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地骨皮药材、饮片和标准汤剂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特征图谱及有效成分的定量检测方法,探讨其相关性,为地骨皮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UPLC,应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甲醇-0.15%三氟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流速0.25 mL·min–1,柱温40 ℃。根据定量检测、出膏率、特征图谱的测定结果,对药材-饮片-标准汤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药材、饮片、标准汤剂特征图谱均与各自的对照图谱相似度良好,分别标识出5个共有峰,指认了2个色谱峰。18批地骨皮标准汤剂平均出膏率为12.89%,地骨皮乙素从饮片到标准汤剂的平均转移率为44.84%,未出现离散数据。结论 采用特征图谱与出膏率、定量检测指标相结合的模式,对药材、饮片和标准汤剂的质量控制及相关性进行研究,可为地骨皮配方颗粒及经典名方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白鲜皮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对其质量相关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HPLC,Inert Sustain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8 nm;流速1.0 m L·min-1,柱温30℃。以对照指纹图谱对白鲜皮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白鲜皮15批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呈现了10个共有峰,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此外,从10个共有峰中指认出白鲜碱、黄柏酮、梣酮3个化学成分。结论:建立了白鲜皮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全面反映了三者的多组分情况,为白鲜皮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建立及其全程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方雯雯  成守玲  陈培胜  储晓琴  廖彩震 《中草药》2016,47(18):3211-3214
目的建立白芷药材-饮片-提取物及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对其相关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HC-C_(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0 nm,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25℃。以特征图谱为对照,对药材-饮片-提取物及配方颗粒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白芷10批药材、饮片、提取物及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均呈现10个共有特征峰,呈良好的相关性。结论建立了白芷药材-饮片-提取物及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反映了白芷药材-饮片-提取物及配方颗粒多成分的整体面貌,为白芷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基于标准汤剂的竹叶柴胡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芦丁进行含量测定,以期为竹叶柴胡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Waters HS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以乙腈(A)-0.1%乙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芦丁为参照,检测15批竹叶柴胡标准汤剂、3批竹叶柴胡饮片及3批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利用对照品对其共有峰进行指认,并分析竹叶柴胡饮片、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的相关性。同时以芦丁为含量测定指标,采用Dikma Endeavorsil C18-A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性进行梯度洗脱,建立其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结果:建立了基于标准汤剂的竹叶柴胡配方颗粒UPLC指纹图谱,15批标准汤剂、3批配方颗粒及对应3批竹叶柴胡饮片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51~0.993,确定了6个共有峰,指认了芦丁、槲皮素2个色谱峰。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芦丁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15批竹叶柴胡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中芦丁质量分数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决明子饮片、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的方法并开展相似性研究。方法:采用Agilent TC C18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本次试验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90 nm。以乙腈(A)-0.1%乙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进样体积10μL。结果:15批决明子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中均呈现7个共有特征峰,其中指认出橙黄决明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4个成分。结论:决明子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中主要化学成分基本一致,特征图谱有较好的相似性,同时为决明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垂盆草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垂盆草配方颗粒与其饮片的特征图谱进行相关性研究,为整体质量控制提供实验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SHISEIDO Capcell park MC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A)-0.1%磷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5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建立了垂盆草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25个共有峰,10批垂盆草配方颗粒样品相似度均在0.9以上。比较垂盆草配方颗粒与药材的指纹图谱,两者的图谱基本一致,配方颗粒与药材相关性较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垂盆草配方颗粒质量的有效地评价与整体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辛夷标准汤剂质量控制方法,为辛夷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制备12批不同产地辛夷饮片的标准汤剂,按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挥发油测定法测定挥发油含量,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木兰脂素进行含量测定,计算出膏率和指标成分转移率,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软件对UPLC图谱进行分析。结果 12批辛夷饮片标准汤剂挥发油含量均大于1.0%(m L/g),出膏率为14.0%~19.7%,木兰脂素转移率为6.61%~36.63%。UPLC图谱确定了4个共有峰,特征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结论本研究制备的辛夷标准汤剂质量稳定,特征图谱相似度高,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为辛夷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芪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岚萍  顾志荣  马转霞  马天翔  吕鑫  许爱霞  葛斌 《中草药》2020,51(10):2781-2789
目的建立黄芪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对其相关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黄芪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中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含量,以HPLC特征图谱为对照,建立三者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 20批黄芪饮片中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097、0.482、0.142、0.237 mg/g;标准汤剂中这4种指标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116、0.912、0.214、0.434 mg/g;配方颗粒中这4种指标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088、0.623、0.160、0.289mg/g,20批黄芪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均呈现6个共有特征峰,黄芪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80,说明两者的成分差异很小。结论建立黄芪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全面反映黄芪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多组分情况,为黄芪配方颗粒的鉴定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天花粉(栝楼)标准汤剂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方法:CORTEC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6μm),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0 nm;流速为0.2 mL·min^-1;柱温为30℃。结果:建立了天花粉(栝楼)标准汤剂的指纹图谱,标示出4个共有峰,并对15批天花粉(栝楼)标准汤剂U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0以上。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为制定天花粉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槐花饮片标准汤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制备15批槐花饮片标准汤剂,以总黄酮和芦丁为检测指标,计算出膏率、指标成分含量和转移率,并建立超高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进行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 15批槐花饮片标准汤剂出膏率为28.7%~39.7%;总黄酮含量为158.07~210.55mg/g,转移率为49.46%~73.19%;芦丁含量为105.26~127.35 mg/g,转移率为41.30%~75.67%。15批槐花饮片标准汤剂UPLC特征图谱标定了9个共有峰,并指认芦丁1个色谱峰,通过与对照图谱比对,相似度均高于0.99。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槐花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且准确、稳定、重复性良好,可为槐花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熟地黄饮片、标准汤剂、中间体、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质量相关性进行评价。同时结合出膏率和毛蕊花糖苷转移率等指标,评价熟地黄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采用HPLC法对多批次饮片、标准汤剂、中间体及配方颗粒进行指纹图谱检测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测定。指纹图谱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100A 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300 nm。毛蕊花糖苷含量测定方法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熟地黄饮片项下方法。同时,结合出膏率和毛蕊花糖苷转移率,进行配方颗粒制备过程中量值传递相关性分析。结果:熟地黄饮片、标准汤剂、中间体中毛蕊花糖苷含量基本一致,熟地黄中间体、配方颗粒的出膏率、毛蕊花糖苷转移率均在标准汤剂标准范围之内且与标准汤剂基本一致;熟地黄17批饮片,17批标准汤剂,10批中间体及10批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均呈现7个共有峰,呈良好的相关性;采用UPLC-Q-TOF-MS分析技术成分归属了熟地黄配方颗粒中13个主要色谱峰,对7个共有峰中4个共有峰进行了指认,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地黄苷。结论:熟地黄饮片、标准汤剂、中间体、配方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基本相同,熟地黄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合理,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可用于熟地黄配方颗粒的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宣木瓜配方颗粒"原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相关性评价方法,为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P-HPLC测定药材、饮片、提取物和配方颗粒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流动相甲醇-水-冰乙酸-三乙胺(265∶35∶0.1∶0.05),检测波长210 nm,流速0.6 m L·min~(-1),柱温25℃,分析其色谱图特征。结果:5批宣木瓜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要求,由其炮制的饮片、加工的提取物和配方颗粒制成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相对稳定;药材、饮片、提取物和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均有6个共有峰,呈现良好的相关性。结论:建立的方法能表征宣木瓜药材-饮片-提取物-配方颗粒在活性成分群组成上的一致性,可用于宣木瓜配方颗粒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合欢花饮片标准汤剂,测定合欢花标准汤剂中槲皮苷的含量,并建立指纹图谱,以进行质量研究。方法:依照标准汤剂的制备要求,制备15批不同产地的合欢花饮片标准汤剂,以槲皮苷作为定量检测指标,计算转移率与出膏率,并建立其U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结果:通过对15批合欢花标准汤剂进行测定,槲皮苷转移率为72.33%~41.51%,出膏率为26.6%~23.4%;并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特征图谱分析,标定了其中5个共有峰,对15批合欢花饮片标准汤剂分别进行了相似度评价,其相似度均大于0.90。结论:合欢花饮片标准汤剂制备规范,测定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为合欢花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灵芝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为灵芝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6批不同产地灵芝药材,制备16批灵芝饮片标准汤剂,计算出膏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分别测定灵芝标准汤剂中三萜和甾醇类以及灵芝酸A的含量;采用UPLC建立灵芝标准汤剂指纹图谱,计算指纹图谱相似度,并采用UPLC...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青蒿药材、饮片、标准汤剂与配方颗粒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特征图谱,同时测定酚酸类、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考察四者之间化学成分的传递与差异。方法 采用CORTECS T3色谱柱(150 mm×4.6 mm,2.7 μm),以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40 nm,流速为0.70 mL·min–1,柱温为20 ℃。以含量、特征图谱共有峰传递数及相似度为主要评价指标,分析其量值传递规律。结果 15批青蒿药材、饮片、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均呈现25个共有特征峰,与各自对照特征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指认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1,3-O-二咖啡酰奎宁酸、东莨菪内酯、3,5-O-二咖啡酰奎宁酸、4,5-O-二咖啡酰奎宁酸8个成分并测定其含量,未出现离散数据。结论 青蒿药材、饮片、标准汤剂与配方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基本相同,HPLC特征图谱相关性良好,8个成分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所建立的质量评价模式能够反映青蒿4种形态多成分的整体面貌,可为青蒿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独脚金配方颗粒、水煎剂、饮片的HPLC特征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Inertsil ODS-SP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40 nm。结果初步建立了独脚金配方颗粒、水煎剂、饮片的HPLC特征图谱。并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08版)进行数据处理。确定了独脚金配方颗粒7个特征峰,鉴别了2个黄酮类特征峰(木犀草素、芹菜素),且均可在其水煎剂、饮片中得到追溯。结论采用HPLC法所建立的独脚金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具有配方颗粒、水煎剂、饮片成分的可追溯性,为全面控制独脚金配方颗粒的质量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防己饮片标准汤剂质量评价方法,对防己标准汤剂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HPLC测定12批防己饮片及标准汤剂中防己诺林碱和粉防己碱的含量,计算转移率、出膏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标准汤剂指纹图谱,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2批防己标准汤剂中防己诺林碱和粉防己碱分别为0.14%~0.36%和0.33%~0.60%,饮片中防己诺林碱和粉防己碱分别为0.37%~0.77%和0.95%~1.56%。防己诺林碱转移率为22.31~88.12%,平均(45.47±19.1)%;粉防己碱转移率为21.08%~54.98%,平均(42.57±10.3)%;出膏率为12.2%~16.7%,平均(14.26±0.85)%。防己标准汤剂指纹图谱分别有6个共有峰,其中指认了两个色谱峰。结论 12批防己标准汤剂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建立的质量评价方法可为防己标准汤剂及防己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山萸肉饮片标准汤剂并进行质量研究,为相关研究与药物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中药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原则,制备15批不同产地的山萸肉饮片标准汤剂,以莫诺苷、马钱苷和山茱萸新苷作为定量检测指标,计算转移率与出膏率,并建立超高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结果 15批山萸肉饮片标准汤剂的出膏率为43.9%~48.2%,莫诺苷转移率为55.8%~90.8%,马钱苷转移率为52.8%~68.3%,山茱萸新苷转移率为47.2%~61.6%。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进行特征图谱分析,标定了13个共有峰,对15批山萸肉饮片及标准汤剂进行相似度评价,其相似度均大于0.9。结论本研究山萸肉饮片标准汤剂制备规范,测定方法准确可靠,能够反映山萸肉水煎制剂的内在质量,可为山萸肉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基于标准汤剂3大质量指标的夏枯草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方法。方法:收集14批不同产地的夏枯草药材,根据技术要求制备14批夏枯草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计算出膏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夏枯草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指纹图谱,计算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的相似度,测定迷迭香酸含量并计算转移率。结果:标准汤剂...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2019,(4)
目的:建立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UPLC指纹图谱,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资源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SB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乙腈(A)-0.1%乙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5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00 nm。结果:建立了白芷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共确定16个共有峰,指认了9个成分。结论: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较全面地反映了白芷药材中香豆素类成分的特征,分析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有效地控制白芷药材的质量提供了新的评价方法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