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丁香柿蒂汤治疗腹部手术后并发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丁香柿蒂汤治疗腹部手术后并发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方法:50例确诊病例,给予丁香柿蒂汤,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1-5d。结果:50例,痊愈38例,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76%,有效率为96%。结论:丁香柿蒂汤治疗腹部手术后并发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丁香柿蒂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予27例顽固性呃逆患者以丁香柿蒂汤治疗,3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0例(74.1%),好转5例(18.5%),无效2例(7.4%),总有效率为92.6%。结论:丁香柿蒂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丁香柿蒂汤合旋覆代赭汤化裁配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35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根据临床辨证为胃寒蕴结、胃火上逆、胃阴不足、气郁痰凝给予丁香柿蒂汤合旋覆代赭汤化裁随证加减,配合足三里、内关穴位分别注射胃复安和维生素B1注射液.结果:总有效34例(总有效率为97.14%).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并丁香柿蒂散合旋覆代赭汤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开始对收诊的呃逆患者采用针刺并丁香柿蒂散合旋覆代赭汤综合治疗,对比以往单纯采用针刺或方药治疗。结果:综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且呃逆缓解时间长,不易复发。结论:针刺并丁香柿蒂散合旋覆代赫汤治疗呃逆效果良好,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朱碧宏 《新中医》2017,49(7):37-3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引起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血管疾病引起顽固性呃逆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丁香柿蒂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结果:治疗7天,总有效率观察组97.78%,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天、5天、7天及14天后呃逆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病引起顽固性呃逆患者在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基础上联合丁香柿蒂汤治疗效果理想,药物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呃逆散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海菊  吕素军  张婷 《陕西中医》2007,28(10):1304-1305
目的:观察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类中药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72例,随机分为呃逆散(旋复花、陈皮、半夏、苏梗、柿蒂、白术等)治疗组与利多卡因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4%,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呃逆散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且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丁香与郁金同用治疗呃逆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兴斌 《中医杂志》1989,30(4):21-21
“丁香莫与郁金见”,是中药“十九畏”中明确提出的。一次偶然失误,给一位顽固性呃逆患者在丁香柿蒂汤中加入了郁金,不料服完一剂后,呃逆已止,二剂服完诸症均除。笔者经过长期实践验证后,自拟用于治疗呃逆的主方,名“呃畏一二汤”。组成:丁香5克,郁金  相似文献   

8.
丁香郁金柿蒂汤治疗顽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香莫与郁金见”是中药十九畏的内容之一,属传统的配伍禁忌。后世医家多以此为鉴,不敢大胆合用。吾师刘树华主任业医以来,用丁香、郁金配伍治疗顽呃、呕吐、头痛等症20余载疗效满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他自拟“丁香郁金柿蒂汤”治疗顽固性呃逆(每日频繁发作,常规治疗2天以上无效者)23例,均治愈。方药组成:丁香6g,郁金15g,柿蒂6g,党参15g,生姜3片。加减:肝胃不和加四逆散;久病脾弱者加炒白术、山药;失眠心烦者加合欢皮、炒枣仁;胃脘胀满者加枳实、厚朴;痰多欲呕者加半夏曲、茯苓、陈皮;大便干结不爽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汤药联合穴位按压治疗顽固性呃逆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2014年6月至2018年4月确诊收治的63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单予以丁香柿蒂汤治疗,观察组则经丁香柿蒂汤联合穴位按压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呃逆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5、7 d,观察组的呃逆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脉搏、体温、血压、呼吸、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处于正常范围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丁香柿蒂汤联合穴位按压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显著优于单用丁香柿蒂汤效果,可提高患者病情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5.4%.结论: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丁郁四神散系我们在总结“丁香与郁金临床同用”的基础上,经反复筛选研制而成的协定方。组成:丁香6~15(药枕30~50)、郁金6~15(药枕4O~63)、川芎12~30、山楂12~50。功用:降逆温中,理气解郁,芳香化瘀。两年来,我们运用本方法治疗各种疾病123例,其中头痛72例,眩晕6例,呃逆123例,噎膈7例,反胃2例,呕吐24例,均获满意疗效,特予报道。因眩晕的治序大法与头痛同,反胃的治疗大法与噎膈、呃逆似,故不详述。其呕吐者,有6例改用了灌肠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丁香柿蒂加减方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丁香柿蒂加减方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为57.1%,总有效率为85.7%。结论:丁香柿蒂加减方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氟哌啶醇十山莨菪碱穴注射位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胃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片)+促进胃肠动力药物(莫沙必利片)治疗24h后未见缓解的32例顽固性呃逆患者,予以氟哌啶醇十山莨菪碱穴注射位(足三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复发性进行评估.结果:32例患者中,治愈25例(78.1%),显效2例(6.3%),有效2例(6.3%),无效3例(9.4%),总有效率为90.6%,2例出现嗜睡、乏力、口干症状,1例出现排尿困难,予以下腹部热敷物理治疗后缓解.结论:氟哌啶醇十山莨菪碱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治疗效果明显,特别是针对神经性顽固性呃逆,但应注意不良反应及原发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对中风后呃逆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6例中风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采用穴位按摩,对照组48例采用丁香柿蒂散穴位敷贴。结果:治疗组痊愈34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7%。对照组痊愈27例,显效1例,有效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按摩对中风后呃逆的疗效确切,且明显优于丁香柿蒂散穴位敷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丁香配伍郁金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以正常动物及吗丁啉性胃肠运动亢进动物为实验对象,观察丁香配伍郁金对血浆胃泌素、胃动素的影响。结果:郁金可加强丁香降低正常小鼠及吗丁啉性胃肠运动亢进小鼠血浆胃泌素及胃动素含量的作用,且这种相使的作用既存在于挥发油中,也存在于水煎液中。结论:在胃肠激素方面,丁香配伍郁金属于相使范畴。  相似文献   

16.
呃逆(膈肌痉挛)常见于正常人,若危重症出现顽固性呃逆(每日频繁发作,常规治疗2天以上而无效者),则是病情危笃的标志之一,治疗也颇为棘手。临床虽有中西医药治疗顽固性呃逆(以下简称顽呃)之报导,但对危重症并发顽呃的治疗报道不多,笔者采用大黄丁香郁金汤治疗危重症并发顽呃,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参赭丁香柿蒂汤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示例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口服参赭丁香柿蒂汤(党参,代赭石,丁香,柿蒂,竹茹,生姜,法夏,生姜,茯苓,白术,陈皮,甘草等),结合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用胃复安 10mg口服,3次/d,或胃复安10mg肌内注射,1次/d.观察两组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呢逆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总有效率为71.6%,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赭丁香柿蒂汤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丁香柿蒂汤配合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顽固性呃逆闫辛本院自1989年始,采用丁香柿蒂汤加减配合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顽固性呃逆18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8例患者均为住院或急诊留观病人。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20~30岁2例,40~61...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平衡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平衡针针刺胃痛穴或(和)腹痛穴治疗32例顽固性呃逆患者,观察其疗效。结果 32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平衡针治疗顽固性呃逆简便廉效,适宜在急诊及门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付俊华 《四川中医》2013,(11):138-139
目的:观察针刺攒竹穴、内关穴、列缺穴结合膻中穴闪罐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攒竹穴、内关穴、列缺穴配合膻中穴闪罐治疗顽固性呃逆25例。结果:25例患者,治愈12例,显效6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针刺攒竹穴、内关穴、列缺穴结合膻中穴闪罐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