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DHS加用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损伤,治疗上关键在于降低死亡率和减少髋内翻的发生率。自2002年2月至-2006年2月,我们采用DHS加用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62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和老年人社会活动的增加而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因为老年人体质较差并常伴心脑血管、内分泌等疾病,使治疗的危性大大增加,非手术治疗的缺点多。死亡率高。手术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和减少髋内翻的发生率,达到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康复。白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作者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DHS)固定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9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有限切开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及社会活动的增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过去的牵引等非手术疗法因卧床时间较长,内科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而逐渐被摒弃.手术内固定的广泛应用,降低了此病的并发症及死亡率.自1997年8月~2004年2月,我们应用有限切开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89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得到随的64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在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活动的增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传统的牵引等保守治疗方法因并发症较多而逐渐摒弃。手术内固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0年1月--2005年2月,我院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多存在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质脆性增加。一旦遭受外力,极易引起不同类型的转子间骨折。虽然转子部血液供应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但由于高龄患者长期卧床较易发生患肢缩短、髋内翻畸形、褥疮及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早期手术治疗可使病人早期下床锻炼,减少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并能显著降低死亡率而已被人们广泛接受。自1998年4月~2003年11月,我们采用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89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股骨转子部骨折包括转子下骨折及转子间骨折,为公认复杂骨折,以老年患者届多,治疗关键为降低死亡率和减少髋内翻发生率。以往多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但有资料统计,伤后3个月的死亡率在10%-60%之间。近年来医学界多主张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方法中,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是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自2000年1月-2005年6月,作者对24例股骨转子部骨折行切开复位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PFN与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社会活动的增加,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较高。对此,以往常采用非手术治疗,随着内固定技术及围手术期治疗水平的提高,更多学者主张手术治疗。自2002年8月-2005年5月,作者应用AO钛合金近端股骨髓内钉(PFN)与动力加压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5例,为总经验进一步了解两种方法的优劣,现作回顾性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彭庆州  白玉  李东生 《中医正骨》2007,19(12):25-26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和老年人寿命的增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自2002~2005年间,作者自C型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髋外侧微创小切口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7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骨质疏松,肢体不灵活,当下肢突然扭伤、跌倒或使大转子接触地致伤,甚易造成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常用方法,具有固定牢固、操住简易等优点,但操作、功能锻炼等不当时,亦可发生髋内翻、髋螺钉松动等并发症。自1999年6月-2004年3月,我院应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27例,其中有3例术后并发大转子骨折,占2.36%,为吸取教训,现作回顾性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郭新明 《中医正骨》2008,20(9):43-43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因患者常合并内科多种疾病,传统的非手术牵引治疗可出现多种并发症。自2000—2006年,我院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8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股骨转子间骨折四种治疗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及社会活动增加,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而老年人一般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患及脏器功能障碍,因而增加了骨折治疗的复杂性。我院自1998年10月~2005年1月分别采用经皮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经皮穿针外支架固定、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改良伽马钉(Gamma)内固定治疗转子间骨折32例,为进一步了解各种方法的不同适应症及优、缺点,现结合临床和有关文献,对四种方法的应用作回顾性分析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12.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几种常用内固定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毕荣修 《中医正骨》2009,21(3):27-29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以往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但因非手术治疗需长期卧床,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故目前许多学者倾向于在患者全身情况许可的情况下,采用手术内固定。动力髋螺钉和动力髁螺钉以及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都是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且疗效确切的方法,但其适应症各不相同,临床有否正确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付保恩  叶立亮 《中医正骨》2009,21(10):31-32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稳定性骨折一般采用动力髋螺钉(DHS)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自2004年8月至2008年6月,笔者采用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已步人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轻微外伤即可导致髋部骨折,因此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常见。自2003年5月至2006年3月,笔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6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封勇  孙文武  陈子华 《中医正骨》2006,18(10):76-76
股骨转子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髋部损伤。临床上治疗较为棘手,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15%~20%。非手术治疗被逐步淘汰,临床上出现多种手术治疗方法。我院自2000年1月~2005年2月采用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9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由于股骨转子部骨折非手术治疗存在着较高的死亡率(住院死亡率达10.5%)及髋内翻发生率(46%)[1].自2000~2003年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7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治疗上目前多主张采用手术内固定疗法,以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早期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2000—2008年,我们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78例,术后配合愈骨煎剂口服以促进骨折愈合。经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增多,而老年人骨质疏松,肢体活动不灵活。当下肢扭转,跌到易致股骨转子间骨折。已往常保守治疗,因患者长期肢体制动和卧床,并发症较多,易出现短缩,髋内翻等畸形,更为严重的是死亡率较高,据文献报道,死亡率大33%左右。我院白1999.3~2006.4用DHS治疗45例老年人转子间骨折,疗效十分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非手术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作者于2000年2月~2004年10月采用Gan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2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动力髋钢板(DHS)是目前治疗此种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材料,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微创动力髋钢板内固定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89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