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髓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颈髓肿瘤的手术治疗问题。方法对156例颈髓肿瘤(髓内100例,髓外56例)行手术切除,根据肿瘤部位和类型,选择手术入路和处理方法。11例使用运动诱发电位(MEP)技术行术中运动功能监护。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对治疗方法及手术疗效进行总结。结果156例颈髓肿瘤手术全切率872%(髓内840%,髓外928%),运动功能改善率808%(髓内760%,髓外893%)。结论颈髓肿瘤宜积极手术治疗。对不同部位和病理类型肿瘤的切除要遵循不同的原则和方法,术中运动诱发电位监护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髓肿瘤的诊断、手术入路选择及手术操作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湘雅二院神经外科自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32例颈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前MRI确诊,经显微手术切除,术后均行MRI复查.结果 手术显微镜下全切肿瘤29例,大部分切除3例,其中2例为星形细胞瘤,1例为脂肪瘤.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及死亡者.结论 MRI对颈髓肿瘤的诊断具有最重要的价值.据此可以明确肿瘤的大致类型、位置及毗邻关系.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颈髓肿瘤的有效方法,熟练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和手术操作技巧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颈段哑铃型椎管肿瘤的临床特征、分型和治疗方案.方法 对19例颈段哑铃型椎管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均Ⅰ期手术切除椎管内外肿瘤,其中全切15例,次全切除4例.所有病例均痊愈或好转出院.肿瘤病理学检查示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共12例,脊膜瘤3例,室管膜瘤2例,脊索瘤2例.随访6月~5年,无肿瘤复发或残余增大病例.结论 颈段哑铃型肿瘤以神经鞘瘤居多.根据肿瘤部位,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保护好椎动脉;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分块切除肿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髓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 根据肿瘤的不同部位和病理类型,对36例肿瘤(髓内12例,髓外24例)选择不同的手术人路和方法.结果 髓内肿瘤12例中10例获得全切,7例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或稳定.髓外肿瘤24例中22例获得全切,23例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或稳定.结论 颈髓肿瘤应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能有效的保护脊髓组织及神经,减少神经功能障碍的进一步加重,提高手术全切率,改善预后.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发展方向和病理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5.
分析30例颈脊髓肿瘤的临床和磁共振成像(MRI)资料,其中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症状轻、病程长和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是临床误诊的常见原因。MRI检查对颈脊髓肿瘤具有重要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价值。MRI所示颈脊髓受损的程度与临床症状和体征之间常无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6.
显微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评估显微颈动脉内膜切除的效果。方法回顾1998年至2004年4月施行的92例96侧显微颈动脉内膜切除的手术并发症,并分析其原因。结果与手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包括TIA1例、脑卒中2例、轻度颅神经损害3例、假性动脉瘤1例,但均非手术操作缺陷所致。死亡1例。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的缺血性并发症多与手术操作不当相关,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可以降低此类并发症率。显微外科技术还有助于远端颈内动脉显露和降低颅神经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颈髓内巨大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报告4例颈髓内巨大室管膜瘤,手术将肿瘤完全摘除,术后皆得到满足的恢复。讨论了显微手术对髓内各种肿瘤的可能彻底性及手术切除技术,肿瘤已将脊髓压成1 ̄2mm厚薄,有的地方甚至脊髓已薄得被肿瘤穿通,仍有可能彻底切除肿瘤,得到满意的神经功能恢复。肿瘤侵及延髓时,要注意预防脑脊液漏造成的硬脊膜外积液。  相似文献   

8.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缺血性卒中的金标准手术技术。但是对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选择、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补片与转流管的应用,以及性别对围手术期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等尚存争议,有待更多的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颈段髓内肿瘤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收治入院的11例颈段髓内肿瘤施行显微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肿瘤切除情况以及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改变.结果 本组患者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临床神经功能改善7例,保留术前神经功能3例,术后神经功能加重1例;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 正确的手术方法和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是提高颈段髓内肿瘤的手术疗效的基础,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颅颈交界区肿瘤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改善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我院经显微手术治疗的30例颅颈交界区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显微手术方法和随访结果。结果本组神经鞘瘤全切率(7/8);室管膜瘤全切率(5/8);脑膜瘤全切率(4/6);胶质瘤全切率(4/6),平均随访时间4.5年,神经鞘瘤、脑膜瘤恢复工作及生活自理者占(12/14),室管膜瘤(4/6),胶质瘤占(3/6)。结论术前MRI检查对颅颈交界区肿瘤的定性诊断及手术设计有重要的帮助,显微外科技巧是保证手术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段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3月至2006年3月间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8例颈段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理诊断为神经鞘膜瘤16例,神经纤维瘤5例,脊膜瘤7例,室管膜瘤4例,胶质瘤2例,血管网状细胞瘤、转移瘤、脂肪瘤、肠源性囊肿各1例。除2例哑铃形神经鞘瘤因椎管外部分体积巨大采取分期手术外,其余病例均一期切除肿瘤,全切率89.5%(34/38),次全或大部切除10.5%(4/38)。结论MRI可提供较全面的颈段椎管内肿瘤诊断信息,是其最佳的诊断方法;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颅颈交界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总结15例颅颈交界区肿瘤的手术方法,探讨该部位肿瘤的更适当的治疗方案.方法 15例患者中有6例行枕下中线入路切除肿瘤,9例行远外侧入路.结果 15例肿瘤均全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复查头颈部MRI,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改善颅颈交界区肿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颈髓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显微手术切除71例颈髓肿瘤,其中髓内23例,髓外48例,根据其部位和病理类型采取不同入路和手术方法。结果 髓内肿瘤全切16例(69.6%),髓外肿瘤全切44例(91.7%)。18例髓内肿瘤(78.3%)和43例髓外肿瘤(89.6%)术后脊髓功能改善或保持稳定。结论 对颈髓肿瘤应该积极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应根据肿瘤位置、大小、范围和病理学类型选择手术入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颅颈交界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技巧,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改善术后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7例颅颈交界区肿瘤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影像学表现、显微手术方法和随访结果.结果 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2例,无死亡病例.术后25例患者症状改善,2例上肢肌力下降和声音嘶哑症状加重.术后随...  相似文献   

15.
颅颈交界处延颈髓腹侧的肿瘤位置深在,后方被脑干、上颈髓及颅、脊神经阻挡,手术十分困难。通过后方入路不仅难以切除肿瘤,而且可能因过分牵拉延、颈髓等神经组织而导致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本院近两年来经前方入路切除该区肿瘤4例,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显微手术治疗颈髓髓内肿瘤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1  
报道显微手术治疗58例颈髓髓内肿瘤。获全肿瘤切除者50例,占86.2%;术后神经系统状态改善者45例,占77.6%。表明颈髓髓内肿瘤适宜作肿瘤全切除,手术时机选在患者处于中度神经系统障碍时为好;描述了不同种类肿瘤的手术方法,认为激光手术对脂肪瘤切除最有帮助。提出了术中注意事项和肿瘤全切除的判断标准;阐述了术前放疗的危害性;对治疗后脊髓变细也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7.
<正>"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治疗颈段颈总动脉分叉部、颈总与C3以下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达到一定程度或引起临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反复发作;出现脑供血不足、脑灌注低下、采用手术的方法切开颈总与手术可达到的颈内动脉,在直视下将动脉腔内因动脉粥样硬化形  相似文献   

18.
颈髓挥鞭样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髓挥鞭样损伤的诊治。方法 :对 71例颈髓挥鞭样损伤伴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疗效作随访 ,其中绝大部分为信访。随访时间为 4~ 13 2个月 (平均 5 5 4个月 )。所有病人手术前后作颈椎MRI检查。结果 :手术优良率为 85 92 %。手术有效率为 91 5 5 %。结论 :颈椎MRI对诊断此病有重要价值。对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 ,颈前路手术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1977年1月至1995年10月收治374例椎管内肿瘤病人,肿瘤位于颈段椎管内76例(20.3%),其中硬脊膜外肿瘤21例,硬脊膜内髓外34例,硬脊膜内,外同时生长11例,髓内肿瘤10例,肿瘤全切除55例(72.3%),次全切除13例(17.1%),活检加椎板减压手术6例,椎板减压2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31例颈椎管内肿瘤,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缺血性卒中的金标准手术技术。但是对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选择、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补片与转流管的应用,以及性别对围手术期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等尚存争议,有待更多的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