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索开幕裂孔切开术在救治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合并颞叶钩回疝的作用。方法 对我科1994年7月到2000年12月间收治的89例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合并有颞叶钩回疝继发脑干伤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的基础上加行天幕裂孔切开术。结果 GCS 3-5分32例,6-8分57例,恢复良好48例(53.9%),中残13例(14.6%),重残9例(10.1%),植物生存7例(7.8%),死亡12例(13.5%)。结论 天幕裂孔切开术有利于缓解颞叶钩回疝及所致继发性脑干伤,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脑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增路 《河北医药》2007,29(4):345-345
急性重型颅脑伤合并颞叶海马钩回疝是神经外科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原因之一.为提高治愈率,改善生存质量,自1996年7月到2005年12月,我们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的基础上行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伤合并颞叶海马钩回疝133例,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颞天幕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疗效.方法 将63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的基础上加行经颞天幕切开术,对照组32例行常规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术治疗.结果 31例行经颞天幕切开术的患者中存活21例死亡10例;对照组32例患者中,存活18例,死亡14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颞天幕切开术能快速使颞叶钩回疝复位,缓解脑疝引起的继发性脑干损伤,从而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脑幕切开术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钩回疝复位的应用。方法对我科2001年10月-2008年8月收治的3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钩回疝患者在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的基础上进行小脑幕切开术,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38例患者中良好13例(34%),中残12例(32%),重残5例(13%),死亡8例(21%)。术后并发症:脑积水3例,外伤性癫痫4例,消化道出血6例,脑梗塞4例。结论应用小脑幕切开术能有效使颢叶钩回疝复位,缓解脑疝引起的继发性脑干损伤,远期预后较理想。  相似文献   

5.
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例天幕裂孔疝、脑干伤患者施行了天幕裂孔切开术,收到良好效果。对天幕裂孔切开的指征和操作中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显微小脑幕切开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2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采取颅内血肿清除后行大骨瓣减压及显微小脑幕切开术进行治疗.结果 GCS评分:3~5分10例中生存7例,其中恢复良好2例,中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GCS评分:6~8分16例全部存活,恢复良好12例,中重残4例.结论 应用显微小脑幕切开术可以安全,有效的使颞叶钩回疝复位,缓解脑疝引起的继发性脑干损伤,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致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天幕裂孔切开术在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时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了提高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方法 对64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有脑干伤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的基础上加行天幕裂孔切开术。结果 GCS 3 ̄5分22例,6 ̄8分42例,恢复良好38例(59.3%),中残10例(15.6%),重残6例(9.4%),植物生存4例(6.3%),死亡6例(9.4%),结论 对此类病员积极开展天幕裂孔切开术能进一步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颞叶钩回疝是一种幕上占位性病变,导致颞叶海马旁回由小脑幕孔疝入到天幕下,由于脑干受压而严重危及生命,死亡率极高(1),及时清除血肿、脑疝复位是影响病人生存的主要因素。我院自2004年以来共收治颞叶血肿266例,采用颞肌前翻中颅窝底入路,清除血肿、颞叶钩回疝复位治疗颞叶血肿继发脑疝120例,其中天幕切开18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病例资料男12例,女6例,年龄10~67岁;平均为40岁。颅内血肿部位:颞顶部硬膜外8例,硬膜下血肿6例,颞叶脑挫裂伤3例,其中一侧硬膜外血肿,一侧硬膜下血肿1例。颅内血肿量:30~50ml 2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位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行血肿清除,标准去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对照组30例行血肿清除,标准大骨瓣减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脑动脉梗死、脑积水、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术后48 h环池显露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去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裂孔疝继发性脑干损伤患者预后差,为提高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7年6月-2009年1月共对4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去骨瓣减压基础上加行小脑幕裂孔切开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26例,女18例;年龄12-72岁,平均42岁。其中车祸伤31例,打击伤6例,坠落伤7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重型颅脑创伤脑疝病人更为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对98例重型颅脑创伤合并有颞叶沟回疝患者采用超低位大骨瓣开颅基础上加行小脑幕裂孔切开术。结果GCS3~5分38例,GCS6~8分60例,恢复良好59例(60.2%),中残19例(19.4%),重残10例(10.2%),植物生存4例(4.1%),死亡6例(6.1%)。结论超低位大骨瓣开颅基础上行小脑幕裂孔切开可进一步提高脑疝患者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王玉海  蔡学见 《江苏医药》1998,24(11):820-821
为了提高重型(GCS6~8分)特重型(GCS3~5分)颅脑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自1994年7月至1996年7月我科试行对20例此类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的基础上,加行天幕裂孔切开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20~69岁,平均43.8岁。车祸伤10例,坠落伤6例,打击伤4例。术前GCS积分:3~5分12例,6~8分8例;双瞳散大3例,单瞳散大17例。有原发脑干伤者7例(术中见脑干挫伤)。术中天幕切开长度2~3cm,Labb,e静脉保留14例。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3例,均得到控制;大脑后动脉闭塞2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外伤性天幕裂孔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04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患者68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行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及天幕裂孔切开术;对照组35例行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不行天幕裂孔切开术。术后48h复查CT,对比组间脑干周围池改善率。对比组间病死率、术后2周与4周的GCS评分,及术后6个月的GOS评分。结果:治疗组脑干周围池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周GCS评分及术后6个月的GO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治疗外伤性天幕裂孔疝疗效肯定,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颅脑外伤合并胸腹伤20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7年7月至2003年6月,我院共救治颅脑创伤合并胸腹外伤患者200例,临床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0例,其中男116例,女84例,平均年龄35.5岁。病因:交通伤、坠落伤、锐器伤、砸压伤、其他伤。闭合性颅脑伤124例,开放性颅脑伤76例;重型颅脑伤(GCS评分≤8分,持续昏迷6h以上)38例,其中16例合并休克;脑挫裂伤76例;硬膜外血肿53例,硬膜下血肿61例,颅内血肿12例,多发血肿6例;原发脑干损伤9例,其中2例合并休克;并发脑疝29例;颅盖骨骨折38例,颅底骨折23例;颅脑损伤均经CT、X线和手术证实。入院时休克29例。合并腹部损伤64例,其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应用天幕切开加低温液基底池灌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在常规术式的基础上加行天幕切开、低温液基底池灌洗治疗,与同期32例此类患者应用常规术式治疗进行对比的临床研究。结果天幕切开组36例随访0.5~1年恢复良好16例,中、重残11例,无植物生存,死亡9例.常规术式组32例随访0.5~1年恢复良好9例,中、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7例.结论天幕切开加低温液基底池灌洗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是效果显著的术式,可以明显地降低此类疾病的并发症、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我科自2002年6月-2006年12月,对21例急性颞叶钩回疝患者,在清除病因后脑疝仍无缓解情况下,试行术侧颞叶钩回海马回复位术,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颅面复合伤合并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颅面复合伤合并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临床资料.结果 痊愈38例;肢体功能部分残缺3例;植物生存3例,其中2例自动出院;死亡8例,2例死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2例鼻腔口腔难于控制出血,死于失血性休克;4例脑疝形成开颅术后脑干功能衰竭死亡;合并脑脊液鼻漏3例,其中1例开颅术后36 d发作,经保守治疗控制.结论 颅面复合伤合并重型颅脑损伤出血多、易出现休克,需积极输血、输液、抗休克治疗;对出现误吸、呼吸道阻塞需及时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治疗;对合并前颅底粉碎骨折开颅手术者可行额颞筋膜骨膜瓣前颅底修复术,以防脑脊液漏;对颅面骨折尽早作复位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8.
颞叶血肿继发脑疝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及生存质量的神经系统急症,由于脑干受压严重危及生命,病死率极高^[1-2]。笔者采用颞肌低位切断前翻中颅窝底人路,清除血肿后直视下协助颞叶钩回疝复位60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200例均为胶州市人民医院2004年2月至2011年1月治疗的颞叶血肿继发脑疝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郭祚国  吴广球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317-1318
目的 探讨合并伤对颅脑损伤病死率的影响及其急救原则。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 4 311例颅脑损伤病例合并伤资料。结果 颅脑损伤 4 311例中合并伤 1372例 ( 31 8% ) ,其中轻型组 13 7% ,中型组 2 7 9% ,重型及特重型组 5 3 9%。各部位合并伤在总体、<2 4h死亡 ( 16 4例 )组、>2 4h死亡 ( 2 2 9例 )组中的发生率依次为 :颌面部 12 2 %、14 6 %、12 6 % ;胸部 9 3%、32 9%、10 9% ;腹部 1 5 %、9 1%、3 4 % ;脊柱骨盆 3%、2 1 9%、4 8% ;四肢 17 3%、2 0 1%、19 2 %。结论 在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院内急救中要加强对胸部、腹部、脊柱骨盆合并伤的合理救治  相似文献   

20.
112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病情严重,易出现漏诊,处理比较复杂。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于单纯颅脑损伤患者。我院1996年1月~2000年4月共收治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112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男性69例,女性43例;年龄3~81岁,其中16~56岁86例,占78%。车祸73例,坠跌伤22例,砸伤12例,其它5例。GCS评分12分以下中重型颅脑损伤112例,其中开放性颅脑损伤21例,闭合性颅脑损伤91例,脑挫裂伤55例,颅内血肿38例(其中迟发性颅内血肿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7例,弥漫性脑轴索伤7例,急性弥漫性脑肿胀5例。颌面部损伤22例,肢体骨折47例,胸部损伤1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