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背景磷脂酶A2能被Ca2+激活,而被激活的磷脂酶A2又能使Ca2+内流或细胞内Ca2+释放,形成恶性循环,使神经细胞游离Ca2+浓度持续增加,导致神经细胞严重损伤.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磷脂酶A2激活致急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ICU.材料实验于2001-01/2003-10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研究所完成,选择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尼莫地平干预组,方法假手术组大鼠仅在麻醉状态下分离右侧颈总动脉,不予阻断血流.缺血组脑缺血前30 min,每只大鼠腹腔注射2 mL生理盐水.尼莫地平干预组脑缺血前30 min,每只大鼠腹腔注射0.2 g/L的尼莫地平2 mg/kg.3组大鼠自缺血开始至处死的时间均为120 min.大鼠在麻醉状态下断头处死,取脑组织检测磷脂酶A2活性、脑细胞游离Ca2+浓度、脑组织水含量及检测脑组织中Ⅱ类A型分泌型磷脂酶A2和Ⅳ类胞浆型磷脂酶A2 mRNA表达的改变.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脑组织磷脂酶A2活性.②各组大鼠脑细胞游离Ca2+浓度.③各组大鼠脑含水量.④各组大鼠脑组织中Ⅱ类A型分泌型磷脂酶A2和胞浆型磷脂酶A2表达情况.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脑组织磷脂酶A2活性缺血组、尼莫地平干预组均高于假手术组[(57.8±7.2),(42.5±6.1),(17.1±5.3)%,P<0.05~0.01],尼莫地平干预组低于缺血组(P<0.05).②各组大鼠脑细胞游离Ca2+浓度缺血组、尼莫地平干预组均高于假手术组[(775.8±105.5),(497.2±45.9),(103.8±10.3)μ mol/L,P<0.05~0.01],尼莫地平干预组低于缺血组(P<0.01).③各组大鼠脑含水量缺血组、尼莫地平干预组均高于假手术组[(82.9±0.5),(80.0±1.1),(72.1±0.01)%,P<0.05~0.01],尼莫地平干预组低于缺血组(P<0.05).④假手术组脑组织中无明显Ⅱ类A型分泌型磷脂酶A2mRNA表达,胞浆型磷脂酶A2 mRNA表达水平很低.缺血后120 min后脑组织中出现Ⅱ类A型分泌型磷脂酶A2 mRNA表达,胞浆型磷脂酶A2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强.尼莫地平干预组与缺血组比较,Ⅱ类A型分泌型磷脂酶A2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降低,胞浆型磷脂酶A2mRNA表达水平有所降低. 结论尼莫地平可降低缺血后脑细胞游离Ca2+浓度,脑组织中磷脂酶A2的活性和脑含水量,但不能明显抑制脑缺血后Ⅱ类A型分泌型磷脂酶A2mRNA及胞浆型磷脂酶A2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背景:磷脂酶A2能被Ca^2+激活,而被激活的磷脂酶A2又能使Ca^2+内流或细胞内Ca^2+释放,形成恶性循环,使神经细胞游离Ca^2+浓度持续增加,导致神经细胞严重损伤。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磷脂酶A2激活致急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ICU。材料:实验于2001—01/2003—10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研究所完成,选择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尼莫地平干预组,每组10只。方法:假手术组:大鼠仪在麻醉状态下分离右侧颈总动脉,不予阻断血流。缺血组:腑缺血前30min,每只大鼠腹腔注射2mL生理盐水。尼莫地平干预组:脑缺血前30min,每只大鼠腹腔注射0.2g/L的尼莫地平2mg/kg。3组大鼠自缺血开始至处死的时间均为120min。大鼠在麻醉状态下断头处死,取脑组织检测磷脂酶A2活性、脑细胞游离Ca^2+浓度、脑组织水含量及检测脑组织中Ⅱ类A型分泌型磷脂酶A2和Ⅳ类胞浆型磷脂酶A2mRNA表达的改变。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脑组织磷脂酶A2活性。②各组大鼠脑细胞游离Ca^2+浓度。⑧各组大鼠腑含水量。④各组大鼠脑组织中Ⅱ类A型分泌型磷脂酶A2和胞浆型磷脂酶A2表达情况。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脑组织磷脂酶A2活性:缺血组、尼莫地平干预组均高于假手术组[(57.8&;#177;7.2),(42.5&;#177;6.1),(17.1&;#177;5.3)%,P〈0.05-0.01],尼莫地平干预组低于缺血组(P〈0.05)。②各组大鼠脑细胞游离Ca^2+浓度:缺血组、尼莫地平干预组均高于假手术组[(775.8&;#177;105.5),(497.2&;#177;45.9),(103.8&;#177;10.3)μmol/L,P〈0.05~0.01],尼莫地平干预组低于缺血组(P〈0.01)。⑧各组大鼠脑含水量:缺血组、尼莫地平干预组均高于假手术组[(82.9&;#177;0.5),(80.0&;#177;1.1),(72.1&;#177;0.01)%,P〈0.05-0.01],尼莫地平干预组低于缺血组(P〈0.05)。④假手术组脑组织中无明显Ⅱ类A型分泌型磷脂酶A2mRNA表达,胞浆型磷脂酶A2mRNA表达水半很低。缺血后120min后脑组织中出现Ⅱ类A型分泌型磷脂酶A2mRNA表达,胞浆型磷脂酶A2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强。尼莫地平干预组与缺血组比较,Ⅱ类A型分泌型磷脂酶A2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降低,胞浆璎磷脂酶A2mRNA表达水平有所降低。结论:尼莫地平可降低缺血后脑细胞游离Ca^2+浓度,脑组织中磷脂酶A2的活性和脑含水量,但不能明显抑制脑缺血后Ⅱ类A型分泌型磷脂酶A2mRNA及胞浆型磷脂酶A2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CA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随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理基础及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学术界共识除传统的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CRP)等与促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直接的关系[1]。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磷脂酶家族中重要的成员之一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是肿瘤发生重要的预测因子[2]。本文从sPLA2的生物学性状及特性出发,综合揭示其与CAD和肿瘤发生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塞来昔布对H22肝癌组织环氧合酶2及磷脂酶A2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塞来昔布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BALB/c小鼠腋下接种H22肝癌细胞,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100、200、400mg/kg)组,于接种后3天灌胃给药,连续用药15天后处死,计算肿瘤的体积和重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瘤组织中胞浆磷脂酶A2和环氧合酶2的表达。结果塞来昔布低、中、高剂量治疗组的小鼠平均瘤重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塞来昔布治疗组抑瘤率均大于30%,其中高剂量治疗组的抑瘤率大于75%,作用明显。塞来昔布能够明显抑制胞浆磷脂酶A2和环氧合酶2的表达,具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塞来昔布对H22肝癌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胞浆磷脂酶A2及环氧合酶2的表达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二者在此过程中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目前对人类生命和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的一组疾病,而其中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研究发现,除了脂质异常、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这些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外,血小板型磷脂酶A2在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介绍有关血小板型磷脂酶A2与心血管系统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磷脂酶A2受体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磷脂酶A2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效应的酶,其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个组织中。过去对磷脂酶A2的认识多局限于其催化水解磷脂方面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磷脂酶A2受体的发现和研究,已了解到受体在磷脂酶A2的多种生物效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分为SAP组、UAP组、AMI组,各28例,并将同期28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8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1年随访,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与非事件组,比较两组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SAP组、UAP组、AMI组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SAP组、UAP组(P<0.05);事件组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非事件组(P<0.05)。结论:高水平的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Ⅱ型磷脂酶A2(groupⅡphospholipase A2,Ⅱ型PLA2)广泛地参与细胞的生理、病理过程、特别在炎症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进程中,Ⅱ型PLA2活性的增高处于关键的环节。因此探讨Ⅱ型PLA2在炎症与癌症组织中的表达、调控及生物学作用将对机体炎症和癌症的诊断、治疗、预后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Ⅱ型磷脂酶A2在炎症与癌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型磷脂酶A2 (groupⅡphospholipaseA2 ,Ⅱ型PLA2 )广泛地参与细胞的生理、病理过程 ,特别在炎症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进程中 ,Ⅱ型PLA2 活性的增高处于关键的环节。因此探讨Ⅱ型PLA2 在炎症与癌症组织中的表达、调控及生物学作用将对机体炎症和癌症的诊断、治疗、预后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联合检测血清ⅡA分泌型磷脂酶A2 (secretory groupⅡA phospholipase A2,ⅡA-sPLA2)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对于其诊疗的意义.方法 对健康对照组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3例、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7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SAP)组70例的生化指标(主要ⅡA-sPLA2和LP-PLA2水平)进行测定,统计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随着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加剧,HDL水平有降低的趋势,即AMI组比SAP和UAP组患者的HDL水平均高,三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13-3.987,均P>0.05).ⅡA-sPLA2和LP-PLA2在冠心病各亚型患者中的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且AMI组比SAP和UAP组,SAP比UAP患者的水平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7-9.967,均P<0.05).ⅡA-sPLA2和LP-PLA2指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57,P<0.05),HDL分别和ⅡA-sPLA2与LP-PLA2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351,-0.294,均P<0.05).结论 ⅡA-sPLA2与LP-PLA2含量将可能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