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沈林教授认为,胃癌术后多见肝脾不调证,一方面由于肝郁气滞,气不行津运血而致痰瘀渐聚;另一方面脾虚失运,虚体易受邪侵,并且脾虚与肝郁相互影响。针对胃癌术后患者肝脾不调的证候特点,采用抑木扶土法恢复中焦平衡,治标从气郁入手重在调肝,治本重在健脾以扶正。在选用健脾药时,喜用气阴双补、柔和滋润之品,治肝时常以理气与活血、消癥、散结之品配伍同用,从而保持中焦升降有序,预防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2.
<正> 血肉有情之品是与草木无情之品相对而言,即指人与动物等的血、肉有情感之物,用来填补人的精、气、神,达到调整阴阳,补益气血、冲任的目的.古人称此治法为“以脏补脏”、“以髓补髓”.妇女因其特殊的生理功能,易产生气血不足疾病,临床应用血肉有情之品,每每辄效.总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填精补髓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亏则血少,髓海不足,出  相似文献   

3.
带状疱疹虽发于皮肤却与五脏关系密切,临证时应注意全面审查患者五脏的生理和功能状态,随证治之.本文所载病案两则皆以通调五脏之法论治带状疱疹,尤其注重五脏气机的通调,以通为补,以恢复五脏正常生理功能状态为根本原则.此外,带状疱疹疼痛多与神经根水肿有关,考虑为湿邪内侵,故又以通调肺脾肾三脏为主,以通利水道、活血止痛.  相似文献   

4.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运用芍药达到54方.芍药在桂枝汤的配伍中具有养阴敛阴和营的功效,与活血理气、清热以及辛甘性温之品配伍中具有顺血缓急止痛的功效,与疏肝理气之品、调和脾胃之品配伍具有柔肝养肝和脾的功效,与健脾渗湿之品、峻下逐水之品、化饮止咳之品配伍具有去水饮利小便的功效.张仲景在运用芍药补阴液、和营卫、和肝脾、缓峻收敛、调摄气血津液时均体现出护阴思想,具体包括使损耗之阴得以恢复,使机体化生阴液的源泉得以维护,及时去除耗伤阴液之因.  相似文献   

5.
刘亚军  沈洪 《吉林中医药》2012,32(8):775-776
沈洪教授认为,膏方应以协调体内阴阳的平衡为主,同时注意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各方面的不足,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从而预防和治疗疾病.临床用药强调平衡阴阳,治病求本;处方轻灵,切忌蛮补;独重脾肾,脾胃为先;病证结合,提高疗效.在调理患者的阴阳平衡时要针对不同病人体质、病情选用平补、清补、温补、缓补之品.同时应注意补泻结合,佐以健脾运胃之品;辨别寒、热、虚、实,以脾胃接受为度,以辨证论治作为膏方处方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心寄窍于耳”理论源自《黄帝内经》,指心可统领耳窍以维持其生理功能。突发性聋属于中医“暴聋”范畴,中医多从肝肾论治本病,对从心论治本病关注度不足。现以“心寄窍于耳”理论为基点,分析心的生理功能异常与突发性聋的病因病机的联系,即心主血脉功能异常导致的瘀血阻窍是突发性聋发病的关键环节,心主神志功能异常是影响突发性聋发病及预后的重要因素。针刺治疗可通过循经取穴、近部取穴以畅通血脉,恢复“心主血脉”之功,通过循经取穴以调心神,头部取穴以调脑神,辨证选穴以调五脏神,恢复“心主神志”之能,心之生理功能复常,从而听觉功能亦可恢复。  相似文献   

7.
贾洪昶 《河南中医》2012,32(4):403-404
性理疗病法所讨论的“怒毒”为中医心理学的致病之怒,具杀、罚之特征,其破坏春之生养之气,为肝之邪气,使肝所赖阳和之气缺失,肝失所养,则肝疏泄条达气机及谋虑之功能失调.性理疗病法是根据拨阴取阳的理论原则,应用化解怒毒之法,即恢复仁爱之心,以此来达到转阴木为阳木,恢复受损肝脏的生理功能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魏品康教授认为,癌性腹水作为胃癌的一种并发症,与胃癌具有相同病机,即以痰浊内蕴为本,水湿内停为标,故以消痰利水为基本治法,以消痰之品攻邪祛浊为主,兼以利水之剂祛水利尿,达到标本同治。其消痰利水方由制胆南星、制半夏、山慈菇、陈葫芦、猪苓、芒硝、商陆、茯苓皮组成,并斟酌采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9.
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因其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而受到重视。中医药治疗本病在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甚至逆转病理进程上有独到的优势,邵祖燕教授认为本病无症,本虚为主;病证结合,五脏相关,自拟五丹胃福汤,配伍针刺,达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恢复生理功能之效。  相似文献   

10.
尤建良教授诊治中晚期胃癌认为中焦失调是内环境失衡的关键,调理中焦脾胃功能是治疗中晚期胃癌的首要任务,也是微调平衡的核心思想;提倡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靶向性;遣药多选用药对及平性温和之品,药性轻灵,而少用大寒大热之品,提倡量少力宏。此外,尤教授论治肿瘤时注重精神情志和饮食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时时不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饮食调理。尤教授临证诸法合用,从而稳定病灶,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韦婉 《吉林中医药》2013,33(7):675-677
更年期失眠总以营卫失运、气血失和、阴阳失调为本,痰瘀阻滞型失眠甚为多见.治疗以温胆汤为基础,取其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之效以恢复气血畅通,保持阴阳平和.针对病机特点辅以开窍醒神、活血化瘀、清肝理气、健脾和胃之品,并予以心理疏导配合运动治疗,体现出中医药辨证论治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王朝晖 《吉林中医药》2013,33(2):127-128
胃阳耗伤是胃癌呕吐的基本病机.胃癌病人日久阳气亏虚,久病及脾,形成机体脾胃阳气亏虚的局面,导致无力运化水谷精微,久而宿食痰饮内停,此外胃气以降为顺,中焦阳气亏虚,虚阳浮越,胃内宿食痰饮随而上泛,均可出现呕吐的现象.故在治疗上当以温运中焦,祛痰化浊为大法,止呕当依据气滞、痰阻、血瘀等病因的不同,而选用辛香通络,祛痰通络,祛瘀通络之品.旋覆代赭汤为治疗因吐下伤中所致的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之证,其病机为中焦虚寒,痰阻气逆,故而在临床治疗中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病归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病机无外乎虚、实两类,虚证包括精血不足、气血亏虚,实证包括风火上扰、痰浊阻滞及瘀血阻窍.对于因肺的功能失调或肺金母病下传肾水子病、肺金克肝木所致的眩晕,临床治疗应从肺论治,分别以助肺培元、宣肺降气、温肺化饮、培土生金、调理肺气诸法恢复肺之生理功能,以金水相生、佐金平木法恢复五行之生克关系.  相似文献   

14.
庞玉琴教授认为,气血失调、脏腑失和为产后抑郁主要病机,主要涉病脏腑为心、肝、脾,在治疗产后抑郁时,以移情易性,畅气通滞,养血安神为治疗总则。庞教授治疗产后抑郁,调气血与和脏腑并举,移情志与安神魂并重,不忘多虚多瘀之机,辨证分型且分段论治,以气血为路,脏腑为靶,畅气养血,调志安神。肝气郁结者,方用自拟疏郁清明汤;心脾两虚者,方用自拟补益定神汤。庞教授治疗产后抑郁强调当分阶段施治:若妇女新产阶段发生产后抑郁,以活血祛瘀为主,加川芎、桃仁、炮姜之品;若妇女产后子宫已恢复,以补益气血为要,加当归、丹参、黄芪之品。另外,产后用药需要注意:产后不宜单用过用补益之品;产后不宜单用破血之品;产后不能过用寒凉;产后不能过用辛散之品。  相似文献   

15.
调畅气机法改善胃癌患者生存质量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胃癌以根治性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胃癌术后和晚期胃癌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易出现气机受阻,脾胃升降失常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殷东风教授根据内经气机升降之理,运用扶正培本、消痰散结、活血化瘀、抗癌解毒等方法治疗胃癌的同时,擅用温阳、清热、寒温并用、补中益气等法调畅气机,以恢复脾胃的升降功能,改善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钱伯文治疗胃癌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癌主要属于中医“噎膈”“反胃”“积聚”等范畴,尤其与“积聚”相关。积聚之成,乃气滞所致,气滞现象可出现于胃癌的早、中、晚各期,因此,理气乃治本之法,而理气不避香燥。消坚散结亦为胃癌的一个重要治则,但不滥用有毒之品,习用天龙、露蜂房等性缓者。同时还重视扶正,扶正着重脾胃。  相似文献   

17.
吴炳辰 《吉林中医药》2010,30(5):376-378
脾虚络阻,阳气不达为胃癌的基本病机。脾虚是胃癌发病的根本,脾失健运,导致气血不足,脏腑功能低下,正气不足,则“经主气”“络主血”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形成气滞、痰凝、瘀血等病理产物阻塞胃络,阳气不达,气滞痰瘀“宿昔而成积”,致胃癌形成。治疗当以健脾通络为,大法,通络当依据气滞、痰阻、血瘀的不同,选用辛香通络、祛痰通络、祛瘀通络之品。  相似文献   

18.
张海波教授认为正虚邪实是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主要病机,治疗关键在于正确把握中气与癌毒的关系,针药结合进行治疗。张教授治疗该类疾病时注重固护中气,尤重黄芪的应用,同时辅以附子和干姜等温补之品温煦脾肾之阳,以期通过养正以除积;立足整体观,运用切脉针灸,结合针刺的即时效应及中药的持续效应,燮理阴阳,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屡屡见效,并列举1例胃癌术后复发伴转移验案加以例证。  相似文献   

19.
1饮食护理 ①控制饮食是治疗消渴证的关键,必须严格按医嘱定量给予,以获得足够营养,而不加重病情为原则. ②少食肥甘油腻之品,适当增加血肉有情之品及豆制品类食物,多食清凉滋阴润燥之品,适当增加血肉有情之品及豆制品类食物,多食清凉滋阴润燥之品.  相似文献   

20.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老年失眠症病位核心在肾,涉及心,肾精亏虚是其病机基础,肾虚血瘀为其基本病机,多兼夹心火内炽.肾精亏虚,则不能荣养和涵养心神;瘀血内阻,壅遏神机不能潜藏;心火内炽,扰动心神不得安宁.老年失眠症的治疗应以益肾活血为基本治法.辨治时应强调益肾填精以荣神涵神,活血祛瘀以畅达神机,清心、安神、重镇以安定心神.治疗时应采用益肾填精之品,配用活血祛瘀之品,酌加清心、安神、重镇之药,最终使阴阳相合、眠复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