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脉冲电磁场(PEMF)对椎间盘退行性病变(IDD)大鼠髓核A2A腺苷受体(A2AR)的调控效应,并探讨其对A2AR介导的活性氧(ROS)/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组(简称模型组)、A2AR激动剂CGS-21680治疗组(简称激动剂组)、PEMF组和PEMF联合CGS-21680治疗组(简称观察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制成IDD动物模型。制模后激动剂组向L5-6椎间盘组织注射100 μl CGS-21680,PEMF组给予PEMF干预,观察组注射CGS-21680后再给予PEMF干预,PEMF干预时间为14 d。培养大鼠原代髓核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IL-1β模型组(简称IL-1β组)、激动剂组、PEMF组和观察组,各组细胞干预方法同上。于制模8周后采用HE染色评估各组大鼠椎间盘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TUNEL染色评估髓核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法测定8-OHDG表达,采用ELISA试剂盒等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ROS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2AR、PI3K、AKT及p-AKT蛋白水平。 结果 模型组大鼠髓核细胞明显皱缩、坏死,纤维环断裂;观察组纤维环完整,髓核结构基本趋于正常。激动剂组、PEMF组及观察组SOD水平及A2AR、PI3K、p-AKT、AKT蛋白含量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MDA、ROS及8-OHDG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ROS水平亦显著低于激动剂组及PEMF组(P<0.05),p-AKT磷酸化水平则显著高于激动剂组及PEMF组(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激动剂组、PEMF组及观察组髓核细胞SOD水平、A2AR、PI3K、p-AKT、AKT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IL-1β组,MDA、ROS及8-OHD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ROS表达亦显著低于激动剂组和PEMF组(P<0.05),A2AR蛋白含量及p-AKT磷酸化水平则明显高于激动剂组及PEMF组(P<0.05)。激动剂组、PEMF组及观察组髓核细胞Bax水平均较IL-1β组显著降低,Bcl-2表达则明显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细胞凋亡率亦显著低于激动剂组和PEMF组,Bcl-2表达则显著高于激动剂组及PEMF组(P<0.05)。 结论 PEMF可通过上调A2AR活性,减少ROS生成,从而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联合A2AR激动剂能进一步激活PI3K/Akt磷酸化,下调促凋亡蛋白Bax水平,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从而抑制髓核细胞凋亡,减缓IDD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脉冲电磁场(PEMF)联合A2A腺苷受体激动剂CGS-21680对大鼠椎间盘退变髓核细胞凋亡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A2A腺苷受体激动剂CGS-21680治疗组(简称激动剂组)和PEMF联合CGS-21680治疗组(简称观察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制成椎间盘退行性病变(IDD)大鼠模型。制模后激动剂组向L5-6椎间盘注射100 μl CGS-21680(100 μg/kg),观察组注射CGS-21680后再给予PEMF干预,磁场强度1.5 mT,磁场频率75 Hz,脉宽150 μs,暴磁30 min/次/d,连续干预14 d,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同期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实验进行8周后采用HE染色观察椎间盘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Ⅱ型胶原(Col-Ⅱ)蛋白表达,采用ELISA及RT-PCR法检测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A2AR、NLRP3、Caspses-3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 结果 模型组髓核及纤维环退变明显,观察组髓核细胞皱缩、坏死及纤维环断裂情况显著缓解。干预后观察组椎间盘髓核Col Ⅱ阳性表达、A2AR蛋白含量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激动剂组明显增加(P<0.05);而促炎因子IL-6、TNF-α水平及mRNA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激动剂组显著降低(P<0.05);另外观察组大鼠椎间盘组织NLRP3、Caspase-3蛋白含量及mRNA相对表达量亦较模型组、激动剂组明显降低(P<0.05)。 结论 PEMF联合A2A腺苷受体激动剂CGS-21680能协同上调IDD模型大鼠A2AR活性,下调促炎因子IL-6、TNF-α及NLRP3、Caspase-3表达,抑制髓核细胞凋亡,减轻炎性反应,有助于椎间盘退变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敲除腺苷A2A受体基因对慢性低O2高CO2模型小鼠前额叶皮质细胞凋亡以及磷酸化p38丝裂原活性蛋白激酶(p-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只腺苷A2A受体野生型(+/+)小鼠和16只腺苷A2A受体基因敲除型(-/-)小鼠各分为2个亚组,分别是对照-野生基因组、4周低O2高CO2-野生基因组(简称模型-野生基因组)、对照-基因敲除组、4周低O2高CO2-基因敲除组(简称模型-基因敲除组),每组各8只小鼠。将模型-野生基因组、模型-基因敲除组小鼠置于常压低O2高CO2动物舱内,舱内O2浓度维持在9%~11%水平,CO2浓度维持在5.5%~6.5%水平,每天干预8 h,每周干预6 d,持续干预4周。于4周制模结束后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小鼠前额叶皮质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前额叶皮质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两模型亚组前额叶皮质凋亡细胞数量均较相应的对照亚组明显增加(P<0.05),并且模型-野生基因组皮质凋亡情况较模型-基因敲除组更显著(P<0.05);两模型亚组前额叶皮质p-p38MAPK蛋白表达均较相应的对照亚组明显上调(P<0.05),并且模型-野生基因组p-p38MAPK蛋白表达上调幅度较模型-基因敲除组更显著(P<0.05)。 结论 敲除腺苷A2A受体基因能抑制慢性低O2高CO2模型小鼠前额叶皮质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活化,减少前额叶皮质神经细胞凋亡,为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认知功能提供更多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对腰椎退变模型大鼠纤维环细胞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身痛逐瘀汤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8只。身痛逐瘀汤组、模型组采用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大鼠腰椎退变模型,造模1个月后行中药灌胃治疗,身痛逐瘀汤组予身痛逐瘀汤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4周。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出椎间盘,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纤维环细胞p-p38、p38和NF-κB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p-p38、p38和NF-κB蛋白含量。结果:身痛逐瘀汤组p-p38、NF-κB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假手术组p-p38、NF-κB蛋白少或无表达;3组间p38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可延缓椎间盘退变,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p38和NF-κB蛋白表达,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规律有氧运动对衰老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青年对照组(YC组)、老年对照组(OC组)及老年运动组(OE组),每组10只大鼠。YC组及OC组大鼠均置于鼠笼内安静饲养,OE组大鼠则给予8周中等强度跑台有氧运动。于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含量,采用Masson染色检测肾脏纤维化程度,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p38MAPK(p-p38MAPK)、E-粘钙素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 结果 与YC组比较,OC组大鼠24 h尿蛋白、BUN及SCr明显升高(P<0.05),肾脏纤维化程度增加(P<0.05),TGF-β1、p-p38MAPK和α-SMA蛋白表达上调(P<0.05),E-粘钙素表达下调(P<0.05);与OC组比较,OE组大鼠24 h尿蛋白、BUN及SCr明显降低(P<0.05),肾脏纤维化程度减轻(P<0.05),TGF-β1、p-p38MAPK和α-SMA蛋白表达下调(P<0.05),E-粘钙素表达增加(P<0.05)。 结论 有氧运动能缓解衰老大鼠肾脏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p38MAPK信号通路及上皮-间质转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途径在高氧肺损伤中的表达,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在高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30只幼年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气对照组(A组)、高氧暴露组(B组)、高氧+NAC干预组(C组)、高氧+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干预组(D组)、高氧+NAC+SB203580联合干预组(E组),每组6只.实验7 d后,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并行肺损伤评分;测定肺湿/干重(W/D)比值、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TP)含量、肺通透系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磷酸化p38MAPK(p-p38MAPK)在肺组织中的分布;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p-p38MAPK蛋白含量.结果 与A组比较,高氧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肺损伤,但药物干预各组(C、D、E组)肺损伤均较B组有所减轻.免疫组化显示,高氧各组p-p38MAPK阳性表达较A组明显增强,尤高表达在炎性浸润细胞;药物干预后(C、D、E组)p-p38MAPK阳性细胞较B组明显减少.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显示,B组p-p38MAPK蛋白含量明显高于A组(0.20±0.03比0.11±0.01,P<0.05);干预后C、D、E组p-p38MAPK蛋白含量低于B组(0.16±0.02、0.15±0.01、0.14±0.02比0.20±0.03,均P<0.05),但仍高于A组(均P<0.05),而C、D、E组间则无明显差异.各组肺W/D比值、BALF中TP含量、肺通透系数改变与p-p38MAPK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高氧应激可激活损伤肺组织p38MAPK活性;NAC抗氧化肺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高氧诱导p38MAPK的激活而对肺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庞伟  周琛  陈艳  李志明  张淑燕 《新医学》2021,52(10):752-758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BTA)对面部三叉神经痛(TN)大鼠疼痛的改善作用及对炎性介质IL-6、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50只大鼠中随机取10只为对照组,剩余大鼠用结扎眶下神经的方法建立TN模型,分为模型组、BTA低剂量组(BTA-L组)、BTA高剂量组(BTA-H组)和卡马西平组,每组各10只。BTA-L组、BTA-H组分别以9、18 μL/kg BTA溶液于手术同侧面部须垫处注射,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卡马西平组以5 mg/kg卡马西平灌胃。检测大鼠疼痛阈值,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眶下神经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三叉神经节中核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型NF-κB p65(p-NF-κB p65)、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型p38MAPK(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注射1、2、3周时疼痛阈值降低(P均 < 0.05);与模型组比较,BTA-L组、BTA-H组、卡马西平组注射1、2、3周时疼痛阈值升高,且BTA-L组 < BTA-H组 < 卡马西平组(P均 < 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IL-6、TNF-α水平及p-NF-κB p65、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 0.05);与模型组比较,BTA-L组、BTA-H组、卡马西平组血清中IL-6、TNF-α水平及三叉神经节中p-NF-κB p65、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且卡马西平组 < BTA-H组 < BTA-L组(P均< 0.05);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BTA-L组、BTA-H组、卡马西平组神经纤维肿胀、排列、炎性细胞浸润等异常改变减轻,其中卡马西平组减轻更显著。结论 BTA可降低炎性介质IL-6、TNF-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面部疼痛,可能通过抑制NF-κB、p38MAPK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星形胶质细胞分泌GDNF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发挥脑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给予缺血预处理,将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制备成条件培养基,沉默GDNF基因的培养基作为另一种条件培养基,将神经元分为对照组、预处理组、预处理+缺血组、缺血组,应用不同条件培养基孵育神经元,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元p38MAPK及p-p38MAPK的表达。结果预处理+缺血组和缺血组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加入ACM2后凋亡率较ACM1和ACM3两组均减低(P<0.05)。每组神经元的p38MAPK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预处理+缺血组及缺血组p-p38MAPK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预处理组(P<0.05),预处理+缺血组p-p38MAPK的蛋白表达均较缺血组低(P<0.05),加入ACM2组的p-p38MAPK蛋白表达低于ACM1和ACM3两组(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GDNF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减少神经元凋亡,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升降散保护脓毒症心肌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将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升降散组和p38抑制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造模后4、8、12、24h进行观察。升降散组和p38抑制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前2h给予升降散灌胃和SB203580皮下注射。留取腹主动脉血标本和心脏组织作相关检测。观察和检测各时间点大鼠死亡率、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B型利钠肽(BNP)、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心肌p-p38~(MAPK)蛋白、p-p38~(MAPK) mRNA、IL-6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24h死亡率25%,升降散组、p38抑制组大鼠死亡率均为1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血清cTnI、BNP升高;升降散组cTnI造模后8、12、24h较模型组改善(P0.001),BNP造模后4、12、24h较模型组改善(P0.05)。升降散组和p38抑制组cTnI、BNP造模后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血清IL-6升高,升降散组各时间点IL-6改善(P0.001)。模型组大鼠心肌各时间点p-p38~(MAPK)蛋白水平升高,升降散组各时间点p-p38~(MAPK)蛋白水平均改善(P0.05)。模型组大鼠心肌p-p38~(MAPK) mRNA表达升高,升降散组p-p38~(MAPK) mRNA在8、12、24h改善(P0.05)。模型组大鼠心肌IL-6mRNA升高,升降散组和p38抑制组造模后4、8、12h均改善(P0.05),升降散组IL-6mRNA造模后12h下降优于p38抑制组(P0.05)。结论:升降散可有效降低脓毒症早期大鼠血清cTnI和BNP。升降散改善脓毒症心肌损伤可能与其下调脓毒症早期大鼠心肌p-p38~(MAPK)蛋白水平,降低p-p38~(MAPK) mRNA、IL-6mRNA表达,从而抑制过度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R-188-5p通过靶向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信号通路对大鼠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SPF级F344大鼠20只和Lewis大鼠40只,其中以Lewis大鼠供体10只、受体10只进行肾移植为对照组;以F344大鼠20只为供体,Lewis大鼠20只为受体行肾移植建立大鼠慢性排斥反应模型,并分为模型组和过表达组。3组均于术后连续注射环孢素A 1.5 mg/kg 10 d。过表达组术后当天同时注射miR-188-5p高表达慢病毒颗粒0.1 mL,对照组与模型组分别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2周观察3组大鼠存活情况,比较3组大鼠肾功能指标;观察3组大鼠移植肾组织病理变化情况,采用慢性移植肾损伤指数评分系统评价移植肾损伤情况;采用反转录PCR法检测移植肾组织miR-188-5p、p38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1/2, 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38MAPK、ERK1/2、JNK蛋白及其磷酸化蛋白相对表达量,并比较p-p38MAPK/p38MAPK、(p-ERK1/2)/(ERK1/2)、p-JNK/JNK。结果术后12周3组大鼠均存活。模型组和过表达组血清肌酐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慢性移植肾损伤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高于过表达组(P0.05)。移植肾组织病理学观察,对照组存在交界性改变,仅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慢性排斥反应病理改变明显,过表达组较轻。过表达组移植肾组织miR-188-5p相对表达量(1.90±0.22)高于模型组(0.62±0.18)和对照组(1.02±0.25)(P0.05),对照组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p38MAPK、ERK1/2、JNK mRNA相对表达量,p-p38MAPK、p38MAPK、p-ERK1/2、ERK1/2、p-JNK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p38MAPK/p38MAPK、(p-ERK1/2)/(ERK1/2)、p-JNK/JNK高于过表达组和对照组(P0.05),过表达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R-188-5p可有效抑制大鼠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MAPK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及蛋白磷酸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芪三七合剂通过调控p38 MAPK的表达改善慢性肾脏疾病(CKD)大鼠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3组:健康组(NOR,n=20)、模型组(CKD,n=20)、黄芪三七合剂组(AR,n=20)。CKD组和AR组采用腺嘌呤灌胃方法建立大鼠CKD模型,建模后AR组予以黄芪三七合剂(3mL/d)灌胃,NOR组和CKD组予以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4周。于建模后2、4周分别处死各组大鼠10只,检测肾功能,行肾脏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及纤维化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肾脏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OR组相比,CKD组的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CKD组比较,AR组大鼠肾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5)。CKD组大鼠肾脏出现肾小管管腔扩张,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大量肾间质纤维化及肾间质胶原沉积的改变,与CKD组比较,AR组肾脏病理损害减轻,胶原沉积面积比明显减少(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CKD组和AR组的p38 MAPK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NOR组(P0.01),而AR组低于CKD组(P0.05)。结论黄芪三七合剂对大鼠肾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改善纤维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弱p38MAPK蛋白表达发挥。  相似文献   

12.
p38MAPK信号通路与应力介导成肌细胞的凋亡(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在体内条件下,细胞力学的功能研究因其所处生理环境的复杂性、实验条件的不易控制而很难得到满意结果。目的:在成功构建成肌细胞体外培养-力学刺激模型的基础上,研究p38MAPK信号通路在成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C2C1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SB203580组,SB203580组中加入20mmol/L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应用细胞应力加载装置FlecellStrainUnit-5000T给细胞提供15%的力值,分别施加0,6,12,24h的周期性张应力。每分钟10个循环,每循环包括3s牵张,3s松弛。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促凋亡基因bax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信号通路中p38MAPK和p-p38MAPK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随着加力时间的延长,细胞逐渐出现核固缩及凋亡小体,凋亡率增加(P<0.05),baxmRNA表达增多(P<0.05);细胞p38MAPK和p-p38MAPK蛋白均在加力6h达到最低,此后逐渐升高。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可抑制加力引起的细胞凋亡,减少baxmRNA及p38MAPK和p-p38MAPK蛋白的表达(P<0.05)。说明p38MAPK信号通路在应力介导的成肌细胞凋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对外培养的RAW246.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以体外正常培养RAW246.7细胞为A组,以0.1 mg/m L钛颗粒(Ti Ps)刺激RAW246.7细胞为B组,以10μmol/L SB203580干预的B组细胞为C组。Western blot检测p-p38MAPK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细胞分泌TNF-α,IL-6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p-p38MAPK蛋白含量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6含量都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p-p38MAPK蛋白明显抑制(P<0.05),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6含量都明显下降(P<0.05);与A组比较,C组p-p38MAPK蛋白明显抑制(P<0.05),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6含量亦有所减少,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 Ps能通过刺激RAW246.7细胞,激活p38MAPK通路,上调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p38MAPK信号通路可作为抑制炎性骨溶解的新靶点,对临床上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p38MAPK磷酸化激活的影响。方法 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NS组,n=15)、脂多糖组(LPS组,n=15)及法舒地尔干预组(FAS组,n=15),LPS组和FAS组采用股静脉注射LPS(5 mg/kg)建立ALI模型,FAS组在LPS注射前30 min腹腔注射法舒地尔(10 mg/kg)。造模后3 h、6 h、12 h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p-p38MAPK的表达。结果造模后LPS组各时间点肺组织p-p38MAPK的表达较NS组明显增加(P<0.05),与LPS组相比,FAS组各时间点p-p38MAPK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光镜显示LPS组病理形态学改变明显,而FAS组则明显减轻。结论法舒地尔可明显抑制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p38MAPK的磷酸化激活,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肺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及p38MAP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丹参酮ⅡA组各10只,模型组和丹参酮ⅡA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手术法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丹参酮ⅡA组于术后即刻腹腔注射20 mg/kg的丹参酮ⅡA注射液,连续治疗48 h。治疗后,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W/D)和内毒素(LPS)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38MAPK/ER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丹参酮ⅡA组肺组织W/D显著升高(P 0. 05),SOD酶活性和GSH水平显著下降(P 0. 01),LPS、MDA、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 0. 01),p-p38和p-ERK1/2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P 0. 01);与模型组相比,丹参酮ⅡA组肺组织W/D显著下降(P 0. 05),SOD酶活性和GSH水平显著升高(P 0. 01),LPS、MDA、IL-6和TNF-α水平显著下降(P 0. 01),p-p38和p-ERK1/2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P 0. 01); HE染色显示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ERK信号通路,降低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保护大鼠肺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经p38MAPK通路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 方法采用脂多糖(LPS)诱导脓毒症AKI大鼠模型,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脂多糖组(LPS组)、乌司他丁处理组(LPS+UTI组)、p38MAPK阻断剂干预组(LPS+SB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肾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中磷酸化p38MAPK蛋白的表达,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肾小球及肾小管的变化。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PS组光镜下肾小球充血肿胀,肾球囊扩张,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明显,细胞核淡染,部分出现核浓缩、破碎甚至溶解现象,肾间质充血、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电镜下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窗孔消失或闭塞,基底膜部分断裂消失,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消失,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质内线粒体排列紊乱,结构模糊,高度肿胀,有空泡样现象;均提示脓毒症肾损伤严重,且肾组织TNF-α、TGF-β1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与LPS组相比,LPS+UTI组肾组织TNF-α、TGF-β1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均较LPS组下降[TNF-α(pg/ml):4915.00±267.06 vs 8836.00±739.51;TGF-β1(pg/ml):257.71±23.88 vs 354.39±29.44;p-p38MAPK/β-actin:0.158±0.022 vs 0.300±0.044,均P<0.05],LPS+SB组肾组织中TNF-α、TGF-β1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较LPS组均下降[TNF-α(pg/ml):4856.75±167.23 vs 8836.00±739.51;TGF-β1(pg/ml):249.56±23.42 vs 354.39±29.44;p-p38MAPK/β-actin:0.136±0.017 vs 0.300±0.044,均P<0.05],但LPS+UTI组与LPS+S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有保护作用,且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瓜I)的抗炎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R)组、IRI组和EPO组,每组12只。于再灌注2h、6h、12h、24h各时相点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检测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水平,ELISA法检测肾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a(TNF-a)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IRI组血BUN、Scr水平和肾组织匀浆TNF=Ⅱ含量显著升高,并出现明显的肾脏病理改变;肾组织p-p38MAPK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于再灌注12h达到峰值,24h表达减弱。而在EPO组,BUN、Scr和TNF=a水平显著低于IRI组(P〈0.05),在各时相点的肾脏病理改变与同期IRI组比较明显减轻,p-p38MAPK表达在各时相点较IRI组明显减弱。结论EPO可显著改善IRI造成的肾脏病理和肾功能异常,其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p38MAPK活化、降低TNF.Ct水平、减轻炎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脉冲电磁场对废用性骨质疏松(DOP)大鼠的骨代谢以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方法 健康4月龄雌性SD大鼠10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阿仑膦酸钠组(ALN组)和脉冲电磁场组(PEMF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胫骨-尾部固定法固定大鼠右后肢建立DOP模型,最终每组20只大鼠纳入实验研究。模型建立后,ALN组用阿仑膦酸钠[1mg/(kg·d)]灌胃治疗,PEMF组予以PEMF(3.82mT,10Hz)照射40min/d治疗,模型组和对照组则每日放入磁场装置中40min,但不打开磁场电源,以模拟治疗环境。分别于治疗后第2、4、8和12周,每组各处死5只大鼠,取右后肢股骨骨骼,测定骨密度后,应用万能电子试验机检测和记录各组大鼠右股骨的结构力学指标(最大负荷、最大位移、断裂能量)和材料力学指标(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和模量);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右胫骨组织中的TNF-α和BMP-2蛋白表达。 结果 ①干预2周时,ALN组大鼠股骨骨密度高于模型组(P<0.05);干预4周和8周时,ALN组大鼠和PEMF组大鼠的骨密度值均高于模型组(P<0.05);干预第12周时,PEMF组大鼠骨密度值明显高于ALN组和模型组(P<0.05)。②干预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右股骨的最大负荷、最大位移、断裂能量、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及模量均下降(P<0.05);干预4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股骨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指标均下降(P<0.05);ALN组右股骨的最大位移和最大负荷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5);干预8周时,ALN组右股骨的最大负荷、最大位移、断裂能量、最大应力均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1);而PEMF组与模型组比较,PEMF组结构力学指标增高(P<0.05),最大应变有所改善(P<0.01),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时,ALN组与模型组比较,只有最大应力及最大应变明显改善(P<0.05),而PEMF组的所有力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③与模型组比较,从干预第2周开始,ALN组和PEMF组的TNF-α均逐步下调;PEMF组和ALN组分别干预第2周开始BMP-2蛋白的表达均升高(P<0.05),但其升高并不同步,干预第8周后,PEMF组BMP-2蛋白的升高开始显著高于ALN组(P<0.01)。 结论 PEMF与阿仑膦酸钠均可以抑制骨量的丢失,但PEMF的作用较为温和持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对D-葡萄糖诱导的人肾小球足细胞凋亡、自噬、炎症反应及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小球足细胞(HGPCs),分为对照组(5 mmol/L D-葡萄糖)、D-葡萄糖组(30 mmol/L D-葡萄糖)、达格列净组(30 mmol/L D-葡萄糖+50 μmol/L达格列净)、抑制剂组(30 mmol/L D-葡萄糖+10 μmol/L p38 MAPK通路抑制剂SB 203580)、达格列净+抑制剂组(30 mmol/L D-葡萄糖+50 μmol/L达格列净+10 μmol/L SB 203580)和达格列净+激活剂组(30 mmol/L D-葡萄糖+50 μmol/L达格列净+10 μmol/L p38 MAPK通路激活剂C16-PAF)。对照组与D-葡萄糖组用D-葡萄糖干预24 h;其他组D-葡萄糖干预24 h后相应药物继续干预 24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活力;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醇(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酵母ATG6同源物(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Ⅱ(LC3 Ⅱ)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Beclin-1、LC3 Ⅱ、p53、p38 MAPK及p-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葡萄糖组细胞活力降低(P<0.05),达格列净组细胞活力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IL-1β、IL-6、TNF-α、MDA、Beclin-1、LC3 ⅡmRNA和蛋白、p53和p-p38 MAPK蛋白水平升高(P<0.05),SOD水平降低(P<0.05)。与D-葡萄糖组相比,达格列净组和抑制剂组细胞凋亡率、IL-1β、IL-6、TNF-α、MDA、Beclin-1、LC3 ⅡmRNA和蛋白、p53和p-p38 MAPK蛋白水平降低(P<0.05),SOD水平升高(P<0.05)。与达格列净组相比,达格列净+抑制剂组细胞凋亡率、IL-1β、IL-6、TNF-α、MDA、Beclin-1、LC3 Ⅱ mRNA和蛋白、p53和p-p38 MAPK蛋白水平进一步降低(P<0.05),SOD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达格列净+激活剂组与达格列净+抑制剂组变化趋势相反,与达格列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可抑制高糖诱导的人HGPCs的凋亡、自噬、炎症反应及氧化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通路信号转导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 1-7)干预雨蛙素(caerulein,CAE)刺激的胰腺腺泡细胞AR42J后,p38MAPK/NF-κB信号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将AR42J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雨蛙素组(10 nmol/L,CAE组)、Ang1-7组(10-7mol/L、10-6mol/L、10-5mol/L Ang 1-7+10 nmol/L雨蛙素)。对照组为正常生长的AR42J细胞,CAE组用10 nmol/L的雨蛙素刺激AR42J于2 h、6 h、12 h、24 h及48 h收集细胞,Ang 1-7组为不同浓度Ang 1-7作用30 min后再用雨蛙素刺激24 h收集细胞,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ACE2、Mas受体、p38 MAPK、p-p38 MAPK及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 AR42J细胞中可见ACE2-Ang 1-7-Mas受体轴表达;与对照组相比,CAE组ACE2和Mas受体的表达呈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均于24 h达高峰(P0.05);p38 MAPK、p-p38 MAPK及NF-κB的表达亦是24 h达峰值(P0.05);Ang 1-7(10-7mol/L、10-6mol/L及10-5mol/L)上调Mas受体的表达,下调p38 MAPK、p-p38MAPK、NF-κB蛋白的表达,Ang 1-7的浓度为10-5mol/L时,后三者的表达水平与CAE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雨蛙素刺激的AR42J细胞中,Ang 1-7可通过Mas受体抑制p38MAPK/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