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 ,2 9岁 ,孕 2产 1,人流 1次。因性交后无痛性阴道出血于 2 0 0 0年 9月入院 ,入院前半月曾因不明原因性交后出血 ,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进行宫颈活检 ,病理报告为宫颈小细胞未分化癌。入院查体 :阴道畅 ,阴道前后穹窿触及硬结 ,宫颈重度靡烂 ,呈菜花状 ,质硬 ,接触性出血 ,宫体正常大小 ,双附件未发现异常。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 ,术中见子宫正常大小 ,表面光滑 ,双侧卵巢 ,输卵管形态正常 ,腹腔内无腹水 ,腹腔内未见转移灶 ,行子宫广泛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恢复好。病理报告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Ⅱ期伴右髂外淋巴…  相似文献   

2.
病摘例要女,44岁.不规则阴道流血1年余.于1987年9月26日入院.一般体检未见异常.妇科检查:阴道粘膜光滑,宫颈口可见菜花状组织突出物,质脆,有接触性出血,宫体大小正常,表面光滑,活动佳,附件未触及包块,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术前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大透明细胞癌.腹股沟淋巴结细胞检查未见肿瘤细泡.拟诊为子宫颈透明细胞癌,Ⅰ期b.于1987年10月19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广泛性子宫全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术后大体标本如附图.可见宫颈部浸润,呈菜花状,质脆.镜  相似文献   

3.
吴如英 《重庆医学》2006,35(2):171-17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9岁,孕,产。,不规则阴道出血9个月,剖官产术后5个月,病理报告为“宫颈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以“官颈癌Ib”于2004年3月22日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3年1月18日,孕5个多月时有少量不规则阴道出血,产前检查及B超检查无异常发现,未行妇科检查,诊断“先兆流产”予保胎治疗好转,延续至足月。于2003年10月20日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产后1个月余仍阴道出血而就诊,未行妇科检查,  相似文献   

4.
1病例介绍 患者,51岁,已婚育,绝经4年,既往月经规则,从2001年7月初出现阴道出血,量时多时少,时有腹痛,未进行治疗。于2001年11月因阴道不规则出血4个月症状加重入院。入院时一般情况尚可,血压、心率正常。胸透:(-),妇科检查显示:外阴:已婚式;阴道:黏膜充血,可见少量分泌物;宫颈:息肉状物突出于宫颈;宫体:增大,轻压痛;彩超显示:官腔局部血管扩张,呈高回声光带。术前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术中根据冰冻结果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化疗、盆腔放疗。  相似文献   

5.
宫颈微偏腺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卫平  张雪芬 《安徽医学》2004,25(4):346-346,F003
病例简介 患者,顾某,37岁,农民,因阴道不规则排液1年余伴接触性出血3个月于2003年1月6日入院.患者于2001年上半年开始出现不规则阴道排液,量多,粘液性,2002年9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非经期阴道少量流血,遂去当地县医院求治,发现宫颈息肉,行宫颈息肉摘除术,病理报告为宫颈息肉,术后因有接触性阴道流血,再次就诊于省级医院,临床检查见宫颈肥大,呈乳头状,疑官颈癌先后3次行宫颈多点活切(两次在阴道镜指示下活切),并行颈管诊刮,病理检查均不支持临床诊断.因临床症状未缓解,随后就诊于我科,拟宫颈癌不能排除而收住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相似文献   

6.
患者 63岁,孕3产3.因“子宫内膜癌术后2年余,阴道少量出血3天”来我院门诊就诊.妇检发现阴道残端偏左侧见灰白色糟脆组织约小指头大小并有少量出血.组织活检为阴道残端乳头状浆液性癌.入院体检:一般状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明显异常,下腹平坦无压痛,腹水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宫颈病变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以便临床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宫颈癌。方法:对1373例宫颈活检标本的肉眼形态、临床症状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结果:宫颈病变以良性病变多见,良性病变又以糜烂多见。肉眼表现为宫颈肥大者以炎症的检出率高,癌的检出率以表现为溃疡肿块者高,其次为糜烂伴触血( )组。临床上若表现为绝经后出血,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不规则出血、接触性出血组。结论:临床上对宫颈有溃疡、肿块、糜烂伴触血( )者及临床表现为绝经后出血、不规则出血、接触性出血者,应及时取材活检,以便及时诊断、治疗和早期发现宫颈癌。此外对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应予以高度重视,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患者王某某,女性,农民,70岁,因阴道间断出血2个月于2009年6月20日入院。患者绝经20余年,近2个月间断出现阴道出血,开始未在意,后出血加重而就诊。门诊阴道镜检查提示宫颈糜烂、出血,活检病理提示高分化腺癌。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年,冠心病病史20年。入院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胸片、血尿便常规、生化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后第4天行宫颈癌根治术,术中未发现周围淋巴结肿大。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宫颈高分化腺癌,  相似文献   

9.
杨家利 《中外医疗》2011,30(17):57-5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宫颈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至2009年我院收治的12例妊娠合并宫颈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宫颈癌的发生率极低。临床表现多为阴道流液、不规则阴道出血。2例妊娠合并宫颈癌明确诊断的时间分别为术后、产后。手术病理分期:l例IIA期、2例IB期。2例均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例1~2产后宫颈癌术后还追加了体外放疗。结论对所有早孕妇女或孕期阴道出血的患者应常规作阴道窥器检查及宫颈刮片检查,必要时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早发现妊娠期宫颈病变及宫颈癌。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35岁,主诉:性交后阴道出血半年。平素白带不多,月经正常。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黏膜光滑,无红肿,阴道分泌物糊状,白色。宫颈轻度糜烂样改变,接触性出血阳性,无黏液脓性分泌物。子宫前位,大小正常,无压痛,双侧附件区未及异常。  相似文献   

11.
病例1 患者,女,35岁,汉族,农民.2004年6月因阴道接触性出血2月人院,妇科检查见宫颈一直径5.0cm菜花样肿块,侵犯穹隆部及阴道上段,病理活检报告为宫颈鳞癌,Ⅲ级,诊断为官颈癌ⅡA期,行广泛性子官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术后病理为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3/10)转移.术后全盆腔放疗DT45Gy/4.5周,采用顺铂为主方案化疗3周期.  相似文献   

12.
何蔚  任黔川 《四川医学》2019,40(5):540-542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于2017年4月22日因"阴道分泌物增多1+年,接触性出血半年"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异味,无接触性出血,无阴道不规则流血,于当地医院行宫颈刷片未见确切异常,予对症治疗。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接触性出血,点滴状,未予重视。2017年3月31日再次于当地医院宫颈刷片示LSIL,阴道镜检查取宫颈活检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 ,2 9岁 ,孕 2产 1存 1,月经史 13 9 10 2 4 2 8。因无痛性阴道出血 1月于 2 0 0 0年 8月 3 1日就诊于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行宫颈活检示宫颈小细胞未分化癌 ,于 2 0 0 0年 9月 9日就诊于本科。入院查体心、肺、腹部均无异常。妇科检查 :外阴无异常 ,阴道前后穹隆均可扪及硬结 ,与宫颈关系密切 ,阴道上端 1cm有硬结 ,其余部分正常 ,宫颈重度糜烂 ,呈菜花状 ,质硬 ,触血 ,宫旁无增厚 ,双附件未扪及。初步诊断为子宫颈癌累及阴道上 1 3 ,宫旁无浸润 ,临床分期为Ⅱa期。于 2 0 0 0年 9月12日在全麻下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  相似文献   

14.
阴道鳞状细胞癌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红  巩明琴 《甘肃医药》2009,28(4):315-315
1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46岁,已婚,汉族,河南籍农民。主诉“阴道接触性出血3月余”于2006年1月4日11:04时入院。患者于三月前无诱因,同房时发现阴道少量流血,呈鲜红色,未治疗自愈。此后间断有阴道少量流血,9天前在当地行妇科检查时发现阴道有新生物,遂取新生物活检,病理诊断报告:乳突状鳞状细胞癌,故来我院以“阴道癌”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白带正常,无异味,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发热、盗汗。大小便正常,无乏力、纳差,体重无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5.
绒毛膜癌(下称绒癌)伴发中枢神经症状,往往容易诊断为绒癌脑转移而忽略其它可能性,我科曾遇到2例绒癌并发霉菌性脑炎,现介绍如下:[例1] 刘××,41岁,1975年7月行人流术,2个月后发现阴道前壁-核桃大小肿块,宫颈着色,宫体50~ 天妊娠大小,左侧鸡蛋大小肿块,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21单位/升,诊断为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阴道前壁囊肿。1976年11月14日突然阴道大出血,检查为阴道结节出血,诊断为绒癌阴道转移而转入我院。患者入院时重病面容有贫血,体温38℃,妇科检查发现阴道上两侧各有橄榄大小肿块,色紫,阴道前  相似文献   

16.
一、观察出血。即阴道出血,如月经增多、周期紊乱,接触性出血等。阴道出血是女性生殖道癌最常见的症状,被称为妇科癌症的“信号”。因此,除正常月经以外的出血都要究其原因后对症诊治.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2岁,已婚,因不规则阴道流血流液1个月于2008年10月12日入浙江大学第一医院.妇科检杳:子宫颈6点处可见-3 cm×3 cm×2 cm的菜花样肿物,向颈管及宫颈表面隆起,浅表糜烂.有接触性出血.阳道穹窿存存.双侧宫旁无明显增厚,子官体正常大小,质地中等,双侧附件未及明显包块,无压痛.血肿瘤标记物(Cal25,Cal99),甲胎蛋白(AFP),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宫颈鳞状细胞癌抗原均为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8.
袁云  程一霓 《广东医学》1999,20(1):72-73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为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其临床主要特征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性阴道流血。手术治疗是早期宫颈浸润癌重要的首选治疗手段。手术切除的范围广,时间长,手术复杂,术后并发症多,术前、术后护理配合要求高。本院自1995年11月一1998年6月共收治病人对例,平均术后is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手术例数共对例,年龄29~52岁,诊断为宫颈鳞癌Ib期,术前行后装腔内半量放疗。手术方式,宫颈癌广泛根治术:包括盆腔淋巴结清扫(馆总、骼内、骼外…  相似文献   

19.
我院妇瘤科 1998- 0 4~ 1999- 0 2先后共收治了 2例宫颈神经内分泌癌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患者 ,2 8岁 ,汉族 ,已婚。性接触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及血性白带 2年。在当地医院就诊 ,诊断为宫颈炎 ,行电熨治疗后好转。不久 ,又出现性接触后阴道出血和阴道分泌物增多 ,时有血丝。仍到当地医院就诊 ,诊断为宫颈肌瘤而行肿瘤切除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宫颈低分化腺癌。于 1998- 0 4- 12以宫颈癌收住我院。患者既往健康 ,家族中无类似肿瘤病史。 2 1岁结婚 ,孕 3产 1,初产 2 3岁 ,流产 2次。口服避孕药 1年 ,宫内放置避孕环 2年。入院时查体 :…  相似文献   

20.
患者12岁,因“阴道流血2+月,盆腔肿物待诊”于2019年9月19日入院。本例患者及家属均明确否认既往己烯雌酚暴露史。入院后予完善相关检查后于全麻下行宫腔镜探查术,术中取宫颈赘生物组织行冰冻切片,病理结果示宫颈恶性肿瘤,遂行经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双侧卵巢移位+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后切除组织病理示:宫颈透明细胞癌,癌浸润宫颈间质深1/3层,并向下累及阴道壁;癌转移至左闭孔淋巴结、左髂内外淋巴结。切除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示:细胞角蛋白7(CK7)(+)、细胞角蛋白20(CK20)(?)、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A)(+)、细胞黏附分子CD15(+)、肝细胞核因子-1β(HNF-1β)(+)、Sal样蛋白4(SALL-4)(?)、抑癌基因P16蛋白(+)、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抑癌基因P53蛋白灶性+、抑癌基因WT-1蛋白(?)、抗原Ki67阳性率约40%。诊断:宫颈透明细胞癌 ⅢC1p期,术后全身化疗(氟尿嘧啶+顺铂)4周期,25次三维后装放射治疗,随访至今,未见明显复发迹象。此病临床表现与宫颈鳞癌基本相同,但若患者年龄较小,则容易被误诊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需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