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基于"毒瘀交阻"理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及单盲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胃复春治疗,试验组予益胃化瘀解毒饮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组织在胃镜下的表现及病理活检积分。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7.5%(39/40),对照组为82.5%(35/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病理组织学疗效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病理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毒瘀交阻"理论的化瘀解毒法能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部分胃镜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中化萎汤治疗脾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摩罗丹浓缩丸,治疗组给予温中化萎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75.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脘胀满、饮食减少、胃脘疼痛、疲乏无力、嗳气、反酸嘈杂及舌象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中化萎汤治疗脾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扶正消萎汤治疗脾胃虚弱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且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证型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给予扶正消萎汤合维霉素片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合维霉素片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积分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治疗组改善情况,治疗组皆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皆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扶正消萎汤对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组织学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且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萎清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叶酸片治疗,治疗组患者予胃萎清颗粒治疗,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24周及28周后临床疗效、病理组织学评分、中华健康状况量表、脾胃系统临床症状量表、主要症状积分、慢性胃炎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积分、病理组织学评分、中华健康状况量表、脾胃系统临床症状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8周后治疗组患者慢性胃炎患者报告结局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脾胃系统临床症状量表中,两组患者胃痛、胃胀、恶心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后治疗组患者嗳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胃萎清颗粒可能通过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理变化,缓解临床症状,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通络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通络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病理组织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萎缩、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慢性炎症及活动性病理变化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通络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可逆转病理改变,防治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胃化湿汤加减联合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叶酸片10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和胃化湿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服药1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胃黏膜病理积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主症、次症评分,胃镜下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积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及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胃化湿汤治疗脾虚湿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的疗效,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消除胃黏膜急慢性炎症,逆转萎缩,预防胃癌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瘀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胃络瘀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7年1-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益气养阴化瘀汤加减治疗。将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积分、临床疗效、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总积分、胃镜镜下表现积分、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胃络瘀血型)患者采用益气养阴化瘀汤加减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有助于临床症状、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善,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林婕 《国医论坛》2018,(2):30-32
目的:探讨分析温阳健脾汤联合胃复春片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温阳健脾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病理量化积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41/43)、88.37%(3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病理量化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脘胀满、胃痛、大便稀溏、乏力、饮食减少、气短懒言、呕吐清水、口淡症状积分,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量化积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与病理量化积分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温阳健脾汤联合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患者疗效显著,症状和病理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张梦梦  陈婷  张伦 《新中医》2016,48(3):44-46
目的:观察摩罗丹联合维酶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摩罗丹联合维酶素治疗;对照组予维酶素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56.67%,对照组2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及病理总有效率治疗组60.00%,对照组3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73.33%,对照组4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摩罗丹联合维酶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情况,同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连胃安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胃复春,治疗组予参连胃安合剂口服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镜及病理活检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病理组织学疗效比较,治疗组胃黏膜萎缩,肠腺化生,异型增生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连胃安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对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改变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28例。治疗组予化浊解毒方治疗,对照组予三联杀菌药物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8.97%,治疗组有效率为82.1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p根除率为86.21%,治疗组Hp根除率85.71%,两组患者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法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Hp感染。  相似文献   

12.
王辉 《河南中医》2016,(6):1039-1041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消炎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和胃消炎汤治疗。结果: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4.31%;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0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和胃消炎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石膏汤合小青龙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石膏汤合小青龙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气指标[氧分压(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 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 CO2)]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有效率为73.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 CO2高于治疗前,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 O2低于治疗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膏汤合小青龙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疗效显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并显著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滋阴活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西民  李富宏 《山西中医》2010,26(11):12-14
目的:观察滋阴活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11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采用滋阴活血汤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西药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占24.59%),显效19例(占31.15%),有效22例(占36.07%),无效5例(占8.20%),总有效率为91.80%;对照组治愈9例(占17.31%),显效16例(占30.77%),有效17例(占32.69%),无效10例(占19.23%),总有效率为80.77%。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滋阴活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热敏灸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电针结合TDP照射治疗,治疗组给予黄芪建中汤联合热敏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8.6%,对照组有效率为51.9%,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热敏灸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配合针灸治疗肝胆火盛型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胆火盛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龙胆泻肝汤口服及穴位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体征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细菌培养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配合针灸治疗肝胆火盛型细菌性角膜炎可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明目汤治疗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青光眼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口服明目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测量两组治疗前后视力、视野及眼压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视野和P-ERG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目汤治疗青光眼视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恢复患者视力、视野及眼压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增液五仁汤治疗阴虚燥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阴虚燥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麻仁软胶囊口服,治疗组给予加味增液五仁汤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X线标志物残留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2.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透X线标志物残留数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24.13%,治疗组复发率为11.10%,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增液五仁汤治疗阴虚燥结型便秘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定标活检技术评价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错杂证)的疗效。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半夏泻心汤组)和对照组(胃复春组),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并在定标活检下观察胃镜下病理改变情况。结果:临床症状:两组在改善症状方面均有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内镜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可显著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