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肌筋膜后间隙假体置入纠正轻中度乳房下垂的可行性.方法 本组患者共10例,分别经乳晕切口(2例)、乳晕周围双环切口(2例)、腋下切口(6例),将硅凝胶乳房假体置于胸肌筋膜后间隙,即胸肌筋膜和胸大肌之间.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3~18个月(平均6.5个月),除1例患者双侧乳房轻度不对称外,余者乳房外形良好,无包膜挛缩、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方法将乳腺后间隙假体隆乳术及胸大肌后间隙假体隆乳术的优点相结合,具有并发症较低和乳房外形良好等优点,是矫正乳房下垂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胸肌筋膜后间隙假体置入隆乳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胸肌筋膜后间隙(即胸肌筋膜和胸大肌之间间隙)假体置入隆乳术的可行性。方法经乳晕切口,将硅凝胶乳房假体放置于胸肌筋膜和胸大肌之间。结果术后随访6~14个月,23例除1例双侧乳房轻度不对称外,其余各例乳房外形良好,未见假体扭曲,假体边缘不明显,无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肌筋膜后间隙可作为隆乳术乳房假体置入部位,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康复快、并发症低和乳房外形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乳房内注射奥美定取出后二期行硅胶假体隆乳术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16年3月,对60例注射奥美定隆乳的患者采用乳晕下缘入路取出注射物,并根据患者的局部情况,25例于注射物取出后6个月行胸大肌后间隙或乳腺后间隙置入硅胶假体隆乳术,术后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25例行二期置入硅胶假体隆乳术,近期观察术后效果均良好,无血肿和感染发生,外观自然,手感柔软。随访6~12个月,均未出现包膜挛缩,乳房形态正常,效果满意。结论经乳晕下缘入路取出注射物,二期行胸大肌后间隙或乳腺后间隙置入硅胶假体隆乳术,其方法可行,效果良好,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性化隆乳术的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依据个性化采用双平面法隆乳术,取乳晕切口,将假体部分置入胸大肌后间隙,部分置入乳腺后间隙,以减少胸大肌张力。结果:临床应用50例,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3年,外形自然。假体边缘不明显、无血肿、无感染、无明显增生瘢痕、无包膜挛缩等并发症。结论:按个性化双平面方法假体隆乳术,能改变假体表面软组织覆盖及其生理力学关系,是集乳腺下平面及胸大肌下平面的优点整合,是一种理想的隆乳术和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假体置入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并发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经腋路胸大肌后间隙假体置入隆乳术后与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乳腺后间隙一点注射法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分析两种手术的优缺点。方法:对2001年-2002年间在本院行隆乳手术的183例患者(经腋路胸大肌后间隙假体置入隆乳术者130例、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乳腺后间隙注射隆乳术者53例)进行随访观察,了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假体置入组130例,平均年龄31.25岁±6.13岁,发生各种并发症5例,发生率3.85%;水凝胶注射隆乳组53例,平均年龄33.66岁±5.27岁,发生各种并发症12例,发生率22.64%。结论: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注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假体置入组,假体置入法隆乳术仍应作为目前隆乳术的主流选择。  相似文献   

6.
经腋窝入路胸大肌下假体隆乳术2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胸大肌下间隙假体置入隆乳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胸大肌下间隙假体置入隆乳者230例.设计腋窝切口,锐性分离至胸大肌外侧缘,再钝性分离至胸大肌后间隙,置入合适的硅凝胶假体后缝合切口.术后双侧置负压引流管,口服抗生素5d,7d拆线.结果 随访所有230例求美者(460只乳房)3~24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其中,4例(7只)出现包膜挛缩,行包膜切除术并更换假体;5例(10只)血清肿者,切开引流后恢复;1例双侧不对称者,经手术调整后,效果满意.结论 胸大肌下间隙隆乳术可有效减少包膜挛缩的发生,切口瘢痕隐蔽,是较理想的隆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腋窝入路胸肌筋膜后间隙假体置入隆乳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经腋窝切口入路,以肿胀麻醉技术辅助完成盲视下胸肌筋膜后间隙的剥离,将硅凝胶假体置入胸肌深筋膜与胸大肌之间.自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以此方法对43例求美者施行隆乳术.结果 本组43例求美者,术后经6~12个月的随访,除1例求美者双侧轻度不对称,1例求美者Baker Ⅱ级挛缩,余者均外形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经腋窝入路胸肌筋膜后间隙假体隆乳,其操作简单,切口隐蔽,可有效减少包膜挛缩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自1997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乳晕切口行隆乳术及乳房假体置换术,即经乳晕内的半圆形切口,将乳房假体置入胸大肌深面。共22例的临床实践表明:经乳晕内切口行隆乳术,不仅可以不损伤乳腺组织,而且可以将乳房假体置入胸大肌深面,经乳晕内切口行乳房假体置换术,不...  相似文献   

9.
探讨辅助肿胀技术的筋膜后间隙假体置入隆乳术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 探讨辅助肿胀技术的胸肌筋膜后间隙假体置入隆乳术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 经腋窝或乳晕切口,辅助肿胀技术完成胸肌筋膜后间隙剥离,将硅凝胶乳房假体置入胸肌筋膜和胸大肌之间行隆乳术.结果 本组18例求美者,术后随访4~8个月,除1例右侧乳头感觉减退(3个月后恢复),2例乳房轻度不对称外,余者乳房外形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肿胀技术可以有效辅助胸肌筋膜后间隙放置假体,无切口位置限制,无须特殊器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隆乳术治疗先天乳腺不发育、乳腺发育不良及胸大肌发育不良伴轻度鸡胸畸形临床效果.方法 对10例先天乳腺不发育、乳腺发育不良及胸大肌发育不良伴轻度鸡胸的女性行隆乳术.先在体表标出剥离范围及畸形部位,经双腋窝切口,直达皮下组织,向内分离至胸大肌外侧缘,于胸大肌后间隙,置入硅凝胶乳房假体.结果 10例于隆乳术后,随访1年,均未见发生局部感染、假体移位、心肺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前胸壁鸡胸畸形外观有明显改善.结论 应用隆乳术治疗先天性乳腺不发育、乳腺发育不良及胸大肌发育不良并伴有轻度鸡胸,操作方便、手术损伤小、效果满意.既美化乳房外观又掩饰了鸡胸畸形,具有双重手术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隆乳术治疗先天乳腺不发育、乳腺发育不良及胸大肌发育不良伴轻度鸡胸畸形临床效果.方法 对10例先天乳腺不发育、乳腺发育不良及胸大肌发育不良伴轻度鸡胸的女性行隆乳术.先在体表标出剥离范围及畸形部位,经双腋窝切口,直达皮下组织,向内分离至胸大肌外侧缘,于胸大肌后间隙,置入硅凝胶乳房假体.结果 10例于隆乳术后,随访1年,均未见发生局部感染、假体移位、心肺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前胸壁鸡胸畸形外观有明显改善.结论 应用隆乳术治疗先天性乳腺不发育、乳腺发育不良及胸大肌发育不良并伴有轻度鸡胸,操作方便、手术损伤小、效果满意.既美化乳房外观又掩饰了鸡胸畸形,具有双重手术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隆乳术治疗先天乳腺不发育、乳腺发育不良及胸大肌发育不良伴轻度鸡胸畸形临床效果.方法 对10例先天乳腺不发育、乳腺发育不良及胸大肌发育不良伴轻度鸡胸的女性行隆乳术.先在体表标出剥离范围及畸形部位,经双腋窝切口,直达皮下组织,向内分离至胸大肌外侧缘,于胸大肌后间隙,置入硅凝胶乳房假体.结果 10例于隆乳术后,随访1年,均未见发生局部感染、假体移位、心肺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前胸壁鸡胸畸形外观有明显改善.结论 应用隆乳术治疗先天性乳腺不发育、乳腺发育不良及胸大肌发育不良并伴有轻度鸡胸,操作方便、手术损伤小、效果满意.既美化乳房外观又掩饰了鸡胸畸形,具有双重手术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假体置入隆乳术是通过手术把硅凝胶假体置入乳腺后间隙或胸大肌下,使乳房隆起以增加美感,增强患者的自信心。随着美容整形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要求塑造曲线美的女性日趋增多,硅凝胶假体隆乳术因其具有显著的效果,受到越来越多女性的青睐。我科自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621例小乳症患者,  相似文献   

14.
双平面隆乳术86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双平面(即部分胸大肌后间隙和部分乳腺后间隙)置人隆乳术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 自2004年5月至2008年4月,共行双平面隆乳术86例,其中乳晕切口62例,乳房下皱襞切口24例.结果 对53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除2例双侧乳房轻度不对称、1例包膜挛缩外,其余各例乳房外形良好,未见假体扭曲、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假体边缘不明显.结论 双平面隆乳术,改变了假体表面软组织覆盖及其生理力学关系,整合了乳腺下平面及胸大肌下平面的优势,是扬长避短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胸大肌下间隙隆乳术后硅胶囊假体外露2例作者单位:510515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时安平罗盛康罗力生假体外露是隆乳术后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已往报道多见乳腺后间隙隆乳。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曾遇见2例经乳晕切口胸大肌下间隙隆乳术后假体外露,现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肌筋膜下丰胸的手术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对我科近一年来124例假体丰胸病案进行总结,比较乳腺下、胸肌筋膜下及胸大肌下三个不同层次置入假体时操作难易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乳腺下及胸肌筋膜下置入假体时剥离较为费力,尤其是乳晕下缘至乳房下皱襞区域,胸大肌下置入假体时此区域的剥离相对来说较容易。相比较而言剥离胸肌筋膜时操作比较繁琐;术后疼痛感以胸大肌下置入假体最为明显,乳腺下与胸肌筋膜下无明显区别。胸肌筋膜下置入假体术后发生假体移位及出现包膜挛缩的几率最低,胸大肌下及乳腺下无明显差别。假体边缘的触及感以乳腺下最为多见。术后血肿的发生率胸肌筋膜下置入假体最低;术后满意度胸肌筋膜下置入假体最高。结论:胸肌筋膜下置入假体操作虽较繁琐但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低,仿真性强,患者满意度高,有一定乳腺基础的患者是最适合的受术人群。  相似文献   

17.
乳房轻度下垂可通过硅凝胶假体置入乳腺后间隙予以矫正,但对乳房下垂伴皮肤、皮下组织及乳腺组织匮乏或胸大肌发达者,前者假体的被覆组织较薄,可能触及假体;后者则假体与被覆组织(皮肤皮下组织及胸大肌)很难融为一体,无法有效矫正乳房下垂,易形成乳房上部隆起而下部依然下垂的"双泡"畸形.为有效矫正上述畸形,我们曾采用联合切口(腋窝横皱襞切口联合乳房下皱襞小切口)双平面隆乳[1],但因部分患者不愿接受双切口,为此我们改用经乳晕切口双平面隆乳.自2003年以来,我们先后完成10例手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乳房轻度下垂可通过硅凝胶假体置入乳腺后间隙予以矫正,但对乳房下垂伴皮肤、皮下组织及乳腺组织匮乏或胸大肌发达者,前者假体的被覆组织较薄,可能触及假体;后者则假体与被覆组织(皮肤皮下组织及胸大肌)很难融为一体,无法有效矫正乳房下垂,易形成乳房上部隆起而下部依然下垂的"双泡"畸形.为有效矫正上述畸形,我们曾采用联合切口(腋窝横皱襞切口联合乳房下皱襞小切口)双平面隆乳[1],但因部分患者不愿接受双切口,为此我们改用经乳晕切口双平面隆乳.自2003年以来,我们先后完成10例手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乳房轻度下垂可通过硅凝胶假体置入乳腺后间隙予以矫正,但对乳房下垂伴皮肤、皮下组织及乳腺组织匮乏或胸大肌发达者,前者假体的被覆组织较薄,可能触及假体;后者则假体与被覆组织(皮肤皮下组织及胸大肌)很难融为一体,无法有效矫正乳房下垂,易形成乳房上部隆起而下部依然下垂的"双泡"畸形.为有效矫正上述畸形,我们曾采用联合切口(腋窝横皱襞切口联合乳房下皱襞小切口)双平面隆乳[1],但因部分患者不愿接受双切口,为此我们改用经乳晕切口双平面隆乳.自2003年以来,我们先后完成10例手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乳房轻度下垂可通过硅凝胶假体置入乳腺后间隙予以矫正,但对乳房下垂伴皮肤、皮下组织及乳腺组织匮乏或胸大肌发达者,前者假体的被覆组织较薄,可能触及假体;后者则假体与被覆组织(皮肤皮下组织及胸大肌)很难融为一体,无法有效矫正乳房下垂,易形成乳房上部隆起而下部依然下垂的"双泡"畸形.为有效矫正上述畸形,我们曾采用联合切口(腋窝横皱襞切口联合乳房下皱襞小切口)双平面隆乳[1],但因部分患者不愿接受双切口,为此我们改用经乳晕切口双平面隆乳.自2003年以来,我们先后完成10例手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