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的主要表现.方法:针对本次调查研究的80例患儿实施X线平片和钡剂灌肠造影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实施了平片诊断确诊,其中75例患者经过了造影诊断确诊,72例患者实施了稀钡灌肠确诊,4例患者实施全消化道造影确诊.结论: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实施钡剂灌肠检查,能够准确的反应患儿先天性巨结肠的典型X线,将其清晰展示,诊断的结果比较准确,是临床值得推广的影像学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完善和提高我院在对小儿消化道先天性异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技术水平,本文对几种小儿消化道异常的x线摄影特点做了详细的描述并加以补充分析,把我院诊断小儿消化道疾病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方法收集我院2006-2009三年中的临床病例,有关小儿消化道异常的临床资料对9例先天性食管闭锁,217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3例先天性十二指肠狭窄及小肠闭锁,以及消化道重复畸形的病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诊查并与本病症的特点进行分析。结论小儿消化道异常征象并不十分多见,但要结合临床特点紧密结合临床表现加以分析,不能急于进行钡餐透视和钡剂造影。如:先天性食管闭锁或先天性十二指肠及小肠闭锁等病症,都是禁忌钡餐透视和钡剂造影的,只能拍摄单纯性x线平片。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最好的办法检查,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道闭锁X线诊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证实的食道闭锁患儿的X线表现.结果食道闭锁Ⅲ型15例,其中Ⅲa型4例,Ⅲb型11例;Ⅰ型1例;Ⅴ型1例.结论X线平片及食道造影能早期诊断食道闭锁及其类型,还可了解术后是否存在吻合口瘘,及时指导手术及防治术后并发症,提高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道闭锁X线诊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证实的食道闭锁患儿的X线表现。结果:食道闭锁Ⅲ型15例,其中Ⅲ a型4例,Ⅲ b型11例;Ⅰ型1例;Ⅴ型1例。结论:X线平片及食道造影能早期诊断食道闭锁及其类型,还可了解术后是否存在吻合口瘘,及时指导手术及防治术后并发症,提高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洪鑫 《工企医刊》2012,25(5):31-33
目的探讨钡剂灌肠X线检查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近三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腹部平片及钡剂灌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平片均表现为肠腔充气扩张,本组病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分为4型。结论腹部平片、钡剂灌肠是本病很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对不典型的病例要密切结合临床,注重24小时复查。  相似文献   

6.
消化系统畸形在临床工作中颇为常见,主要为胚胎发育异常的结果。X线检查是诊断消化系统畸形的一个主要检查方法。本文应用胚胎学发展的观点,阐述X线表现的实质,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既往文献对于消化系统畸形的记载基本上是按消化管从上到下的顺序,即从食管、胃至肠和肛门进行阐述。为供临床和X线工作者更好地了解这些疾患,我们结合胚胎学消化系统发育的基础,提出这些疾病的新的分类,以供参考。(一)空化过程受阻:1.食管气管瘘和食管闭锁;2.食管蹼和食管狭窄;3.重复症;4.先天性胃闭锁;5.幽门前隔瓣;6.十二指肠狭窄、闭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乙状结肠扭转时X线征象及X线腹平片,钡灌肠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00~2O10年15例乙状结肠扭转病例,就其立卧位腹平片及钡灌肠检查X线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通过立卧位腹平片确诊9例,通过钡灌肠确诊5例,开腹探查确诊1例。结论 X线腹平片和钡灌肠检查是乙状结肠扭转诊断的重要手段及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呕吐诊治体会.方法 采用病例收集的方法.结果 17例咽下综合征患儿8例经洗胃后呕吐消失,4例胎粪排出延迟患儿经清洁灌肠治愈,1例肠道感染经抗感染、补液后治愈,幽门痉挛和胃食管反流患儿经口服药物后好转,十二指肠闭锁患儿转上级医院行手术治疗后治愈,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经灌肠保守治疗至3月龄后手术治愈,其余均经指导喂养和体位治疗后好转.结论 母婴同室新生儿呕吐病因复杂、病情轻重不一,需要依据病史、呕吐物性质、大便情况、腹胀程度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作出合理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部内生软骨瘤X线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3例病人手部X线平片,结果18例具有特征X线表现,5例不具有。结论常规X线平片检查对手部内生软骨瘤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食管裂孔疝为膈疝中最常见者,系贲门管连同部分胃疝入胸腔的一种疾病。分为先天性食管裂孔疝和后天性食管裂孔疝。从1988—1991年我们经 X线钡餐检查及手术证实为先天性食管裂孔疝者17例。先天性食管裂孔疝为新生儿常见呕吐原因之一。现结合临床 X 线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分析贲门癌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时的X线表现,提高对贲门癌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52例经病理证实为贲门癌的病例,在我科进行的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时的X线表现。结果:表现为贲门区软组织块影29例;病变累及食管下端17例;胃底部变形和胃体上部浸润10例,贲门区溃疡6例。结论:贲门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的X线表现有其一定的特征性,检查时仔细观察分析多可以对贲门癌作出正确的X线诊断。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短食管型食管裂孔疝又称先天性短食管或先天性短食管胸腔胃,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消化道畸形.本病于1933年由Clerf首先命名为先天性短食管.目前称先天性短食管型食管裂孔疝,为不可恢复性食管裂孔疝,属食管裂孔疝Allison分型中的"Ⅴ型先天性短食管".主要发生在新生儿及婴幼儿中,因畏惧上消化道钡餐检查、X线辐射及对本病的认识不足等原因,在临床中往往被误诊或漏诊,延误诊断和治疗.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笔者搜集了我院近30年来对5例先天性短食管型食管裂孔疝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B超及X线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B超诊断及X线平片检查并经手术或X线下空气灌肠确诊的肠套叠患儿(54例)的相关病例资料。结果超声误诊2例,准确率为96.3%,X线误诊2例,准确率为96.3%。两者的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影像学检查相结合,对婴幼儿肠套叠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贫血为首发症状的食管裂孔疝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 【方法】 对9例贫血为首发症状的食管裂孔疝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全部患儿进行了血常规、血清铁、铁蛋白、总铁结合力检测,行胸片、上消化道造影检查。 【结果】 9例均符合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就诊时血红蛋白值为(52±12)g/L,铁蛋白值为(3.0±1.8)ng/mL,血清铁值为(2.7±1.8)μmol/L,总铁结合力值为(87.21±5.78)μmol/L。所有患儿均无“呕吐、呕血、黑便”等消化道症状。胸片检查疑诊、消化道造影证实食管裂孔疝。8例给予手术治疗,1例家属拒绝手术出院。 【结论】 缺铁性贫血为婴幼儿常见病,诊断时需重视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诊断,尤其是一些先天性胃肠道畸形,如食管裂孔疝;对此类患儿可行胸片筛查,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小儿胃食管返流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30例小儿胃食管返流的X线表现,并与其它诊断小儿胃食管返流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造影剂返流入食管下段4例,中段19例,上段7例,合并返流性食管炎8例,合并肺部吸入性肺炎3例,食管气管瘘1例,早期食管裂孔疝1例,幽门痉挛2例。结论 应用X线造影检查是诊断小儿胃食管返流的最主要手段,并在指导临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先天性食道闭锁在消化道畸形中较常见,患儿术前肺炎、术后加重和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及体重偏低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早期诊治、经胸膜外入路Ⅰ期手术治疗ⅢB型食道闭锁并术后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7~8d,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5例患儿,男3例,女2例,年龄最大5d,最小1d,体重最重3.10kg,最轻2.45kg。5例患儿出生后均有呕吐白泡样液体、进食后呛咳、发绀气促等症状,胸部X线片示均有肺炎,腹部平片和食道碘造影确诊,按Gross分型病例均为ⅢB型食道闭锁。2.手术方法:静脉复合麻醉加气…  相似文献   

17.
张宏 《中国保健》2009,(17):758-758
目的:评估腕关节外伤X线平片、CT、3D检查三种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全部病例均经x线平片、CT、3D检查,X线平片包括常规位置和特殊位置。结果:18例中X线平片阳性16例,阴性2例,CT及3D全部阳性。结论:在腕关节外伤X线检查中,平片占有重要地位,CT优于平片,3D是平片和CT不可替代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淤滞症的X线表现及结合文献复习其相关知识.方法:分析医院收治的22例十二指肠淤滞症患者,18例行钡餐造影,4例行碘水造影.结果:22例患者影像学表现典型,均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所致,已明确诊断.结论:X线造影检查可作为十二指肠淤滞症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呕吐的X线诊断及喂养指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新生儿呕吐与体位的关系及喂养指导。「方法」回顾分析4年间102例因呕吐住院的新生儿的X线餐透视检查及摄片所工随机观察100例新生儿仰卧位胸腹平片,特别对新生儿水平横胃的X线表现进行阐述。「结果」新生儿水平横胃与纵轴型胃扭转的X线表现有明确的鉴别要点,也明显不同于传统所说的“新生儿胃呈水平位”的胃型。其成因及临床表现类似于新生儿胃扭转,并与肝脏的形态位置密切相关。「结论」对新生儿水平横胃  相似文献   

20.
小儿肠套叠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小儿肠套叠的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小儿肠套叠的X线腹平片、B超和B超水压灌肠、空气灌肠造影的诊断及其治疗的资料。结果:B超和B超水压灌肠、空气灌肠造影检查的诊断价值远远大于腹平片;对早中期的肠套叠首选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对中晚期的肠套叠可行充气灌肠复位,对重度晚期的肠套叠首选手术。结论:根据病情合理诊治小儿肠套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