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医外治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中医外治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进行阐述,提出中医外治的基本概念;探讨了中医外治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分类、药物外治法的剂型、促透方法;对近30 a中医外治法发展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段;展望中医外治的未来并提出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2.
中医内病外治法 (下称“中医外治法”)是中医学古老的治疗方法之一 ,千百年来它以简、便、廉、验等特点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据有关方面资料考证 ,中医外治法起源于远古 (《内经》时代 ) ,发展于中古 (汉、晋、唐、宋、元、明 ) ,成熟于明清。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在其《理瀹骈文》(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内病外治法专著 )中明确指出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 ,法耳。”此语对中医内病外治之阐述可谓开宗明义 ,为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在确立中医外治法的理、法、方、药时均沿用此理论 ,其…  相似文献   

3.
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常出现诸多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尤其老年患者身体状况相对较差,大多不能耐受放、化疗等治疗。李佩文教授将中医外治的方法应用到肿瘤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医外治法的理论散见于中医经典著作之中,直到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的问世使中医外治法更加成熟完善。该书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外治法理论体系的建立,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并指出在施外治之法时才可以“补内治之不及”而“与内治并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中药外治的方法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现将李佩文教授中医外治肿瘤常见并发症:恶性腹腔积液、放射性皮炎及多汗症的中医外治经验及相关内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中医外治法占据了中医疗法的重要位置,其作用不仅可以预防、治疗疾病,还可以对人体本身起到保健的作用。因其痛苦小、见效快的特点,中医外治法在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经过中医外治疗法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独特的中医外治的护理技术。中医外治疗法在护理领域的大力推广,使广大护理工作者对中医外治理论  相似文献   

5.
中医外治有独特的理论和治法及药物,在糖尿病足等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疗效确切。但在目前临床应用中,存在着原始研究设计不严谨、核心指标选定差异性较大、转化和推广困难等问题,中医外治研究仍需深入和优化。文章以糖尿病足为例,思考和总结关键问题,以期深入、综合、系统地完善、应用和推广中医外治法。  相似文献   

6.
中医疗法在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中有明显的优势,为广大患者所接受。传统的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针刺、艾灸、姜灸、按摩、闪罐等穴位方式,传统的外治方式同现代化的理论技术相结合产生了电针等治疗设备,还形成了穴位注射等新的外治方式。从传统外治法及现代化外治法两大方面探讨周围性面瘫的中医外治现状。  相似文献   

7.
禤国维教授认为中医外治法在皮肤病治疗中有着重要地位。在临床上强须以中医整体思想为指导进行辨证施治应用外治法,内治外治同等重视,笔者归纳了禤教授阴阳辨证、经络辨证、病程辨证和局部辨证等几种外治辨证方法,总结了禤教授药物外治法、针灸疗法及其他疗法等外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中医外治发展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 1992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建立中医外治专业委员会以来 ,包括 1989年在南通召开的一次 ,至今共举办六次全国中医外治学术交流会和一次海峡两岸中医外治学术交流会。现将历届会议资料归纳 ,择要做一简述 ,由此也可反映近十年来中医外治发展的一般概况。1 文献整理在首届全国中医内病外治学术交流会上就有吴自强的“《千金要方》外治法初探”、山东中医学院王小平等的“《圣济总录》内病外治法初探”、南通妇产科医院刘芳的“《校正妇人良方》外治法初探”等。嗣后有周玲的“试论张仲景的外治疗法”、吴震西的“《本草纲目》外治法要…  相似文献   

9.
检索近年来浆细胞乳腺炎中医内外治法的相关文献,对其病因病机、内外治法进行分析,发现浆细胞乳腺炎临床表现复杂,治疗棘手,独取一法一药难能取效。中医内治法在治疗该病中不仅要遵循审因辨证论治、分期论治的原则,更要注意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未溃偏重内治,已溃偏重外治,药物外治、手术外治以及其他外治方法均应根据临证具体情况灵活变化、有序选择、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为推动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展示海内外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法在肿瘤治疗领域成果,以思维创新来推动肿瘤外治学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肿瘤外治学科体系,建立肿瘤外治技术的标准化。届时将邀请海内外肿瘤外治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共同探讨肿瘤临床治疗的新思维、新理念,交流肿瘤外治法研究新进展、新方法和标准化。诚邀海内外从事肿瘤及中医外治法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以主题报告、专题发言、分组讨论、论文汇编等形式进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1.
中医外治演变规律初探河南中医学院(450003)张笑菲关键词:外治法发展历史中医外治法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切从体表施治的方法,凡针灸、推拿、中药外用等皆属于外治的范畴。中医外治法由来已久,渊源流长。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在为生存觅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中医外治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报道很多,方法也多种多样,既包括传统的中药外用、针灸推拿,又包括了磁疗、红外线疗法等现代技术运用。对目前常见的中医外治方法进行了一个总结和评价,一方面希望临床工作者在治疗该病并决定选用外治方法时能够参考和比较,另一方面希望为中医外治法治疗此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外科之法,最重外治。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中医外治,可避免药物口服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手术带来的风险与经济负担。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在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中医外治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易于推广等优点。随着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经验的积累和试验研究的开展,大量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骨关节炎的中医外治研究进展情况,为临床、科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近10年来中医外治法对骨关节炎的治疗文献。结果 大量研究证明,中医外治法对骨关节炎的疼痛、肿胀、晨僵等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能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中医药治疗方式的创新与进步,中医外治法所具有的经济、安全、副作用小的特点,使其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中越来越受推崇;大量数据及文献证明,中医外治法可以缓解关节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控制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从中医学的起源来看,中药外治远早于内治,我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熏浴法、灸熨等多种方法的记载。《黄帝内经》中《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内者内治,外者外治。”清代外治法专家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书中,也系统地介绍了外治法的历史、种类、理论根据等。中医词典对外治法的定义为:外治法,泛指非内服药物之外所用施术于体表,或以药物、器具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继承发扬中医外治法的初步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继承(基础研究)及发扬(改革创新)两方面概述南通市中医院吴震西科研组在中医外治法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基础研究主要是对古籍中有关外治法的梳理,发掘民间的发泡疗法,明确中医外治(内病外治)的概念,阐明药物外治的吸收机理。改革创新主要是采用化学试剂做外治药的赋形剂,借助现代科技促进外治药物吸收,利用先进的外治器具,改进传统落后的给药方法,尝试剂型改革及用灌肠方法治疗内科疾病等。举办会议、培训班,出版著作、论文,促进中医外治法发展。  相似文献   

17.
《理瀹骈文》,是中国历史上首部论述中医外治法的专著,在中医外治法史上有划时代意义。书中提出的“外治亦本于辨证”“膏统百病”等重要思想对月经病的中医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整理分析《理瀹骈文》中涉及月经病中医外治相关的条文,总结书中月经病的病因病机、中医外治方法的治则治法、贴敷应用等,并归纳其中医外治的学术思想,分析其学术特色,以期为现代月经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医外治疗法在几千年中医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代医家对外治法都有推崇,尤其是穴位外治,随着现代医学水平进步,中医外治亦应该与时俱进,文章从穴位外治的研究方法、内外治机制研究的比较等方面加以论述,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9.
辨证辨病结合内服外疗并进:肿瘤用中医药外治法的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辨病结合内服外疗并进──肿瘤用中医药外治法的近况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臧朝平(200020)关键词:肿瘤,外治法外治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分药物性外治法(如熏、洗、敷、贴、滴、吹等)和非药物性外治法(如针灸、推拿、手术、气功等),本篇就肿瘤病的药物外...  相似文献   

20.
外感高热属小儿常见中医急症,王老用药浴、推拿配合内服疗效理想。同时引发了作者对治疗该病其它外治法、中医外治对小儿治疗价值及中医外治相关问题等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