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5):8640-8641
目前,癌症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还没有足够地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免于疼痛是患者的权利,护理人员应教导患者及时报告术后疼痛并准确地评估疼痛、有效的控制疼痛,使患者脱离疼痛困扰,早日康复。体会如下。1影响疼痛评估的因素1.1患者担心麻醉药成瘾癌症术后止痛是非常重要的,麻醉药是术后止痛的主要药物。多数情况下,护士只在患者主诉疼痛时才会使用止痛药,而且大部分患者经过有效地控制疼痛后会立即要求停药。大量研究表明,在用麻醉药止痛的患者中成瘾发生的概率只在1%左右,即使出现成瘾也是可以治疗的。担心麻醉药成瘾成为治疗疼痛的主要障碍。临床研究证明以止痛为目的,阿片类药物在常规剂量下成瘾的现象是非常罕见的。  相似文献   

2.
OSAHS不同术式的疼痛评估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荆素卿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5):8596-8596
目的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和常规腭咽成形术的疼痛程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两组不同术式的患者分别采用数字评定量表和彩色图条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结果射频消融术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腭咽成形术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射频消融术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使患者比较舒适的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于肾癌根治术后疼痛的影响及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经行肾癌根治性切除的533例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n=267)与干预组(n=266),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疼痛护理.对两组的疼痛情况、使用镇痛药物及住院时间进行评估.[结果]疼痛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VAS)明显较常规护理组低,同时使用镇痛药物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肾癌根治手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恢复有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5例手术后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资料及特点,均行疼痛、心理、术前、术后及功能锻炼等护理.[结果]随访6~30个月,所有病例疼痛症状均消失,恢复正常工作.[结论]对椎间隙感染患者实施良好的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术前、术后及功能锻炼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并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51个胸腰椎椎体并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32例随访6个月~1 a,疼痛消失28例,留有轻微疼痛3例,疼痛无好转1例。31例对治疗满意,1例不满意。1例出现骨水泥渗漏。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并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并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雷青  周伟力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8):1331-1332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3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穿刺行椎体成形术,根据术前和术后Denis腰痛分级及服用止痛药情况对疼痛进行评估。【结果】30例病人术后腰背部疼痛均得到有效缓解,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均无椎管内渗漏,5例出现椎体前缘渗漏,无严重症状。术后d3均下地行走。随诊1~10个月,27例症状消失,3例疼痛有效缓解,可从事日常活动。【结论】PVP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球囊在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对58例共64个椎体骨折患者,应用球囊扩张系统进行经皮穿刺、塌陷椎体扩张后注入骨水泥.随访观察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64个椎体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120 min,骨水泥注入量每个椎体3.0~7.0 mL,骨水泥返流入椎旁静脉3个椎体,无椎管内漏及椎间隙漏等并发症,均无临床症状.随访5~21个月.所有患者疼痛缓解,VAS术前平均为(7.5±0.7)分,术后d1为(3.6±0.4)分,d7为(2.7±0.5)分,术后1个月为(2.5±0.5)分.手术前后VAS差异显著( P <0.05).[结论]球囊扩张应用于胸腰椎压缩骨折(PKP)能达到消除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田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9):2074-2075
目的 了解患者术后疼痛原因,让护理贴近需求.方法 调研承德市妇幼保健院2008-01-2010-12妇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分析原因找出护理对策.结果 术后疼痛率100%,强度各异.受心理、性格、年龄、文化、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采用镇痛泵疗效可靠,否则需及时给予肌内注射镇痛药治疗.结论 干预对减轻心理压力、增加满意度、缓解疼痛、增强耐受力、促进身心恢复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疼痛教育对痔手术患者疼痛感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疼痛教育对痔术后患者疼痛感受的影响。方法将96例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各48例。教育组在常规术前教育基础上实施疼痛教育,对照组予常规术前教育。两组在教育后填写术后疼痛程度的预期调查问卷,术后第2天填写对术后疼痛实际感受调查问卷,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疼痛感受与术前预期一致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疼痛感受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疼痛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对痔术后疼痛的准确预期,降低痔术后疼痛的感受程度。  相似文献   

10.
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探讨如下。1对疼痛进行评估1.1准确进行评估在对癌症的控制中,疼痛的评估是第一主要环节,护士不仅要客观地判断疼痛是否存在,还要确定疼痛的程度。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对疼痛的反应也会不同。一般来说,年长者较年幼者耐受疼痛,性格内向者对疼痛的主诉较少,而性格外向者同等程度的疼痛反应会较强烈。民族、家庭、过去的经历对疼痛均会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因人而异,根据全面掌握的患者情况,做出准确的评估。1.2评估方法1.2.1 0~10级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1]在标尺的两端,标有从0~10的数字,数字越大…  相似文献   

11.
癌症患者的疼痛护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症疼痛的治疗需要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及社会所有人的共同关心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而护士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现将癌症患者的疼痛护理探讨如下。1准确评估在疼痛控制过程中,对疼痛的评估是首要环节,只有主动、客观、持续地评估疼痛,才能采取正确合适的控制措施,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1.1评估疼痛状态内容包括:(1)疼痛部位;(2)疼痛强度,其强度是否有所变化;(3)疼痛性质;(4)使疼痛恶化和改善的各种因素;(5)疼痛对身体、社会机能的影响(失眠、不能参加日常工作、不能从事家务劳动等)。1.2评估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影响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影响包括:(1)疾病与治疗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的影响;(2)患者和家庭对疼痛的印象和过去的体验;(3)期待和寻求缓解疼痛的方法和知识;(4)患者、家庭对使用麻醉药物所持的不安心理;(5)因疼痛引起的精神变化;(6)患者对精神压力和疼痛所采取的对应方法;(7)对家庭经济方面的影响等。2缓解癌症疼痛的护理对策2.1护理人员树立对疼痛的正确认识护理人员应明确疼痛对癌症患者是无益的,免于疼痛是癌症患者的权利。护士应加强学习,提高护士准确评估疼痛的技能,在对疼痛进行实际评估时,要切实把握疼痛的过程、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复方利多卡因软膏和利多卡因注射液用于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经皮跟腱切断术的镇痛效果,并评估两组的不良反应、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的差异。【方法】将80例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需行经皮跟腱切断术的病例随机分为利多卡因注射液组(A组)和复方利多卡因软膏组(B组),各40例。A组采用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B组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涂局部麻醉。记录两组手术时、术后30 min、1 h、2 h、4 h、8 h、12 h、24 h的 FLACC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并做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两组的FLACC疼痛评分逐渐下降。两组手术时、术后30 min、1 h、2 h的FLACC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复方利多卡因软膏组的FLACC疼痛评分低于利多卡因注射液组。复方利多卡因软膏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低于利多卡因注射液组( P <0.05)。无一例出现皮肤局部红肿、水泡等药物不良反应。无一例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结论】对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麻行经皮跟腱切断术,能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减轻患儿疼痛,方便术者操作,减少手术时间和出血,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对自发性结肠破裂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74岁。突发腹痛10 h入院。患者入院前10 h睡梦中突发腹部疼痛,以左侧腹部为重,呈持续性,伴有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发病后未排气排便,体温最高38.5℃,不伴寒颤。于外院经抗炎补液治疗,效果不明显。既往高血压病史10 a,冠心病史7 a,无手术及外伤史。  相似文献   

14.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被日益受到重视.据统计75%的手术患者有比较明显的术后疼痛,术后疼痛控制不佳,持续疼痛可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不利于术后康复[2].随着对疼痛机制的认识深入,及现代护理理念的更新,术后疼痛引起了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解除术后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将腹部外科术后ICU患者的疼痛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腹部外科术后疼痛常见原因腹部外科术后疼痛与手术操作、组织损伤和各种导管插入或因伤口周围肌肉痉挛、心理紧张、抑郁、焦虑、恐惧等有关,也于个人对疼痛的感知程度,人的情感反应,以及患者性格、性别、年龄、痛阈、文化背景、社会层次、过去对疼痛的体会等有关.患者年龄越小,对疼痛的耐受力越差,男性较女性耐受力差;性格外向,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患者更容易表达对疼痛的主观感受.ICU患者病情重、波动大、变化快,因病情需要一般不允许陪护.ICU特殊的环境和设置易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ICU患者术后疼痛占38.46%[3].  相似文献   

15.
陈薇  吕红利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855-7855
目的探讨慢性疼痛护理评估的实施在提高癌性疼痛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126例疼痛≥1个月的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评估流程,干预组采用我院自制《慢性疼痛护理评估流程》进行疼痛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每日爆发疼痛和药物解救的次数、疼痛控制的分值上都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慢性疼痛护理评估的实施,达到轻度疼痛或者无痛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肛裂术后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100例,常规护理;干预组110例,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出血的正确应对、导尿率、大便通畅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疼痛耐受率、便血正确应对率、大便通畅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尿潴留率、导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减少肛裂术后并发症和提高自我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垫江县人民医院50例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在C臂X线机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术前术后应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MiGill-Melzack疼痛分级法对患者疼痛进行评分。术后随访。结果 (1)每个椎体平均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4~7(平均5)ml,手术平均时间为55 min。术后平均住院9 d。术前术后VAS评分以及MiGill-Melzack疼痛分级法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访6~24个月,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状况,疼痛症状无复发。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能够很快的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我院1999—01/2007—12采用经皮前腹壁径路腹腔神经阻滞治疗晚期胰腺癌疼痛9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 总结100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和前期康复,术后并发症观察、疼痛管理及系统康复指导.术后随访平均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90例患者总优良率95%,无切口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发生.结论 合理护理措施加心理健康教育对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施申启  詹砚  付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970-7970
食管异物是临床常见疾病,绝大多数食管异物早期可在内窥镜直视下取出,刘晖等[1]报道1 252例食管异物经内窥镜取出1 235例(98.6%),然而部分患者不能取出或强行取出后,有可能导致食管穿孔、主动脉损伤甚至死亡,对这类患者常需开胸手术。2008-06-2011-06共开胸治疗食管异物1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4例,年龄12~68(平均45)岁。发病至手术时间6h~5d。临床表现胸骨后疼痛、吞咽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