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腔穿刺术是临床经常采用的一种辅助性诊断措施,特别适用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对于判断腹腔内脏器有无损伤和哪一类脏器损伤有很大帮助。作者自1992~1998年共对7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为手术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效果确切,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1年2月至2008年2月间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126例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及早期观察要点。结果 闭合性单纯腹腔脏器损伤87例,伴发腹外脏器损伤39例,非手术治疗106例,手术治疗20例。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1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护理观察有无伴发内脏损伤及腹外脏器损伤,为医生及时动态地提供有效的观察结果,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海川 《职业与健康》2007,23(15):1367-1368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有的病情危重,发展迅速,需紧急抢救;有的病情隐匿,延迟发作,易漏诊、误诊。我院近5年来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79例,现将其诊断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8例,女21例。年龄13~69(平均37.8)岁。受伤原因:车祸39例,斗殴伤18例,坠落伤12例,挤压伤10例。单一脏器损伤40例(包括肠系膜及肠管挫伤和小血肿),腹腔多脏器损伤39例,合并脑、胸、泌尿及骨科等重要系统损伤36例,合并出血性休克37例。损伤类型和例数,见表1。表179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种类型及治疗情况(n)病种类型例数手术治疗切除(例次…  相似文献   

4.
成平刚 《健康必读》2008,7(5):23-23
创伤是当今37岁以下年龄段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腹部损伤则占创伤死亡患者的16.5%。多数腹部闭合性损伤同时伴有严重的内脏损伤,如果伴有腹腔实质性脏器或大血管损伤,可因大出血导致死亡;空腔脏器破裂可发生严重的腹腔感染而危及生命。因此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合理地处理是降低腹部创伤死亡率的关键。现将我院从1980年2月~2008年2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104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1~2005年间143例经超声检查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腹腔积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43例中,经CT或手术证实,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130例,超声诊断与其结果相符者为112例,诊断符合率为86%.非实质性脏器损伤13例,超声疑诊与其结果相符者为5例,诊断符合率为38%.结论:超声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48例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中治愈46例(95.8%),死亡2例(4.2%).手术45例,治愈44例(97.8%).腹腔穿刺阳性,开腹后无需处理共2例(4.7%).结论 结合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时相性",强调对不典型病例的临床观察和使用特殊检查的必要性,不宜把腹腔穿刺阳性作为剖腹探查的绝对指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急性多发性闭合性腹部脏器损伤的诊治体会.方法 分析整理急性多发性闭合性腹部脏器损伤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涉及8组16个脏器的270处/次损伤,分别经保守治疗、手术探查及电视腹腔镜探查处理.结果 治愈67例,死亡19例,病死率22.1%(19/86).结论 B超、X线、CT、腹腔穿刺、电视腹腔镜等对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在严密观察病情,支持生命的同时,正确掌握手术指征,积极果断的探查,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如何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进行正确诊治。方法对27例经剖腹探查手术证实为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例的诊断情况和治疗体会进行分析。结果结合文献资料提出基层医院对不典型病例临床密切观察的必要性,探讨基层医院如何使用相关的特殊检查或连续动态血常规、诊断性腹腔穿刺、B超等来提高确诊率,进一步提出不宜把腹腔穿刺阳性作为剖腹探查的绝对指征。结论总结了基层医院如何正确诊治腹部脏器的闭合性损伤和相关病例的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损伤脏器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结果:CT扫描发现单一腹部实质脏器损伤41例,其中肝、脾、肾、胰及肾上腺损伤分别为8、10、19、1、3例,多实质脏器损伤2例,空肠损伤1例,后腹壁损伤2例.结论:CT能迅速、准确、有效且无创伤地检出腹部脏器的损伤及其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损伤伤情复杂,有的发展迅速,需紧急抢救;有的病情隐匿,延迟发作,判断是否有内脏脏器损伤,有时诊断比较困难,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我院自2006年3月~2010年3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72例,其诊断和治疗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杨湘霞 《工企医刊》2001,14(6):107-108
腹部创伤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开放性较闭合性易于诊断。闭合性损伤常合并腹腔脏器损伤。损伤出现症状早晚不一,易导致漏诊、误诊,致治疗不及时,预后差,死亡率高。由于腹部创伤在平时和战时都较常见,故如何对腹部创伤病人进行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现将临床工作中有关早期正确诊断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2.
我院2001年2月-2010年12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8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7例,女33例,年龄6-68岁,平均37.2岁。单脏器损伤49例,多脏器损伤41例。其中脾破裂36例,小肠破裂27例,肠系膜血管破裂18例,肝破裂26例,结肠损伤8例,肾挫伤5例,腹膜后血肿12例,十二指肠破裂5例。胰腺挫裂伤5例。膀胱破裂5例。腹部以外合并伤42例,其中合并颅脑损伤8例,合并骨折22例,合并胸部损伤12例。  相似文献   

13.
付群 《现代保健》2011,(18):115-11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超声资料。结果本组实质性脏器损伤主要为肝、脾、胰腺、肾等破裂,分别为73例(占91.3%),空腔脏器损伤7例(占8.7%)。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85%(68/80),误诊漏诊率为15%(12/80)。结论超声诊断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龚长平 《中国保健》2006,14(2):28-28
经剖腹证实的81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情况,结合文献提出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时相性".强调对不典型病例的临床观察和重复使用特殊检查的必要性,提出不宜把腹穿阳性作为剖腹探查的绝对指征,总结腹部脏器各种闭合性损伤的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早期交通伤伴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急诊处理。方法7年急救交通伤伴腹部闭合性损伤86例。均行剖腹手术,腹内主要脏器损伤依次:脾、肝、小肠、十二指肠、胰腺、结肠、肾脏、膀胱、下腔静脉、膈肌及卵巢。结论交通伤致腹部闭合性损伤伴有多发伤,早期明确诊断和及时处理的救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多脏器伤处理应抗休克和外科处理同时进行。除非伤情严重,一般顸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急诊超声检测腹腔积液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诊超声检测腹腔积液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9年6月就诊的21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系统评估急诊超声检测腹腔积液出现情况.结果 212例患者中,腹腔积液出现率为78.8%(167/212),同期常规行诊断性腹腔穿刺的阳性率为46.2%(98/212).床头超声随访,13例空腔脏器破裂和1例肾破裂患者出现腹腔积液.17例超声随访发现腹腔积液量增加.超声检查有腹腔积液患者,实质脏器损伤定位符合率为78.3%(112/143),空腔脏器损伤定位符合率为36.1%(13/36).结论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疗过程中,常规应用超声检测腹腔积液,可有效降低漏诊率,避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以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的综合治疗,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提高腹部创伤诊治水平。方法对127例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经治疗后,治愈58例,好转37例,死亡32例。结论对于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诊疗,要合理的安排整个救治过程,采取综合治疗,防止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OF)的发生,降低创伤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王玲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1,19(2):112-112,F003
腹部闭合性损伤往往为多脏器损伤,伤情严重,表现复杂,病情变化快,尤其是昏迷休克患者更容易误诊或漏诊,处理不及时,常常因失血性休克或感染性休克死亡。尤在基层医院受到设备、技术条件的限制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更应特别注意,以防遗漏或延误治疗。现将收治的3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男24例,女6例,年龄6~65岁,以青壮年多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4例,跌伤6例,土塌方压伤6例,重物撞击伤4例。单个脏器损伤12例,两个脏器同时受损9例,三个脏器同时受累9例,实质脏器损伤15例,空腔脏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提高颅脑损伤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80例颅脑损伤合并腹腔脏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45例,病死率为25.0%。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严重颅脑损伤和颅脑损伤合并休克。结论应加强对颅脑损伤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并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创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提高颅脑损伤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80例颅脑损伤合并腹腔脏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45例,病死率为25.0%。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严重颅脑损伤和颅脑损伤合并休克。结论应加强对颅脑损伤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并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