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有机磷杀虫剂乐果对乙酰胆碱受体通道的阻断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海滨  谢佐平 《卫生研究》1997,26(3):154-158
在非洲有爪蟾蜍胚胎神经和肌肉细胞上,用膜片钳技术研究了有机磷杀虫剂乐果对乙酰胆碱受体(AChR)通道的作用,发现它对自发微终板电流(MEPC)有双重作用,低剂量(21.6μmol/L)增加其幅度和频率,高剂量(237μmol/L)则相反。146μmol/L乐果缩短通道开放时间降低开放概率。对AChR通道电流幅度和细胞膜钠、钾通道电流无影响。提示乐果为AChR通道开放阻断剂。本实验从分子水平上为有机磷杀虫剂对AChR的直接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有机磷杀虫剂氧化乐果,乐果对非洲爪蟾胚胎肌肉细胞突触传递的影响。方法使用膜片钳技术。结果较高剂量氧化乐果、果果均降低自发微终板电流的幅度和频率,并以高幅度电流下降为主。  相似文献   

3.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大鼠肌无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致肌无力的机制。方法以乐果作为受试物,建立染毒后肌无力大鼠模型,测定血液、脑组织、肌肉组织胆碱酯酶(AChE)活力。结果腹腔注射乐果后,大鼠全血、红细胞、血浆AChE活力持续下降,至24小时时,这三部分血液成分的AChE活力分别由染毒前的(23.4±4.6)μmol/L、(18.7±3.4)μmol/L、(6.0±1.1)μmol/L降至(2.1±1.6)μmol/L、(1.5±1.1)μmol/L、(0.8±0.5)μmol/L。大鼠肌无力表现与血液AChE活力变化不平行,二者相关程度较低(r=0.64,P>0.05)。大鼠发生肌无力时,中枢及外周组织AChE活力亦显著下降,但不同组织中AChE活力下降的程度及趋势各不相同。肌肉组织与血液AChE活力变化趋势较为一致。结论AChE持续抑制可能不是肌无力的主要原因,其在肌无力发病中的意义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硒和维生素E对人白血病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敬  张军 《营养学报》1998,20(3):312-317
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法,流式细胞术(FCM)研究硒和VE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非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Se(5~11μmol/L)对于HL-60,K562细胞的增殖均有显著性抑制作用,FCM表明,在Se(8μmol/L)作用6~72h后,HL-60和K562细胞分别出现G1和S期阻滞现象。VE在100~300μmol/L范围内对HL-60细胞具有显著性抑制作用,而在10~300μmol/L范围内对K562细胞同样具有显著性抑制作用,且呈剂量相关效应。VE(100μmol/L)作用6~72h后,HL-60,K562细胞分别被阻滞于S期和G1期。值得注意的是Se与VE对HL-60和K56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恰恰相反。结论:硒的抗癌作用和VE的抗癌作用是互补的,不能互相替代  相似文献   

5.
矽尘,亚硒酸钠对人肺腺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细胞培养分析了亚硒酸钠、二氧化硅法对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的作用,结果表明:(1)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μmol/L对细胞株生长无影响,5μmol/L、10μmol/L对细胞株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40μmol/L有明显毒性,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其抑制程度增加。(2)随着SiO2剂量的增加,二氧化硅法对人肺腺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越大。生理盐水对细胞株生长无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研究新出生卵巢组织体外镉暴露后,DNA 甲基转移酶类(DNMTs) 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的 情况,了解DNMTs的变化在镉致卵巢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4 日龄雌性SD 大鼠卵巢取出置于DMEM/ F12与α MEM 混合培养体系进行体外染毒,镉剂量分别为0、0.5、10、50μmol/L,连续染毒4d。分别 采用RealTime PCR 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DNMTsmRNA 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应用单因素方差进行分 析比较,犘<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各剂量组DNMT1、DNMT3α、DNMT3βmRNA 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犉=13.579、12.926、10.620,犘=0.009、0.012、0.031),其中DNMTs在 0.5、10μmol/L 组表达上调,50μmol/L 组表达下调;各剂量组DNMT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犉=56.311,犘<0.01),其中在0.5μmol/L 和50μmol/L 组降低,10μmol/L 组表达升高; DNMT3α蛋白表达在10μmol/L 组升高,50μmol/L 组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犉= 28.533,犘<0.01); 各剂量组DNMT3β 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犉=2.047,犘= 0.186)。结论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镉暴露后卵巢组织DNMTs表达发生改变,这可能参与镉致卵巢毒性 过程。 关键词:镉;DNA 甲基转移酶;卵巢 中图分类号:R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6)06 0401 04  相似文献   

7.
丙烯腈尿中代谢物—腈乙基巯基尿酸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雯瑞  吴宜群 《卫生研究》1996,25(4):206-208
建立了柱前荧光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烯腈(ACN)在人尿中的代谢物—S-2-腈乙基巯基尿酸[N-乙酰-S-2-腈乙基半胱氨酸(CEMA)]。尿中CEMA的酸性水解产物S-2-羧乙基半胱氨酸(CEC)与邻苯二甲醛反应生成强荧光物质。该衍生物经C18柱分离后,用荧光检测器检测。方法检测限为3μmol/L,尿中CEMA浓度为50、200μmol/L时批内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2.9%,尿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4%。ACN现场工人的尿样经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机(HPLC—MS)分离鉴定,确证尿中巯基尿酸结构为CEMA。正常人尿中未检出该化合物。该方法应用于34例ACN现场工人尿中CEMA的测定,浓度范围在3~3167μmol/L  相似文献   

8.
脐带血铅含量与婴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为了探讨儿童铅中毒的诊断标准,作者选择132名婴儿,以其脐血铅水平作为铅暴露示标,3月龄时在蓓蕾(Bayley)婴儿发育量表上的精神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为效应示标,研究铅对婴儿神经发育的影响。结果血铅≥0.48μmol/L的婴儿其MDI和PDI均明显落后于血铅<0.48μmol/L者。若分别以血铅为0.72、0.48和0.24μmol/L为分界线,将所有婴儿分为高铅组和相对低铅组,发现随着分界线的下移,两组间MDI和PDI的差别渐趋缩小,当分界线为0.24μmol/L时,高低铅组间MDI和PDI的统计学差异不复存在。据此,作者建议,我国宜采纳血铅≥0.48μmol/L作为儿童铅中毒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急性乐果中毒大鼠的电刺激单纤维肌电图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OPs)肌无力及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IMS)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电刺激单纤维肌电图(SSFEMG)及重复刺激神经(RNS)肌电图,研究乐果中毒对大鼠神经肌接头(NMJ)传递功能的影响。结果急性乐果中毒时出现肌无力的大鼠,在10Hz及20Hz连续电刺激坐骨神经时,单纤维动作电位平均连续差(MCD)显著增大,提示肌无力大鼠存在NMJ突触传导阻滞现象;先后对同一中毒大鼠进行RNS及SSFEMG检查,可见SSFEMG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RNS。结论SSFEMG可能为目前检测OPs中毒肌无力时NMJ传导阻滞较为敏感的方法,将可为OPs中毒肌无力及IMS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3.0~6.5岁幼儿进行了血铅(Pb-B)测定,并分析了Pb-B浓度与血卟啉(FEP)、血红蛋白(Hb)含量及年龄、性别间的相关关系和剂量-效应、剂量-反应关系,探讨了影响Pb-B水平的因素.结果表明,市区幼儿Pb-B均值为0.38μmol/L,FEP为0.37μmol/L;县区幼儿Pb-B均值为0.41μmol/L,FEP为0.45μmol/L,两地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年龄无差异。本市幼儿Pb-B95%上限值为0.56μmol/L,有13.95%儿童大于0.48μmol/L(100μg/L)生物限值.进一步以Pb-B为内剂量,证实了剂量-效应和剂量-反应关系,随Pb-B增加,FEP增加,FEP≥0.36μmol/L的百分率上升,说明FEP可作为幼儿微量铅接触的敏感指标.母亲文化程度、母亲饮酒情况等因素与Pb-B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噻唑兰比色法判断六价铬细胞毒性及增殖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噻唑兰(MTT)比色法判断重铬酸钾对人胚肺(HEL)细胞的毒性及对其增殖抑制的影响,以0~80μmol/L重铬酸钾分别染毒3,6,24小时,及终止染毒后继续培养24小时,结果表明重铬酸钾的细胞毒性及增殖毒性,均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比较重铬酸钾细胞生物学效应时,在低剂量(≤10μmol/L)范围,采用细胞增殖抑制率为方法较好;在中高剂量(〉10μmol/L)时,只能用存活率观察,但染  相似文献   

12.
锌激活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肌醇磷脂信号转导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小波  王瑞淑 《营养学报》1999,21(3):263-267
目的: 研究锌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肌醇磷脂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方法: 从大鼠颅骨分离出成骨细胞,于 D M E M 培养基中进行传代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10μmol/ L、25μmol/ L 及50μmol/ L Zn2 + 剂量组:分别测定了 Zn2 + 对成骨细胞长期或短期作用后蛋白激酶 C( P K C) 活性及三磷酸肌醇( I P3) 含量的变化。根据被磷酸化多肽底物的量测定 P K C 活性,按照3 H m yo 肌醇掺入及层析分离法测定 I P3 含量。结果: (1) 三个不同剂量的 Zn2 + 作用于大鼠成骨细胞3 天后, I P3 含量及 P K C 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 Zn2 + 剂量的增加, I P3 含量及 P K C 活性有相应增加的趋势;(2) 在短期实验中,25μmol/ L Zn2 + 对成骨细胞的作用比较明显,仅作用15 分钟, I P3 含量即明显提高,且在以后的各个作用时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时间效应曲线平坦;50μm ol/ L Zn2 + 组 I P3 含量在各个时点略低于25μmol/ L Zn2 +组;10μm ol/ L Zn2 + 组略高于对照组。25μmol/ L Zn2 + 、50μm ol/ L Zn2 + 组 P K  相似文献   

13.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分子杂交的NorthernBlot方法和图像细胞分析技术(ICM)研究了β-胡萝卜素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株BCap一37的生物学作用。细胞生长曲线的结果显示,两个实验组(5×10(-5)mol/L,1×10(-4)mol/L)对细胞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伴有明显的细胞形态学特征的改变。抑制率分别为33.33%和28.25%(P<0.01,P<0.05)。血浆生理浓度组(1×10(-5)mol/L)对细胞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P>0.05)。基因表达的研究显示,β-胡萝卜素(1×10(-5)mol/L,1×10(-4)mol/L)对癌基因C一erbB2mRNA的表达没有抑制作用,1×10(-4)mol/L浓度组对癌相关基因EGFR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应用ICM技术测定四项指标,即DNA指数(DI值),S期百分比(S%),总DNA含量以及细胞核面积。结果显示,两实验组(1×10(-5)mol/L,1×10(-4)mol/L)DI值为1.81和1.74,反映细胞呈异倍体水平,为恶性细胞的特征。两组的S期百分比为33.70%和30.39%,核面积为143.0μM2和120.90μM2,均低?  相似文献   

14.
广西正常人PbB、PbU、ZPP、FEP、ALA正常上限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在广西居住3年以上的正常成人血铅(PbB)、尿铅(PbU)、锌卟啉(ZPP)、游离原卟啉(FEP)、尿氨基酮戊酸(δ-ALA)正常站限值的研究结果,并参考各地提出的正常上限值,建议广西地区的正常上限值为PbB:0.80μmol/L,PbU(双硫腙法):0.25μmol/L,PbU(原子吸收法):0.10μmol/L,ZPP:0.80μmol/L,FEP:1.00μmol/L,δ-ALA:26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β-胡萝卜素对体外巨噬细胞(Mφ)抗肿瘤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与其活化程度、靶细胞敏感性、效/靶比值(E/T)有关;10~(-6)mol/Lβ-胡萝卜素对巯基乙醇酸钠培养基诱导的巨噬细胞(T.G-Mφ)细胞毒阻滞效应无显著作用,但显著提高脂多糖(LPS)活化的T.G-Mφ的细胞毒作用,而10~(-6)mol/Lβ-胡萝卜素与LPS联合应用则可显著增加TNF、IL-1的产生。提示β-胡萝卜素可通过增加Mφ淋巴因子的产生,促进Mφ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6.
太光平  杨家驹 《营养学报》1996,18(4):466-470
研究了β-胡萝卜素对体外巨噬细胞(Mφ)抗肿瘤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与其活化程度、靶细胞敏感性、效/靶比值(E/T)有关;10^-6mol/Lβ=-胡萝卜互地巯基乙醇酸钠培养基诱导的巨噬细胞(T.T-Mφ)细胞毒阻滞疚无显著作用,但显著提高脂多糖(LPS)活化的T.G-Mφ的细胞毒作用,而10^-6mol/Lβ-胡萝卜素与LPS联合应用则可显著增加TNF、IL-1的产生、提  相似文献   

17.
矽尘接触者血脂质过氧化与微量元素铜、锌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勇  陈晓霞 《卫生研究》1995,24(4):193-195
作者测试了116名矽尘接触者和89名对照者血中脂质过氧化作用指标[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血清铜、锌含量。结果显示,MDA、SOD、GSH-Px矽尘组分别为(5.531±1.872)μmol/L、(2396±413)μmol/(min·g)、(35.06±8.94)μmol/(min·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铜、锌、铜/锌比值矽尘组分别为(24.80±6.56)μmol/L、(13.11±4.66)μmol/L、2.21±0.87,血清铜、铜/锌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锌两组无显著差异。各指标间相关分析表明,MDA与Cu、MDA与Cu/Zn;SOD与Cu、SOD与Cu/Zn以及Cu与Cu/Zn呈正相关。其他指标之间无相关关系。作者认为生物膜的脂质过氧化和铜代谢在SiO2所致的肺纤维化的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是肺纤维化有意义的指标,对判断肺损伤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镍对作业工人脂质过氧化损伤及硒的保护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96名镍作业工人血清硒(Se)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分别为1.22±0.23和4.76±0.88μmol/L,与地区对照组(25名非镍作业人员)的结果(分别为1.44±0.19和3.06±0.71μmol/L)相比,血清Se水平降低,MDA含量显著增高,提示镍对作业工人的脂质过氧化(LPO)可能有损伤作用;将镍作业工人分为补硒组和平行对照组观察,结果补硒组在补硒后6和12个月时血清Se水平分别增至1.32±0.14和1.62±0.15μmol/L,MDA含量降至3.91±0.47和3.34±0.52μmol/L,而平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表明补硒对镍致作业工人的LPO损伤作用有较好的拮抗或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9.
西安市儿童血铅水平及健康影响调查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测定了西安市市区141例24 ̄72月龄儿童血铅(Pb-B),并分析了Pb-B浓度与红细胞游离原卜啉(FEP)、红细胞数(RBC)、血红素(Hb)含量及月龄间的相关关系。Pb-B浓度范围0.046 ̄1.18μmol/L,算术平均值0.479μmol/L,其中24-48月龄组0.550μmol/L,49 ̄72月龄组0.448μmol/L (P〈0.02),而男女性别组Pb-B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20.
接触铅女工孕期血铅动态及对新生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某蓄电池厂接铅女工妊娠初期和分娩期血铅、血锌卟啉(ZPP)值动态变化及其与对照女工进行比较。接铅组女工血铅持续保持高水平,达0.98μmol/L,ZPP1.35μmol/L,婴儿脐带血铅达0.90μmol/L,ZPP1.ll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女工(血铅0.26μmol/L,ZPP0.51μmol/L,脐血铅0.34μmol/L,脐血ZPP0.78μmol/L)。并分析了血铅、血ZPP持续升高的意义、相关关系和对新生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