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2月23至24日,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教育学会联合举行"青艾工程"(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启动仪式。200余位校长、各地教育界负责人、NGO 代表、新闻界朋友,共聚一堂,讨论如何将艾滋病防治教育和性健康教育落实到每所学校的课堂内外。  相似文献   

2.
2004年11月25日,中国职工红丝带健康行动启动仪式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主任吴仪在启动仪式上强调,防治艾滋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局面,共同筑起防治艾滋病的钢铁长城,坚决遏制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和蔓延。她指出,艾滋病在我国流行和蔓延给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危胁,防治工作正处在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
何文华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5):1014-1015
目的对江华县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形式开展健康教育,随机选取400名企业职工,400名社区居民,400名娱乐场所从业人员(CSW),800名学生,调查分析健康教育前后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KAP)。结果企业职工、社区居民、CSW、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从健康教育前的60%、40%、30%、70%提高到85%、80%、80%、95%;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的接受率有较大提高,对艾滋病朋友的态度及性观念均有较大改善。结论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对提高大众艾滋病防治知识,转变不良观念和改变高危行为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湖南永顺县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永顺县开展的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形式开展健康教育,随机选取200名吸毒人员、600名娱乐场所从业人员(CSW)8、00名学生及800名村民为样本,调查健康教育前后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KAP)。结果吸毒人员、CSW、学生及村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从健康教育前的9.5%、25.0%、70.5%、48.5%提高到98%、79.5%、94.5%、85.0%;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从健康教育前的6.5%、70.5%、0、4.5%提高到64.0%、94.0%、3.5%、88.0%;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的接受率和对艾滋病朋友的友善态度的比例前后也有较大提高。结论永顺开展的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对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改变高危行为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强化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当地的艾滋病高危人群420例,给予强化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疾病相关知识、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及自我保护意识。结果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健康教育后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疾病相关知识各维度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健康教育后艾滋病高危人群的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及自我保护意识均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能明显提升艾滋病高危人群对于艾滋病的认知水平,使其掌握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有利于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旅店业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安全套分发使用情况,为指导旅店业有效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提供参考。方法选择AIDS流行率及高危因素各具不同特点的皖北、皖中、皖南的各1个市,随机抽取各档次宾馆、旅社、招待所共36个调查单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旅店业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情况,安全套、宣传材料来源、分发使用及其需求的调查,同时调查612名服务员和206旅客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结果36家单位中,1/3的宾旅馆没有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有安全套供应/销售的旅店占47.2%。旅店业服务人员核心信息完全知晓率只有10.95%;入住旅客艾滋病核心信息完全知晓率为10.19%;多数旅店服务人员持有艾滋病防治积极态度;48.50%的旅客对旅店放置安全套持积极态度。结论旅店业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建立由政府多部门合作的旅店业艾滋病防治工作保障机制,动员旅店业服务人员参与预防艾滋病活动,有利于艾滋病防治政策和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传入我国历史已逾千年。我国基督教教会信徒众多,分布广泛,各年龄、阶层均有分布。信徒群体受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对艾滋病及其防治知识了解程度不尽一致。因此,推动基督教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基督教信徒这一特殊群体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发挥信徒联系广泛的特点,通过他们向社会大众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组建关爱小组,参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救治与临终关怀,探索宗教团体参与艾滋病防治的途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全员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预防控制艾滋病。方法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分析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正确对待艾滋病,正确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结论对全员进行健康教育,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消除影响健康的因素,预防疾病的伤害,控制艾滋病的快速传播.共享健康和谐生活。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与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运用自编问卷对川北教育学院大学生进行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前后效果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较教育前学生对艾滋病一般知识和传播途径的知晓率有明显的上升。结论: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性知识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口岸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宣传教育。方法分析近年来口岸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实际提出有效开展口岸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建议。结果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是艾滋病防控的有效手段,新形势下口岸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面临机遇和挑战。结论艾滋病的宣传教育重点应侧重于消除知识盲点,多形式、多渠道使大众形成健康正确的对待艾滋病观点,破除不应有和不必要的歧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教育接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中14226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 25.0进行数据分析,x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接受艾滋病防治教育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防治教育的影响因素。结果 14226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教育接受率为47.9%,传统线下宣传方式仍是其接受防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为55~64岁(OR=0.786,95%CI:0.633~0.976)、≥65岁(OR=0.708,95%CI:0.528~0.949)、非经济型原因流动(OR=0.805,95%CI:0.727~0.892)、无工作单位(OR=0.684,95%CI:0.545~0.858)、很少与人交往(OR=0.865,95%CI:0.786~0.953)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接受艾滋病防治教育的危险因素。结论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教育接受率较低,在兼顾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促进防治教育内容、方式与少数民族本土文化资源结合,增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防艾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入校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态度、行为现状,探讨对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的有效方式。方法在某中学随机抽取301名新入校学生参加讲座,讲座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干预前后有效应答率为90.03%、86.71%。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P〈0.01),除对拒绝吸毒和婚前性行为态度无明显改变外(P〉0.05),对待其他艾滋病相关态度和行为均有明显的转变(P〈0.01);干预前初一与高一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关态度、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效果明显。在初中阶段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更具有积极和广泛的意义。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作为预防艾滋病有效可靠的疫苗,应该作为初中生健康必修课,并考虑将初中生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毕业考核。  相似文献   

13.
中专学生参观艾滋病防治教育展览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专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相对贫乏 ,而且又是高危人群 ,亟需学习相关知识。中华医学会于 2 0 0 2年“艾滋病日” ,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了历时 1个月的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展。本文着重介绍前来参观本次展览的北京市一所中专学校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意向的现状 ,并对教育前后进行效果评价。对象与方法1 对象 北京市一所中专学校 175名学生 ,男 4 4人 ,女 12 2人 ,均未婚 ,年龄 2 0岁以下。2 方法 参考张娟妮等。大学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第一届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论文集 ,2 0 0 1 ) ,自行编制本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2月1日,由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办,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承办的"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2012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暨《永远在一起》公益短片发布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部部长陈竺、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健康教育》2009,(12):F0002-F0002
2009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暨艾滋病反歧视纪录片开拍仪式于11月22日在北京地坛医院举行。本次活动由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卫生部共同主办,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朝鲜族农村地区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需求,为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对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村医和村干部、村民等目标人群采用个人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访谈。结果共访谈州、县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5人,朝鲜族行政村村干部和村医10人,访谈朝鲜族村民8组54人。近年来,当地开展了很多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朝鲜族村民基本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但存在模糊和错误认识,歧视与恐惧现象仍然存在,不安全性行为有增多趋势。朝族村民更愿意接受有朝族语言和文字的传播材料,喜欢看电视节目,相信村干部,喜欢图多字少的平面材料。结论艾滋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健康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和深入程度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应充分发挥村干部、村医的积极作用,以面对面宣传教育与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相结合,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健康教育》2006,22(9):F0002-F0002
由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项目支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主办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员能力建设考察倡导活动”于2006年4月1-4日在安徽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的目的是提高预防艾滋病宣传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倡导良好的防治环境。参加活动的人员有预防艾滋病宣传员彭丽媛、卫生部新闻办公室邓海华主任,以及健康教育所、中央艾滋病策略支持项目办公室的项目人员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0):F0002-F0002
为提高基层艾滋病防治专业人员的健康教育技能,更加有效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受卫生部疾控局和中国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传播中心委托,中国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培训与评价中心于2008年9月16-20日在山东省烟台市举办了艾滋病防治省级健康教育骨干培训班。来自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14个计划单列市的健康教育和艾滋病防治专业人员、澳大利亚留学生等7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班。  相似文献   

19.
国家科技部联合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河南和云南省实施“艾滋病防治科技行动”,从科技方面对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强化和布局。主要工作包括:流行病学研究、临床治疗研究、治疗药物和艾滋病疫苗开发,搭建艾滋病研究的技术平台和示范区。据科技部李学勇副部长3月27日在河南郑州市启动仪式上的介绍,这项行动的目的是提升我国艾滋病防治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尽快降低我国艾滋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两县农民艾滋病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的绝大多数,他们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和渠道有限,尤其是各种专业知识如艾滋病防治知识更少。因此,如何在农村农民这一群体中开展和加强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探索一种更为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模式,是当前艾滋病防治中重要而迫切的课题,为此我们对河南省两县农民共125万人,其中16~60岁人群为92.5万进行了艾滋病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估。 我们首先在两县进行了6个月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两县的电视入户率分别为87.7%和84.1%,县办电视台在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