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非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适宜病例,分为对照组(26人)和观察组(26人),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尿毒清颗粒,观察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尿毒清颗粒+中药高位结肠透析。一个疗程为10d,分别观察2~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非血液透析患者,可更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肾功能,从而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2.
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方法:172例CRF患者随机分治疗组(86例),对照组(86例),两组均予常规中西医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全自动结肠透析机给患者用中药肾衰灌肠方进行结肠透析。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Scr、BUN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医药治疗CRF有确切疗效,而配合中药液结肠透析疗效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全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的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60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全结肠透析,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保留灌肠,然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7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JS-308全结肠透析机进行中药全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较传统中药保留灌肠疗效好,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同时,恰当的护理方法对于本治疗疗效的提高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疗效.方法:6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结肠透析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肾功能情况,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及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透析配合中药保留灌肠能改善CRF早期的临床症状,减轻或延缓肾功能的损害,是早期CRF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保留灌肠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子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结肠透析并尿毒清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及症状改变.结果:经治疗,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保留灌肠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无论临床症状和肾功能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肾功能、电解质、营养状态及微炎症的影响。方法将80例CRF患者按照盲抽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肾衰一体化治疗,干预组则在常规基础治疗上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肾功能、电解质、营养指标及感染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中医症状积分、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膀胱素C(CysC)、血尿酸(UA)、电解质磷(P+)和钙(Ca2+)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低更明显(P<0.05);血红蛋白(HB)、血清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中药结肠透析可以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钙磷代谢、微炎症、营养状态,从而延缓肾功能恶化,减少并发症,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结肠透析延缓慢性肾脏病(CKD)进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CK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一体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CKD 3→5期进展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BUA)、血清胱抑素C(SCys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Scr、BUN、BUA、SCys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c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倦怠乏力、头晕头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腰膝酸软、肢体水肿等症状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KD 3→4期进展时间和CKD 4→5期进展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结肠透析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延缓CKD肾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肾内科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患者7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百令胶囊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毒清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肾功能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6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临床症候总积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氮、血肌酐等肾功能实验室检查,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百令胶囊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改善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患者的肾功能及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CRF)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微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肾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5例CRF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每周结肠透析3次,隔日1次,结肠透析后以解毒泄浊颗粒肠道保留灌肠治疗3d;对照组予以解毒泄浊颗粒灌肠,每日1次。2组同时予对症治疗,疗程8周。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血肌酐及相关微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等指标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可改善CRF湿热证患者的肾功能,减轻微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结肠透析联合中药制剂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莉 《河南中医》2009,29(2):179-180
目的:结肠透析联合中药制剂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制剂保留灌肠;治疗组以结肠透析联合中药制剂保留灌肠。两组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在整体疗效、症状积分值、Bun、Scr、Hb等实验室指标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结肠透析联合中药制剂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孟嫣  孟元  赵文景 《北京中医药》2018,37(4):312-314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结肠透析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疗效、肾功能变化、尿酸及血磷变化。结果经治疗,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疗效及肾功能、尿酸、血磷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结肠透析配合中药灌肠对CKD 3~4期患者疗效确切,能延缓CKD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改良法中药皮肤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并发皮肤瘙痒的慢性肾衰患者按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常规中药皮肤透析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常规护理+改良法中药皮肤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症状积分的改变及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的变化。结果:治疗8个疗程后,治疗组皮肤瘙痒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法中药皮肤透析可有效改善慢性肾衰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对比中西医结合加中药结肠透析,与不加结肠透析在临床症状改善及肾功各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程度。方法:60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采用基础疗法(保肾、改善肾脏微循环、纠正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平衡)治疗原发病,加中药透析,另一组单采用基础疗法,对比两组一周、半个月,一个月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肾功各项实验室指标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结肠透析能明显改善慢性肾衰临床症状,改善肾功各项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为CKD早、中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76.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GFR)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CKD,能明显改善肾功能,有效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将83例CRF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结肠透析治疗组和手工灌肠组,观察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对临床症状及体征、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分别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在改善肾功能方面疗效优于中药保留灌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联合中药加活性炭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结肠透析和中药加活性炭保留灌肠序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0%,治疗组为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尿素氮、血肌酐、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以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结肠透析联合中药加活性炭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可有效延缓病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酸(uric acid,U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结肠透析治疗,治疗组应用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SCr、BUN、UA水平。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2. 2%,治疗组有效率为84. 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SCr、BUN、UA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确切,可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复方大黄灌肠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复方大黄灌肠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的近期疗效。方法 :以复方大黄灌肠液高位灌肠配合中医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治疗慢性肾衰 42例 ,并以单纯中医辨证论治口服中药 2 0例作为对照 ,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症状及血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灌肠及口服综合治疗作为 CRF的非透析治疗措施近期应用能达到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肾降浊解毒方结合结肠透析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结肠透析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益肾降浊解毒方结合结肠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SCr、BUN、CCr)变化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SCr、BUN水平降低,CCr水平升高;观察组SCr、BUN水平低于对照组,CC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降浊解毒方结合结肠透析可显著改善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延缓病情,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肾衰复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C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肾衰复颗粒,2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每半月计算主要症状积分,监测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及血常规,并评估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及肾功能、血红蛋白的变化,并对比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用药后主要症状积分较用药前明显改善(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用药后肾功能及血红蛋白均较用药前有改善(P<0.05),其变化均值与对照组同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2%,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肾衰复颗粒可作为CRF患者延缓肾衰进展的一种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