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早期鼻胆管引流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早期鼻胆管引流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意义。方法 :随机对 4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行早期鼻胆管引流治疗 ,同期 42例行内科性保守治疗作对照。结果 :鼻胆管引流治疗的有效率为 1 0 0 % ,与对照组比较症状、体征、肝功能均明显快速恢复( P<0 .0 5)。治疗组治愈时间明显缩短 ( P<0 .0 5)。血尿淀粉酶恢复两组无差别 ( P>0 .0 5)。结论 :早期鼻胆管引流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最佳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早期ENBD和EST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13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和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选择13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括约肌切开术和鼻胆管引流,并观察手术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29例患者得到治愈,4例患者因胰腺脓肿接受开腹手术,2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早期ENBD和EST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马清珠  陈建  谢佳平 《北京医学》2007,29(10):593-595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鼻胆管引流治疗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3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24h内)行床边(非X线下)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及常规保守治疗(ENBD组),并与同期行常规保守治疗的30例(对照组)患者比较平均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胰腺CT影像学变化、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费用等.结果 ENBD组30例引流成功,2例行胆总管开窗术.ENBD组平均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胰腺CT影像学变化、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ENBD治疗是安全可靠的,可降低患者病死率,减少住院天数和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下EST联合鼻胆管引流术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分析34例进行早期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和42例保守治疗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结果早期内镜治疗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未发生与内镜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内镜下EST联合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72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单元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轻型40例,重型15例,梗阻患者17例;梗阻患者中14例行早期急诊引流治疗,治疗痊愈后出院;其余55例患者予以保守治疗,均痊愈;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5.4±3.5)d,无患者死亡。结论予以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及时、合理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对于梗阻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解除胆道梗阻;对于非梗阻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则应及时进行非手术治疗,待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再选择行胆道手术的最佳时机,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治疗。  相似文献   

6.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总结近 5年来 5 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经验。结果 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44例 ;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11例 ,其中梗阻型 4例 ,行急诊手术 3例 ,非梗阻型 7例 ,均采用非手术治疗。痊愈 5 4例 ,死亡 1例。结论 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应根据分类选择。伴有化脓性胆管炎者和梗阻型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宜行急诊手术或ERCP +EST和鼻胆管引流 ;其他类型胰腺炎早期宜非手术治疗 ,后期治疗胆石病 ,可以降低病死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晓 《四川医学》2006,27(3):280-281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74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04年收治74例重症息性胰腺炎(SAP)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资料。结果 非胆源性胰腺炎40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34例,早期均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对胆源性胰腺炎存在胆管梗阻者,应及早行手术引流。对胆源性胰腺炎不存在胆管梗阻,而存在胆囊结石者,需经2—3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待其病情相对稳定后再行胆囊切除术。结论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管梗阻、胆囊结石厦治疗后期局部并发症的主要手段。早期手术指征应从严拉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90例患者,入院24~72 min先行逆行胰胆管造影,对明确有胆总管结石、狭窄等病例行乳头扩约肌切开术及鼻胆管引流等治疗.结果 经内镜治疗后8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顺利治愈,8例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转外科手术,2例死亡.内镜治疗过程中3例出现十二指肠乳头扩约肌切开出血,经局部喷洒凝血酶止血,未再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ERCP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效果的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9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组29例和非手术组30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中胆源性胰腺炎和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胆源性SAP患者,手术组临床疗效好于非手术组(P〈0.05);非胆源性SAP患者,非手术组临床疗效好于手术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早期SAP患者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行外科手术治疗是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的传统治疗方法[1].但在近年,随着治疗性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以及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等新兴技术以及不断成熟的腹腔镜技术,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即微创治疗[2].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ERCP的治疗原则是针对病因,解除梗阻,引流胆汁,降低胰管内压力,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ABP的理想治疗方法.下面我们就此做一浅显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SAP患者92例,包括胆源性胰腺炎53例,其中23例胆道梗阻者行急症手术;非胆源性胰腺炎39例,其中9例并发胰腺感染坏死,予手术治疗,其余均行非手术疗法。结果 92例患者中,3例非胆源性SAP患者因并发感染、坏死,未及时手术而死亡,余均痊愈。染坏死的非胆源性SAP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除此之外则应尽量采用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早期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2002年3月~2007年3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AP)142例,其中胆源性急性胰腺炎114例,根据有无胆道梗阻及急性胰腺炎轻重程度分为4类:轻症非梗阻型、轻症梗阻型、重症非梗阻型、重症梗阻型,对不同类型临床治疗结果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轻症非梗阻型40例,在发病3周内经非手术治疗均痊愈;轻症梗阻型35例,在发病3周内经非手术治疗均痊愈。重症非梗阻型20例,行非手术治疗17例,死亡2例,中转手术3例,死亡1例;重症梗阻型19例,非手术治疗15例,死亡2例;中转手术治疗4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胰腺炎(AP)早期(3周内),一般均可非手术治疗,待胰腺炎症水肿消退,病情稳定后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内镜早期治疗对胆总管下段结石引起的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6例胆总管下段结石引起ABP患者随机分为内镜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抗酶、抑酸、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方法治疗,内镜组患者在入院诊断明确后即行经内镜胰胆管造影取石术,取出胆总管下段结石,比较72h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影像学评级差异及血清淀粉酶、IL-6、TNF-α水平差异。结果治疗72h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67.4%,内镜组患者有效率为86.0%,内镜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内镜组患者血清淀粉酶、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CT影像学分级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胆总管下段结石引起的ABP早期采用内镜治疗,能够缓解胰腺的持续损伤,减少炎性介质的持续释放,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诊治情况.结果 42例复发病例中,胆源性25例,特发性9例,乙醇性6例,高脂血症、胰腺肿瘤各1例.42例均先行内科保守治疗,其中中转手术治疗14例(均治愈,愈后无复发);28例坚持内科治疗,愈后再次复发9例.本组死亡4例(手术、非手术各2例).结论 急性胰腺炎愈后复发的病因复杂,与疾病及多种药物使用有关,最常见的病因为胆石症、酗酒和暴饮暴食及特发性胰腺炎等有关.明确病因,积极恰当治疗,可减少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病人预后关系, 并比较二者在预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338例首诊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病人临床资料, 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得出PLR与NLR最佳界值; 比较不同水平PLR和NLR病人的临床特征, 分析胆源性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以生存状态为依据PLR最佳界值为344.7, NLR的最佳界值为17.8。PL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于NLR (Z=2.03, P < 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表明, 低PLR病人死亡风险是高PLR病人死亡风险的3.551倍(95%CI: 1.161~10.868);高NLR病人死亡风险是低NLR病人死亡风险的2.769倍(95%CI: 1.039~7.397)。结论PLR和NLR可能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预后相关。与NLR相比, PLR预测急性胰腺炎预后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6.
重症胆源性胰腺炎与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曙光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129-130
目的探讨重症胆源性胰腺炎与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月期间收治的51例重症胆源性胰腺炎(ABP)和13例重症高脂血症胰腺炎(HLAP)的临床资料。结果ABP组治愈率为92.16%;HLAP组无死亡病例。结论胆道梗阻、胆道感染是胆源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高脂血症(HL)是HLAP的主要病因,也是急性胰腺炎(AP)的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7.
吴昳  董占宏  陈效才 《当代医学》2009,15(33):43-44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HTG)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方法2008年1月~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1例,按病因分3组: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11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25例,其他病因患者15例。以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25例患者为对照。分析HLAP患者的血尿淀粉酶、血脂、血糖结果。结果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相比,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升高明显(P〈0.05)。结论高脂血症,尤其是HTG和急性胰腺炎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HTG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gallstone pancreatitis,AGP)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AGP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mild acute gallstone pancreatitis,MAGP)43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其中10例梗阻者采用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 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 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重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ever acute gallstone pancreatitis,SAGP)11例,其中有胆道梗阻6例,行急诊手术或ERCP EST ENBD;非梗阻型5例,先行非手术治疗,后期择期手术。结果43例MAGP非手术治疗有效,SAGP11例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无临床死亡病例。结论对AGP的治疗应分型而治。对急性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宜早期急诊手术或ERCP EST ENBD;其他类型AGP宜早期非手术治疗,后期治疗胆石症,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