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与就业选择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五年制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进行专业认同、就业选择问卷调查。结果:专业认同总分为(3.341±0.614)分,各维度中情感性认同、认知性认同、行为性认同得分较高,适切性认同得分较低;就业选择总分为(3.042±0.544)分,各维度中专业学习得分较高,就业前景、专业价值得分较低;总体专业认同及认知性认同、情感性认同、适切性认同与就业选择呈正相关性,其中情感性认同是就业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度尚可,学生尚不确定毕业后是否选择从事临床药师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哈尔滨某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115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及大学生专业认同感。采用SPSS 18.0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探寻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深层次影响因素。结果 哈尔滨某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感整体水平不高,专业认同感得分为(3.25±0.56),其中认知性维度得分为(3.41±0.69),情感性维度得分为(3.21±0.78),行为性维度得分为(3.24±0.71),适切性维度得分为(3.13±0.7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学习成绩、是否自主选择本专业和是否独生子女对其专业认同感有显著影响。其中四年级、学习成绩好(b=-0.276;P<0.01)、自主选择该专业(b=-0.277;P<0.01)、独生子女学生(b=-0.233;P<0.05)专业认同感得分高。年级中,以最高年级(四年级)为参照的结果显示,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得分明显低于四年级(b=-0.296,b=-0.369;P<0.05),但是一年级与四年级之间未见显著差异(b=-0.008;P>0.05)。此外,专业认同感得分高的学生未来选择本专业就业的可能性高于得分低的学生[(3.39±0.53) vs. (2.92±0.49);t=4.414,P<0.01]。结论 应加强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宣传,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岗位体验,继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最终为公共卫生管理领域的人才储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新疆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现状,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职业认同发生的改变。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2020级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通过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职业认同量表总分为(95.94±11.71)分,条目均分为(3.67±0.37)分,各维度得分为3.27~4.07分,职业承诺维度得分最低,职业期望维度得分最高。结论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对职业认知、职业期望、职业行为、职业价值观等的认同度较高。学生职业认同受性别、民族、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本专业是否为第一志愿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西北医学教育》2017,(4):559-562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新生学习适应性自我调整情况,为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及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Undergraduates’Learning Adaptability Inventory,ULAI)对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新生入学初期及入学1学期后的学习适应性情况分别进行调查,对比不同时期护理专业新生学习适应性之间的差别。结果经过1个学期的在校学习,护理专业新生在ULAI的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5个维度及ULAI总分得分均高于初测时得分,且在学习动机、学习能力2个维度及ULAI总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在ULAI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4个维度及ULAI总分得分均高于初测时得分,在教学模式维度得分低于初测时得分,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在ULAI的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5个维度及ULAI总分得分均高于初测时得分,且在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3个维度及ULAI总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专业新生能够较好的对自身学习适应性进行调整,且女生的调整能力要好于男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西部某省高校护生自主学习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西部某省4所高校全日制在校护理本、专科学生,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沈王琴翻译汉化的中文版Williamson自主学习自评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 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得分最高、最低维度分别为人际关系技能和学习行为维度;一本院校明显高于二本院校(P<0.01);高年级、女生、自愿选择和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于其他组别(P<0.05);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每周自主学习时间等为正向影响因素,学习困难为负向影响因素.结论 年级,性别,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对护理专业的喜欢程度,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是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高职高专助产专业学生的自我领导力水平,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法,使用一般资料问卷和修正自我领导力测评问卷(RSLQ)对浙江省5所高校559名高职高专助产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助产专业学生RSLQ平均得分为(127.60±20.44)分,得分维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我奖励、自我目标设定、自然回报、信念假设评估、自我对话、自我观察、成功预见、自我惩罚、自我提示。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担任学生干部、参与社团活动以及年级3个因素对学生自我领导力得分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浙江省高职高专助产专业学生自我领导力处于中等水平,建议进一步开发具有助产专业特色的课程,注意学生心理特质转变在自我领导力培养中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更多地联系实践,为学生提供锻炼平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校护理人文教育的现状,为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及优化课程设置提供依据.方法:对护理专业在校专科和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人文教育得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认知度得分为1.90±0.92,人文精神认同度得分为3.67±1.25,专业品质体现度得分为2.45±1.30,总评分为8.02±3.47.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认知度、人文精神认同度和专业品质体现度以及总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生源地学生的专业知识认知度、人文精神认同度和专业品质体现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专业的兴趣和个人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的专业知识认知度、人文精神认同度和专业品质体现度得分,以及总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有待加强,加强对学生专业的兴趣培养,鼓励学生拓展个人爱好,是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本科新生专业认同感现状,为提高其专业认同感寻找对策。方法采取方便抽样调查法,选取某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大一本科新生310人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其专业认同感现状。结果护理专业本科新生专业认同感总分为(77.17±6.23)分,在性别、生源地、护理专业志愿填报、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专业了解程度和对护理专业就业前景的态度方面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是否为学生干部、家庭人均月收入、相关信息获取途径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专业本科新生专业认同感处于一般水平,应进行专业认同教育,加强职业规划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民办高校本科新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改进学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西安市某民办高校2012年全体本科新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CSAI)》和自编适应性影响因素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1 442份有效问卷。该校本科新生总体适应性平均得分(3.53±0.47)分和全部7个维度的适应性平均得分在3.103.94之间均较强;适应水平最高的维度是生活自理适应性,最低的维度是环境的总体认同。新生的总体适应性受性别、母亲文化程度和月消费的影响。结论民办高校需要改善学校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大学新生的适应性,学校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新生适应性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一年级公共卫生硕士(MPH)就读期望与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以3所医学院校的一年级MPH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在2023年2月进行入学后回访。结果 专业意愿选择是就读期望的影响因素;本科是否参与过科研是入学前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性别、研究生类型和专业意愿选择是入学后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就读期望与专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一年级MPH入学前就读期望较高,专业认同度处于中等水平,入学后专业认同度降低。高校应做好MPH思想教育和日常教学工作,制订更加详细的培养方案,有针对地提升MPH专业认同度。  相似文献   

11.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3):274-277
目的:以专业认同为切入点,调查精神医学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学习投入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相关关系。方法:抽取安徽省某医学院精神医学(271名)和临床医学专业(219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和学习投入量表等测定其专业认同和学习投入情况,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精神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总分及认知、情感因子和学习投入总分及奉献因子得分均低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P<0.05),适切因子得分高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P<0.05)。认为专业学习条件较好的学生在专业认同总分及情感、行为、适切因子和学习投入总分及其各因子得分上均高于认为学习条件一般的学生(P<0.05),认为学习条件一般的学生在其各总分及因子上得分亦高于认为学习条件较差的学生(P<0.05)。学习成绩较好和中等的学生在专业认同总分上均高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P<0.05),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行为因子得分上高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P<0.05),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在其因子得分上亦高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P<0.05)。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学习投入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上均高于学习成绩中等和较差的学生(P<0.05)。精神医学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存在相关性(P<0.05),回归分析显示,专业认同的行为和适切因子对学习投入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可以解释总变异量的43.9%。结论:精神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和学习投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改善学习条件和提高专业认同是增加学习投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应用型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高校医疗保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创新。然而,高校医疗保险专业校内实践教学软硬件条件落后、课堂实践教学内容缺乏计划性与教学模式单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缺乏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的合理建设和发展。为此,需要引进双师型教师、建设医疗保险专业实训室、科学设计课堂实践教学内容、拓展实践教学模式与校外实践基地等方面重构高校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从而促进医疗保险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旨在了解影响高职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16名高职医学新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高职医学新生的GHQ-12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客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维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充分考虑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性别、生源地、入学动机与专业满意度4个因素对非独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校非独生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数据1 575例.结果:非独生大学生的UPI心理健康3类水平在入学动机与专业满意度不同维度上的分布差异显著(P≤0.01),SCL-90阳性筛出率在专业满意度不同维度上分布差异显著(P<0.01).专业满意度越高非独生大学生的SCL-90量表总分越低.专业满意度越高,持模糊动机的学生得分越低,达到显著水平(P<0.01);农村女生与持功利动机的城镇女生SCL-90总分高于其它学生,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P<0.01).结论:性别、生源地、入学动机及专业满意度共同影响非独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非独生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引导学生尤其是女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更利于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高职护生心理资本和专业认同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和"护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对我校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273人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心理资本得分为(3.94±0.71)分,专业认同得分为(86.13±6.36)分,同时护生心理资本总分与专业认同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五年制高职护生心理资本、专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心理资本和专业认同存在相关性,学校要注重提高学生专业认同度,增加其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简称健管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情况和不同类别学生的认同差异及原因。方法基于专业认同发展理论编制问卷和访谈提纲, 于2021年7至10月选取安徽省3所院校健管专业426名本科生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 使用访谈法分析可能的原因。结果 426名学生中, 选择健管专业作为第一志愿的161名(38.1%)。学生的专业认同得分为(20.2±0.1)分(总分26分)。不同院校类型(t=-3.75, P<0.001)、年级(F=8.11, P<0.001)、性别(t=-3.42, P<0.001)、生源地(t=2.53, P=0.012)和高中文理分科(t=3.00, P=0.003)学生的专业认同存在差异。访谈结果显示, 专业认同先验期学生专业认同受家人等周边环境影响;专业认同接触期学生专业认同度与专业教师、辅导员、学长有关;专业认同形成期学生更关注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结论健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一般, 不同类别学生专业认同度不同, 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需关注社会、家庭和学校氛围的养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叙事教育的德育在护理学专业认知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本科护理学专业2021级84名新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以2022级107名新生为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融入叙事教育,并撰写反思报告。调查两组专业认知情况、专业价值观及课程学习感受,分析反思报告并提炼主题。结果 观察组专业认知问卷的认为护士担任的主要角色、专业思想稳定度、毕业后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原因3个条目认同度高于对照组,护理专业价值观量表的关怀照顾和行动主义两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在课程学习感受方面自豪感更强、学习态度更认真、对专业更喜欢、认为课程设置更合理。对反思报告分析提炼得出3个主题。结论 基于叙事教育的德育应用于护理学专业认知课程中,可以提高护生专业思想稳定度,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专业价值观,产生良好的课程学习体验,进而达成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职护生专业承诺和工作伦理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高职护生专业承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表包括学生一般情况调查、专业承诺量表和工作伦理量表,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1高职护生专业承诺整体水平较高,继续承诺水平较低;护生工作伦理总均分较高,其中人际和谐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职业操守,勤奋奉献维度得分最低。2对专业承诺与工作伦理相关分析为各维度与专业承诺总分及各维度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结论高职护生专业承诺对其工作伦理有显著预测效应。高职护生的专业承诺水平越高,其工作伦理程度越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新生的死亡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某医学院校大一学生434名,对研究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新生的死亡态度总体上是正向积极的、倾向于自然接受维度,男女生间没有差异;(2)在逃避接受维度法学及管理学学位的新生得分(2.39±0.72)大于医学和理学学位学生得分(2.13±0.69),P<0.05;(3)来自城市和乡镇学生在趋近接受维度得分(2.43±0.64)大于来自农村学生在趋近接受维度得分(2.25±0.59),P<0.05。在死亡恐惧和死亡逃避维度上家庭从未讨论和尽量避免讨论的新生得分(2.62±0.68)和(2.85±0.73)高于讨论时气氛比较不自然和能公开谈论死亡的新生得分(2.48±0.58)和(2.71±0.72),P<0.05;(4)在逃离接受维度心理健康状况好的新生得分(2.10±0.69)明显低于存在心理问题可能的新生得分(2.42±0.7),P<0.01。结论对医学生开展死亡态度的调查将有助于及时发现心理状况异常学生。医科院校应针对不同学科门类及不同... 更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在校学习护理学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倾向,为制定高等护理教学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校学习护理学专业本科和专科830名学生运用评判性思维倾向测量表(CTDI-CV)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学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倾向得分为(241.30±23.75)分,评判性思维倾向得分总体水平中等;不同学历、年级评判性思维倾向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1,F=18.85,P<0.05),文理科学生评判性思维倾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P>0.05)。结论在高等护理教学中应加强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