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结合电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敷贴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给予电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结合电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镇痛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腰背部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激光针刀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把62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激光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8.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光针刀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总有效率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植线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植线法,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经过14d治疗后,对于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63%,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植线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可明显改善其症状与体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青鹏膏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青鹏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针刺配合青鹏膏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定向导入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定向导入治疗,对照组采用LGT-2800系列干扰电治疗仪电疗。治疗10d后,观察比较两组间疗效与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定向导入治疗腰背肌筋膜炎能明显缓解疼痛,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银质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银质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1月、3月的VAS、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质针、小针刀均能有效缓解软组织紧张,减轻疼痛,改善腰椎活动度,银质针治疗疗效更优于小针刀,可作为腰背肌筋膜炎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小关节复位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疼痛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50例,给予小针刀配合小关节复位手法进行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愈30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0%。结论:小针刀联合小关节复位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滑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对54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按入院单双数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用推拿配合拔罐治疗,观察组27例用推拿配合滑罐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8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治愈3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为77.78%。结论:推拿配合滑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提拿手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提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7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拿手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涂擦配合药熨被应用于腰背肌筋膜炎的效果。方法:将腰背肌筋膜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涂擦配合药熨被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口服药物治疗,两组均给予优质护理措施。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1.4%,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涂擦配合药熨被应用于腰背肌筋膜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口服药物治疗,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刃针结合拨筋手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刃针结合拨筋手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利用简化Mc Gill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和现有疼痛强度(PPI)的变化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3.7%;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RI和PPI评分均有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推拿手法和刃针结合拨筋手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刃针结合拨筋手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更好,对患者的康复更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松筋解结手法配合智能通络理疗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松筋解结手法,对照组采用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两组病人均配合智能通络理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松筋解结手法配合理疗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最佳方法.方法:将90例符合腰背肌筋膜炎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热敏灸的治疗方法;对照组(45例)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5例,好转10例,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有效率82.2%;治疗组在改善疼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其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热敏灸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效果显著,是治疗本病的较佳疗法.  相似文献   

14.
傍针刺加电法治疗背肌筋膜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晶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742-1743
目的:观察傍针刺法治疗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65例背肌筋膜炎患者为样本,随机分配到傍针刺法治疗组和普通电针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为10天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包括不足10天痊愈者),观察以上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傍针刺法治疗组与普通针刺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显愈率为85.7%,对照组显愈率为77.3%,两组显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背肌筋膜炎傍针刺法的疗效优于普通电针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方勇 《河北中医》2007,29(10):907-907
腰背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以腰背部弥漫性钝痛为特点,并在腰背部可以找到最痛点(扳机点),触压该点时,可引起疼痛扩散、加重.2000-12-2006-12,笔者运用小针刀治疗腰背肌筋膜炎46例,并与针刺加电针治疗67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结合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针灸结合拔罐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VAS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VAS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刺络放血结合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较好,能有效减低复发率与VAS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找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最佳方法.方法:将90例符合腰背肌筋膜炎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热敏灸的治疗方法;对照组(45例)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5例,好转10例,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有效率82.2%;治疗组在改善疼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其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热敏灸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效果显著,是治疗本病的较佳疗法.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7,(3):336-337
目的:观察腰痛酊透入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背肌筋膜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透入治疗,治疗组采用腰痛酊透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外周血P物质含量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82%;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1.76±0.67)低于对照组(2.95±0.83),治疗组外周血P物质含量(21.16±3.67)低于对照组(26.95±4.43)。结论:腰痛酊透入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可有效缓解患者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相似文献   

20.
罗成 《光明中医》2023,(20):4009-4012
目的 观察分析中药穴位贴敷结合小针刀治疗肩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62例肩背肌筋膜炎患者,对照组患者(31例)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患者(31例)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小针刀治疗,观察分析2组研究对象临床疗效、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小针刀治疗肩背肌筋膜炎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肩背疼痛,促使局部血供与风寒湿症状得到改善,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