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延华  谭颖徽 《重庆医学》2006,35(20):1905-1908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未分化细胞,根据其来源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的研究由于受到伦理道德、种族观念的约束和潜在异体排斥反应的影响,其应用前景不是十分乐观。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s,ASC)因具有来源广泛、可塑性强、无排斥反应等优势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已经在机体几乎所有组织中发现了成体干细胞,其中包括骨髓、软骨、血液、血管、神经、肌肉、脂肪、皮肤、角膜、肠、肝脏以及胰腺等。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成年牙髓组织具有一定的自身修复潜能。如在临床及动物实验中,可观察到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并且传统的各种治疗方法收效甚微。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牙髓干细胞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目前已经被科学家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研究,牙髓干细胞在治疗脊髓损伤上比其他干细胞具有一定优势,给脊髓损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该文就牙髓干细胞的特性及其在治疗脊髓损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牙髓干细胞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牙髓干细胞是一种具有高度增生、自我更新能力和多相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在牙髓修复和牙齿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对牙髓干细胞的培养、细胞表型和功能等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牙髓干细胞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小鼠牙髓干细胞培养及诱导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群  吴补领  周学东  林媛  王冀姝  韩骅 《医学争鸣》2003,24(18):1643-1646
目的 :分离、培养小鼠牙髓干细胞并诱导分化 .方法 :采用酶消化培养法获得小鼠的单个牙髓细胞悬液 ,细胞密度调整为 1× 10 4/孔细胞 ,用 2 0 0mL·L -1胎牛血清的α MEM培养液培养 14d ,挑出细胞克隆消化传代 ,TGF β、BMP2 、bFGF细胞因子诱导 ,PCR检测DSPP的mRNA的表达 .结果 :小鼠牙髓细胞呈集落状生长 ,克隆形成率为 1.6 -2 .5个 / 10 4细胞 ,所形成的集落细胞结合紧密 ,细胞体积小、胞核大 ,经细胞因子刺激后的细胞表达DSPP的mRNA .结论 :培养的小鼠牙髓集落状生长的细胞具有干细胞增殖快等特性 ,细胞因子可诱导小鼠牙髓干细胞定向分化  相似文献   

5.
文中从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多向分化潜力、研究进展及应用方面进行探讨,综合分析了DPSC多向分化能力的研究进展。DPSC可向三胚层细胞分化,例如向成牙本质细胞、软骨细胞等细胞分化,这将有助于DPSC的鉴定、牙齿再生、牙体牙髓疾病及其他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张萍  朱聪惠  张纲  裘松波 《西部医学》2011,23(6):1193-1194
牙髓干细胞存在于牙髓血管周边微环境中,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的能力和多向分化的潜能。随着组织工程学的不断进展,牙髓干细胞可在特定刺激诱导下分化成多个亚系的前体细胞,在临床应用中可实现组织和器官的再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牙髓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随着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治疗的深入研究,众多学者将目光聚焦于牙髓干细胞(DPSCs)。DPSCs能够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调控损伤部位的炎症反应,抑制髓鞘抑制因子释放,从而保护损伤部位神经元细胞存活;DPSCs还可促进损伤神经元细胞轴突再生,降低损伤部位神经纤维瘢痕化,形成有髓鞘神经纤维,建立功能性神经连接,进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有关干细胞的研究以指数形式增长,人们已经认识到以治疗为基础的干细胞研究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潜在性,这涵盖了老年痴呆症、心脏缺血及骨与牙齿的丧失.不断增长的证据表明,干细胞首先在组织龛微环境中被发现.在这些组织中,牙髓被认为是富含间充质干细胞,牙髓干细胞有分化成为几种细胞的潜能:包括成牙本质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细胞、神经细胞、脂肪细胞、角膜上皮细胞、黑色素细胞等.  相似文献   

9.
人牙髓干细胞体外二维和三维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离人牙髓干细胞并在体外进行二维和三维培养.方法从健康成人拔除的第二前磨牙获得牙髓,酶消化法分离获得牙髓干细胞,并进行鉴定.体外对牙髓干细胞在二维和三维空间里进行培养,并比较其增殖效率.结果人牙髓干细胞在体外呈克隆样生长,诱导条件下可向肌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方向分化.在二维空间里培养,细胞密度提高了4.12倍,而在三维空间里培养,细胞密度提高了11.06倍.培养后细胞生物学特性未发生改变.结论成功地从人第二前磨牙中分离到了牙髓干细胞;三维培养是扩增牙髓干细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处于生理性根吸收时期的自然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和恒牙牙髓干细胞(DPSCs)的成骨分化及破骨能
力,探讨两者在成骨和破骨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和纯化处于生理性根吸收时期的自然脱落乳牙牙髓干
细胞与恒牙牙髓干细胞;两种干细胞在成骨诱导14 d 和21 d,分别进行ALP染色、茜素红染色,并通过Real-time PCR检测
SHED和DPSCs矿化诱导后的成骨与破骨相关基因表达。结果倒置显微镜下观察,SHED和DPSCs形态均为长梭形;两种干
细胞经矿化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可见SHED的矿化结节计数多于DPSCs(P<0.05),SHED的ALP活性亦强于DPSCs(P<0.05)。
RT-PCR检测结果显示,经矿化诱导后两种干细胞均表达成骨与破骨相关基因Runx2、OCN、ALP、OPG和RANKL,但DPSCs的
Runx2、OCN 和ALP的表达水平均低于SHED(P<0.05),且SHED反应细胞破骨/成骨能力的RANKL/OPG 的比值显著高于
DPSCs(P<0.05)。结论与DPSCs相比,SHED不仅具有较强的成骨分化能力,还兼有较强的破骨能力,为SHED参与生理性根
吸收骨改建的调控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人类年轻恒牙牙髓干细胞体外多向分化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人类的年轻恒牙中分离、培养牙髓间充质细胞,并探讨其基本的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体外的多向分化能力.方法:对人类的正畸减数年轻恒前磨牙中分离培养的牙髓细胞进行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牙髓间充质细胞表型特征和细胞周期时相,并在体外进行定向诱导.结果:从年轻恒牙牙髓中分离培养得到的牙髓间充质细胞为成纤维样;细胞器发育较好;有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特征:CD90,CD44和CD147阳性细胞的比例很高,CD34,CD38,CD45和 HLA-DR的阳性比例很低;有很强的增殖生长能力;经体外诱导年轻牙髓细胞可在体外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细胞分化,但不能被诱导成为软骨细胞.结论:从人类年轻恒牙牙髓中可以分离培养得到的牙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和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特征,在体外诱导下能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元,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人牙髓干细胞,构建人牙髓干细胞系.方法 采用组织块酶消化法获取原代细胞,通过有限稀释克隆法纯化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分别进行矿化诱导和成脂诱导,观察诱导后细胞矿化结节和脂滴形成情况.结果 原代培养后5~7d有细胞从组织边缘爬出,有限稀释法获得相对纯化均一的牙髓干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抗原,CD29、CD90、CD105、CD146、STRO-1表达阳性,CD34及CD45表达阴性;矿化诱导的细胞茜素红染色镜下见矿化结节形成,成脂诱导的细胞油红O染色镜下见脂滴形成.结论 分离所得的细胞具有人牙髓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成功构建人牙髓干细胞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氯化锂对人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 DPSCs)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18~25岁患者因正畸拔除的健康完整前磨牙或智齿,用改良组织块法分离培养牙髓干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染色与流式细胞术对分离培养的细胞进行细胞来源鉴定;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测定不同浓度氯化锂对牙髓干细胞增殖的影响,选择适宜浓度的氯化锂对牙髓干细胞进行矿化诱导培养,利用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形成以及荧光定量PCR实验研究氯化锂对牙髓干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 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原代人牙髓干细胞来源与标志物与间充质干细胞表现一致;CCK-8法检测结果表明2.5mmol/L的氯化锂对牙髓干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选用该浓度下的氯化锂对牙髓干细胞进行矿化诱导培养,茜素红染色与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氯化锂对牙髓干细胞牙向分化具有促进作用。结论 一定浓度的氯化锂对牙髓干细胞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蒋志寒  徐凌 《中国全科医学》2023,(24):3067-3073
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s)作为一类具有较强增殖能力且能够多向分化的牙源性干细胞,易于获取且符合伦理要求,在干细胞治疗中具有很大潜力。目前关于SHEDs在非口腔疾病中的治疗作用缺乏阐述,本文就SHEDs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最新治疗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SHEDs在非口腔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牙乳头细胞对大鼠牙髓干细胞(DPSC)中Wnt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DPSC和牙乳头细胞的分层共培养体系,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鉴定DPSC和牙乳头细胞,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Wnt信号中的重要因子Wnt1、腺瘤样息肉蛋白(APC)、β-连环蛋白(β-catenin)mRNA与蛋白的表达。结果分层共培养5 d后,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分层共培养组中Wnt1、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较DPSC培养对照组显著增强(P<0.01)。而APCmRNA和蛋白表达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牙乳头细胞和DPSC分层共培养可促进DPSC中Wnt信号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培养大鼠牙髓干细胞并对其进行生物学鉴定.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获得大鼠牙髓干细胞,有限稀释法纯化细胞,测定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计数法测生长曲线,抗波形丝蛋白及角蛋白、抗STRO-1免疫化学染色.体外分化诱导实验检测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结果:分离纯化获得的大鼠牙髓干细胞在体外具有一定的克隆形成能力,波形丝蛋白、STRO-1均有表达.诱导条件下部分牙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力,符合干细胞特征.结论:成功从大鼠牙髓中获取牙髓干细胞.  相似文献   

17.
18.
牙髓干细胞(DPSCs)是一种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有着极其相似的免疫表型及形成矿化结节能力的细胞,细胞形态呈梭形,可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有着较强的克隆能力。随着DPSCs研究方向的多元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以及研究层次的深入化,目前DPSCs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并成为组织工程中重要的种子细胞之一,提示DPSCs未来具有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潜能,以期恢复机体受损组织及器官的形态和功能。近些年来,研究者发现DPSCs的增殖受到多种效应的调控,其迁移及归巢特性受到多种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的调节,并发现其不仅可以形成牙本质等牙体硬组织,在特定诱导环境下可以向多种组织器官定向分化。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重点阐述了有关DPSCs增殖、迁移和分化等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DPSCs在转化医学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包裹的牙髓干细胞移植在Scid小鼠腹腔内后成牙本质的作用,探讨APA作为牙齿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用APA微囊包裹第二代人牙髓干细胞,植入Scid鼠腹腔内,植入6周后取材,通过检测被APA微囊包裹的牙髓干细胞是否表达牙本质基质特异性蛋白,观察牙本质形成情况。结果:APA微囊包裹的牙髓干细胞在植入6周后可以检测到特异性牙本质基质蛋白-牙本质涎磷蛋白的形成。结论:用APA作为支架材料,采用组织工程方法包裹的牙髓干细胞可以形成牙本质基质,牙髓干细胞和APA用于组织工程牙本质的构建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从健康儿童滞留的乳牙牙髓组织中分离出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体外培养观察,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酶消化法培养SHED,观察细胞形态、克隆形成能力,以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多种抗原表达情况及细胞周期,并进行体外分化实验,诱导SHED形成脂肪组织及矿化结节.结果 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所得的细胞多形性明显,克隆形成效率为16~18/103细胞,其中富含有表达STRO-1表型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所培养细胞具有定向分化能力.结论 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获得的细胞中,包含自我更新能力强、有一定分化能力的干细胞,即SH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