL-4的表达;同时将无IL-2预孵育的作为对照组.结果 IL-2预孵育后这两种鼠naive CD4+T细胞内的SOCS-3表达于6 h达高峰;在SOCS-3表达达高峰后分别给予特异性抗原和同种异基因抗原刺激,其向TH1方向的极化和增殖能力都受到明显的抑制(P<0.05).结论 IL-2预孵育naive CD+T细胞后,可以上调SOCS-3的表达;SOCS-3的上调表达可以抑制naive CD4+T细胞接受特异性抗原和同种异基因抗原刺激后向TH1方向的极化和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黄芪在树突状细胞(DC)水平对过敏性哮喘TH/TH2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rhGM-CSF和rhIL-4诱导培养外周血来源的DC并予鉴定,ELISA法检测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12、IL-10以及与自身T细胞反应后,RT-PCR检测T-bet和GATA-3 mRNA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分泌的胞内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结果 哮喘患儿外周血DC分泌IL-10高于对照组(P<0.05);黄芪干预后DC分泌IL-10降低,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外周血DC分泌IL-12低于对照组(P<0.05);黄芪干预后DC分泌IL-12增加,但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混合培养第7天哮喘组T细胞内IL-4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IFN-γ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组IL-4/IFN-γ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黄芪干预后T细胞内IL-4水平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IFN-γ水平增加,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IFN-γ比值降低,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T-bet mRNA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哮喘组GATA-3 mRNA的表达强度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组GATA-3/T-bet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黄芪干预后T细胞GATA-3 mRNA的表达强度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bet mRNA水平增加,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TA-3/T-bet比值降低,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哮喘患儿DC功能缺陷,产生IL-12减少、IL-10增加导致TH2优势分化,从而使TH1/TH2平衡向TH2倾斜,合成IFN-γ减少,进而造成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而致哮喘发作.黄芪对DC的调节主要通过降低IL-10的分泌水平,从而降低其抑制TH0细胞向TH 1分化的功能,即间接抑制了TH0细胞向TH2的分化.  相似文献   

5.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是T淋巴细胞内重要的信号传导分子。具有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促进骨架蛋白重排,参与细胞胞吐与分泌颗粒,促进细胞间粘附等过程,PI3K的催化产物PI-3,4-P2和PI-3,4,5-P3可作为第二信使传递信号,近年来研究表明PI3K可通过激活PKB、Rac和Ca^2 等信号途径参与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细胞毒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介素23(IL-23)是否能够诱导正常人T细胞IFN-γ的产生,作用的靶细胞亚群和调节因素。方法 正常人PBMC在抗CD3(anti-CD3)单克隆抗体或anti-CD3和抗CD28(anti-CD28)单克隆抗体刺激的条件下与IL-23进行培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FN-γ的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分析IL-23诱导PBMC IFN-γ表达的T细胞亚群。结果 在未经任何刺激的情况下,PBMC产生很低或不产生IFN-γ。IL-23呈剂量依赖方式促进由anti-CD3活化的PBMC IFN-γ产生。细胞亚群分析的结果表明,IL-23诱导记忆CD4^+和CD8^+T细胞表达IFN-γ,对活化的CD4^+T细胞作用较为明显。Th2细胞因子(IL-4、IL-10)和抗IL-12受体β1 mAb(IL-12Rβ1)抑制IL-23诱导T细胞IFN-γ产生。结论 IL-23促进活化的记忆CD4^+和CD8^+T细胞IFN-γ的产生。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Rβ1 mAb抑制由IL-23诱导IFN-γ产生,提示这些细胞因子和抗体对IL-23引起的自身免疫病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PI-3K/Akt信号传递途径与T细胞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3K/Akt信号传递途径是T细胞最为重要的信号转导途径之一,与T细胞的增殖、分化、活化和抗病毒能力等密切相关,其功能主要表现为与CD28协同刺激信号一道促进T细胞活化;调节周期蛋白和促T细胞增殖因子等表达使T细胞周期正常进行;通过调控凋亡信号转导相关激酶活性和凋亡调控因子表达以拮抗P53、Fas等诱导的T细胞凋亡以及增强T细胞的抗病毒能力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了解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在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活化情况,并观察其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对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和IL-4表达的影响,探讨PI3K信号途径在哮喘T细胞免疫紊乱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2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作为实验组,1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PBMC提取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半定量RT-PCR法测定PBMC中PI3KmRNA的表达,ELISA法测定不同浓度组Wortmannin处理的PBMC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PI3KmRNA表达增高(P〈0.05)。哮喘患者PBMC培养上清液IFN-γ水平低下、IL-4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同时加入不同浓度Wortmannin共培养后,实验发现均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了哮喘组及对照组IL-4的产生(P〈0.05或P〈0.01),而同组不同浓度梯度组间比较IFN-γ产生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时可能存在PI3K信号途径的过度活化,其过度活化对Th1型细胞因子IFN-γ影响不明显,有可能主要通过介导Th2型细胞因子IL-4的产生而参与Th1/Th2的失衡。  相似文献   

9.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是T淋巴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它通过催化底物磷脂酰肌醇发生磷酸化而将活化信号传人细胞内。有研究显示PI3K途径介导了生理情况下IL-4受体诱导的T细胞增殖。IL-4是否通过对哮喘T细胞PI3K通路的作用影响了T细胞的增殖目前尚不清楚。通过对IL-4处理的不同组之间T细胞PI3K表达的研究,探讨IL-4对哮喘T细胞PI3K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SOCS)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TH细胞亚群(TH1/TH2)功能失衡中的作用,以及转录因子T-bet和GATA3与TH1/TH2反应的关系。方法 观察20例哮喘患儿及相同数量同龄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哮喘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浆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NF-γ)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测定淋巴细胞SOCS3、SOCS5、T-bet、GATA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TH1细胞比例显著下降,TH2细胞显著增高(P〈0.01);哮喘患儿淋巴细胞SOCS3、GATA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同龄对照(P〈0.01),SOCS5、T-bet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 SOCS3、SOCS5、T-bet和GATA3表达异常与哮喘患儿TH1/TH2失衡有关,其中SOCS3和SOCS5表达异常可能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Th1/Th2细胞因子IL-4或IFN7对树突状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以及经IL-4或IFNγ处理后的树突状细胞在过敏性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L-4或IFNγ对树突状细胞表型的影响以及观察IL-4或IFNγ处理的树突状细胞对T细胞的作用;观察IL-4或IFNγ处理的树突状细胞过继卵蛋白致敏小鼠肺组织病理特点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类型.结果 IL-4或IFNγ处理的树突状细胞表达CD80和MHC Ⅱ均明显增加并呈剂量依赖性;IL-4处理的树突状细胞显著增加T细胞分泌IL-4,而IFNγ处理的树突状细胞显著增加T细胞分泌IL-4和IFNγ;IL-4或IFNγ处理的树突状细胞过继小鼠肺组织可见典型的过敏性气道炎症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类型与哮喘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IL-4活化的树突状细胞诱导Th2免疫反应,IFNγ活化的树突状细胞诱导Th1和Th2免疫反应,而且IFNγ并未改善过敏性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不同细胞亚群和活化的CD4+、CD8+T细胞上TIM-3mRNA的表达,探讨TIM-3mRNA的表达与T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RT-PCR)技术,检测健康人PBMC不同亚群和CD4+、CD8+T细胞受刺激后TIM-3mRNA的表达。结果健康人PBMC中CD14+单核细胞、CD4+T细胞TIM-3mRNA的表达量较高(分别为0.84±0.088、0.64±0.11),CD4+T细胞受非特异性刺激后TIM-3mRNA表达明显升高(0.57±0.065vs0.85±0.080,t=18.07,P<0.0001)。结论TIM-3mRNA可能优先表达在健康人PBMCCD14+单核细胞、CD4+T细胞上,活化后的CD4+T细胞TIM-3mRNA的表达增多,提示TIM-3的表达与TH细胞的功能有关,也可能与单核细胞中某些产生TH1型细胞因子的亚群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对致敏小鼠气道炎症和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鸡卵白蛋白(OVA)组、RSV组、OVA/RSV组;应用OVA腹腔注射致敏、OVA气道雾化结合RSV滴鼻激发哮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作细胞分类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BALF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4、IL-5、干扰素(IFN)-γ含量;苏木精-依红(HE)染色观察肺病理变化;采用三色光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气管旁淋巴结(PBLN)中CD4^+、CD8^+T细胞及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4、IL-5表达与TH2/TH1、Tc2/Tc1比值变化.结果(1)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与OVA组比较,OVA/RSV组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均明显增加(分别P<0.01);与RSV组比较,OVA/RSV组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分别P<0.01).(2)BALF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与OVA组比较,OVA/RSV组IFN-γ、IL-4、IL-5含量均明显升高(分别P<0.01);与RSV组比较,OVA/RSV组IFN-γ无明显变化,而IL-4、IL-5显著上升(分别P<0.01).(3)肺组织病理:OVA/RSV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气道黏膜增厚,管腔狭窄、收缩,上皮破坏,管壁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加重.(4)PBLN中CD4^+(WN-γ^+、IL-4^+、IL-5^+)、CD8^+(IFN-γ^+、IL-4^+、IL-5^+)T细胞各占CD3^+T细胞百分比及TH2/TH1、Tc2/Tc1比值变化:与OVA组比较,OVA/RSV组CD8^+(IFN-γ^+、IL-4^+、IL-05^+)T细胞百分比、Tc2/Tc1比值增加(分别P<0.01),TH2/TH1比值无明显变化.与RSV组比较,OVA/RSV组CD4^+(IL-4^+、IL-5^+)T细胞、TH2/TH1比值、CD8^+(IL-4^+、IL-5^+)T细胞、Tc2/Tc1比值均明显上升(分别P<0.01).结论(1)OVA致敏小鼠RSV感染后可明显加重气道炎症,TH2、TH1型炎症均加强,且以TH2型炎症加重为主.(2)OVA致敏小鼠RSV感染后可引起CD8^+T细胞数量及功能改变,即由产生IFN-γ^+为特征的Tc1细胞向产生IL-4^+、IL-5^+为特征Tc2细胞转化,并可能与气道内IL-4、IL-5升高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大量募集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在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中的数量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急性期川崎病患儿2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XCR5+ICOS+T细胞(Tfh)的比例,采用real-time PCR检测转录调节因子Bcl-6、Blimp-1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中IL-4和IL-21浓度;20例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1)急性期KD患儿Tfh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6±0.6)%vs(1.8±0.7)%,P<0.05];(2)Tfh细胞转录因子Bcl-6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其拮抗因子Blimp-1 mRNA表达降低(P<0.05);(3)血浆IL-21和IL-4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Tfh细胞过度活化可能参与了KD免疫发病机制,Bcl-6/Blimp-1表达失衡,IL-4和IL-21细胞因子微环境改变可能与Tfh细胞异常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CD4+效应T细胞的新成员——Th17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原的刺激下,初始CD4^+T细胞被诱导分化为效应或调节T细胞,传统上CD4^+效应T细胞因产生的细胞因子的不同被分为两个亚群:Th1细胞——主要促进细胞内感染的病原体的清除,由IL-12诱导分化,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IFN-γ;和Th2细胞——主要促进寄生虫感染的清除(如蠕虫),由IL-4诱导分化,主要产生IL-4、IL-5、IL-13。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大剂量IL-2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KG2D在NK细胞、T细胞和NKT细胞表面的表达规律。方法 使用三重免疫荧光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检测NKG2D的表达情况。使用sMICA蛋白与人PBMC共同培养,之后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NKG2D在NK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使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大剂量IL-2活化的人PBMC中NKG2D及其锚定蛋白DAP10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使用大剂量IL-2活化人PBMC细胞后,NKG2D在NK细胞、CD^+T细胞和NKT细胞表面的表达均增加,但是在CD4^+T细胞表面始终不表达。同时IL-2可以拮抗sMICA对NKG2D的下调作用。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使用大剂量IL-2活化人PBMC之后,NKG2D及其锚定蛋白DAP10的mRNA水平并不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大剂量IL-2培养人PBMC之后,NKG2D在NK细胞、CD8^+T细胞和NKT细胞表面的表达均增加,可能是PBMC活化并获得广谱抗肿瘤效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将小鼠骨髓细胞诱导分化为DC,用IL-37处理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CD80),RT-PCR法检测TNF-α、IFN-γ、IL-6、IL-12和TGF-βmRNA的表达,多重液相蛋白定量CBA试剂盒及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IL-6、IL-12、IFN-γ、MCP-1和TGF-β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DC中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将DC与T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增殖及活化程度(CFSE、CD69)。结果显示,IL-37能够降低表达CD80+/CD86+的DC数量。促炎因子TNF-α、IL-12和IL-6的表达被明显抑制,而T淋巴细胞抑制因子TGF-β明显增高。IL-37预处理的DC明显降低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能力。IL-37能够降低DC中磷酸化ERK和NF-κB的表达。IL-37处理的DC对CD8+T细胞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结果表明,IL-37能够通过影响ERK和NF-κB依赖的信号通路抑制DC的成熟和免疫反应,从而抑制CD8+T细胞的活化及增殖。  相似文献   

18.
初始CD4^+T细胞经抗原刺激活化使它分化成两类功能不同的亚型TH1和TH2细胞,并且它们分泌的细胞因子和效应功能不同。TH1细胞主要分泌IFN-γ、IL-2、TNF-α和淋巴毒素(LT)等,介导细胞免疫,对胞内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与胞内病原体的清除和自身免疫疾病的诱发有关。TH2细胞主要分泌细胞因子IL-4、IL-5、IL-10和IL-13等,介导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3、IL-2和IL-15)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CD4^+T细胞IL-17产生的诱导作用和调节因素。方法:将正常人PBMC和纯化的CD4^+T细胞在不同条件下与IL-23、IL-2和IL-15进行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17和IFN-1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检测IL-17和IFN-γ产生细胞的频率。结果:IL-23可诱导PBMC产生IL-17和IFN-γ;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受体B1(IL-12Rβ1)mAb可抑制IL-23诱导的IL-17和IFN-γ产生。IL-2和IL-15均可诱导IL-17和IFN-γ产生,并与IL-23具有共同诱导作用。IL-12可诱导PBMC产生大量的IFN-γ,但不产生IL-17。进一步研究表明,IL-23、IL-2和IL-15可直接诱导纯化的CD4^+T细胞产生IL-17和IFN-γ。结论:IL-23、IL-2和IL-15可直接作用于正常人CD4^+T细胞诱导其产生IL-17和IFN-γ;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Rβ1mAb可抑制IL-23诱导的IL-17和IFN-γ产生。为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0.
CD4+T细胞的分裂与表面标志和细胞因子产生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阐明抗原特异性CD4^ T细胞的分裂、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和细胞因子产生之间的关系。方法:从T细胞受体转基因小鼠(DO11、10)的脾和淋巴结中分离CD4^ T细胞。在抗原提呈细胞存在的情况下,经OVA多肽抗原刺激后,检测细胞的分裂、表型和细胞因子的产生。结果:经抗原刺激3天后,CD4^ T细胞分裂1-5次,细胞膜表面抗原CD25、CD44的表达随着细胞的分裂而增加,相反,CD62L和CD69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递减。细胞因子IFN-γ、IL-4和IL-10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递增。IL-12促进细胞的分裂,增加IFN-γ的产生,抑制IL-4和IL-10的产生。结论:当CD4^ T细胞活化后,随着细胞的分裂,其细胞膜表面分子的表达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均发生质和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