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Poland综合征乳房缺如整形术的护理方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22例实施硅凝胶假体置入术或背阔肌肌瓣转移加硅凝胶假体置入术的Poland综合征乳房缺如患者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1例患者于术后第5天出现血清肿,用无菌注射器穿刺抽液,并加压包扎5d后痊愈;术后随访1个月至5年,其中17例患者乳房外形对称、手感满意、局部无胀感;5例患者认为乳房外形对称性欠佳,局部有轻度胀感,手感一般。结论Poland综合征乳房缺如整形术的护理重点是术前针对不同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做好引流管护理和正确的乳房按摩。  相似文献   

2.
Poland综合征又称为胸大肌缺损并指综合征(pectoralis deficiency syndactyly syndrome)等,最典型特点表现为单侧胸大肌缺损合并同侧短、并指等复合畸形,在女性则可能同时表现为乳房、乳头乳晕发育小或缺如等畸形。先天性胸大肌的胸肋部发育不全或缺损为此病的诊断标准。1941年由Poland首先发现。此畸形极为少见,病因不明。  相似文献   

3.
Poland综合征又称为胸大肌缺损并指综合征(pectoralis deficiency syndactyly syndrome)等[1],最典型特点表现为单侧胸大肌缺损合并同侧短、并指等复合畸形,在女性则可能同时表现为乳房、乳头乳晕发育小或缺如等畸形.先天性胸大肌的胸肋部发育不全或缺损为此病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4.
乳房畸形是传统保乳术后的重要问题。肿瘤整形技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术后乳房的美观度。背阔肌皮瓣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多功能性,被广泛用于保乳术后乳房容量替代的重建手术。背阔肌微型肌瓣较好地解决了术后患肢功能缺陷和供体部位凹陷等问题,临床应用广泛。根据背阔肌的解剖结构,有学者提出采用背阔肌降支微型肌瓣结合假体重建乳房。本文就整形保乳手术以及带蒂背阔肌降支微型肌瓣在保乳术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杨惠宁  尹芳  田文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0):1872-1873
<正>Poland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1],包括一侧胸肋骨发育不良,一侧胸大肌、胸小肌及同侧上肢发育不良。胸廓和躯干畸形包括乳房或(和)乳头发育不全或缺如;肋软骨发育异常,肋骨发育不全;  相似文献   

6.
利用扩大背阔肌肌皮瓣行乳房再造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介绍单纯应用扩大背阔肌肌皮瓣进行乳房再造方法。方法:在背部设计半月形皮肤切口,切取背阔肌及周围脂肪组织,不应用乳房假体,进行即时或后期乳房再造。结果:应用该方法再造乳房12例,再造乳房形态良好。结论:扩大背阔肌肌皮瓣再造乳房,安全有效,再造乳房形态良好,是乳房再造方法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手段虽可提高患者生存率,但导致乳房缺失,极大影响了女性体态美,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即在术后行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联合假体植入再造乳房,既保证治疗效果又使患者获得较好外观,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治疗手段。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月对69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扩展型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植入即刻乳房再造术,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Poland综合征又称为胸大肌缺损并指综合征(Pectoralisdeficiency syndactyly syndrome)[1],最典型特点表现为单侧胸大肌缺损合并同侧短、并指等复合畸形,在女性则可能同时表现为乳房、乳头、乳晕发育小或缺如等畸形.此病极为少见,多为散发病例,病因不明[2].由于Poland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形体美观,对其工作、生活、社交、婚姻等方面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心理经受着臣大折磨,因此迫切希望通过手术来改善他们的现状.我科自2004年12月一2007年12月共收治14例Poland综合征患者,根据每位患者特异的临床表现,分别进行手术矫正,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再造不同术式的疗效对比。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12月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再造47例,其中行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再造(TRAM)14例,背阔肌肌皮瓣再造(LDM)16例,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联合假体植入再造17例。结果 3种乳房再造方式在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术后外观评价方面,LDM组差于其他两组,均由于LDM皮瓣组织量过少或肌萎缩而致双乳不对称。结论 3种乳房再造术式均为乳房再造的常用术式,但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联合假体植入受病灶距乳头距离的限制,而TRAM适用于乳房较大的乳腺癌患者,LDM适用于乳房不大的乳腺癌患者,行背阔肌肌皮瓣再造乳房时应尽量联合假体植入以达到更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即刻假体乳房再造中前锯肌筋膜联合部分胸大肌筋膜脂肪瓣覆盖假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乳腺科2017年8月到2019年12月适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共51例,根据患者意愿及乳房形态分为三组,其中25例用前锯肌筋膜联合部分胸大肌筋膜脂肪瓣覆盖假体外下极(SPMF组),12例用背阔肌肌瓣覆盖假体外下缘(LDMF组);14例选择了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NSM组),对比三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至出院时间,切口并发症、乳房美容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结果:LDMF组在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和术后至出院时间上明显长于SPMF组和NS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MF组和LDMF组在术后美容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明显优于NSM组(P>0.05)。结论:乳房重建中,前锯肌筋膜联合部分胸大肌筋膜脂肪瓣覆盖假体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且乳房美容效果好,患者生活质量高,适合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Poland syndrome is a rare congenital developmental deformity characterized by unilateral agenesis or hypoplasia of thoracic wall soft tissue. We report two adult cases of Poland syndrome detected b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images. CT images of the two cases depicted an asymmetric chest wall with the absence of a breast and agenesis of the pectoralis muscles. A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case 1 showed a thin right chest wall with depression of the right nipple region. Hand deformities were also observed, including brachydactyly and syndactyly. In case 2, hand deformities were not found in a physical examination. Using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the size, position, origin, and termination of bilateral pectoral muscles could be compared symmetrically. For patients with Poland syndrome, a time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re important. The use of chest CT in clinical practice c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oland syndrome.  相似文献   

12.
周静  邓蔡  张进锋 《中国临床康复》2013,(25):4715-4720
背景: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属于口腔修复膜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被广泛应用。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牙区引导牙种植骨再生的效果。方法:以免疫组化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显微结构和细胞相容性,评价应用在引导骨再生技术中的可能性。对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引导骨再生的牙种植修复患者进行观察随访,评价成骨效果以及对缺损软组织的影响,并与Bio-Gide生物膜以及博特医用胶原膜等其它修复膜引导骨再生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显微结构显示其有基底膜面和组织面,基底膜面可见指突结构和毛囊孔,组织面为鳞片状结构,对成骨样细胞的增殖活力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无影响,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临床研究显示在牙种植中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引导骨再生能够获得良好的骨再生效果,与Bio-Gide生物膜以及博特医用胶原膜引导骨再生的效果无明显差异,并且用于修复骨增量后软组织的不足同样能够获得较好的骨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13.
The clin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breasts of patients who have undergone mastectomy for cancer are presented. The i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 for reconstruction of the breast are arbitrarily defined. Various methods are available to reconstruct the breast. We favor implantation of a preformed silicone prosthesis under the skin and subcutaneous tissue overlying either the pectoralis major muscle or the chest wall. The advantages of this procedure outweigh those of other methods. Seven cases a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our experience in this rehabilitative procedure. It is suggested that breast reconstruction should be offered to a much higher proportion of patients undergoing mastectomy for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14.
背景: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的并发症较多,取出后再次置入硅凝胶假体的时机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取出,再次行硅凝胶假体置入隆乳的最佳时机。方法:纳入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出现不良反应的18例患者,共33只乳房,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6个月后行硅凝胶假体置入隆乳。置入后随访,调查内容包括局部体征、乳房的轮廓形态、大小、位置、手感、影像学检查结果和心理状况等,将反馈信息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结果与结论:随访6个月~2年,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6个月后行硅凝胶假体置入隆乳优良率超过90%,乳房外形丰满圆润,呈水滴形,轮廓自然柔美,手感柔软有弹性,无压痛,无硬结及游走性包块。提示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出现不良反应或患者要求取出者,取出6个月后再行硅凝胶假体置入隆乳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以及取出手术创伤对隆乳后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析硅胶假体植入同期结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乳房整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采用硅胶假体植入同期结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进行隆胸整形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选择乳晕或腋下切口,在双平面下置入硅胶假体,然后将纯化的自体脂肪颗粒多层次均匀注射在乳房外形不饱满处.总结...  相似文献   

16.
背景:眼睑后层重建是眼睑重建的重点和难点,其中睑板替代物更是研究的焦点。异种脱细胞真皮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工程材料,在国内外烧伤整形领域,正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目的:观察异种(猪)脱细胞真皮植入兔眼睑后的组织相容性极其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剥取健康小白猪全层皮肤20cm×20cm,制备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同时制备兔睑板全层缺损模型并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观察大体情况,并分别于第1,2,3周取移植交界处眼睑组织光镜下观察组织学的改变。结果与结论:大体观察未见明显排斥反应及眼睑的变形;光镜下1周时可见局部炎症细胞浸润,2周时炎症细胞减少,3周时正常纤维组织长入,逐渐分割代替植入的胶原纤维,炎症反应消失。提示异种脱细胞真皮免疫原性低,并可引导新生胶原的生长,是一种良好的睑板替代物。  相似文献   

17.
背景:目前胆管缺损的修复效果不佳,脱细胞真皮基质已广泛用于烧伤、疝修复、口腔黏膜及软组织修复等。目的: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滇南小耳猪胆管损伤的效果。方法:将滇南小耳猪建立胆管损伤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按修复方式分为胆肠吻合组、膨体聚四氟乙烯组及脱细胞真皮基质组,胆肠吻合组进行胆肠吻合修补,膨体聚四氟乙烯组及脱细胞真皮基质组分别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和脱细胞真皮基质补片制成直径稍宽管状进行修补。结果与结论:治疗后2~4个月,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的总胆红素低于其他2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治疗后1~4个月,其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均高于其他2组(P〈0.05),表达随时间增加而降低(P〈0.05)。脱细胞真皮基质组胆总管吻合口及周围组织出现胆道上皮、腺体、血管及平滑肌等再生。脱细胞真皮基质组治疗后未出现胆道狭窄、感染及排斥反应发生。结果证实,脱细胞真皮基质可生理性修复胆道并重建其功能,并发症少,生物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1997-01/2007-06收治孤立性骼动脉瘤患者共33例,男19例,女14例,其中单侧髂动脉瘤29例,双侧4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血管重建.结果显示4例双侧病变中,主动脉-双侧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1例,丰动脉-双侧髂总动脉人工血管移植3例:29例单侧病变中,主一髂总动脉人工血管移植1例,骼-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3例,髂总-髂外动脉人工血管移植21例,髂总-髂外动脉转流4例.移植后3,6个月,1,3,5,8,10年行彩色多普勒和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或DSA检查,平均随访5年.2例分别于移植后3年和6年死于急性脑梗死和心肌梗死,1例移植后2年死于交通事故,余健康存活,无复发,无吻合口狭窄或下肢缺血表现.提示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是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良好措施,仍然是目前医疗条件下有效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背景:使用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组织补片覆盖拔牙创口的报告较少。目的:探讨异体脱细胞组织补片置入拔牙窝对预防拔牙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400例阻生智齿拔除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智齿拔除后拔牙窝内放置医用组织补片;对照组智齿拔除后不放置医用组织补片。分别观察拔牙后组织补片脱落率、肿胀发生率、拔牙窝内血凝块存留和食物残渣残留情况、牙龈是否红肿、对拔牙后出血的影响以及干槽症的发生率。结果与结论:拔牙后出血的百分比,血凝块留存率,拔牙窝内食物残渣残留百分比,干槽症发生率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放置组织补片对术后肿胀和牙龈红肿无明显影响。所有放置在拔牙窝内的组织补片与拔牙创周围组织附着紧密,未见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