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犯罪青少年是犯罪群体的一个特殊类型,他们具有一般罪犯心理结构形成的共同之处,也具 有一般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青少年时期的身心发育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性,但大多数 人能够在各种矛盾中正常发展,只有少部分青少年在外界消极因素影响下,与内部不良心理 因素结合相互作用而产生犯罪心理.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调适的不良,往往使其无法 解除各种矛盾和心理压力而易导致心理失衡和行为异常.迄今为止,国内对一般青少年包括 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报道,认为青少年行为方式与心理 因素有着密切联系[1,2].本研究旨在对犯罪青少年个体行为习惯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青少年犯罪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往往是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问题行为发展而来的.研究显示,犯罪青少年存在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1],大多染有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如吸烟、饮酒、打架、看黄色视刊等[2].家庭作为个体重要的生活场所和社会化动因,是青少年犯罪的公认的影响因素之一.目前,对犯罪青少年的心理行为研究多是对狱中的现状自评,容易造成归因不清,而且缺乏早期生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的实证分析.本研究则针对以上问题,采用回顾性研究,探讨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以期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提供可靠依据和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青少年心理行为状况,探讨心理与行为的关系。方法:抽样调查恩施州城区800名青少年,以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和青少年行为自评量表(YSR)对相关因素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5.5%的调查对象存在严重心理问题,不良嗜好、消极学习行为、人际关系紧张和不良情绪直接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结论:心理与行为的关系极为密切,良好行为可促进心理健康,不健康的心理会导致不良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表明:有10%至30%的青少年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因心理障碍等问题而退学占退学总人数的30%-60%。目前研究大多只针对大学生而对中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相对少。那么,有关中专学生心理状况如何,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指导正确处理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5.
综合医院各级护理人员心理卫生测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了综合性医院的362名各级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可能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结果表明护理人员心理卫生各因子测定低于一般人群,心理状况较好。尤其值得提醒的是主管护师以上职称人员的心理更为健康,与职称、文化程度及年龄呈负相关,分析与其文化程度高、年龄增长、阅历丰富、心理防御机制趋向成熟有关,研究提示社会各界对护理工作人员的精神需求和家庭关心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环境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36例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家庭环境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青海省少管所在押的136名犯罪青少年进行了集体测查。结果;犯罪青少年SCL-90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常模,差别有显著性(P〈0.001),与常模比较,得分较高的项目是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强迫、抑郁。犯罪青少年组的家庭矛盾性、控制性因素比例大大高于全国常模组;而在亲密度、独立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组织性方面的因素比例明显低于常模组。年龄、民族、服刑时间、受教育时间、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矛盾性、家庭知识性、家庭组织性均与SCL-90总分相关。结论: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程度明显低于正常,其年龄、民族、服刑时间、受教育时间、家庭环境等因素对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有研究表明,青少年男性暴力犯罪与早年不良家庭环境、不当教育方式等关系密切.该群体受到挫折时常采取被动的应对方式,甚至有相死的念头[1].青少年违法犯罪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所有因子分均高于中国常模,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2].因此,关注青少年罪犯的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关注青少年罪犯的自杀意念状况,及时早期发现其异常心理活动,采取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及心理辅导等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变迁,价值观念的改变,不良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如盲目追求“高消费”、“性解放”等,为了满足这种欲望而不顾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进行盗窃、乱淫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在现实环境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可产生各种非社会化行为方式的机会,但绝大多数人们都可以主动回避犯罪,因为一般人都希望避开处罚或者因害怕处罚而控制自己的非社会化行为.  相似文献   

9.
生活事件就是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各种问题,指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引起应激的事件,需要一定的心理素质及调节能力才能有效应对.而青少年是心理冲突和情绪、行为问题的高发阶段,他们遇到的生活事件与他们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有研究表明,不管是日常琐事还是主要生活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青少年生活事件与抑郁、焦虑等相互关系,但大多重点研究应激事件,而并未对具体事件进行探讨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本研究着重以中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他们的生活事件状况及具体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能够通过关注平时生活,对心理健康有影响的具体生活事件进行干预,调节青少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不断增多,社会各界对学生心理的研究进展比较迅速,而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较少.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导,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其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只有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热情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不仅积极、主动地传授知识,而且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调整心态,引导、塑造、培养学生,当好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市10所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由点及面,从而发现整个教师队伍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学校园里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案例时有发生,自残、自杀、谋杀、精神障碍等等触目惊心。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如何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问题评定,及时发现心理上有问题的学生并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曾在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近20年,也发现过数例精神异常的学生,深深体会到,作为学生的管理者,掌握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对预防不良事件发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我们对某届入学新生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并追踪分析,发现有些心理因素对学业有一定…  相似文献   

12.
抽样调查了绥德县4所综合医院650名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心理的社会心理因素,结果表明:样本的SCL-90总均分、大多数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评分。常见心理障碍包括躯体化、抑郁和强迫等。中年样本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年龄组。单因素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A型行为之TH、CH,过去1年内生活事件评分与心理健康水平呈负相关,而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笔者对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作为护士心理保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及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方法:采用功能性消化不良危险因素调查表评定病人饮食、生活习惯及心理健康状况。包括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定病人情绪状况。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与非功能性消化不良人群相比存在明显焦虑、抑郁心理,其发生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的发生率在上述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存在较重的焦虑、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14.
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提高身体素质,提高人们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但是体育锻炼同时还会对人的心理状况产生一定影响,这一点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由于社会急速发展,人们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等概念越来越引起重视,所以探讨体育锻炼与心理因素的关系具有很大的科研及现实意义。本文对以往有关体育锻炼与各种心理因素的关系的研究作了整理和总结,并提出了一些研究不足以及今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护士在静脉穿刺时的各种心理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本文对我院的100名护士进行了心理状况调查,调查方法采用问卷法。调查结果表明,护士的不良心理因素对静脉穿刺成功率影响大。在护理工作中管理者要重视护士的心理因素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康凯  马晶 《中国伤残医学》2012,20(8):108-109
目的:为了探讨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因素。结果:与老年人心理健康关系比较密切的因素有:情绪改变、经济状况、家庭环境、文化程度、应对方式。结论:护士通过人文关怀帮助老年人改变不良心理行为、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和自身健康。  相似文献   

17.
浅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维铭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9):181-183
大学生客观存在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忽视。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及早干预不良的心理因素,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正人体的健康包括躯体和心理精神健康,即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三方面的卫生。而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效能为目标,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人的心理因素,包括所有心理活动的运动、变化过程,如记忆、推理、信息加工、语言、问题解决、决策和创造性活动;而心理因素的研究更为广泛,即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和个体行为的稳定性特征;人际间  相似文献   

19.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存在特异的人格异常、心理障碍、负性情绪、心理健康状况差等精神心理因素,是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提供良好的医院社会支持,鼓励患者提高社会支持利用度,改善患者的认知水平等心理护理措施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整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郭红梅  张文杰 《吉林医学》2012,33(11):2333-2334
目的:对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进行了仔细的调查,旨在促进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的构建。方法:找出影响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结果: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问题最为普遍,认知学习记忆缺陷、性格内向、社交不良等问题也较为突出。结论:对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需要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形成多层级环境和氛围,施行综合性心理救助与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